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光十三年(1833)
拴马桩泛指古代栓马、驴、牛等牲畜的石桩,常竖立在衙府、宅第门前,可与上马石配套使用。一般桩首雕有人物、狮猴、花果等形象。拴马桩历史悠久,隋唐时已有文献记载,明清时盛行。它有镇宅、迎祥之意,也是民居前精致的石雕装饰物件。
墓志原存于咸阳县北天阁村。题首篆书"圣清征士咸阳刘古愚先生墓志铭"。著名书法家宋伯鲁书丹。刘古愚,晚清维新改良派西北名士,著名教育家。提倡新学,主张实业救国,响应康有为、梁启超戊戌(1898)变法,有"南康北刘"之誉。
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
1983年咸阳市渭阳镇东耳村出土。志盖篆书"明大中大夫山西等处承宣布政司左参政南沣王公之墓"。
明嘉靖八年(1529)
1983年咸阳市渭阳镇东耳村出土。志盖篆书"明敕封文林郎南京江西道监察御史质庵王公墓"。
唐大中八年(854)
1979年咸阳市渭城区双泉村征集。墓志简述了晚唐番将契芯通是初唐名将铁勒别部酋长契芯何力的五世孙,其家族世系。显示出契芯家族在唐代煊赫的社会地位。
唐大历三年(768)
1974年咸阳市底张乡陶家村出土
唐(618-907)
1974年咸阳市底张乡陶家村南、渭城乡摆旗寨村北出土。志盖篆书"大唐亡七品尼墓志"。
唐(618-907)
1974年咸阳市底张乡陶家村南、渭城乡摆旗寨村北出土。志盖文"大周故亡尼七品墓志"多用篆书,"尼"为章草。
唐长安二年(702.)
1974年咸阳市底张乡陶家村南、渭城乡摆旗寨村北出土。志主姓氏不详,以良家女选入皇宫,后出家为尼,终于武则天长安二年。
唐龙朔三年(663)
志文记载志主俗姓杨,名志眺,于龙朔三年(663)葬于咸阳原。
德业寺设立于皇宫内,是服务于皇室及六宫的佛教寺院,也是嫔妃宫女出家后的容身之地。咸阳市底张乡陶家村南、渭城乡摆旗寨村北,是唐代德业寺尼姑死后的埋葬区之一。志文记录了唐高宗至武则天时期(628-705)宫女的出身及出家为尼的情况。因亡尼品级较低,志文多有雷同,书刻草率,然书体天真可爱,有北魏遗风。
清顺治十年(1653)
原立于咸阳市中山街小学西院旧明伦堂前。明伦堂为县学主体,故县学又称明伦堂。1962年等建咸阳博物馆时,将明伦堂扩进馆内。碑额篆书"大清重修咸阳县学记"。碑文记述了重修明伦堂的原由、经过、捐资者姓名。
海内外的考古重大发现。这是中国最早发现的大规模兵马俑群,这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震惊
两千多年前,正是这样的西汉军团,随同周亚夫平定了"七国之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飞将军李广带领他们横据河套,使外族不敢窥视中原。卫青、霍去病更是带领他们深入塞北,直捣龙城,封狼居胥,使匈奴再无力敢与汉庭抗衡。
这样的西汉军团,是汉王朝凿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的军事保障,是大汉经济繁荣、人民安乐、国家统一的强大后盾,是敢喊出"犯我强汉天威者,虽远必诛"的国家最强音。他们是大汉王朝的仪仗队,展现着大汉的国家威严。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在肃穆无声的军列中,我们依然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这支步伍严整、威风凛凛的军团雄姿,似在无声地诉说着他们昔日的金戈铁马、征战黄沙……
杨家湾西汉兵马俑军团恢宏的气势,深邃的文化内涵,终将被历史所铭记。
俯视
东视
北视
兵俑坑发掘立面图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几匹马还。
-﹣唐·戴叔伦《塞上曲(其二)》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才斗。
-﹣唐·高适《燕歌行》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王昌龄《出塞》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汉·曹操《蒿里行》
陇西人、关中人、巴蜀人
军司马(小部)(400人)两曲 部
军侯(200人)两屯 曲
屯长(100人)两队 屯
队率(50人)五什 队
什长(10人)两伍 什
伍长(5人)伍
戴冠
免胄
勾履、芒鞋
圆口浅帮鞋、高腰华靴
兵马俑兵械
兵马俑出土时,个别士兵俑手中还保存有铁棍残段,应是矛、戈、戟之类象征性兵器的残留;兵俑背部的箭囊,亦应是装有箭类兵器的模型。出土的陶盾牌是防御类兵器的模型。
骑马俑背部箭囊
士兵俑背部箭囊
西汉帝陵以东均为王公大臣、皇亲国戚陪葬区。杨家湾四、五号汉墓西距高祖长陵仅2.5公里,地处文献记载的汉高祖刘邦长陵陪葬墓区的周氏陂内,系周勃家族墓地。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古渠(成国渠)又东迳长陵南","又东迳汉丞相周勃冢南,冢北有亚夫冢"。根据四、五号汉墓的地理位置分析,结合《水经注》的记载,学者们推断这两座墓的主人可能是周勃夫妇或周亚夫夫妇,夫墓在南,妻墓居北。
甲骨文
睡虎地秦简
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研究院研究特色为神话学与考古学的交叉互动,以及中国文化理论的创新性建构,先后提出四重证据法、文化大小传统论、玉文化先统一中国论和万年中国论等。共组织"玉帛之路"文化考察15次,覆盖中国西部七省区250个县市,勾勒出一个总面积达200万平方公里的西部玉矿资源区。初步确认玄玉即史前蛇纹玉石料,原产地或主产地为渭河上游的甘肃武山县鸳鸯山(俗称鸳鸯玉)。在距今五六千年前就开启的"西玉东输"运动,成为连接中原与西部的第一种神圣物资交换。玉斧钺脱胎于石斧,是近一万年来延续不断的最重要玉礼器之一。本展览集中呈现关中地区最早的蛇纹石玉钺礼器群,有助于打开思考中国历史文化的新契机,提升文化自觉和增强文化自信。
"仰韶玉韵"特展由咸阳博物院和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研究院联合举办。
右袒式佛衣、褒衣博带佛衣、半跏趺坐、全跏趺坐、善跏趺坐、半披式佛衣、通肩式佛衣
程宁远佛造像碑
咸阳的石窟有50余处,彬州大佛寺石窟和淳化金川湾石窟、旬邑赵家洞石窟等,是咸阳地区石窟艺术的代表之作。其中彬州大佛寺佛造像体型宏大,雕刻精美细腻,形态端庄威严,是陕西现存最为精美的唐代佛教石刻造像。
●郴州大佛寺石窟
陕西是中国内地最早传入佛教的地区之一,咸阳地区的佛教艺术在北朝之后融合本土文化而又保持传统特征形成独有的"长安模式"。隋、唐时期呈现出华贵而气势恢弘的皇家风采;到了宋、金时期,形成了与战争环境紧密相关、风格精致而凝重的陕北地方流派;元、明时期又充斥着浓郁的民间世俗风格。
这里展出数量众多的造像碑、单体造像,历经岁月沧桑而遗留至今,使我们透过它们得以感受造像艺术之美带给我们的宁静、明澈、深邃和永恒博大的精神情怀。
2006年出土于咸阳市秦都区双照西城村小学。界碑的出土,说明出土地在民国十八年(1929)前后,应为咸阳县西北县界。
后周(951-960)
发现于周陵乡贺家村。八面体寿塔组件,三面有文字,其中一面楷书题名"广教旵严和尚寿塔"。
咸阳博物院文庙碑石陈列自1997年至2020年,在20余年的时间里,先后经过两次增设和调整。从传统展示到加入新的保护理念,分列的三个碑廊,保留了不同时期流变的陈列方式。展品从北周至民国时期(557-1949年),跨越时空约1400年。其中唐代碑石28件组,明清碑石24件组,以及少量的北周、隋、后周、宋、金、元、民国时期的碑石。
赏、读这些石刻文物,就是在触摸逝去的历史,从细微的信息,窥视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碑石中记载的有限的人物及事件,仍然可以重构出咸阳甚至关中这块土地上,曾经跌荡的历史图景、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宗教文化的盛衰、捐修城池的情怀和锱铢必校的细节;而图像性的雕刻,则折射出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审美范型的转变。
一件石刻,就是一个世界。刻石传统,是人类对宇宙中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考;而观览石刻,是从他者来观照自身,从而实现从历史文化的逻辑来建构新的社会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