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5国庆D4咸阳博物院(文庙景区)(碑廊、西汉军团、仰韶玉韵、佛影留痕)

文摘   2024-12-18 00:02   宁夏  
碑亭里是:
重修咸阳县城碑记
清道光十三年(1833)
原立于咸阳县城内周四王庙(今渭城区果子市街小学》,后移文庙,1962年文庙改建为咸阳博物馆,即藏馆内。碑额篆书"重修咸阳县城碑记"。碑文述及咸阳作为西北要冲重修城垣的要义及众人义捐重建的经过。碑阴刻捐款人姓名及捐资数目。
拴马桩
拴马桩泛指古代栓马、驴、牛等牲畜的石桩,常竖立在衙府、宅第门前,可与上马石配套使用。一般桩首雕有人物、狮猴、花果等形象。拴马桩历史悠久,隋唐时已有文献记载,明清时盛行。它有镇宅、迎祥之意,也是民居前精致的石雕装饰物件。
园内有三处碑廊,这是其中一处。
走到头才发现“前言”,是参观顺序反了。现把“前言”移到前面,方便阅读。

前言
咸阳博物院文庙碑廊,陈列了北周至民国时期(557-1949)的碑碣、墓志、石刻文物63件组,其中以豆卢恩碑、张琮碑、顺陵残碑、安国寺寂照和尚碑最为著名。
碑在东汉时期(25-220)开始大量出现。根据内容和用途,碑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墓碑,也称神道碑,立于墓前,主要记载墓主的生平、家世,颂扬其业绩;纪功纪事碑,或刻于天然崖壁,或立于殿宇、寺观、祠堂等,用于记述事件经过及其功德;官文碑,将符牒等官方文书,以碑刻的形式保存,以期永久。
墓志置于墓内,主要记载死者的家世、生平事迹和殁葬时间等。东汉出现墓记,魏晋时期(220-420)有墓"铭"。南北朝时期(420-589)称"墓志铭",志石方形,志盖覆斗形。隋唐以后,志、盖相扣合,成为固定的葬俗。
石刻文物包括地上和地下出土的刻有图像的石质装饰材料,多用于象征性的建筑装饰。
碑碣墓志石刻是证史、考史、补史的第一手资料,它对研究历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习俗和艺术,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重阳王祖师仙迹记
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
原立于咸阳市双照乡大魏村,1963年移入咸阳博物馆。碑额隶书"重阳王祖师仙迹记"。碑文记述了王喆(道号重阳)的生平仙迹故事及其创建道教全真派的情况,对研究元代全真教的历史有重要的意义。
刘古愚墓志
清光绪三十年(1904)
墓志原存于咸阳县北天阁村。题首篆书"圣清征士咸阳刘古愚先生墓志铭"。著名书法家宋伯鲁书丹。刘古愚,晚清维新改良派西北名士,著名教育家。提倡新学,主张实业救国,响应康有为、梁启超戊戌(1898)变法,有"南康北刘"之誉。
王南沣墓志
明嘉靖二十七年(1648)
是研究明代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
王南沣墓志盖
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
1983年咸阳市渭阳镇东耳村出土。志盖篆书"明大中大夫山西等处承宣布政司左参政南沣王公之墓"。
王质庵墓志盖
明嘉靖八年(1529)
1983年咸阳市渭阳镇东耳村出土。志盖篆书"明敕封文林郎南京江西道监察御史质庵王公墓"。
王质庵墓志
明嘉靖八年(1529)
1983年咸阳市渭阳镇东耳村出土。王质庵为咸阳乡绅。
孟孝立墓志
唐开元十五年(727)
1984年咸阳市双照乡庞村出土。志文记载志主名慈,字孝立,山东邹城人。生于书宦之家,其家五世为官。远祖是邹城孟子,后世迁入陕西关中。二十岁考中进士,四十岁入仕任蕲州蕲春(今属湖北省)县尉。卒于开元十五年六月,终年71岁,同年八月,迁葬于咸阳县平城乡之原(今咸阳平陵镇)。
契芯通墓志
唐大中八年(854)
1979年咸阳市渭城区双泉村征集。墓志简述了晚唐番将契芯通是初唐名将铁勒别部酋长契芯何力的五世孙,其家族世系。显示出契芯家族在唐代煊赫的社会地位。
志文记述了契芯通职任边防、出使异族的经历,其一生为晚唐的边疆防御作出了重要贡献。其曾祖、祖、父及其本人历任胜、仪、丹三州郡守,可补《唐刺史考》之阙失;其生卒年可纠正《旧唐书》之误。志文对研究唐代的边疆史有重要的意义。
敕赐太清观尚书礼部官牒刻石
金大定五年(1165)
原立于咸阳县太清观,是皇帝赐名、礼部备案后颁发的官方文书刻石。据1931年《重修咸阳县志》载;"太清观在县北,即真武台,金大定三年(1163)建"。金大定五年(1165)刻此石。
契芯通墓志盖
唐大中八年(854)
1979年咸阳市渭城区双泉村征集。志盖篆书"大唐契芯府君墓志铭"。
德业寺亡尼墓志
唐龙朔元年(661)
1974年咸阳市底张乡陶家村南、渭城乡摆旗寨村北出土。墓志题首"唐德业寺亡尼七品墓志铭并序",志主出家德业寺,终年42岁,葬于咸阳原。
怀道镇墓石
唐(618-907)
20世纪60年代汉成帝延陵附近出土。依方位设置方形镇墓石,开始于唐代,通常有东、西、南、北、中五方。此石为中央镇墓石,因"太上清信弟子怀道灭度"而制,以衣食祭告,祈愿神灵保佑。
李府君夫人高氏墓志
唐大历三年(768)
1974年咸阳市底张乡陶家村出土
德业寺亡尼墓志盖
唐(618-907)
1974年咸阳市底张乡陶家村南、渭城乡摆旗寨村北出土。志盖篆书"大唐德业亡尼墓志"。
唐七品宫女墓志
唐神龙三年(707)
1974年咸阳市底张乡陶家村南、渭城乡摆旗寨村北出土。墓志题首"大唐亡宫七品墓志铭"。志主系良女入宫,位居七品,负责后宫洗梳之事,应是典饰之职。神龙三年去世,享年55岁。
德业寺亡尼墓志盖
唐(618-907)
1974年咸阳市底张乡陶家村南、渭城乡摆旗寨村北出土。志盖篆书"大唐亡七品尼墓志"。
德业寺亡尼明远墓志
唐显庆三年(658)
1974年咸阳市底张乡陶家村南、渭城乡摆旗寨村北出土。志主法号明远,俗姓庾氏,并州(今山西太原、大同及河北保定一带)人。志文简述其父母早亡,幼年入宫后出家为尼,终年60岁。
德业寺亡尼墓志盖
唐(618-907)
1974年咸阳市底张乡陶家村南、渭城乡摆旗寨村北出土。志盖文"大周故亡尼七品墓志"多用篆书,"尼"为章草。
德业寺亡尼墓志
唐长安二年(702.)
1974年咸阳市底张乡陶家村南、渭城乡摆旗寨村北出土。志主姓氏不详,以良家女选入皇宫,后出家为尼,终于武则天长安二年。
德业寺亡尼墓志盖
唐(618-907)
1974年咸阳市底张乡陶家村南、渭城乡摆旗寨村北出土。志盖篆书"大唐故亡尼墓志之铭"。
德业寺亡尼墓志
唐龙朔三年(663)
志文记载志主俗姓杨,名志眺,于龙朔三年(663)葬于咸阳原。
德业寺设立于皇宫内,是服务于皇室及六宫的佛教寺院,也是嫔妃宫女出家后的容身之地。咸阳市底张乡陶家村南、渭城乡摆旗寨村北,是唐代德业寺尼姑死后的埋葬区之一。志文记录了唐高宗至武则天时期(628-705)宫女的出身及出家为尼的情况。因亡尼品级较低,志文多有雷同,书刻草率,然书体天真可爱,有北魏遗风。
德业寺亡尼墓志盖
唐(618-907)
1974年咸阳市底张乡陶家村南、渭城乡摆旗寨村北出土。志盖篆书"大唐德业寺亡尼墓志"。
顺陵残碑
唐长安二年(702)
顺陵碑,武三思撰,睿宗李旦为太子时书。全文4449字。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关中大地震中震毁,后被咸阳县令差人打碎,修补渭河堤岸。清初(17世纪中晚期)渭河堤出土残碑5块,1964年咸阳市底张乡出土2块,1965年咸阳文庙出土1块。顺陵碑是女皇武则天为其母杨氏所立,碑文记载了杨氏的身世以及对武则天的影响。1920年中华书局刊印有《唐拓全石唐顺陵碑孤本》。碑文楷书,有初唐风尚,整伤而宽博。
周文武成康庙记
明嘉靖十年(1531)
原立于咸阳县周四王庙(今渭城区果子市街小学),1963年移咸阳博物馆。碑额篆书"周文武成康庙记"。碑文记述了文武成康四庙合一,一庙同祀的缘起、经过和义。
苏君墓志盖
唐(618-907)
1962年咸阳市底张乡顺陵陵园内垣外西南角出土。墓志被盗,仅存志盖。盖面篆书"大唐故苏君之墓志铭"。
无畏不空法师塔记
南宋以后伪刻(1127一)
咸阳市窑店镇北出土。《中国佛教》中记载:无畏,中印度摩揭陀国人,汉地佛教密宗的创立者;唐开元四年(716)到长安,开元二十三年(735)卒,开元二十八年(740)葬于洛阳龙门西山灵骨塔,肃宗乾元元年(758)于塔处建广化寺。不空,狮子国(今斯里兰卡)人,生于唐神龙元年(705),代宗大历九年(774)于长安兴善寺圆寂,建中二年(781)立碑;一生翻译经典众多,是汉地广弘密教的一代宗师。
塔记碑文分为三段,与南宋《隆兴佛教编年通论》第16卷中的三段文字相同而段落顺序不同;元代《佛祖历代通载》第13卷中则载有与之完全相同的文字。明代赵涵《石墨镌华》卷四,有于咸阳访得无畏不空禅师墓及《塔记》的记载。《塔记》出现于咸阳,而文字内容与刻碑纪年抵悟,书体全不似唐宋写手所为,可证此《塔记》是南宋以后的伪刻。
元迅墓志盖
宋元裕七年(1092)
咸阳市渭城区双泉村出土。志盖篆书"宋故元君子高墓志铭"。
元迅墓志
宋元柘七年(1092)
咸阳市渭城区双泉村出土。元迅,字子高,京兆咸阳名绅。志文简述了元氏家族的地位及荣耀,及志主孝亲济邻、结友宴集、祖辈妻子之概况,以显现志主慈孝、友善、端雅的品质,终年45岁。
元迅墓志是咸阳市郊发现的唯﹣﹣方宋代墓志,志主的生平是北宋社会生活的缩影。志文记载的园林宴集也是一份难得的园林史资料。
契芯明碑首
唐先天元年(712)
原立于咸阳市渭阳乡药王洞村契宓明墓前,1962年移至咸阳博物馆。因碑文不存,碑身埋埋。碑额篆书"大唐故大将军凉国公契芯府君之碑"。
碑首高浮雕,为六螭盘绕,雕工精美,力度饱满,气势宏大。
敕赐广教禅院尚书礼部官牒碑
金大定四年(1164)
原立于咸阳市底张镇眭腔村广教寺旧址,是皇帝赐名、礼部备案后颁发的官方文书碑刻,*文下方刻有碑文,略述*行中土之宗旨,僧众重建、增建古寺之由来。此碑为研究金代的宗教管理制度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
重建府君庙记
明万历十年(1582)
原立于咸阳市秦都区石斗村。碑额篆书"重建府君庙记"。府君庙,相传是唐时为祭祀崔珏而赐封的庙宇。
重修咸阳县学记
清顺治十年(1653)
原立于咸阳市中山街小学西院旧明伦堂前。明伦堂为县学主体,故县学又称明伦堂。1962年等建咸阳博物馆时,将明伦堂扩进馆内。碑额篆书"大清重修咸阳县学记"。碑文记述了重修明伦堂的原由、经过、捐资者姓名。
接下来参观汉兵马俑。

前言
海内外的考古重大发现。这是中国最早发现的大规模兵马俑群,这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震惊
两千多年前,正是这样的西汉军团,随同周亚夫平定了"七国之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飞将军李广带领他们横据河套,使外族不敢窥视中原。卫青、霍去病更是带领他们深入塞北,直捣龙城,封狼居胥,使匈奴再无力敢与汉庭抗衡。
这样的西汉军团,是汉王朝凿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的军事保障,是大汉经济繁荣、人民安乐、国家统一的强大后盾,是敢喊出"犯我强汉天威者,虽远必诛"的国家最强音。他们是大汉王朝的仪仗队,展现着大汉的国家威严。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在肃穆无声的军列中,我们依然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这支步伍严整、威风凛凛的军团雄姿,似在无声地诉说着他们昔日的金戈铁马、征战黄沙……
杨家湾西汉兵马俑军团恢宏的气势,深邃的文化内涵,终将被历史所铭记。
偶然发现
1965年8月24日,咸阳市区以东25公里的杨家湾村村民在村北平整土地时,偶然发现了几件彩绘陶人、陶马。这里为汉高祖刘邦长陵东南的陪葬墓区,大小墓冢,放眼皆是。随后,经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威阳市博物馆联合进行抢救性发掘和清理,一个沉寂地下二千多年的西汉兵马俑军阵,就这样破土而出,呈现在世人而前。
●兵马俑发掘现场
发掘概况
经过长达两个月的发掘,共计发现10个埋藏兵马俑的坚穴土洞式陪葬坑,其中7个一穴一洞,3个一穴二洞,陪葬坑分列两排,形成13个方阵相向排列。陪葬坑共出土骑马俑583件,士兵俑1965件,盾牌模型1000多件。两排陪葬坑之间还发现埋放车辆的砖坑1个,出土有铜镞、弩机、车马饰及蚌、骨、陶、铁等器具。考古专家依据地名将此次发现的陶俑正式命名为杨家湾彩绘兵马俑。
兵马俑发掘现场
俯视
东视
北视
兵俑坑发掘立面图
陪葬关系
杨家湾兵马俑陪葬坑以北70-120米处,有两座高大的汉墓,它们南北并列,坐西向东,即20世纪70年代发掘的杨家湾四号汉墓(南)和五号汉墓(北)。四号汉墓南距陪葬坑70米,再南26米为五号汉墓。从俑坑地望分析,出土"三千人马"的陪葬坑,其位置在杨家湾四、五号汉墓的陪葬区内,有可能是四、五号汉墓的陪葬坑。而四、五号汉墓又地处汉高祖长陵陪葬墓区,当是为长陵的陪葬墓。
杨家湾汉墓与兵马俑出土位置示意图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马援

大丈夫当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之赏,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班超

犯我强汉天威者,虽远必诛
-﹣陈汤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霍去病

大风兮起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今守四方。
-﹣刘邦
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
不求生人塞,唯当死报君。
-﹣唐·骆宾王《从军行》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几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唐·戴叔伦《塞上曲(其二)》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才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唐·高适《燕歌行》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出塞》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汉·曹操《蒿里行》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清·徐锡麟《出塞》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唐·陈陶《陇西行》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通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唐·卢纶《塞下曲·四首》
军团揭秘
丰富的文化内涵
杨家湾西汉兵马俑主要以练泥﹣模塑﹣窑烧﹣彩绘四道工序制作而成。兵俑呈三种面部形态,反映不同的兵源族群;形姿不同的俑,象征不同的职能。骑马俑集群,说明骑兵在汉初已占有了主力的位置。兵俑服饰沿袭上衣、下裳的制度,服制及色彩体现明显的等级差异。
渊源与制作
俑是古代陪葬用的偶人。春秋时期,出现了代替活人殉葬的陶制(粘土烧成)或木制的俑以及同样质地的动物俑。秦汉时期,陪葬的俑大量出现;有些俑做成人形后,再穿上丝织的衣裙。
杨家湾西汉兵马俑经过了取土、练泥、模塑、窑烧、彩绘、组装等制作工序。塑型由陶模具合范压坯而成,泥坯风干后装窑,烧制温度约在900度左右。出窑后,先用白色打底(胎衣),然后彩绘。
脸型与兵源
杨家湾兵马俑基本上有三种面部形态。其中,脸型方正的兵俑是关中人的象征。而脸型瘦削的兵俑则是陇西天水一带人的象征。颧骨高突、头部后面有发髻盘起则是巴蜀人的象征。三种面部特征与史料中记载西汉时期士兵的来源基本对应,反映出统一的多民族组成的汉国吸收不同地域族群加入中央军队,并依其体质不同分配不同军队职能。
三种面部形态
陇西人、关中人、巴蜀人
兵种与职能
汉代军队拥有材官(步兵)、骑士(骑兵)、楼船(水兵)、轻车(车兵)等兵种。杨家湾西汉兵马俑是西汉步兵、骑兵组合军队的缩影。骑兵俑分为小骑马俑和大骑马俑两种:大骑马俑负责长途奔袭、正面冲击;小骑马俑背负箭囊、负责迂回穿插。步兵俑包括执旗俑、簿书俑、合抱持物俑、指挥俑、持械俑等,象征着汉代军队中仪仗、书记、指挥等不同职能。
汉代兵制一览表
将军(2000人)五部 营
军司马(小部)(400人)两曲 部
军侯(200人)两屯 曲
屯长(100人)两队 屯
队率(50人)五什 队
什长(10人)两伍 什
伍长(5人)伍
簿书俑 立射俑
执旗俑
执械俑
扛械俑
指挥俑 
簿书俑
执械俑 扛械俑
多元与融合
兵马俑服饰
从杨家湾兵马俑塑绘的服饰可以看出,汉初处于楚服、胡服和秦服融合时期,且以楚服特点较为突出形成新风尚。士兵皆头戴皮冠,服饰按甲衣分类,有长甲和短甲两种,此外还有传承秦代服饰的下摆交叉的短衣。骑兵俑的膝部均有豹斑纹护膝。鞋饰有芒鞋、勾履、浅帮圆口鞋、高腰华靴等四种。
指挥俑
指挥俑
兵俑头饰
戴冠
免胄
长甲俑
短甲俑
白袍俑 
戴帽士兵俑
兵马俑甲衣
短甲
长甲
发髻蓑衣士兵俑
袍服勾履俑
兵俑三重衣
内衣、外衣、中衣
小骑马俑
兵俑蓑衣
兵俑的鞋
勾履、芒鞋
圆口浅帮鞋、高腰华靴
马政与骑兵
汉代政权在与北方匈奴等游牧民族的对峙中,不断借鉴和学习,逐渐从车步兵结合的军队配置转为骑兵为主、步兵为辅的作战配置。汉高祖时,健全了马政机构,专命太仆掌管养马事业。汉文帝时,颁布了"复马令",以免除兵役的政策鼓励私人养马。经文景两代休养生息,仓储充实,牲畜大增。汉武帝登基时官马即达40万匹,并出现"庶众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的繁荣景象,这才有了建立强大骑兵军团与匈奴对等较量的实力。杨家湾兵马俑军阵中大量骑马俑的出现,反映出西汉初年骑兵已具相当规模。
俑背、马背刻符照片
马头饰(摹绘图示)
攻击与防御
兵马俑兵械
兵马俑出土时,个别士兵俑手中还保存有铁棍残段,应是矛、戈、戟之类象征性兵器的残留;兵俑背部的箭囊,亦应是装有箭类兵器的模型。出土的陶盾牌是防御类兵器的模型。
陶盾牌
兵俑背部的箭囊
骑马俑背部箭囊
士兵俑背部箭囊
主人之迷
西汉帝陵以东均为王公大臣、皇亲国戚陪葬区。杨家湾四、五号汉墓西距高祖长陵仅2.5公里,地处文献记载的汉高祖刘邦长陵陪葬墓区的周氏陂内,系周勃家族墓地。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古渠(成国渠)又东迳长陵南","又东迳汉丞相周勃冢南,冢北有亚夫冢"。根据四、五号汉墓的地理位置分析,结合《水经注》的记载,学者们推断这两座墓的主人可能是周勃夫妇或周亚夫夫妇,夫墓在南,妻墓居北。
杨家湾四、五号汉墓简介
杨家湾四、五号汉墓均被盗扰。四号墓成曲尺状,由过道、中庭、后室组成,并且有三个楼层组成的贵族宅第建筑。同时,在墓坑内外还发现7个坑,包括祭祀坑、用具坑和车马坑,出土各类动物骨骼、陶器和车马模型。五号墓虽然严重被盗,但未经火烧,保留下较完整的形制。封土呈覆斗形,墓室亦呈曲尺形,转折方向与四号墓相反。葬具是一棺一椁。棺的周围及底下填有木炭。盖板上有两层漆皮,上黑下红。出土有玉衣片,玉片小孔内残留有银丝,说明死者身着银缕玉衣。两座汉墓其规格应是公侯级别的大臣或将军墓葬。
陶扁壶
四号墓墓道转折处
五号墓顶至墓室情况

杨家湾四号、五号墓形制结构图
杨家湾五号墓三维模型示意图
杨家湾四号墓三维模型示意图
彩绘陶舫(
持械俑
合抱持物俑
执旗俑
蓑衣俑
扛械俑
小骑马俑
结束语
杨家湾西汉彩绘兵马俑自1965年面世以来,蜚声海内外,深受世人关注,并享有"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杰作"的美誉。它让世人目睹了西汉军队的阵列编制和装备,为我们勾勒出两千年前西汉军团的威武之气和泱泱汉风。它们生动逼真的形象和栩栩如生的表情,也彰显出汉代工匠们的精湛技艺,为我们展现了西汉时期的文化和艺术风貌。
转场。
接下来参观玉器展。

前言
自仰韶文化发现百年来,基本没有规模性的玉礼器发现。21世纪初,先后在河南灵宝西坡和陕西高陵杨官寨仰韶文化庙底沟期遗址发现深色蛇纹玉石玉钺的批量生产和使用,揭开了中原玉文化研究的序幕。
咸阳尹家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渭河岸边,在1957年被发现,出土的一批深色蛇纹石玉斧钺长期以来未能被有效辨识。2021年2月,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研究院专家团队联合咸阳博物院辨识出这一批珍贵文物。其中墨色、墨绿和绿色蛇纹石玉斧钺多达15件,超过灵宝西坡和杨官寨两地出土玉钺的总和。根据考古学对尹家村遗址时代的初步判断,这批玉石斧钺的制作年代可能接近仰韶文化半坡时期,是迄今所知玉礼器登场中原文明的第一线曙光。
尹家村遗址出土玉礼器组群的再发现,对仰韶文化和咸阳地区史前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展览以尹家村出土蛇纹石玉斧钺为主,辅之以该遗址的其他文物,尽可能地还原尹家村遗址所代表的仰韶文化的历史风貌,推动尹家村遗址乃至整个仰韶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
玉钺
新石器时期
咸阳市尹家村遗址
玉钺
新石器时期
咸阳市尹家村遗址
玉钺
新石器时期
咸阳市尹家村遗址
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以关中、豫西、晋南为中心,分布在西至河湟、北至河套、东至太行山、南至汉水的广大区域。仰韶文化在1921年的发现成为中国考古学诞生的起始点,其命名来源于第一个发掘地﹣﹣瑞典学者安特生在河南绳池县发现的仰韶村遗址。年代为公元前4900至前2900年。
仰韶文化划分为多个类型,其遗址已发现总数约5000多个,其中陕西省最多,以距今约六千年的(西安)半坡类型和距今约五千多年的(河南陕州区)庙底沟类型知名度较高。
一百年来,在已发现的仰韶文化5000多处遗址中,有规模性玉礼器的遗址屈指可数。迄今为止,以咸阳尹家村遗址采集的玉钺数量最多,规格最高。
●仰韶文化分布示意图
尹家村遗址
尹家村新石器时代遗址,是在1957年10月全国文物第一次普查时发现的。遗址东北距咸阳市中心11公里,位于渭河北岸边缘东西向的台地上。遗址范围东西长1750米,南北宽750米,总面积约130万平方米,征集并采集到石器、陶器和陶片50余件。就彩陶与磨光石器共存的现象来看,推测遗址的时代与西安半坡遗址相近或稍晚。玉斧钺的形制和玉石材料以深色蛇纹石为主,个别为透闪石。
●尹家村遗址现场
●上海交通大学资深教授叶舒宪(右一)、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张天恩教授(左二)等专家鉴定尹家村遗址陶器
尖底瓶、圆底陶钵
新石器时期
咸阳市尹家村遗址
尹家村遗址
出土陶器
本次展出的尹家村陶器,细泥尖底瓶、敞口圆底红陶钵等,属于仰韶文化典型的标准器物。其中,小口尖底瓶的功能,从最新的考古资料证明,应为早期的酿酒器。

纺织用具
纺轮的主要功用之一是借助纺轮旋转加捻,将全手工搓捻纺线变成半手工纺线,这样能有效提高纺织的效率和纱线的质量。
纺轮的使用
纺轮是我国远古时期发明的捻线工具,利用其自身重量通过外力促其旋转,使纤维被牵伸,加捻,并撮合成线。作为人类最早使用的纺织工具之一,纺轮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最原始的徒手撮线方式,也为后世纺织机的产生开启了门径。
陶纺轮
新石器时代
咸阳市尹家村遗址
尹家村遗址
出土石器
本次展出的尹家村石器,包括石斧、石凿、石锈、石刀等文物。石器是仰韶先民们的生产工具,部分石器可能具有礼器的功能。从用于砍伐的生产工具到象王权、军权和神权的礼器,源远流长的斧钺文化从石斧开始,最具典型的象征意义。
石斧
新石器时代
威阳市尹家村遗址
石刀
新石器时代
咸阳市尹家村遗址
石镇
新石器时代
咸阳市尹家村遗址
石钺
新石器时代
咸阳市尹家村遗址
"斧"字的演变
甲骨文
春秋时期金文
睡虎地秦简
小篆
玉钺
新石器时代
咸阳市尹家村遗址
尹家村遗址
出土玉器
本次展出的尹家村玉器,包括15件玉斧钺。其中大多数材质为深色蛇纹石玉,个别为深色透闪石(近似和田玉的墨玉或碧玉)。

灵宝西坡大墓
灵宝西坡大墓M6蛇纹石玉钺在墓主人头顶上方位置图,玉钺刃部指向西方。
灵宝西坡大墓
●玉钺M6:1出土情况
(北﹣﹣南)
●脚坑清理前全景
(北﹣﹣南)
玉帛之路文化考察
古籍中的玉礼器
在先秦古籍中主要有六种记录,集中体现着华夏先民对古玉颜色的特殊记忆;也依稀呼应着《礼记》所云"夏人尚黑"礼俗和《道德经》形容天地之始"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神圣性景观。
玉礼器,展现的是文明国家诞生前,仰韶文化先民切磋琢磨的工艺功夫,他们礼仪祭祖的虔敬精神,他们想象的天玄地黄的宇宙图景。

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玄璧。
《穆天子传》

红壁沙版,玄玉梁些。
《楚辞·招魂》

(峚山)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扬扬,黄帝是食是飨。是生玄玉(郭璞注:黑玉)。
《山海经·西山经》

禹赐玄圭,告厥成功。(孔安国传:玄,天色。)
《尚书·禹贡》

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玄玉而朱组绶(组绶,指佩玉用的彩色丝带)。
《礼记·玉藻》

孟冬之月……天子居玄堂左个,……衣黑衣,服玄玉。
《札记·月令》
石锛、石钺、石斧、石镰、石纺轮、石箭
陶盆、陶瓶、
陶瓶、陶罐、陶瓶、陶罐
结束语
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研究院研究特色为神话学与考古学的交叉互动,以及中国文化理论的创新性建构,先后提出四重证据法、文化大小传统论、玉文化先统一中国论和万年中国论等。共组织"玉帛之路"文化考察15次,覆盖中国西部七省区250个县市,勾勒出一个总面积达200万平方公里的西部玉矿资源区。初步确认玄玉即史前蛇纹玉石料,原产地或主产地为渭河上游的甘肃武山县鸳鸯山(俗称鸳鸯玉)。在距今五六千年前就开启的"西玉东输"运动,成为连接中原与西部的第一种神圣物资交换。玉斧钺脱胎于石斧,是近一万年来延续不断的最重要玉礼器之一。本展览集中呈现关中地区最早的蛇纹石玉钺礼器群,有助于打开思考中国历史文化的新契机,提升文化自觉和增强文化自信。
"仰韶玉韵"特展由咸阳博物院和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研究院联合举办。
溜达回来,补拍现在没那么多人的碑亭里的重修咸阳县城碑记。具体内容参考本文开头。
转场,来到下一个展厅:
佛影留痕——佛教文物陈列
前言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约在公元一世纪左右传入中国,佛教艺术品也随之在中国出现。
佛教最初并不为汉代上层所接受,在其与中国本土儒家、道家文化逐渐融合后,才真正成为中国本土化宗教,后为中国各个阶层所接受。南北朝之后,佛教造像艺术结合中国本土的审美逐渐从北魏以前静穆内省、衣褶层叠的印度键陀罗样式向南北朝的秀骨清像、褒衣博带样式以及唐宋时期的世俗化样式转变,创造出中国化的佛教造像艺术。
本展厅展出的佛教文物,既有南北朝时期的造像碑,又有隋唐后圆雕佛像与鎏金铜菩萨造像,更有风格多样的明清铜质造像。不同时期的佛教造像,反映着当时的人文和历史,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是佛教造像中国化过程中代表性的艺术品。
佛道造像碑
北周
佛教在东汉时期才正式传入中国,经过发展和壮大在南北朝时期达到第一个高峰。伴随着佛教的本土化,佛教造像逐渐广泛流行,时人以石质镌刻、青铜铸造或泥胎堆塑佛像安置于寺院、殿堂及石窟之中,为僧俗信众礼拜供养,以为生者祈福、亡亲超度和希冀国运永昌。
佛教传播路线示意图
八棱佛造像 北魏
菩萨造像 北周
佛头造像 北魏
四面佛造像 北周
模印佛像 西魏
王迎男佛道造像碑
北周天和四年
北魏时诸帝(除太武帝外)皆笃信佛教,积极参与营寺造像,并开始尝试用帝王的形象塑造佛像供人膜拜。包括今陕西、甘肃、宁夏大部分地区,开始流行圆雕单体造像、背屏式造像和造像碑。北魏早期造像仍见西域余韵,古朴中略带北方的雄健之风。公元495年,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政策,佛像风格有所变化。佛像面型转变为秀骨清像,服饰多为褒衣博带式,造像呈现出清秀、飘逸之美。

造像碑是造像与碑刻结合的宗教石刻,其上开龛,镌刻佛像及菩萨弟子,其下刻发愿文和供养人姓名等文字题记,用以裱灾祈福。造像之风自南北朝至唐代中期最为盛行,北宋以后逐渐衰落,其风以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地最盛。这尊北周佛道造像碑极为奇特,其正背两面为佛造像,两侧为道教造像,反映出当时佛、道共奉的多元信仰形态。

"褒衣博带"以曲折回复、变化万千的衣纹营造出一份跃动飘洒,整躯造像动静交融。

右袒式佛衣、褒衣博带佛衣、半跏趺坐、全跏趺坐、善跏趺坐、半披式佛衣、通肩式佛衣
佛像姿态反映古印度僧人在个人修行中常用的身体姿态。起源于古代印度的佛教艺术,佛陀和菩萨的姿态亦含有不同的含义,统称"印相"。佛像中的各种手势,根据梵语的意译,称为"手印"或"印契",手势代表着一定的因缘和愿力。
施依印、大圆满手印、降魔印、
合十印、期克印、与愿印、触地印、无畏印、说法印、禅定印

程宁远佛造像碑
北周保定二年
佛造像
四面佛造像
隋唐时期,国家强盛,中外文化交流频繁。中国成为世界各地佛教艺术的熔炼之地,佛教从教义到造像艺术已经完成了本土化的过程。民众对佛教的广泛信仰,使中原地区出现大量的中小型窟龛,各种材质的小型造像大量涌现,造像风格更是丰富多姿,既有前朝壮硕之美,又有西域婀娜之态。
菩萨造像
陀罗尼经幢 唐
菩萨造像
菩萨造像
国师造像
国师造像
善财童子造像
佛造像 明清时期
持剑菩萨造像 明清时期
佛造像 清
佛造像 明清时期
宋元时期推行禁铜令,佛教造像多为泥塑彩绘。明代佛学兴盛,广建寺院,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使得金铜佛像再次鼎盛。明清造像多为了延命、祈子、招财、进宝等现实利益的考量,因此多崇拜世俗色彩浓厚的各种观音、地藏和大肚弥勒等。造像风格趋于规范化,姿态端庄,外在的装饰、造型和神态更趋世俗化。
●菩萨造像
药师佛 明
佛塔寺院
咸阳作为唐代京畿之地,是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长武唐昭仁寺是威阳市现存最早的皇家寺院。建筑采用单檐歇山顶,四角以抹角梁构成歇山收山和翼角构架,呈唐代早期建筑风格。塔是佛教建筑的标志,咸阳地区现有著名的塔多为寺院所留存的遗迹,包括永寿武陵寺塔、旬邑泰塔、彬州彬塔、武功报本寺塔、礼泉香积寺塔等。
●长武唐昭仁寺大殿
咸阳石窟
咸阳的石窟有50余处,彬州大佛寺石窟和淳化金川湾石窟、旬邑赵家洞石窟等,是咸阳地区石窟艺术的代表之作。其中彬州大佛寺佛造像体型宏大,雕刻精美细腻,形态端庄威严,是陕西现存最为精美的唐代佛教石刻造像。
●郴州大佛寺石窟
弥勒佛造像
明代释迦牟尼佛铜坐像
该佛像原供于咸阳市北杜镇福昌寺内,1962年殿毁,佛像移至咸阳市风凰台,1964年移存咸阳文庙。释迦牟尼为佛教的创始人,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净饭王的太子。相传其苦行六年,在菩提树下悟得宇宙人生的至理创立佛教。
该佛造像为黄铜铸成,双手作禅定印,结迦趺坐。头顶饰螺发,肉髻缓起,额部有白毫,左右肩刻"日月"二字,当是于明万历年间和北杜铁塔一同铸造。
结束语
陕西是中国内地最早传入佛教的地区之一,咸阳地区的佛教艺术在北朝之后融合本土文化而又保持传统特征形成独有的"长安模式"。隋、唐时期呈现出华贵而气势恢弘的皇家风采;到了宋、金时期,形成了与战争环境紧密相关、风格精致而凝重的陕北地方流派;元、明时期又充斥着浓郁的民间世俗风格。
这里展出数量众多的造像碑、单体造像,历经岁月沧桑而遗留至今,使我们透过它们得以感受造像艺术之美带给我们的宁静、明澈、深邃和永恒博大的精神情怀。
再到一处碑廊。

咸阳县西北界碑
民国十八年(1929)
2006年出土于咸阳市秦都区双照西城村小学。界碑的出土,说明出土地在民国十八年(1929)前后,应为咸阳县西北县界。
冯玉祥革命誓词碑
中华民国十六年(1927)
冯玉祥撰文,书丹。
咸阳县修学题名记碑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
碑额篆书"咸阳县修学题名记”。
待赠马公盛德流芳记碑
乾隆四十八年(1783)
浮雕水鸟纹石刻
清(1644-1911)
重修天圣道观碑记
乾隆五十六年(1791)
原立于咸阳县西北15公里的双照乡大魏村。碑额篆书"重修天圣道观碑记"。碑文记述了修葺王重阳天圣道观之原因、经过。
"旭升先睹"刻石
清光绪丁未年(1907)
重修大云庵碑记
康熙四十五年(1706)
出土于咸阳窑店乡仓张村南咸铜铁路北侧路基下。1985年移咸阳博物馆。碑文主要记载了始建于明代天启年间(1621-1627)的大云庵,于清代康熙四十五年重修的原由、经过和捐资者姓名。
渭阳书院记
乾隆五十一年(1786)
此碑记述了渭阳书院创建之德和扩建之功。
城隍庙浮雕人物石蹲
明洪武年间(1368-1398)
安国寺寂照和上(尚)碑
唐开成六年(841)
原立于咸阳县西(今秦都区马泉镇)10公里的魏店村,唐安国寺速物。明人王献(1487-1547,号南沣)移至咸阳县城凤凰台北,因碑名而重建安国寺。20世纪60年代初移至咸阳博物馆。
碑额篆书"唐故安国寺照和上碑",碑文落款为唐文宗开成六年,而开成只有五年,实为唐武宗会昌元年(841),碑文主要记载了寂照的家世、皈依经过、佛学修养,以及在关中和西京佛教界弘法的声望、地位等。大和七年(833)圆寂,终年76岁。
撰文为《酉阳杂俎》的作者段成式;书丹为著名诗僧无可(贾岛之从弟)。书法有瘦劲、挺拔、开张的特点。
重修天圣宫墙垣碑记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
原立于咸阳县西北15公里的双照乡大魏村东天圣宫旧址。1963年移咸阳博物馆。正面碑额篆书"重修天圣宫之碑记",碑文记述了重修天圣宫墙垣的原由、经过。背面碑额楷书"重阳王祖师仙迹记",碑文为捐资者姓名。
重修普明寺碑首
明(1368-1644)
碑额篆书"重修古唐普明寺记"。
重修广教禅院碑首
明(1368-1644)
碑额篆书"重修广教.禅院碑记"。原立于咸阳市底张镇眭村广教寺旧址。
"皇清"碑首
清(1644-1911)
线刻人物石椁立柱
唐(618-907)
1993年咸阳市渭城区药王洞村契宓明墓出土。立柱主要用于石椁的两壁,有卡紧椁壁石板的功能。立柱正面线刻仕女图,是研究唐代墓葬艺术的重要资料。
接下来到了第三处碑廊。

豆卢恩碑
北周天和元年(566)
民国八年(1919)咸阳市周陵乡出生。庾信撰文,无书者姓名。碑文磨蚀严重。《文苑英华》录有全文,但讹误较多,残存的碑文可资校对。碑文隶书,严整而厚重,是北朝书法中少见的精品。
豆卢恩,本姓慕容,是西魏、北周大将军。碑文荣追其先祖慕容鲜卑发源于朝鲜(今中国辽东一带)及在孤竹封国之事。志主是前燕文明帝的后裔,北魏时改姓豆卢,西魏时戎防西北,北周时平定西南,声震边地,功威煊赫。卒于保定三年(563),终年58岁。
贺兰祥墓志盖
北周保定二年(562)
1965年咸阳市周陵乡贺家村出土。志盖篆书"周故大(太)师柱国大司马凉国景公之墓志"。
贺兰祥墓志
北周保定二年(562)
1965年咸阳市周陵乡贺家村出土。贺兰祥为北周大将军,《周书》、《北史》均有传。时人刻志详记战功,后世著史侧重政绩,时变势迁各用所需。志文书体活泼,处于隶书变楷书的过渡期,是研究书法史的重要资料。
凉国景公夫人刘氏墓志盖
隋开皇三年(583)
1965年咸阳市周陵乡贺家村出土。志盖篆书"大隋太师凉国景公夫人刘氏之墓志铭"。
凉国景公夫人刘氏墓志
隋开皇三年(583)
1965年咸阳市周陵乡贺家村出土。志主是北周凉国景公贺兰祥的夫人刘氏,西魏名将贺拔岳的外甥女。《魏书·官氏志》载:孝文帝将所辖草原诸部民族姓氏汉化,其中叱罗氏改为罗氏、独孤氏改为刘氏。贺兰祥墓志记载夫人姓叱何罗氏(即叱罗氏),而夫人墓志载夫人从汉姓刘氏,与《魏书》不符。
德业寺亡尼墓志盖
唐(618-907)
1974年咸阳市底张乡陶家村南、渭城乡摆旗寨村北出土。志盖篆书"大唐故亡尼七品墓志"。
德业寺亡尼墓志
唐神龙二年(706)
1974年咸阳市底张乡陶家村南、渭城乡摆旗寨村北出土。墓志题首"大唐故亡七品志铭并序"。志主姓氏不详,出家为尼,终年66岁。
佛造像
隋大业三年(607)
盘龙残柱
唐(618-907)
德业寺亡尼墓志盖
唐(618-907)
1974年咸阳市底张乡陶家村南、渭城乡摆旗寨村北出土。志盖篆书"大唐故七品亡尼墓志"。
德业寺亡尼法通墓志
唐麟德元年(664)
1974年咸阳市底张乡陶家村南、渭城乡摆旗寨村北出土。墓志题首"德业寺亡七品尼法通墓志铭并序"。志主号法通,姓氏不详,享年95岁,终于德业寺。
德业寺亡尼墓志盖
唐(618-907)
1974年咸阳市底张乡陶家村南、渭城乡摆旗寨村北出土。志盖篆书"大唐德业寺亡尼墓志'。
德业寺亡尼墓志
唐龙朔元年(661)
1974年咸阳市底张乡陶家村南、渭城乡摆旗寨村北出土。墓志题首"德业寺亡七品尼墓志铭并序。"志主姓氏不详,先入选进宫,后出家为尼,终年56岁。
张琮碑
唐贞观十三年(639)
原立于咸阳市双照乡双照村萧何庙东南,1963年移咸阳博物馆。张琮出身于北朝士族,为唐初大将军,银青光禄大夫,睦州刺史。碑文楷书,有初唐瘦硬劲拔的特点。
德业寺亡尼墓志盖
唐(618-907)
1974年咸阳市底张乡陶家村南、渭城乡摆旗寨村北出土。志盖篆书"大唐亡宫五品墓志铭"。
德业寺亡尼墓志
唐龙朔元年(661)
1974年咸阳市底张乡陶家村南、渭城乡摆旗寨村北出土。墓志题首"大唐德业寺故尼周法距墓志铭并序"。志主号法矩,俗姓周,洺州(河北省永年县)人出身名门。先入宫,后出家,终年71岁。
贺兰敏之墓志盖
唐景龙三年(709)
1964年咸阳市周陵乡贺家村出土。志盖篆书"大唐故贺兰府君墓志"。
贺兰敏之墓志
唐景龙三年(709)
1964年咸阳市周陵乡贺家村出土。《旧唐书》记载贺兰敏之与其外祖母(武则天之母杨氏)通奸,被发配雷州,途中自缢而亡。此志未记事迹,全是溢美之辞,为死者避讳,是研究武周政治的实物资料。
王夫人墓志盖
唐开元二十七年(739)
1971年咸阳市渭城区药王洞村出土。盖面篆书"大唐故王夫人墓志铭"。
王夫人墓志
唐开元二十七年(739)
1971年咸阳市渭城区药王洞村出土。墓志是唐代开元二十七年,宁远将军守右司御率上柱国张令晖,为其亡妻所亲写。志文记述王夫人字仁淑,"韶姿婉顺,靖态繁华",幼习歌舞,早通音律;16岁入宫,歌舞花筵,诏令放还后,嫁于张氏,伉俪深;26岁,华年早亡,短暂的一生,令写志者悲痛伤怀。
志文是研究唐代宫廷歌舞艺人放还自由的有价值的资料。
明宗室奉国将军
朱恒居墓志铭
明万历四年(1586)
墓志题名篆书"皇明宗室奉国将军恒居公墓志铭",志文记载志主名惟烇,号恒居,明代宗室秦王之后,亡于25岁;叙述其血亲世系、生活行为、生卒年及死后27年置葬刻铭的原由;赞誉其妻在志主逝后,持家养幼子之艰辛。
重修文庙碑记
清光绪十四年(1888)
碑文记述了地方官召集邑绅捐资重修文庙事宜。碑面有放射形痕迹的坑状残损,应是民国时期(1911--1949)留下的弹痕。
广教旵严和尚寿塔组件
后周(951-960)
发现于周陵乡贺家村。八面体寿塔组件,三面有文字,其中一面楷书题名"广教旵严和尚寿塔"。
结束语
咸阳博物院文庙碑石陈列自1997年至2020年,在20余年的时间里,先后经过两次增设和调整。从传统展示到加入新的保护理念,分列的三个碑廊,保留了不同时期流变的陈列方式。展品从北周至民国时期(557-1949年),跨越时空约1400年。其中唐代碑石28件组,明清碑石24件组,以及少量的北周、隋、后周、宋、金、元、民国时期的碑石。
赏、读这些石刻文物,就是在触摸逝去的历史,从细微的信息,窥视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碑石中记载的有限的人物及事件,仍然可以重构出咸阳甚至关中这块土地上,曾经跌荡的历史图景、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宗教文化的盛衰、捐修城池的情怀和锱铢必校的细节;而图像性的雕刻,则折射出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审美范型的转变。
一件石刻,就是一个世界。刻石传统,是人类对宇宙中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考;而观览石刻,是从他者来观照自身,从而实现从历史文化的逻辑来建构新的社会文明。
至此,整个文庙差不多看完了。小宝在兵马俑厅玩射箭呢,赶紧把他叫来,在园子里坐下吃吃喝喝,好生休息一番。
文庙系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四年(公元一三七一年)建,位于城内中街,东北有崇圣祠,后有明伦堂、尊经阁。清乾隆十一年,在崇圣祠后曾设渭阳书院。
周武王庙碑
宋开宝六年(973)
原立于咸阳县周四王庙。碑额楷书"大宋新修周武王庙碑",碑文残蚀,文不能通读。《咸阳县志》录有全文,但讹误较多,存留的碑文可资校对。此碑是现存最早的周武王庙碑。《关中金石记》云:"崇望书,宋时谓之院体,盖用集圣教序笔意而加丰润者。"
最后别忘了盖章:

本馆馆徽,镇馆之宝玉仙人骑奔马居然没看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