20240916中秋节D2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文摘
2024-11-18 00:06
宁夏
从嘉峪关关城出来,坐上了景交车往回走。景交车为了显示其必要性,自是要走上个几公里,并设置上若干站,所谓各站均可随意上下。这其中大部分的站自然是不知所云,看不出有什么下车的必要性,然则有个长城博物馆,我之前就在地图上见到,计划要去的。而且上车时我也跟司机确认过,可以停博物馆。所以等车到了博物馆,虽然只有我们娘儿俩下车,也不担心。根据我的经验,景区的博物馆,多数在收费闸之外,可免费参观,且很值得一观,对于景区的了解颇有帮助。也有少数例外,比如去西夏陵只参观西夏博物馆,或者去贺兰山岩画只参观岩画博物馆和韩美林艺术馆,或者去水洞沟只参观博物馆,都需要买票,这在全国真不是通行做法。以长城为主题的博物馆很多,主要有八达岭、居庸关、山海关等处的,自然也包括嘉峪关的长城博物馆。至于宁夏,因境内各朝长城较多而整个号称“长城博物馆”,也有一些长城博物馆,比如水洞沟红山堡里的长城博物馆、盐池长城关里的长城博物馆、固原战国秦长城博物馆从地图上看中卫还有长城博物馆。先秦秦汉明长城修建年表
●先秦秦昭王长城 修筑于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 约2000千米 起于甘肃临洮县北,经宁夏固原、陕西榆林等县,止于内蒙古托克托县十二连城。
●秦长城 修筑于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 约5000千米
自甘肃临洮县,傍黄河至内蒙古阴山北麓,又经燕山北麓到达辽东。
●汉长城 汉高祖缮河上塞 修筑于高祖二年(公元前205) 约800千米 自甘肃临洮县北,经宁夏固原县、陕西榆林县,止于内蒙古默特川。●汉长城 令居至酒泉塞 修筑于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 约750千米 自今甘肃景素,向西北至酒泉。●汉长城 酒泉至玉门塞 修筑于武帝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 约600千米 自今甘肃金塔县毛目至敦煌市玉门关西。●汉长城 徐自为筑列城 修筑于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约500千米 自今内蒙固阳县北,经中后联合旗、潮格旗至外蒙古阿尔泰山。●汉长城 盐泽至库车亭燧 修筑于武帝天汉初年(公元前100年)约350千米 自今新疆罗布泊,沿孔雀河西行经库尔勒、轮台至,库车。●明长城河西段 修筑于洪武五年至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372-1599年)约800千米 西起嘉峪关讨赖河,东至兰州皋兰县。
●明长城中段 修筑于洪武元年至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368-1607年)约3500千米 西起兰州皋兰县,东至山海关。正统二年至弘治十四年(1437-1502年)约1000千米 西起山海关,东至鸭绿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齐、楚、燕、赵、秦、中山等诸侯国即已开始修筑长城。秦始皇连接原燕、赵、秦北边关口塞防,"延袤万余里",屏障华夏;汉武帝经营河西,"筑城障列亭",护卫丝路交通。而后增筑修葺之事历代不辍。至明代,河西长城的修建达到最高峰."峻垣深壕,烽埃相接"构建起最为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历史上除秦、汉、隋、唐、明等汉族王朝修筑过长城外,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高句丽、辽、企等少数民族政权也曾修筑过长城。河北省泽平县金山岭长城
辽宁宽句县辽东长城起点一虎山河西汉长城
河西长城始建于汉武帝时期,所谓"列四郡,据两关"。始以塞垣、亭障、烽燧的点线排列方式。自玉门关往西,过罗布泊直至库车。东则起自兰州,西至敦煌玉门关中间连接内蒙额济纳河的居延塞和白羊河的武威塞。其中甘肃段总长1200多公里河西长城对于抵御匈奴侵扰,开拓西域疆土,保障丝路畅通,发展长城沿线的经济等产生过巨大的历史作用。河西汉代长城示意图
河西汉代障、燧、塞平面示意图
河西汉代燧、塞剖面示意图长城从早期的城堡与墙垣的组合,逐步发展为关、堡、墙、台、燧等多种功能的复杂结构。每一建筑类型既有其独立的功能,又结合成关系密切的军事体系。单一的垒土筑墙逐步发展为因地制宜,土、木、砖、石各尽所用的多样化修建方式。长城的兴建包含着不断发展的军事防御思想和日趋进步的建筑工程技术的运用。建筑类型
长城建筑按功能形态可总分为两类:一是主体性建筑,包括墙垣、关城、敌台、墙台等,其中墙垣为长城城体的基本要素,由墙垣将城、台等联为一体。由此构筑起长城的万里雄姿。二是扩展性建筑如亭堠、烽燧、城障等,除部分倚靠长城城垣修建外,大多呈点状式分布在长城周围,构成点、线、面有机结合的防御体系。长城的墙体是长城最主要的建筑。墙垣的高、宽,各代、各地不尽一致,明代重点防区墙垣平均高度7-8米。险要地段往往设双重、多重城垣,最多达20余重。长城沿线的交通要道与险阻设有关口,平时监察管理出入人员,战时为警戍防御重地。选址大多依靠险要,筑有“关城”,驻扎有重兵,担负防区沿线的驰应支援任务。烽燧是在边境沿线所筑的高台式建筑,委派少量士卒长期驻守,侦察观测敌情,并以烽火、烟气、炮声等传递信息,是戍边的重要报警系统。长城城墙每隔一定距离修筑向外突出之台,呈“品”字形,称墙台或马面,其三面多砌有垛口、女墙,便于侧面射敌。有的墙台上还建有铺房,可蔽风雨。亭堠系边境前沿地区所建的岗亭或土堡,用于监视敌情和了望报信。驻兵不多,建筑也较简易。亭堠常与烽燧配合使用,合称为“烽堠”“亭燧”等。敌台是从墙台发展而来,建于城墙上并突出于城墙外侧的高台式建筑,也称“敌楼”。明代创建“骑墙空心敌台”,台内驻士兵和贮存粮草弹药,大敌台可容百人驻守。城障是戍边官兵驻守的城堡形建筑。“城”既驻官兵也可住民;“障”仅驻军。小城堡称“坞”,由近及远纵深排列,多筑于边塞要冲,一线作战兵力主要屯集于城障之中。长城东西横亘,延绵万里,地理环境复杂,修建方法呈现多样化。秦始皇时,已确定了"因地形,用险制塞"的原则。人们因地制宜,就近取材,逢崇山峻岭则开山取石用石块垒砌;遇平原河谷则积土夯筑;在沙漠戈壁则采伐芦苇、红柳夹砂铺筑;在林木丰茂地区则编制木栅墙。北中国各地各民族筑墙垒壁的种种方式,都基本囊括于长城工程之中。按墙垣厚度立木为墙,中间填粘土或灰石,逐层分段夯实,称"版筑墙"。此为最古老的建筑方式之一,元代以前长城多用此法建成。
石砌
山岭之上长城多用石块垒砌,早期石料多用毛石,明代用整条石砌筑,并采用石灰糯米汁结料。此外,也有做成虎皮石墙面,用白灰勾。长城工牌
1975年出土嘉峪关北长城,石质双面刻字,埋于墙体中,从文字可知该区域长城工程以分工段方式修筑,以下再分若干工队分级承包,为日后有质量问题查验责任所用。土坯垒砌
先用粘土制成土坯,以粘土作粘结材料,层层垒砌为墙,称"土塑墙"。北方和西北地区不少烽燧亭障用此法建成。砖砌
在夯土筑墙体两侧和上部用砖包单层或多层,或用砖保护其中某些重要部分,如关城、门楼等。此法主要用于某些重要防御地段的墙体和关城的修建。红柳、芦苇夹筑
用植物枝干为筋,一层砂石夹一层芦苇或红柳枝,层层叠压,筑成墙体。在河西一带荒漠戈壁缺土的情况下,多采用此法筑墙,形成长城墙垣中的独特样式。同一段长城的墙体混合使用砖、石、土等多种材料筑成。混合修建的形式多种多样,一种是以条石立墙基,约一米高,上用砖砌外侧墙面和垛口,里侧墙则用土夯筑。此外还有砖石结构、砖土结构、石土结构等等。受当时民间封建意识影响,修动边工认为城墙倒塌多为鬼怪作祟,便画人面于小木桩上,埋城垣中,以镇鬼怪,此为汉代民间施行巫术之实物遗存。长城工牌(复制品)
明代(1368-1644年)
1991年嘉峪关关城文管所移交位于天津市蓟县城北二十五公里,始建于明永乐年间,万历年间修筑关城,关是不规则长方形,周长八百九十米,是扼守燕山南北通道的重要据点。雁门关
雁门关位于山西省代县城西20公里的雁门山脉,地势险要,是古为战争必争之地。娘子关
娘子关于山西省平定县城东北45公里处。
相传是唐高祖李渊的女儿平阳公主统领娘子军在此驻防,故名。冯胜
冯胜(?-1395年),明朝著名将领。初名国胜,又名宗异,安徽定远人。雄勇多智谋,喜读书,通兵法。元末农民纷纷起义,冯胜与其兄冯国用投奔朱元璋。在作战中二人功绩卓著,后国用卒于军,冯胜被委任统帅亲兵。在军中解安丰围,决战鄱阳湖,下武昌降陈理,克平江俘张士诚,以功迁右都督。洪武初从大将军徐达北伐,攻克山东、河南、山西、陕西,论功列第三。中原平定,封宋国公。洪武五年任征西大将军,率副将陈德、傅友德等征西,取甘肃,至兰州,大破元军于玉门关外。于洪武五年(1372年)始建嘉峪关,以之为中外巨防。洪武二十年(1387年),任征虏大将军,颖国公傅友德、永昌侯蓝玉为左右副将军等以步兵20万平定辽东地区,降元将纳哈出部20万人。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偕傅友德于山西、河南屯田练兵,置卫防边,诸公、候皆听其节制。当时,诏列勋臣德高望重者八人,冯胜位居第三。明太祖朱元璋晚年多猜忌,冯胜功最多,渐失帝意。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蓝玉案发,召冯胜回京,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被太祖赐死。虔落是防敌特别是防敌骑所埋之尖木桩。在城堡周围约3米内的地带,埋数排尖木桩,桩尖用火烧过,使其更坚硬,桩尖高出地面,令人望而生畏。天田
汉代在边塞烽燧防御外侧,"沙布其表,日视其迹,以知匈奴来入",此种设置称为"天田",唐代称"土河"。每日定时巡视天田,称"日迹"和"画天田”。汉代居延城障遗址,为肩水侯官治所所在地,汉昭帝时就有金关之称,兼有关卡、驿厩等多种功能。关城由两座对峙的长方形夯土楼橹构成主体建筑关门,其中间门道宽约5米,有过桥、门楼和台阶,关门外建阕柱,设"虎落",门两侧为夯土塞墙。长城军事系统以建筑体系为基础,还包括兵力的调配布防,防御器械及军备物资的设置运用,以及为拒守退敌制定的战略战术、规章制度等。长城军事系统的运转,使其成为遏止进攻、克敌制胜的有效手段。长城在冷兵器时代体现出了无比强大的威力,犹如不可逾越的坚固磐石。随着攻防双方作战手段和技术的发展,加之火器的普遍运用,长城作战的悲壮与惨烈也与日俱增,2000多年来,数不尽的攻、防、和、战在长城内外一幕幕相继推出,翻演出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故事。凉州卫 山丹卫 永昌卫 甘州左卫 甘州右卫 甘州中卫 甘州前卫 甘州后卫 肃州卫 镇番卫 庄浪卫 镇夷守御千户所 古浪守御千户所 高台守御千户所注:按明代兵制,卫置指挥使统领,下辖五千户所,率兵5600人,千户所置千户统领,下辖十百户所,率兵1120人。百户所置百户统领,下辖二总旗,率兵112人。总旗下辖五小旗,率兵50人,小旗率兵10人。长城戍守由于战线漫长,全线布防所需兵力极为庞大。秦汉时长城沿线设边郡和诸部都尉,规定凡男子满23岁必须到边境当"戍卒"服役一年。明代则沿长城建"九边"重镇,下辖各卫、所等,常年拥兵驻守,最多时几达百万之众。自先秦以来,围绕着长城防御,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军事防御制度。2000多年来,屯边戍守活动从未停息。守边
历代长城边防管理极严。在长城出土的汉简中,常见有吏卒名簿、守御器簿、兵簿、廪食簿、出入关致籍等。凡劳作、功过、军事技能乃至生病情况等,都有详细的记载。每年秋季往往举行军事考核,称"秋射",成绩优异者可奖功计劳。明代长城戍守兵源主要来自军户,规定凡在军户籍者不得变更身份。并特为西北屯军颁布鼓励戍边屯田的法令。
自秦汉至明清,长城戍卫逐步发展为一套军事防御技术及完备的守备器械制度。除常用的传统器具外,还包括特用的"天田"、"转射"、"虎落",以及战备粮食"惊米"与城上借风投掷以迷敌眼的"马牛屎囊"等。守边士卒在无战事期间必须常备不懈,防区内长城的增补修葺、各种军备设施和防守器械的维护,每日的边防巡逻守望等等,皆属其日常性的工作。考绩制度是汉朝政府对戌守边防的各级官吏,进行有效控制的管理和奖惩制度,包括日迹、秋射、视事、病书、取宁等内容。汉代边防徼巡制度
所谓"徼巡",就是巡视边塞天田,侦察敌情。汉代边防戌卒的主要任务之一,即每日守望天田,观察是否有人无符传证件偷越天田。
木简(复制品)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
1989年甘肃省考古所移交
原件藏嘉峪关长城博物馆烽火制度
烽火制度在西周就已产生。秦汉时,将烽火报警通讯纳入长城防御体系并形成严密的制度。戍守者平时居高望远候视敌情。白天举旗燃草、升烟叫"烽"或"烽烟";夜间点燃柴草升火叫"燧"或"燧火"。明代还在柴草上加硫磺硝石等助燃,并放炮以声示警。只要烽燧烟火升腾,相邻烽燧则以同样方式点放,彼呼此应,讯息在数小时之内可传至千里之外。积薪
积薪是烽燧附近所堆放的芦苇柴枝堆,它与苣的区别在于白日也点燃生烟,夜晚则火光冲天。敦煌一燧址发现的积薪达24层,每层厚16厘米,重约一吨半。苣
苣为成束的干柴草,夜间点燃示警用。据说在烽火台上竖立一高架,设活动横木,上挂数个笼子各笼内装营,点燃后可转动木杆使之上下晃动。此为破城子EPF16出土木简之内容。为居延都尉所辖的甲渠、卅井、殄北三塞共同遵守的烽火报警规约。木简(复制品)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
1989年甘肃省考古所移交长城沿线的军力配置,警戒戍卫较固定但兵力分散,而作战主力必须集中和保持机动。墙垣、敌台等前沿阵地布置少量戍卒,沿线障堡驻守机动兵力,关城则重兵屯聚,为防线的重要支撑点。防守者有城垣壕堑得地势之利,进攻者则多在局部占兵力的优势。长城攻占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较量与消长,旷日持久、残酷壮烈。中国古代十八般武器
十八般武器指流行的十八种兵器和格斗技艺,又称十八般武艺。此自宋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如元代杂剧《敬德不服老》第一折:"凭着俺十八般武艺,定下了六十四处征尘"。具体是哪十八种则各说互有出入。明代朱国桢《涌幢小晶》卷十二提出为:弓、弩、刀、枪、剑、矛、盾、斧、钺、戟、鞭、锏、挝、殳、叉、钯、绵绳套索、白打。明代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所言十八般武器则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戈、戟、牌、棒、枪、叉。清代又有提出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镋、棍、塑、棒、鞭、锏、锤、抓、拐子、流星十八样。
宋代﹣明代仪仗刀
清代(1616-1912年)
1991年嘉峪关关城文管所移交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馆藏木转射
"转射"是汉代城障女墙上嵌砌的一种装置,可自由转动,能观察到城外110度视角内的地面,既可有效观察敌情、攻射敌人。也可封闭射孔,以防敌方箭矢。从先秦时期的青铜兵器发展到汉代以来的铁兵器,长城战争攻守双方之常用兵器大体相同,主要为弓、弩、抛石等远程抛射武器,矛、戟等长柄武器和刀、剑等近身格斗武器。从长城攻防中所用的冷兵器实物,人们可从一个侧面见到白刃相交、近身肉搏、血染黄沙的古代长城战争之惨烈场面。清代(1616-1912年)
1991年嘉峪关关城文管所移交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馆藏清代(1616-1912年)
1991年嘉峪关关城文管所移交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馆藏火器
在两宋对辽、金的战争中,开始运用管状火器。以后逐步发展出燃烧、爆炸、喷突、射击等各类火器。塞外民族多携火器寇边以摧垣毁城,而长城防守者也多备火器杀敌退兵。火器的运用使残酷的战争急剧升级。在饱受边患困扰的明代,火器在以嘉峪关所属的河西长城防务中起了巨大的作用,有"河西火器雄甲天下"之誉。自秦汉长城修筑以来,历代王朝多采取"徙民实边"、鼓励农耕的政策,促进了边疆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成边的内地军民向塞外撒下了华夏文明的种子,而塞外各族人民也将异域文明带进了内地。长城成为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巨大载体。河西长城与丝绸之路相伴而生,开通了中西文明直接对话的渠道,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河西长城体现出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胸襟与开拓创新的精神。河西长城管理机构掌管着中国的西北大门,历代中央政府派驻大臣、将军监察驻守于河西与西域,掌管地方军政、长城戍守、中外来往等一切事务。同时,管理机构亦担负着中央与西域边地信息传递的重任,长城沿线与丝绸之路各站设亭、置、厩、驿等交通邮驿网络,保证了各类文书畅达四方。河西边关行政的有效管理,维持了此地区社会的长期繁荣。驿使彩画砖
汉以后,通往西城的邮驿路线与河西障塞大致平行,沿线设亭、置、驿等机构,以军事组织的方式进行管理。其主要治能是负责传通行政和军事文明。觚文为汉武帝重病临危时对太子的遗诏,内容涉及朝代兴亡诸事,并明确提到"明察烽火"。可见其弥留之际,边关战事仍萦系在心。汉武帝在修筑河西长城的同时,辟路通疆,置驿列亭,设四郡,距两关,对此地进行行政管理,从此,河西成为历代中央政府的重要辖地。从沿边行政机构的重重设置,到巨万军队的常年驻守,从边疆军屯民屯,到中西商贸往来,历朝政府无不将其视为军国大事而苦心经营。历史证明,正是凭借着河西长城系统的有效运转,河西及丝路的长期繁荣才能维持,并在汉唐时期达到高峰。河西走廊地处黄河流域与中亚、西亚之间的结合部,是古代中国走向西方的通道和咽喉,唐时期,以经营何西与西域为主要目标,伴随长城的延伸,打通了"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经关陇河西到敦煌,人西域,越葱岭即达中亚、西亚,直至地中海河西长城为缔造"丝绸之路"东段的畅通与繁荣,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汉唐以来,河西丝绸之路的中外官方使节、军士、商队、百姓、僧侣等东西往来,络绎不绝。玉门关、阳关、嘉峪关等,先后成为西部地区的总出入口。历代官府均在这些关口设置管理机构,与沿线军事塞防的稽查验证相结合,监管过关的人流与物流。一整套完整规范的制度,使河西长城关口人员与物产的出入境井然有序。启信
启信为高级官史出入边关时所持信物,丝绸制成,上用墨书题写官号,作为过关验证的符信,其形式为悬挂于戟上的旌幡。铜令牌
明代(1368-1644年)
1991年嘉峪关关城文管所移交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馆藏铜质,正面刻一"令"字。背面铸文"永昌卫指挥使司夜训牌"。两侧铸编号为"肃字捌佰肆拾五号"。令牌反映了明代严格的守卫制度。铜质,正面篆书为"守卫"二字,左侧刻编号"勇字贰千叁佰贰拾号"。背刻"凡守卫官军悬带此牌,无牌者以律论罪,借着及借与者罪同",腰牌也反映了明代长城严格的守卫制度。历代王朝为开发边疆,解决戍边军队给养,实行了兵民结合的屯田制度。秦始皇沿长城设十二郡,徙民实边,肇始其端。汉代屯田遍及长城沿线并扩至西域。惯于游牧的匈奴也一度仿效汉法在西域屯田。其方式总归为两类:军队亦兵亦农称"军屯";徙民开垦称"民屯"。这种措施对于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文化交往与民族融合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军屯为中国历史上的军政要务,汉以后各代无不努力施行。汉武帝时"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戍田",唐代河西屯田占全国屯田总数的三分之一。军屯有多种屯田形式。如汉魏时期一般实行"十二分休制",宋代实行"射士分半以耕"的"五五制"。明代则"三分戍守,七分屯种"。平时务农,战时打仗,寓兵于民。军屯不仅为长城长期戍守提供经济支持,巩固了边防、而且对开发边疆、增加国家财富做出了贡献。秦汉时开始的徙民实边,以后发展为组织灾区饥民和内郡无田者到边地垦荒的民屯,按准军事化组织,由专职屯田官管理。土地由国家分租给个人、按亩纳租。国家提供耕牛、粮种的一般为"十税五",自备粮种等为"十税三",若自己开垦荒地,政府免三年租税,土地权属个人。为鼓励边疆屯田,历代政府均给予屯田者种种优惠。屯田为边疆带来先进的耕作技术,创造出发达的农耕文化。丝绸之路的开辟,以张骞出使西域及河西长城的修筑为标志。西域和河西走廊的全面开通,吸引众多"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商贸日盛,造就了桑田密布、机杼连户、绢帛山积、商贾云集和车马辐转的兴盛景象,河西城邑成为全国丝绸外贸的产销中心。与此同时,西方珍奇之物也大量流入。汉唐之际,河西一带成为中外货物集散的国际性大市场。自汉以来,从河西农牧自然经济中,逐步发展起以养蚕缫丝纺织为中心的商品性丝绸产业。来自西域、波斯的胡商坐贾长期在此屯购丝绸等商品。河西丝路沿线出土的大批纺织品文物,以及众多魏晋墓壁画、砖画中的丝绸形象,是当时本地丝绸生产兴盛的见证。木轺车
此车由舆车、伞盖和马组成,汉代制度规定,乘坐这种轺车的人必须是六百石至千石以上的官吏。此为迄今发现汉代最大的木轺车复制品。在汉唐的千年间,河西社会商业经济十分繁荣。外邦商旅不远千里,蜂涌而至,中原商贾四方云集,谋求商机。随着东方丝绸的西出,西方奇货的东进,商品市场日益扩大。汉代之"姑臧(今武威)称为富邑、通货羌胡,日市四合"、隋唐时、"西域诸蕃多至张掖与中国交市",河西成为中国对外商品交易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竹尺(复制品)、骨尺、汉五铢、皇宋通宝、串珠、水晶片、金叶、西夏文天庆虎年集款单
骨尺
魏晋(220-420年)
1991年嘉峪关关城文管所移交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馆藏西夏文天庆虎年集款单
西夏天庆虎年为公元1194年,该文书记载了包括会主在内的集款人的姓名和集款数目,说明了钱会及经贸活动在当时很盛行。此件发现于佛洞,可知僧侣亦参加当时的经贸活动。魏晋(220-420年)
1991年嘉峪关关城文管所移交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馆藏1991年嘉峪关关城文管所移交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馆藏河西是一片开放的、广纳各族共生共存的土地,灿烂的河西区域文化。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千年桑岁月之中、羌、氏、匈奴、鲜单、突厥、吐蕃、回鹘、契丹、蒙、满、回族……都曾把民族的印记深深留在河西长城与河西丝路的历史上。商族驼队穿越戈壁大漠,又带来西域及西方各国的文化。河西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民族成分.构成了五方杂处的多民族社会,呈现出光彩动人的多元复合文化特色。河西是中国历上民族流动最为频复的地区,从北方的草原、西部的绿洲、南面的高原、东边的黄河,各地各民族源源不断地转移迁徙,汇集于此。迁入之民族加入河西社会之生活洪流中,为本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因有国家一政权力量发挥平衡作用,民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被逐渐淡化消减,睦邻亲和关系日益增进,从而缔造出方民族和平共处的社会。1991年嘉峪关关城文管所移交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馆藏文化交流与融合
河西是一条世界性的文化走廊,世界三大宗教由此传入中国,中国四大发明也由此远播西方,面对各种外来文化的撞击,河西社会敞开胸怀、兼收并蓄,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最终衍生出极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如著名的"龟兹乐"、"西凉乐"等,就是西域音乐经本地吸纳加工而终成大唐正音,举世闻名的莫高窟,更是集中西文化艺术大成之宝库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进发出耀眼诱人的文明之光。琴形砚(复制品)、毛笔(复制品)、木画板(复制品)柿叶形铜饰
魏晋(220-420年)
1991年嘉峪关关城文管所移交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馆藏一般用来埋葬死亡儿童。"瓮罐葬"是我国一种独特的丧葬习俗,根据考古资料在仰韶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人们把非正常死亡的儿童装在陶罐里,埋在人类居住地周围,以寻求心灵的安慰。炭精猪
魏晋(220-420年)
1991年嘉峪关关城文管所移交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馆藏1991年嘉峪关关城文管所移交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馆藏铜猴豸
魏晋(220-420年)
1991年嘉峪关关城文管所移交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馆藏嘉峪关,南倚祁连雪峰、北凭黑山险阻,距西域前沿,扼丝路咽喉,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由大将军冯胜初建,经明清两代相继修筑完善,成为万里长城沿线最为壮观完整的关城。1961年,嘉峪关作为西部长城的代表,被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5年,嘉峪关建市。1978年,嘉峪关市被列为首批对外开放城市。1984年,嘉峪关城得到了全面整治,今天,巍峨雄关已成为中国西部大开发热潮中一处引人注目的亮点。
嘉峪关历史沿革
嘉峪关一带自古即是"番人入贡之要路,河西保障之咽喉"。其古为西戎地,秦属羌地,汉初为匈奴所占,汉武帝时,该地属酒泉郡。魏晋南北朝时期相继为前凉、西凉、北凉、西魏等王朝所据,唐代,此地隶属酒泉县,宋代为吐蕃、回鹘、西夏占领,元代属肃州路,明洪武年间设嘉峪关所,属肃州卫,为西部对外活动的重要门户口岸。明末闭关,放弃西域。自清代以来,改酒泉郡为肃州直隶州,嘉峪关属之,因形势变化,仅保留交通管理功能,而逐渐失去军事作用。嘉峪关修建沿革表
●洪武五年(1372年),筑土城,周长640米,高6米,宽3米,冯胜
●弘治八年(1495年),筑关城城楼和罗城,李端澄
●正德元年(1506年),内城墙加高3米,筑内城东西二城楼与官厅、夷厂、仓库等附属建筑。加高边堡9座,添筑角墩、敌台、悬阁、谯楼共10余座,添筑墩台、角楼126座,李端澄
●嘉靖十八年(1539年),关外原有大草原、石烟墩、黑山儿等墩台3座,今加筑骗马城、回回墓、上柏杨、下柏杨、红泉等墩台5座。李涵
●嘉靖十八年(1539年),加筑关城、添筑敌楼、角楼、悬角楼、墩台。修筑外城墙1100米,高3米,墙外掘护城河同,外墙、远墙各一道。修筑"西长城",南起北大河,北抵黑山腰,全长15公里,墙外清壕墙淤沙,掘外壕一道。李涵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关外加筑火烧沟、下古墩儿、三条沟、榆树泉等墩台4座。杨博
●万历元年(1573年),修筑"北长城",西起新腰墩,东与肃州东边墙相接,全长约37公里
公元前二世纪,汉武帝下令修筑河西长城,嘉峪关设防建卡自此始,依山凭险,称"玉石障"。史载五代时,在今嘉峪关之北的黑山脚下曾设有"天门关",宋改为"玉门关",宋元以前"有关无城,聊备稽查"。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征西大将军冯胜攻取河西,"乃弃瓜州(安西),以嘉峪关为中外巨防",正式建关。从此分四个阶段历时168年建成了全部关城和"近关边墙"的西、东和北三面长城,总长约50公里。嘉峪关关城矗立在嘉峪山与黑山之间峡谷地带的一座高地上,南北一线15公里封堵严密,控制着东西往来的交通要道,素有"河西第一隘口"之称。关城是整个防务的主体,包括内城、瓮城、罗城、外城、城壕等部分,建筑雄伟坚固,布局合理、结构严密。城下关禁重叠,层层设防,城上楼阁高耸,形成城内有城,城外有壕,关垣纵横,重城并守之势。内城为关城的心脏,历代曾设军事指挥部门如守备、游击等衙署,并设有检验过关的机构等。简瓦、滴水瓦、脊兽
明代(1368-1644年)
1991年嘉峪关关城文管所移交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馆藏左宗棠:(公元1812-1885年),湖南湘阴人。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任陕甘总督,次年为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公元1873年来嘉峪关,手书"天下第一雄关",制匾后高悬于关楼。光绪五年开始督办新疆军务,为收复和建设新疆立了大功。林则徐:(公元1785-1850年),字元抚、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人,1811年入翰林院,后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负责禁烟运动和抗英斗争,1842年被贬官发配到新疆,当年10月途经嘉峪关时写下了著名的《出嘉峪关感赋》。1845年12月获释入关。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位著名的爱国将领和民族英雄。
林则徐撰书楹联
联文:"桐荫睡鹤观调息,雪夜图蕉得画禅"。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秋,林则徐被流放新疆,途住肃州,遇故友当年同第进士,撰书此联相赠。
《林则徐行楷七字楹联》(复制品)
清代(1616-1911年)
作者:林则徐(1785-1850)
原件藏嘉峪关长城博物馆位于四道股形沟左侧山坡岩石上,长0.67米,高0.34米,凿刻而成。画面中间凿刻一牛,长0.22米,高0.12米,刚刚生产下一头牛犊;下方有一只雄鹿和一只雌鹿在交配,左侧一人,张开双臂,弯曲双腿,在欢呼跳跃,右侧有一人骑马,在奔跑马的前方惊起七只飞鸟。一貘、十一黄羊
位于四道股形沟左侧山坡独立岩石上,长0.22米,高0.24米,凿刻而成。画面中间有1只貘,身体壮硕,昂首张嘴,四肢五爪齐出,尾巴平伸;貘的上方有8只黄羊,昂首翘尾,下方有3只黄羊,全部奔跑状。位于红柳沟南壁,佛塔东侧4米,距沟底3.50米高处,长0.60米,高1.20米,凿刻而成。画面上有一座庑殿顶佛殿,殿堂顶端刻有内勾对称的鸱吻一对,正中有火焰状摩尼宝珠,屋面下四根立柱和地面垂直相连,殿内有三尊佛像,中间主佛像,头顶佛光,戴五智宝冠,身披袈裟,手做禅定印,跏趺状端坐于莲花宝座之上,佛像头顶屋面之上有伞状华盖,主佛像身高0.29米;主佛左侧刻一头顶佛光,顶戴宝冠,左手平举胸前,手心向上捧一宝珠,右臂袒露,向外侧弯曲举起,手拿一支莲花,长裙拖地,赤双足,高0.28米的菩萨像;主佛右侧有一斜披僧衣,袒露右臂,双手合十跏趺坐,高0.20米的弟子像,殿堂底部有长0.68米,高0.11米的长方形基座。整个画面整齐、简洁、刻痕规整。佛殿顶部右上角有一座五重覆钵式佛塔一座,下方有古藏文题记。位于石关峡口北壁,长1.18米,高0.92米,凿刻而成。画面上2头野牛、7只黄羊在前边向东奔跑,后边有2只狼在紧紧追赶。三虎、二貘、一蛇、一鹿、二羊、二野牛、二鹰、一草蜥位于四道股形沟西壁山坡一块岩石上,长0.80米,高0.45米,凿刻而成。岩面左上角刻有3只虎,身上均刻有斑纹,双耳竖立,长尾拖地;在3只虎的左下方有2只貘,左侧1只身上有斑纹;在2只貘中间,画面的左下角刻1条身长0.40米蟒蛇,蜿蜒向前爬行;在3只虎上方有2只羊和1只鹿奔跑状;2只羊的右侧刻有2野牛,身体健状,头部双角弯曲成环,昂首翘尾奔跑状;2头野牛的右下方刻有2只鹰,一上一下相向而飞;在画面的右下角刻有1只身长0.12米的草蜥,短劲短腿,长尾上卷,行走状。位于四道股形沟右侧崖壁,距沟底3.50米高处,长1.14米,高1.28米,磨刻而成。画面上有32位舞者,1头牛和6个不明物体。32位舞者均头顶戴有翎毛状头饰,身着及膝长裙,宽肩束腰,或双手叉腰,或一手弯曲扬起,一手叉腰,双腿弯曲分开站立,在画面中部一位身材高大的舞者带领下,翩翩起舞。画面可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有8位身材高大的舞者,其中7位站立一排,另1位舞者在前方领舞;中部右侧1位身高0.16米的领舞者,下方一排11位舞者,加上下方单独1位,共13位舞者;下部三排共11位舞者。在2位单独的领舞者两侧有6个不明祭祀物品。嘉峪关胜景
名胜古迹
在雄伟壮丽的嘉峪关关城周边,如同众星拱月,散布着许多名胜古迹:悬壁长城,恍若从天而降,奇峻陡险;讨赖河墩,立壁千仞,是为"万里长城第一墩";黑山岩画,蕴藏着千古奥秘,述说着远祖先民的故事;魏晋墓群,被誉为"地下画廊",墓中砖画那飘逸潇洒的神笔,古朴简炼的画风,令人遥想千年,仿佛置身于昔日长城内外的历史辉煌之中….自然风光
嘉峪关地处河西走廊中部,自然地貌独特,风光景色奇异,是西北地区最有代表性的风景区域之一。这里有雄浑宽广的戈壁大漠,神奇美丽的冰川雪峰,牛羊成群的草原牧场,碧波荡漾的湖泊水乡,还有奇妙的雅丹地貌,险峻的大峡谷,秀美迷人的天鹅湖,以及一望无际的胡杨林……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吸引了无数的观光游人,旅游业已成为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前院 西耳房 武堂 书堂
后院 游击将军府议事堂
卧室 书房 伙房 伙房在嘉峪关城楼西北约6公里处有一段长城,依山势而建,直至黑山山顶,远远看去,墙体如悬挂山间,故称"悬壁长城"。又因这段长城的形式与八达岭十分相似,被称为"西部八达岭"。它是嘉峪关军事防御体系的一部分,与峡口南的"暗壁"长城配合,封锁石关峡,它上面的烽火台与峡口南的两座烽火台照应联络,传递军情。悬壁长城就地取材,用山上的石片和山下的黄土分层砌筑,坚固美观。嘉峪关魏晋墓群分布于甘肃嘉峪关市区东北部20公里处,在周围约10公里的范围内,经初步踏查,有古墓葬1000余座。已经发掘的13座墓葬,大部分是较大型的砖室墓,多为二室墓和三室墓,形制、结构独特,镶嵌于墓室四壁的画像砖,色调热烈明快,取材于现实生活,是魏晋时代河西走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真实写照,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其中《驿使传报》一幅画面,生动逼真,不仅反映了当时军事上的传报情况,而且对研究我国邮驿史有一定参考价值。嘉峪关长城第一墩,又称讨赖河墩,肃州兵备道李涵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监筑,因墩台耸立于西长城尽头、讨赖河北岸高达82米的悬崖峭壁之上,故名之。长城第一墩担负着传递嘉峪关南至祁连山方面的敌情信息的任务。该墩台筑于长城内侧二米处,残迹高约7米,底部呈不规则正方形。南北宽和东西长均为14.5米。墩体为黄土夹沙夯筑,夯层15厘米。站在长城第一墩上,风光无限。长城美景、讨赖河大峡谷、壮丽的祁连山尽收眼底。同时,嘉峪关险要的地理位置也一目了然。这个展览去过附近许多博物馆,我之前也看过,也许是武威博物馆?返回乘车起点。看到关于全国首部长城史诗剧﹣-《天下雄关》的宣传介绍,看看都请来了哪些名人:玄奘、张骞、马可波罗、林则徐、左宗棠、冯胜、班超、霍去病。离开嘉峪关景区,时间是上午10点半。接下来要去酒泉啦。酒嘉公交,我以前坐过。这次查了,离嘉峪关关城近的站点是汽车站。考虑到小宝连日劳累,睡眠不足,我决定打车过去,车费11元。到了车站,我还以为是在汽车站内乘车,进站问了才发现是在路边上车。等到走过去,刚走了一辆,只好等了许久。一边解决午饭,一边跟司机打听:在酒嘉公交这条线上,我以前去过一个博物馆,当时给我的印象非常震撼,我也想再去看看。当时就是从酒泉坐酒嘉公交去的。结果,司机听了莫名其妙,说了一个地方,却说那里没什么东西,而且离公路边还得走1公里。其实他说这个地方就是我说的那个地方。印象中是离路边有些距离,有1公里吗?我就不记得了。考虑到今天天气较热,这个环境别把娃累病了,再说,我更想去的是我以前没去过的酒泉市博物馆,权衡之下,就决定舍弃了。等到大巴车经过那个博物馆时,司机还提醒我看。其实离路边也不远嘛。按地图标识,应该是叫做“酒泉市肃州区博物馆”和“丝绸之路博物馆”,在这记忆中是私人珍藏。以后再去探访吧!在不远处,有酒泉名酒汉武御的酒厂,司机建议我可以去那里参观。这倒是个好主意。以后再有机会来酒泉,可以把这几处一起安排。这次时间有限,就放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