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31深圳D2深圳博物馆同心路馆(古代艺术馆)(辽瓷、辽宋夏金青瓷)

文摘   2024-11-28 00:02   宁夏  
深圳博物馆有若干场馆,比如改开馆:
20240730深圳D1关山月美术馆、深圳博物馆(改革开放展览馆)
历史民俗馆:
20240730深圳D1深圳博物馆(金田路馆)(主常展)
20240730深圳D1深圳博物馆(金田路馆)(大熊猫、野生动物、中山国)
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我们还没去过),以及今天上午我们来的这个古代艺术馆。昨天在历史民俗馆就以叙述为主,没看到多少文物,其实是批量放在同心路的这个馆里了——当然,就深圳的历史而言,并非有多少本土出土的显赫文物,它所收藏的文物另有来历。
首先看这个展:
千年辽瓷 多彩契丹
辽代是契丹族建立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其先后与北宋、西夏并存。在多民族融合与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具有多元融合与民族特征的文化。而契丹民族所创造的独具北方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陶瓷器是辽文化中最闪亮的物质结晶,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别具一格。
契丹民族在广泛吸纳其他朝代陶瓷制作理念与工艺的基础之上,创制了造型多样且独特,工艺质朴且高雅,美感强烈且实用的陶瓷制品。辽代陶瓷器所蕴含的浓郁的民族特征与融合之风,是辽代社会多元文化汇聚的再造与升华,是契丹民族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的生动体现,被誉为"中国古代陶瓷史上的一支奇葩"。
辽范围示意图
一、百态辽瓷
辽代陶瓷器在经历隋唐以来陶瓷体系的日臻完善与成熟后,更是群窑竞秀,大放异彩。辽在政治上实行"因俗而治"的双重体制,在生业上存在游牧、农耕、渔猎等多种形态,这让契丹民族在手工业生产中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使辽代陶瓷器呈现了多元发展体系。契丹民族创制出具有多种民族特征与地域风格的陶瓷品种,这些陶瓷制品质地优良,色彩艳丽,造型多样,既有契丹特色,同时兼具中原与中西亚之风,是辽朝物质文化的瑰丽呈现。
辽窑址分布示意图
巴林左旗白音高勒窑
辽上京故城窑
辽上京南山窑
阿鲁科尔沁旗小南沟窑
鲁科尔沁旗水泉沟窑
赤峰缸瓦窑
辽阳江官屯窑
密云小水峪窑
宽城缸窑沟窑
北京龙泉务窑
房山磁窑务窑
契丹式样
契丹民族在吸收北方系统陶瓷技法的基础上,根据其民族和生活习惯的特点,创新性地烧制出许多具有契丹式样的陶瓷器皿,如三彩器、鸡冠壶、牛腿瓶等。这些陶瓷器皿在造型与纹饰上都反映出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且多为低温或半高温的釉陶器。
化妆土
辽三彩为高温素烧胎体、低温烧釉的二次工艺烧制而成。其在烧制时需要在胎体表面涂抹一层"质细色白"的黏土作为"化妆土"。化妆土的作用在于填补坯体不平、遮蔽有色坯体,增强釉彩色度。"化妆土"是与胎一起进行高温烧制,烧制温度为1120℃左右。

"三彩印花海棠长盘"纹样布局
"三彩印花海棠长盘"是契丹典型器物,且多以印花为主。口沿处一般以卷草纹环绕,内部纹饰基本分为以下四种装饰风格。

装饰风格
●三组团花依次排列(有的每组团花间上下各有一组三角形花朵)
●盘中心以水波纹为地,盘面横向排列三组团花。
●盘中心饰牡丹蜜蜂纹,在白净的盘面上印有折枝盛开牡丹花朵,周围蜜蜂为舞。
●盘中心饰以莲池游鱼纹饰。
三彩印花海棠盘
辽代(907-1125年)
高2.4厘米口径29.6x17.2厘米
足径25x12.4厘米
赤峰市境内出土
赤峰博物院藏
花折沿,浅腹,平底。施黄绿白三彩
釉,边沿饰莲枝纹,内底饰团花三朵。
三彩印花长盘
辽代(907-1125年)
高2厘米盘面长径26厘桌
赤峰市宁城县小刘杖子出土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三彩方盘
辽代(907-1125年)
口径11.5厘米底径8厘来
赤峰市瓮牛特旗亿合公鸡冠山出土
赤峰博物院藏

三彩方盘
三彩圆盘
三彩印花圆盘
三彩印凤纹扁壶
三彩砚台
砚台在辽代社会比较常见,质地分为石、银、玉、陶瓷质地。三彩砚台一般为八角形或是圆形,是由砚台台体和笔洗对扣合成。台体作中空筒形,砚面作云头形,一面斜凹,下部露胎研墨。笔洗一般为宽平沿,多为三彩釉印花装饰。

三彩印花海棠花式套盒
三彩印花海棠花式套盒为叠合式盒,此外还有单体盒形制。两种盒都是用来盛放茶、药、脂粉、香料等物品的。赤峰市敖汉旗白塔辽墓出土的青白瓷多曲盒内部还残留有白色胭脂粉。
白釉绿彩条纹罐
辽代(907-1125年)
高16.9厘米口径14厘米
腹径16.3厘米足径7.6厘米
赤峰市宁城县出土
赤峰博物院藏
敞口外侈,圆唇,球形腹,圈足,口领部施黄色釉,器身施自色釉,上绘绿色条状纹。

三彩印花八方砚
三彩印花海棠花式套盒
三彩蘑菇型香薰
三彩刻划太阳飞鸟纹洗
三彩瓷盘
辽三彩与唐三彩对比示意
✔坯体:
二者均以高岭石类矿物为主要成分的黏士所制(就地取材),但辽三彩坯体含有颗粒较大的未熔融物质,坯面较唐三彩略显粗糙。
✔施釉方式
●唐三彩:淋釉,施釉交融,釉面自然流动,高温中流动形成斑斓色彩。
●辽三彩
多根据印花纹饰上内容施彩。施釉不交融,釉面少流淌。
✔釉色
●唐三彩:
黄、绿、白、褐、蓝、黑、紫等多种色彩,黄、白、绿三色在唐三彩中最为常见。
●辽三彩:
辽三彩多用黄、绿、白三种颜色,没有蓝色。
✔器型
●唐三彩:
唐三彩的种类主要为建筑构件、模型明器和生活用器(碗、盆、壶、盘、炉、钵等)
●辽三彩:辽三彩的种类主要为生活用器,亦多明器,建筑构件多为单色釉陶。器型包括:圆口盘、花口盘、方盘、海棠花式长盘、盆、坝、套盒、注壶、鸡冠壶、鸳鸯壶、凤首瓶等。

烧制三彩器主要窑址示意图
三彩菩萨像始于辽初,终于金代
三彩鸳鸯壶
辽代(907-1125年)
高20厘米足高2.3厘米
口径8.3厘米足径9厘米
赤峰市松山区王家店乡辽墓出土
赤峰博物院藏
壶体造型为一只浮出水面的鸳鸯,鸳鸯背上有个五瓣花型的壶口,壶口周围一周流云环绕,壶口的下部以弧形水花纹柄与尾部相接,鸳鸯昂首,头上的羽冠高耸呈弧线形,双目凝聚、神采飞扬。鸳鸯的喙部借形做成壶嘴,鸳鸯的翅膀和羽毛丰满隆起,以细小的羽毛为底衬,托以披羽和翅膀,形成三层相叠的立体浮雕图案。鸳鸯腹下为一莲叶,看似鸳鸯正在水而上静静游动。壶底部有一假圈足,底部无釉。工匠巧妙地运用了三彩来塑造鸳鸯,形象生动逼真,给人以栩栩如生的视觉效果。虽然目前出土的辽代三彩器众多且造型多样,但鸳鸯造型的三彩器在正式考古发据资料中,数量极少,且制作工艺如此精致,为辽三彩中的精品之作。
鸡冠壶
●仿皮条类
模仿皮条:
翁牛特旗广德公辽墓
赤峰博物院藏
耶律羽之墓褐釉提梁鸡冠壶局部
●动物题材
贴塑小猴:北京顺义安辛庄辽墓
贴塑蜥蜴:翁牛特旗广德公辽墓
●佛教题材
模印迦陵频伽:林西县刘家大院辽墓
刻划流云火珠:辽宁北票水泉沟一号辽墓
●花草题材
剔刻牡丹:辽宁省博物馆藏
刻划卷草:英凤沟辽墓M4
刻划菊花:朝阳姑营子耿氏墓
葡萄纹:通辽二林场辽墓
鸡冠壶是仿照契丹人生活中使用的皮囊烧制而成,是最能反映北方游牧民族文化风格的器形。因部分壶体的上凸部分像公鸡冠而得名,也被称为皮囊壶、提梁壶、马盂等。鸡冠壶主要分为单双孔式和提梁式两类,有陶、瓷、木、金属等材质,在使用功能上兼具实用与随葬功能。

阜新海力板墓 巴林左旗浩尔吐 
赤峰大营子驸马墓 康平太平庄 法库叶茂台M7 尚义囫囵村墓 朝阳耿延毅墓 法库秋皮沟墓 北票水泉M1
阜新海力板墓 法库叶茂台M2 
凌源
喇嘛沟墓 
喀左
西山根墓 喀左棉麻站墓 阿鲁科尔沁旗扎斯台图墓 法库叶茂台M23 凌源小喇嘛沟M3 阿鲁科尔沁旗土井子墓 阿鲁科尔沁旗灯吉格墓 巴林左旗双胜村墓
选自彭善国《陶瓷器与辽代社会生活》

绿釉刻春鸡冠壶
白釉扁柄单孔鸡冠壶
黄釉提梁式鸡冠壶1组2件
唐光黑陶三系鸡冠壶
绿釉提梁式鸡冠壶
白釉提梁式鸡冠壶
绿釉鸡冠壶
茶末绿釉提梁鸡冠壶
白釉提梁鸡冠壶
辽代(907-1125年)
高30.4厘末底径117厘米
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耶律羽之墓出土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壶为直流,半圆形提梁,扁圆腹,平底。流底部贴塑联珠一周,下接一周圆凸棱线,作仿皮囊缝线。胎色洁白,胎质细腻,壶身表面饰白色釉,流部釉色发暗,并有冰裂纹。壶底部有垂釉现象。无论造型、釉色及胎质,皆属上品,做到了观赏性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属辽代早期邢窑产品。
盘口束颈瓜棱瓶
主要流行于契丹政权建立之前到辽代早期,泥质灰陶较多,在此基础上烧造了釉陶及高温釉瓷器产品,是常见的贮藏器。

鸡腿瓶
鸡腿瓶又称为"鸡腿坛"、"牛腿瓶",是契丹民族典型的贮藏酒水奶汁的容器。鸡腿瓶多以黑褐釉或茶叶末釉为装饰,形制为小口、溜肩、短束颈,小平底或内凹底,腹部修长如鸡腿。

黑陶盘口束颈瓜棱瓶
黄釉花口长颈注壶
绿釉墨书“大同二年”长颈瓶
黄釉弦纹长颈瓶
茶绿釉鸡腿瓶
唐风宋韵
辽代陶瓷产品,承袭了唐代的釉色品种及造型特点,又对同时代的五代北宋瓷器及其他工艺作品进行了借鉴与模仿。辽代早期的制瓷工匠,往往来自河北、山西等中原地区;北京龙泉务窑场等辽南京地区的窑场,本身就位于汉族聚居区,产品的中原风格极为明显。因此,除了本身的地域、民族特色外,辽陶瓷还形成了既具唐风、又兼宋韵的风格。此外,中原南方地区窑场(如浙江越窑、河北定窑、陕西耀州窑、江西景德镇湖田窑等)的瓷器产品也大量以各种途径输入辽国境内,并为统治阶级上层群体喜用。
定窑
定窑为宋代六大窑系之一,窑址在今河北省保定市曲阳涧磁村及东西燕川村一带,因该地区唐宋时期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窑。定窑
创烧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以产白瓷著称,兼烧黑釉、酱釉和绿釉瓷。

宋代青釉碗
宋代酱釉耀斑碗
仿定窑白釉小碗
耀州窑
耀州窑位于今陕西省铜川市的黄堡镇,因该地区宋时属耀州治而得名。唐代开始烧制黑釉、白釉、青釉、茶叶末釉和白釉绿彩、褐彩、黑彩以及三彩陶器等。五代耀州窑开始烧造青瓷,整个宋金时期,耀州窑均以青瓷产品为主,是北方青瓷的代表。

越窑
越窑窑址所在地主要在越州境内(今浙江省宁波市和绍兴市)。越窑之名,最早见于唐代。越窑生产年代自东汉至南宋。晚唐五代至北宋初是越窑工艺最精湛时期,瓷器造型、釉色之美,深受时人,尤其是饮茶者的推崇。

褐色绞胎碗
北宋景德镇青白瓷(底部墨书“寔”铭)盘
北宋景德镇青白瓷瓜棱粉盒
宋定窑白釉盒(缺盖)
耀州窑印花碗
影青
青白釉瓷器
青白釉瓷器是以宋代景德镇窑为代表烧制而成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瓷器,因为它的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有白,白中显青,因此称为"青白瓷"。这种青白瓷胎薄釉润,具有透影性强、胎薄质坚、釉质青莹等特点。也被称为"影青"。

辽代白釉印花方盘
白釉葵口碗
景德镇青白瓷菊瓣足炉
越窑缠枝菊花纹青瓷盘
越窑青瓷碗
景德镇湖田窑青白瓷银釦碗
邢窑白瓷“盈”字款碗
青白釉瓷炉 
宋代
青白釉瓷砚滴 
宋代

白釉折肩罐
白釉折肩罐
白瓷瓜棱盖罐
白瓷瓜棱小罐
白釉梅瓶
白釉罐
定窑酱釉印花碗
辽代(907-1125年)
高5.7厘米口径16.5厘米底径5.5厘米
敖汉旗牛古吐镇小坑子村墓
敖汉博物馆藏
紫釉,釉色光亮,胎较薄,火候较高。敞口,外壁微外弧,圈足。碗内为模压凸花,底部为牡丹花,壁分均等的6格,每格一枝花卉,其中有月季花、菊花、牵牛花等。
异域之风
草原丝绸贸易之路沟通辽国与中亚、西亚地区,辽与波斯、阿拉伯、喀喇汗王朝等国互派遣史,促进了双方的经济文化往来。辽代陶瓷器在造型、装饰手法、纹饰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受到中亚、西亚地区陶瓷制品的影响。
辽代草原丝绸之路示意图
高昌国、龟兹国、于阗国、大食国、小食国、甘州、沙州、涼州,以上诸国,三年一次遣使约四百余人,至契丹献王、珠、犀、乳香、琥珀、玛瑙器、镇铁兵器、斜合黑皮、褐黑丝、门得丝、怕里呵、褐里丝
--《契丹国志》卷21《诸小国貢进物件》

大地裹上了绿绒,契丹商人运来了中国商品。
-﹣尤素甫.哈斯·哈吉甫《福乐智慧》
酱黄釉凤首瓶
辽代(907-1125年)
通高33厘米
宁城县小刘枝子墓出土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绿釉凤首瓶
辽代(907-1125年)
高39.5厘米口径8.7厘米底径8.1厘米
贝子府镇东大山墓葬出土
敖汉博物馆藏
六瓣花状盘口,细颈,圆肩,斜直腹,圈足略外撇。灰白胎,半占绿釉,釉色光亮。颈部五道凹弦纹。凤首,眼、眉、耳枯塑,其下部刻划两层羽毛。肩部两道弦纹,近足处有三道四弦纹。

绿釉折肩耳罐
辽代(907-1125年)
通高18.8厘米口径8.5厘米足径7.5厘米
赤峰市宁城县南山根M101墓出土
赤峰博物院藏
壶平口,圆唇,高领(颈),宽肩、鼓腹、圈足。肩腹间有一道凸棱线纹,腹部上端有一錾耳,全身施黑绿釉,器身仿金属器皿。
胡人骑狮俑
辽代(907-1125年)
通高14.5厘米长9厘米宽4厘米
敖汉旗萨力巴乡出土
敖汉博物馆藏
狮为雄狮,侧扬首立于一长方形的底座上,张口伸舌、双目直视、颈部挂一铃,背部有鞍藏。背上偏坐一胡人,半侧身,头戴花瓣状的卷沿帽、帽两侧系带结于颊下,深目高鼻,大胡须、颈部围戴条状围巾、身着短袍,腰系带,手戴手套,足蹬高统靴、双手抱一是琶作弹拨状,背部有一长壶,壶敞口,靠背一侧呈弯弧面,外侧为圆腹起瓜棱。此俑除底座未挂釉外,其余均施淡青色釉,而且釉色略有变化,如狮腿与背壶有黑色斑,胡人之长袍是淡红色井有细开片,这不仅是一件艺术珍品,对研究辽代中西文化交流也提供了重要资料。

三彩摩竭壶
辽代(907-1125年)
高26.5厘米宽19.8厘米
宁城县辽中京博物馆藏
1982年在赤峰市宁城县榆树林子乡出土。此件器物质地为陶质、灰白色胎、胎质细腻,外部施黄、绿、白三色彩釉,色彩鲜艳,光泽感强。兽首长鼻上卷,嘴部中空为流,鱼尾上翘。尾部分叉处形成壶口,壶口两侧各饰一朵祥云。摩竭壶的形状近似于辽代的鸡冠壶,造形典雅、庄重、富于美感。寓意为连年有余、富贵吉祥。辽代工艺家匠心独运创造出的摩竭壶,堪为我国工艺史上最具代表的佳作。
二、匠心辽瓷
辽代制瓷技术继承唐代遗风、吸收五代和北宋中原地区新工艺,同时融入契丹民族风格,不断创新烧制工艺、细琢坏体形制、造就精美纹样,使辽代陶瓷器成为火中绽放出的塞外精灵。这种精益求精的制瓷模式将契丹民族丰富的思想情感以及审美情趣融入其中,是辽瓷在器物造型、坯体装饰以及纹样美学艺术上的完整表达。
胎釉装饰
辽代陶瓷器无论是高温烧胎还是低温烧釉,在入窑烧制之前,会将坯体的装饰与釉色进行技术上的处理。在胎装上,采用划花、印花、刻花、剔花、贴塑等装饰技法;在釉色上,分为单色釉和多色釉两种釉色装饰方法。胎体装饰与色釉装饰的共同作用,使其在造型与色彩上相得益彰。
胎体装饰常见技法
●剔花:剔花是在胎体上刻好纹饰后,把纹饰以外的部分剔去,分为留花剔地和留地剔花两种。
●划花:划花是在尚未干透的陶瓷器表面用木刀、竹条、铜铁制器等尖状工具浅划出的线条状花纹。
●刻花:刻花是在尚未干透的器物坯体表面以铁刀等工具刻制出花纹,然后施釉或直接入窑焙烧。
●印花:印花以花纹印具,在尚未干的器物坯体上印出花纹,或用有纹样的模子制坯,直接在还体上留下花纹,然后入窑或施釉入窑烧制。
●堆塑:堆塑也称堆贴、塑贴、堆雕,是引出或者塑出立体状的纹饰贴在坯体上的一种装饰方法。如凤首、猴子等形象。
●捏塑:捏塑是利用胎体的可塑性,借助简单工具,塑造器物形状的方法。
白釉刻花碟 
口径9.8厘米底径6.8厘米
旧藏

白釉剔花碟
高2.1厘米口径12厘米足径5.5厘米
 
赤峰市境内出土
芒口,浅腹,圈足。盘内剔刻荷花叶
纹饰。

辽代(907-1125年)
赤峰博物院藏
白釉剔刻牡丹纹碗
辽代(907-1125年)
高8厘米口径16.4厘米底径7.1厘米
旧藏
翁牛特旗博物馆藏
敞口,圆唇,深腹,圈足。器表腹部采用剔地法,刻出一对牡丹花纹。施白釉,白中泛黄,施釉不及底,灰白胎质,碗心有四支钉痕。

素胎贴塑蜜蜂花卉球形器
辽代(907-1125年)
高7厘米腹径7.1厘米
赤峰市翁牛特旗解放营子辽墓出土
赤峰博物院藏
器身呈扁球体,素胎,施白色化妆土。器表堆塑花卉蜜蜂纹,器身顶部有一吹孔。
色釉装饰
✔单色釉
●白釉:辽代早期就已出现,数量多,分粗细白瓷,以素面瓷为主,以缸瓦窑出土白瓷为典型代表。
●黑釉(酱釉、茶末釉):分为粗细两种。粗者胎粗釉厚,且烧成温度不同使其釉色呈现黑、茶末釉、酱紫等色。细者胎质细白,釉面光滑细腻。黑釉器以上京窑最为有名。
●黄釉:黄釉产品包括碗、碟、盘、注壶、鸡冠壶、凤首瓶、长颈瓶等,以契丹样式为主。施釉多半釉,挂化妆土。
●绿釉:低温釉陶器,品种包括碗、盘、盏、碟、注壶、鸡冠壶、凤首瓶、长颈瓶等;釉色多自然绿,也有墨绿和浅绿。
✔多色釉
●双彩釉
白地黑彩 白地褐彩 白地绿彩 黄地绿彩
●三彩釉
黄白绿彩
酱釉罐
辽代(907-1125年)
高8.9厘米腹径9.3厘米口径5.7厘米
底径5.2厘米
耶律羽之墓出土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圆唇,口略外撇,直领,溜肩,鼓腹弧收,圈足、肩部饰弦纹两周,白色胎,胎体较厚。酱褐色釉,施釉不均,露胎,圈足未施釉,定窑产品。

黄釉印花碟
辽代(907-1125年)
口径13厘米底径5厘米
赤峰市元宝山区哈拉木头发掘
赤峰博物院藏
绿釉葫芦形执壶
辽代(907-1125年)
高18.2厘米口径2.6厘米底径7.1厘米
旧藏
赤峰博物院藏
盘口,细颈,溜肩,鼓腹,圈足外撇,釉面剥蚀较大。

陶狗 高3.5厘米长7厘米宽1.4厘米 
陶鹿 高5.7厘米宽3.3厘米 
陶鹿高4.3厘米长6.6厘米宽3.1厘米
辽代(907-1125年)
赤峰境内出土
赤峰博物院藏
浴火成器
辽代陶瓷器因其器物形态大小、质地等因素,选用不同的烧制方法。从辽代各窑址出土窑具来看,辽代烧制陶瓷器的方法主要有匣钵装烧、支钉支烧、叠烧法、对口烧法等。这些烧制方法促进了辽代陶瓷业的发展,使辽代陶瓷器的生产走向规模化的新阶段。
匣钵装烧
匣钵装烧源于南朝时期的江西丰城洪州窑。匣钵的大小依据所装坯体的大小而定。使用时,双手托起坯体装入匣钵,坯体的圈足套在垫圈或垫饼上,一个匣钵内可以放置一件坯体或是多件坯体,然后把装有坯体的匣钵逐件叠放,最后一个匣钵上加盖,入窑烧制即可。
匣钵单件装烧
匣钵多件装烧

支钉
支钉是瓷窑使用的一种支烧工具,形状有三叉形、圆环形、圆饼形、直筒形等多种。用支钉支烧的器物,烧成后底部留有支钉痕迹。在辽代,支钉支烧是一种普遍应用的烧制方法,在赤峰缸瓦窑遗址发现大量辽代烧制陶瓷器时所使用的支钉。
绿釉大碗
双系绿釉罐
绿釉瓷瓶
三叉形支钉(间隔具或垫烧具)
丁形陶窑具
白釉器
●粗胎白瓷:胎色呈灰白、灰黑、灰黄等,一般是坯体挂化妆土再施釉,烧制温度较高,胎质坚硬。胎内含杂质较多,厚薄不均。造型整体来看不规整,有修整的痕迹,一般底部有粗大的支钉痕迹。
●细胎白瓷:被称为仿定瓷器,不挂化妆土,器壁薄,胎质细白,施无色透明釉,胎釉结合程度较高,瓷化程度较高。其内底部一般有细小支钉痕迹,也有采用定窑支圈覆烧工艺,口边为无釉的芒口。

骑马小瓷人
白釉贴花三联罐
白釉剔刻莲瓣纹罐
辽代瓷窑平面图、复原图

酱釉碗
黄釉大碗
黄釉双系瓶
双色釉器
●胎质:一般为红陶胎,少量为白砂胎。
●烧制方法:一般先烧素胎,后挂化妆土和施釉,再入窑烧制而成。
●装饰手法:多为雕划花填彩,也有点彩装饰。尤以白地划花填黑彩最为典型。

白釉黄彩刻剔花卉纹洗
白釉绿彩剔花洗
绿釉褐彩小盘
白釉剔花大盘
白釉大碗
多彩纹样
辽代陶瓷上的纹样主要包括植物纹、动物纹、人物纹和佛教纹饰等。这些陶瓷纹饰以中原陶瓷的传统纹样为基础,不断创新和发展,在制作和布局上反映契丹民族的思想文化、风俗习惯和审美情趣,具有北方民族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
辽代陶瓷器主要纹饰题材 
植物纹
●蕉叶纹:蕉叶纹在辽代陶瓷上不多见。蕉叶纹脱胎于芭蕉叶片,形似莲瓣但叶边多曲。
●菊花纹:菊花纹装饰多见于辽代中晚期的陶瓷器上,主要有折枝菊花和轮菊两种形式。
●莲纹:莲纹是辽代较为流行的装饰题材之一,多见于墓葬壁画、金银器及陶瓷器之上。
●葡萄纹:葡萄纹仅在内蒙古通辽二林场墓葬出土的绿釉鸡冠壶上见到。腹部划三组葡萄纹,自上侧垂下,类似垂慢。
●卷草纹:卷草纹是其特有的一种装饰题材。卷草纹主要出现在鸡冠壶和三彩器上。
●牡丹纹:牡丹纹是辽代陶瓷器上最为常见的题材,其装饰技法丰富,主要有划花、剔刻、模印等形式。

绿釉模印鹿凤纹瓷枕
白釉刻花添绿彩洗
旧藏
辽代(907-1125年)
赤峰博物院藏
动物纹
●蜂蝶:蜂蝶纹主要出现在三彩器物的内壁或内底,由于纹饰中所显示的特征较少,不能详细区分蜂与蝶,故将其均称为蜂蝶纹。
●猴子:陶瓷器以猴为主题的装饰,主要采取贴塑的技法出现在鸡冠壶上面。
●鱼纹:鱼纹较少见,多与其他纹饰共同组合表现。
●凤纹:以凤作为陶瓷器的装饰分为两类。第一是在凤首瓶的颈部以贴塑的形式塑造凤的形象,第二是作为主题纹饰出现在器物表面。
●狮子:以狮子的形象为主题的装饰较为罕见。
●鸟纹:主要出现于盘类内底及枕侧,且以划花为主。
●蜥蜴纹:主要用来表现鸡冠壶的提梁。

牡丹纹白釉执壶
白釉印凤纹花口盘
狮纹瓦当残块
狮纹瓦当残块
浮雕龙凤纹陶烟筒
其它纹饰
●仿皮条纹
仿皮制品特征的装饰,如皮条、皮扣、针脚线、皮穗、垂幔、缨络等,是辽代特有的一种装饰主题,体现了典型的游牧民族文化特征。
●火珠纹
火珠纹主要出现在鸡冠壶和白釉炉上。
●人物纹
人物形象主要有婴戏、神话人物、人物驯兽等。
●几何纹
几何纹饰主要包括连珠纹、重圈纹、同心圆联弧纹、变形莲纹、圆钱纹等。
灰陶绘九鹿纹骨灰罐
辽代(907-1125年)
高26厘米口径10厘米底径31厘米
哈达英格乡哈达图村出土
巴林左旗辽上京博物馆藏
灰陶质、穹庐顶、圆壁。顶部有圆形透气孔、孔上扣盖,顶下沿有一原牙状堆纹、腹部辟一门,为带轴长方形单扇门,门两边各开方影小窗、从顶至股外壁以细线线刻母子鹿,它们或嬉戏相随、或母喂子奶,其神态活泼可爱、影象生动逼真,极富有生气。辽地多鹿、故鹿纹常被作为"吉祥"图案用以装饰器物。
白釉褐彩漫画达官图双系罐
辽代(907-1125年)
(也有学者认为年代为金代)
敖汉博物馆藏
高16.4厘来口径14.7厘米底径9厘米鼓汉旗新惠镇万林皋村辽代建址出土
灰白胎挂自衣,半古白釉泛黄,敛口、圆唇外突,双耳、小圈足,双耳各画一"王"字、腹部对称画两幅"赃官"漫画。
西夏陶瓷器
西夏陶瓷器与其同时代的宋、辽、金朝相比,风格相近,工艺相同,器形古拙,装饰以牡丹花图案为主,剔、刻粗犷豪放。其特点是多用白釉和褐釉,白釉釉色不正,略带灰白色,少光泽。但也有用釉封匣钵口的装烧技术生产胎白釉润、透光性超强的精细白瓷。西夏陶瓷器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是扁壶,这种器物设计巧妙,两侧装上系耳可以穿绳子,背在人身上或缚在马、骆驼背上,内装奶、酒、水,搬动方便,适应马背民族生活需要。扁腹中部加圈足,一方面可加固腹部以免碰碎,又可在休息时平衡地放在地上。

西夏黑釉剔刻花扁壶
高39.3厘米口径6.3厘米底径9.8厘米
西夏黑釉剔刻花卉9纹罐
高24.9厘米口径11.5厘米底径10.4厘米
辽代(907-1135年)
郑州大陶瓷博物馆藏
西夏(公元1038-1227年)是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国家。其前期与北宋和辽,后期与南宋和金鼎足而立。
辽朝对外关系中,西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它不仅是辽朝的邻国,而且也是一个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政治盟友。
党项族在长期和汉族人民生活往来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汉文化的影响,逮至建国,其典章文物制度多采自宋朝。
辽、北宋、西夏时期1111年
金、南宋、西夏时期1142年
三、华夷同风 人间烟火
辽代陶瓷器造型多样且实用性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最能反映陶瓷器使用功能的是辽墓壁画,既反映了陶瓷器的造型特征,又说明了其用途。这些描绘陶瓷器功能的壁画内容多为宴饮、备食、梳妆类等场景,生动再现了辽境内陶瓷器用之于日常生活的烟火气息。
备食之器
辽代社会多民族共同生活,其饮食风尚也呈现出多元的文化特征。随着辽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根据饮食需要生产制作适宜备食的陶瓷产品。辽墓壁画中多有表现"备宴"、"烹饪"等生活场景,反映了辽瓷在饮食方面的实用功能。
调羹
【调羹图】
巴林左旗滴水湖辽墓
画中展现了三名契丹男性,正在备食的生活场景。最右侧一人身穿圆领窄袖长袍,腰系黑色革带,带上镶白色带饰,带子上面悬挂红色鱼袋。左手端钵,右手拿勺正在调羹。最左侧一人左手拿长柄勺,右手拿提梁鼎。后面一人双手端漆盘,盘内放置碗、筷、勺等饮食用具。
白釉小碗
高6.1厘象口径13.7厘米底径4.8厘米
赤峰市巴林左旗毕流台湾苏沟发掘

白釉小碗
口径11.3厘米底径3.5厘米
赤峰市红山区打粮沟门乡新井子出土

白釉小碗
口径10.5厘米底径3.7厘米
赤峰市喀喇沁旗马蹄营子乡孤山子村出土

辽代(907-1125年)
赤峰博物院藏
白釉碟
口径14厘米底径5.6厘米
旧藏

白釉碟
口径12.5厘米底径8.6厘米
赤峰市哈拉木头出土

白釉碟
口径11.6厘米底径4.3厘米
赤峰市松山区猴头沟出土

辽代(907-1125年)
赤峰博物院藏
白釉碟
口径16厘米底径6厘米
赤峰市巴林右旗出土

黄釉钵
直径16.5厘米底径7.4厘米高8.9厘米
旧藏

辽代(907-1125年)
赤峰博物院藏
备饮之器
契丹民族四时畋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使得人们对酒、水等食物的贮藏就显得格外重要。辽墓壁画中多有表现人们使用盏、牛腿瓶、盖罐、盘碟、执壶等器皿进行备酒、备茶的生活场景。
煮茶
备茶
【备茶图】
河北宣化下八里5号张世古塾
画面中间绘一褐色方桌,桌前放盛有炭火的火盆,火馒一白色带盖汤瓶。桌上摆满了茶具,有红色函盒、盏托和茶盏与茶尧等。桌后及两侧各绘一女子,桌后侍女头戴莲瓣软冠,褐色短衫,外罩绿色窄袖椅子,下身着绿裙,双手捧黑托白盏的茶盏。桌右侧侍女,头部装束很别致,似受契丹晃发影响。外穿绿色交领长衫,内穿紫红色长袍,穿黑色尖头鞋,双手捧渣斗。桌左侧绘一年长的侍女,外穿长袍,白色宽腿裤,白鞋。左手执团扇,右手抬起,翘指指点。从三人的面部表情看,似在交谈。
【侍行图】
巴林左旅哈拉海场辽墓
此幅壁画高2米,宽1.2米,画面人物栩栩如生绘有四男一女和一架人力车。五人皆髡发,属契丹人,右侧女人手捧唾壶,中间人物做叉手礼,在恭迎主人上车。关于契丹人的叉手札,宋人《事林广记》载"凡又手之法,以左手紧把右手拇指,其左手小指则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收不可太着胸,须令稍去二三寸,方为义手法也。"在辽代有用"板舆之养"一词来形容老人的高寿和尊显。这幅壁画里的人力车和场景恰好印证了这一说法。
白釉渣斗
辽代(907-1125年)
口径18.1厘米底径6.4厘米高12.6厘米
贝子府亦马吐辽墓
敖汉博物馆藏
备饮
【备饮图】
敖汉旗下湾子5号辽基
画面绘于墓室东南壁,展现四名男性侍从。右起第一人身穿白色圆领窄袖长袍,白色中单,双手捧碗。第二人身穿白色圆领窄袖长袍,蓝色中单,双手托一黄色圆盘,盘内放置两个黄色小盏。第三人身穿浅蓝色圆领窄袖长袍,红色中单。第四人身穿白色圆领窄袖长袍,肩部扛鸡腿酒瓶。四人前面放置方桌,桌上有果盘、温碗和执壶。桌子前方放置鸡腿瓶。
奉茶
【奉茶图】
敖汉旗羊山辽墓
画面绘于1号墓室东壁。墓主人侧身砖砌仿木浮雕黑色椅子上,身穿红色圆领窄袖长袍,面前放砖砌仿木浮雕黑色小桌,上面摆放西瓜、石榴和枣等水果。身后站立契丹侍从,手捧唾孟。小桌后侍从身穿圆领窄袖
长袍,双手端一托盘,上有茶盏,躬身奉茶。身后契丹侍从手捧盖罐。
【男仆女佣图】
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
画面绘于前室东壁西侧,女佣142cm,身穿宽袖淡黄色长袍,白色圆令中单,脚穿淡绿色鞋,双手捧浣巾;男性高150cm,身穿淡蓝色圆领紧袖长袍,白色中单,手捧唾壶。
土黄釉盘
辽代(907-1125年)
口径29厘米底径9.9厘米高8厘米
旧藏
敖汉博物馆藏
红褐胎,半占土黄釉。折口,弧壁,圈足底。
白釉大碗
高10.6厘米口径17.1厘米庭径7.3厘米
赤峰市松山区初头朗大鱼缸村西发掘

黄釉小碗
口径7.5厘米底径3.1厘米高3.6厘米
旧藏

黄釉小碗
口径7.6厘米底径3.2厘米高3.4厘米
旧藏

辽代(907-1125年)
赤峰博物院藏
酱釉弦纹鸡腿瓶
辽代(907-1125年)
高36.7厘米口径5.3厘米底径81厘米
旧藏
赤峰博物院藏
奉侍
【奉侍图】
濮阳市龙城区召都巴镇辽墓
画面位于墓室东壁,左方各有一侍者,二人皆行交叉礼。画面中间为浅绿色方桌,桌上四件器物,均施淡黄色釉。第一件为侈口酒尊;第二件为浅腹长盘;第三件为一副盏托,上为花口盏,下为多曲圈足盏托,第四件为凤首瓶。
【诵经图】
宝山2号辽墓
诵经图中的贵妇,端庄坐在高背椅上,左手持佛尘,右手按经卷,虔诚诵读经书。身后站立两名侍女,一人手拿团扇,一人捧着功能类似唾壶的展沿盆。
白釉唾壶
辽代(907-1125年)
口径17.5厘米底径5.5厘米
赤峰市巴林左旗毕流台乡海苏沟发掘
赤峰博物院藏
三彩印花海棠长盘
黄釉盏/黄釉盏托
黄釉凤首瓶
———————————————————
下一个瓷器展:
雨过天青 青瓷巅峰
宋金时期陶瓷业蓬勃发展,各个窑口在造型、釉色、装饰技法与制作技术上各擅胜场。窑址位于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的汝窑,成熟期产烧的瓷器,器形端整大方,釉质溢润莹澈,在众多的青瓷窑群中脱颖而出,成为北宋皇家指定御用的瓷器。自明请以来,即深受鉴赏家所注意。无论是"天青色""雨过天青"或"淡青色",都不足以形容真温润典雅。汝窑瓷器的品质超群,无论是釉表带开片或是完美无纹路,在鉴赏家的心目中,始终是独领风骚,足以视为青瓷典范。
张公巷窑青瓷器与宝丰清凉寺汝窑瓷器类似,但又有明显不同,在其胎、釉、器形、工艺等方面都表现出较大的特殊性,以薄胎薄釉为主,釉面玻璃质感较强,釉色分卵青、淡青、灰青、青绿等;胎色有粉白和灰白,胎质细腻坚实。对于张公巷窑瓷业生产的性质,目前学术界认识比较一致,依据张公巷窑址地处汝州州治所在地,生产的青瓷器产品单一,精工制作,不尚装饰,等级较高,与已发现的汝窑、南宋官窑产品具有较大相似性,可能是专为皇家生产的官窑,其时代目前学界还有争议,有北宋后期说和金代说。
本展厅主要展出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历年发掘的汝窑及张公巷窑前四次发掘出土的器物共计140件组,展示了宋金时期北方地区青瓷生产的巅峰,体现了当时陶瓷生产的官方审美。没窑和张公巷窑两个窑址出土资料的对比展示,旨在为解读中国传统瓷器开创新的思路,真正用文物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华历史文化鲜活起来,同时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社会主义先行示苑区的文化发展。
一、供御皇室
宋金时期瓷器全面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诸如宗庙祭祀、寺观供养与礼仪、日常饮食起居、器用陈设以及商业贸易等诸多场合,都大量使用瓷器,也代表了时人高雅的器用审美。汝窑和张公巷窑所生产的器物也不例外。
汝窑瓷器造型雍雅,色泽恬淡,纹饰经典,工艺精湛,深受皇家及文人雅士的喜爱,自北宋晚期开始,汝窑瓷器在众多名窑中地位凸显,成为供御皇室的佳品。无论其生活用器,还是陈设用器,都表现出由繁入简,含蓄内敛的时代艺术特色,折射出高雅的审美品位。从目前传世和出的汝窑瓷器来看,天青釉汝瓷基本涵盖了生活陈设用器。宫廷常见的生活用器有碗、盘、洗、盏和盏托等,陈设用器以壶、瓶、樽、熏炉等器具为主,为宋代宫廷生活平添了一份雅致。
张公巷窑所生产的青釉瓷器产品单一,精工细作,不尚装饰,等级较高,也可能是专为皇家生产的供御窑厂,其生产的产品也基本涵盖了生活用器和陈设用具。
赵宋青窑建汝州,传闻玛瑙末为油。
而今景德无斯法,亦自出蓝宝色浮。
-﹣清乾隆
《咏汝窑盘子》

●北宋汝窑天青釉瓷莲花式温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汝窑天青釉瓷盖碗和盏托 
河南宝丰汝窑博物馆藏
●北宋汝窑天青釉瓷器一组
大英博物馆藏
茗饮闲情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到了宋代,饮茶文化被推到了重要的历史地位,受统治阶级嗜茶影响,茶饮之风盛行,对中国茶文化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宋代饮茶以团茶和草茶为主,尤其是进贡团茶的制作相当讲究,点饮方式也十分盛行。宋代随着品茶、点茶风气的兴盛,各类茶器生产制作均达到了高峰,可谓茶器史上的辉煌盛事。从《清明上河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坐落于闹市之中的茶馆,而当时的上流社会,更是嗜茶成风,王公贵族经常举行茶宴,皇帝也会拿贡茶招待群臣。宋徽宗精通茶艺,甚至还亲自写了一部茶叶专著《大观茶论》。茶风之盛可见一斑。
●汝窑天青釉瓷盘
●张公巷窑青釉瓷花口折腹盘 金
●张公巷窑青釉瓷碗 金
●汝窑天青釉侈口瓷碗 北宋末年
茶盏托
茶盏托多呈圆形或葵花状,中间为空心盏状,托口较高以便放茶盏。最早见于南朝,宋、辽、金时期几乎与茶盏成了固定的组合。如:吕大临家族墓中所出黑釉茶盏及定窑斗笠盏。从宣化辽代张匡正墓壁画中的备茶图也可得到印证,画中所绘应为朱漆茶盏托,因比较轻便、隔热效果好,深受达官显贵们的青睐,故常见于该时期的绘画中。

葵瓣口:
●北宋汝窑天青釉瓷茶盏托 大英博物馆藏
●北宋汝窑天青釉瓷茶盏托 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藏
圆口:
●北宋汝窑天青釉瓷茶盏托 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藏
传世的汝窑盏托全世界仅见三例,其中两件为葵瓣口,一件收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另一件为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所藏;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所藏汝窑盏托为圆口,且圈足内侧刻有"寿成殿"(南宋皇宫宫殿名)三字。美国佛利尔塞克勒美术馆收藏的一件标这为南宋时期的青釉葵瓣形盏托疑是汝窑产品,因其造型、发色与大维德基金会所藏的汝窑天青釉葵瓣形盏托近乎相同。

斗笠盏
宋代因"斗茶"盛行,出现了一种敞口、斜腹壁呈45度角、小圈足的容器,因形如斗笠,故而得名。汝窑的传世品中不见斗笠盏的造型,仅见于张公巷窑址出土。这或许与徽宗斗茶时崇尚建窑的兔毫盏有关。传其所给的《十八学士图》就有用建窑斗笠盏,髹漆茶盏托备茶的场景,然其又在《大观茶论》中有述:"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燠发茶采色也。"因此宋代达官显贵常用建窑茶盏,如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吕大临家族墓中出土的北宋建窑兔毫斗笠盏。
张公巷窑青釉瓷盏托
金代(1115~1234)
高2厘米口径16.6厘米底径13厘米
2004年河南汝州张公巷窑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托盘宽沿面,略内斜,外沿凸棱一周,矮腹壁,大平底;托腹置于托盘中部,撇口,沿面一周无釉。淡青瓷泛绿,通体冰裂纹开片。覆烧。此类盏托为张公巷窑见到的唯一盏托器类。
●汝窑大青釉盘形瓷盏托与斗笠盏
●汝窑天青釉花瓣形瓷盏托
●张公巷窑青釉瓷斜腹碗
●汝窑天青釉敞口瓷碗
●张公巷窑青釉瓷碗
●张公巷窑青釉瓷碗
●张公巷窑青釉瓷盏
张公巷窑青釉瓷盏托
金代(1115-1234)
高1.7厘米托盘径16.5厘米底径13.4厘米2004年河南汝州张公巷窑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托盘宽沿面,略内斜,外沿凸棱一周,矮腹壁,大底;托腹置于托盘中部,撇口,沿而一周无釉。淡青瓷泛绿,通体冰裂纹开片。覆烧。此类盏托为张公巷窑见到的唯一盏托器类,汝窑的盏托种类则较多,造型各异,而且制作工艺复杂,有满釉支烧,也有垫烧的,但不见覆烧工艺。
张公巷窑青釉瓷碗
金代(1115~1234)
高8.2厘米口径17厘米底径8.2厘米
2004年河南汝州张公巷窑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敞口,斜壁,鼓腹,直圈足。通体青釉泛
黄,釉面布满细小开片。

张公巷窑青釉瓷深腹碗
金代(1115~1234)
高8厘米口径17厘米底径8.6厘米
2004年河南汝州张公巷窑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敞口,直壁,鼓腹,直圈足,底而上有5个细小圆形支钉痕。通体淡青釉略泛绿,玻璃质感较强,釉面布满冰裂纹开片。汝窑敞口深腹碗与张公巷窑差异较大,外壁常见莲瓣纹装饰,圈足较高且外撇。
张公巷窑青釉葵口板沿平底瓷盘
金代(1115~1234)
高2.5厘米口径17.5厘米底径15厘米
2004年河南汝州张公巷窑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浅盘。葵口,平沿面,外沿有凸棱一周,八分瓜棱腹,大平底,底面周边有6个较大圆形支钉痕。通体青釉泛绿。汝窑则不见此类盘。

汝窑天青釉花口隐圈足瓷盘
北宋末年(公元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
高3.3厘米口径21.6厘米底径14.4厘米
2001年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花口,10辮瓜棱腹,内底面略鼓,隐圈足,外底面分布有5个灰白色支钉痕。青绿釉,釉而上有细小的开片纹,局部有棕眼,口沿处隐见灰白色胎。此种类型的盘不见于河南汝州张公巷窑的出土品中。
张公巷窑青釉瓷器盖
金代(1115~1234)
高3.4厘米盖沿径13.5厘米
2004年河南汝州张公巷窑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盖面隆起,盖顶中部有一象鼻形提手。淡青釉,器表布满细密网格纹开片,器内局部有鱼鳞纹开片。垫烧。

张公巷窑青釉折沿平底瓷盘
金 (1115~1234)
高2厘米口径11.4厘米底径9.5厘米
2004年河南汝州张公巷窑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浅盘、宽沿面内斜,外沿凸棱一周,鼓腹,平底,底而上残存3个小米粒状支钉痕。淡青釉泛灰,开片细密。

张公巷窑青釉瓷洗
金代(1115~1234)
高2.5厘米口长径14.1厘米底长径10.3厘米
2004年河南汝州张公巷窑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敞口、弧腹、平底,外底面中部有一同心圆内凹,内有4个较大圆形支钉痕呈平行四边形。青绿釉,釉面布满冰裂纹开片,内底釉面多处缩釉。汝窑中有同类器物、但汝窑以直口深腹洗、敞口裹足洗和直壁三足洗为主。
北宋宋徽宗赵佶 文会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张公巷窑青釉折腹瓷盘
金代(1115~1234)
高5.2厘米口径22.5厘米底径7厘米
2004年河南汝州张公巷窑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六瓣花式口,折腹,内底面近平,小圈足。卵青釉,釉面布满不规则网纹开片。垫烧。张公巷窑盘类器以此型盘为主,大小不一,多为垫烧。汝窑则以圈足外撇为主,皆满釉支烧,垫烧只有极少的折腹直圈足盘一种。
张公巷窑青釉瓷椭圆盘
张公巷窑青釉瓷椭圆盘
张公巷窑青釉瓷花口折腹盘
张公巷窑青釉瓷花口折腹盘
张公巷窑青釉瓷花口折腹盘
张公巷窑青釉瓷花口折腹盘
汝窑天青釉龙纹瓷盒
北宋末年(公元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
通高13.6厘米口径19.4厘米底径16厘米
2001年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盖顶呈弧面,直壁,平沿略内收。盖顶中部刻划一盘龙纹图案,龙身部分残缺,肩部饰两周凹弦纹,盒身子母口无釉,弧腹,腹中部饰一周凸弦纹,大圈足外撇。青瓷泛绿,釉面遍布密集的开片纹,口沿处可见灰白色胎。垫烧。
盖顶龙纹盘曲道劲,龙尾与后爪交叠呈"8"字状,相同式样见于《营造法式》,其样制与巩义宋仁宗永昭陵石刻如出一辙,亦见于定窑等。

汝窑天青釉覆碗形瓷器盖
北宋末年(公元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
高7厘米口径18厘米盖顶径9.4厘米
2001年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平顶带一周凸校、弧肩、直量,盖口略内收。盖顶周围有8个莲子纹,中部有1个莲子纹残,盖面模印双层覆莲纹。淡天青釉、釉面上分布有细密的开片纹,从折棱处隐见胎呈浅灰色。热烧。
汝窑天青釉瓷六方委角套盒
北宋末年(公元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
高7.2厘米口径17.2厘米底径19.2厘米
2001年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盖面呈浅盘状,子母口,外腹部的六条四棱将盘分成六等份,盒底着地处无釉。青绿釉,釉面上开片清晰,折棱处隐见深灰色胎。垫烧。

汝窑天青釉瓷圆形套盒
北宋末年(公元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
高7.4厘米口径16.4厘米底径19厘米
2001年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盒较深,子母口、母口外沿饰凸棱一周、斜直壁,近地面处略外撇,起凸棱。天青釉,釉面上分布稀疏的大开片纹、折棱处可见胎呈深灰色。垫烧。相似器形的套盒还见于浙江杭州老虎洞窑,深灰色胎,釉色有米黄色、青绿色略泛黄及青灰色局部泛黄,之所以出现此种泛黄现象,推测可能是采用裸烧的方法而导致的,而汝窑的精品一般是放在匣钵中烧制,两者有所不同。
盘底刻乾隆皇帝《咏汝窑盘子》:"赵宋青窑建汝州,传闻玛瑙末为油。而今景德无斯法,亦自出蓝宝色浮"御制诗。诗末署"乾隆丙申春御题"纪年铭(乾隆四十一年:1776),并落"朗润"一枚铃印。因乾隆皇帝在诗注中,对"景德"一词,有"镇名,陶瓷皆于此,有官窑、民窑之分"的解释,遂反映出他当时以为再也烧不出像窑一样的瓷器,相对于近代学界自一九三○年代方开始探讨汝窑的窑口、釉色与产烧背景,乾隆皇帝对汝窑的识别,无疑超前将近一百五十年之久。
●北宋 汝窑天青窑瓷盘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末年 汝窑天青釉瓷盘
●北宋末年 汝窑天青釉瓷盘
●金代 张公巷窑青釉瓷盘
●北宋末年 葡汝窑天青釉瓷弧腹盏
●金代 张公巷窑青釉瓷碗
宋金时期,酒具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既见证了可为市井酒肆清沽醋饮的恣意闲情,也成就了文人士林对月和风的书斋雅趣。这些酒具类型齐备,材质多样。按日用小百科《碎金》一书所记,其时酒具品目繁多,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储酒器,包括各类大罐、经瓶等,这类器物通常不甚精致,但瓷质酒瓶也不乏精品,如杨万里在《谢亲戚寄黄雀》中描述的"瓷瓶浅染茱萸紫,心知亲宾寄乡味。印泥未开出馋水,印泥一开香扑鼻。"分酒器可分两小类:第一,樽与勺,即大个广口的尊、罐、钵等,将大瓶、罐中的酒倾入其中,以勺盛入各饮者的杯盏之中;第二,以注壶或玉壶春瓶作为分酒之具,与今天的分酒方法略同,在蒸馏酒出现的元代以前,酒在饮用之前,常需要加温、保温,因此带温碗的酒注流行一时。饮酒器,包括《碎金》所说的劝盏、劝盘、台盏、散盏,以及马盂、屈卮之属。宋人的雅,包含着个性化的追求,因此酒盏、酒台造型既众,品类繁多,又极富装饰,覆盖了各种材质和窑口,丰富程度在各种日用器具中独占鳌头。
汝窑天青釉高圈足瓷杯 北宋末年
张公巷窑青釉瓷尊 金代
张公巷窑青釉瓷尊 金代
张公巷窑青釉瓷花口盘
金代(1115~1234)
高3.8厘米口径18.4厘米底径6厘米
2004年河南汝州张公巷窑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酒具在日常生活中是最常见的器具,士庶咸宜,随时代的不同变化也很快。晚唐以前的分酒器基本都是樽勺与梳,酒杯则并无专属。台盏的出现大约在五代到北宋初期。约在北宋中后期开始流行长流的酒注,为了加热和保温,大多带有温碗。同时出现的还有玉壶春瓶,从许多墓葬壁画中可见其用于奉酒的场景,所以在金代和元代,玉壶春瓶成为北方地区最流行的分酒具。金代茶酒之具的发展与北宋一脉相承,但梅瓶从圆肩变成了耸肩,注壶从浑圆变成了高瘦而曲线多变,胫部较强烈的内曲,都体现了相对硬朗的曲线。
汝窑天青釉直口瓷碗 北宋末年
张公巷窑青釉鼓腹瓷碗 金代
张公巷窑青釉直腹瓷碗 金代
汝窑天青釉莲瓣瓷碗 北宋末年
五代十国.南唐 顾阂中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瓷瓶
北宋末年(公元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
高18.8厘米口径4.2厘米底径6.4厘米
2001年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大英博物馆藏
侈口,长颈内弧,溜肩,鼓腹,矮直圈足。天青釉,釉而上布满细密开片纹。轮制。垫烧。在传世品中,大英博物馆藏有一件玉壶春瓶,与之相比,器形修长,腹略收,圈足稍高。

汝窑青釉莲瓣纹瓷盏托
北宋末年(公元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
高4.3厘米盘径17底径12.3厘米
2001年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托盘折沿,沿面内斜,外沿缘上翘。盘中心凸起一圆形托腹,托腹平面内凹,上残存有9个凹点作为莲子纹,托腹四周模印双层覆莲纹,大圈足外撇、足底刮釉。青绿釉,足根处聚釉,通体有较大开片纹,灰白色胎。垫烧,此外还有支烧的情况,支烧点位于圈足着地面上。
张公巷窑青釉瓷盘
高2.5厘米口径11.1-14.6厘米底径7.5~10.2厘米

张公巷青釉瓷折沿盘
高1.9厘米外沿径14.2厘米底径9厘米

张公巷窑青釉瓷花口盘
高1.6厘米口径11.5厘米底径3厘米

张公巷青釉瓷折腹盘
高1.2厘米口径13.2厘米底径6厘米

金代(1115~1234)
2004年河南汝州张公巷窑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张公巷窑青釉瓷平底碟
金代(1115~1234)
高1.9厘米口径9.5厘米底径7.6原米
2004年河南汝州张公巷窑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敞口、弧腹、平底、底面有3个小米植状支钉痕。淡青釉泛灰,釉面布满冰裂纹开片。
汝窑天青釉瓷平底碟
北宋末年(公元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
高2.2厘米口径12.2厘米底径10厘米
2001年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直口,弧腹,外底面上分布有5个灰白色支钉痕。天青釉,釉面上有细密的开片纹和较多棕眼,口浴处隐见灰白色胎。模制。传世品中,台北故官博物院藏有2件相似器形的碟,外底均有3个支钉痕,其中1件口镶钢边,外底刻"奉华"二字,另1件外底刻"丙"、"蔡"二字。

张公巷窑青釉平底瓷盘
金代(1115~1234)
高3.4厘米口径14.4底径10.5
2004年河南汝州张公巷窑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敞口,弧腹,大平底,底面上残存4个小米拉状支钉痕。淡青釉略泛灰,釉面布满冰裂纹开片。张公巷窑与汝窑盘类器物各有特点,圆形平底盘不见于汝窑,而汝窑出上较多的直口深腹盘、敞口裹足盘和直壁三足洗等,在张公巷窑中也很难找到同类器。

张公巷窑青釉四角瓷盘
金代(1115~1234)
高2.1厘米口径8.8厘米底径7.4厘米
2004年河南汝州张公巷窑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汉盘、曲口、窄平沿、弧腹、平底、底面上有4个支钉痕。卵青瓷局部泛黄、釉面有细密不规则网格纹开片。同类器物不见于汝窑。
北宋汝窑天青釉瓷盘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汝窑天青釉瓷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汝窑天青釉瓷盘 
美国圣路易斯美术馆藏
汝窑天青釉平底瓷洗
汝窑天青釉唇口瓷盆
汝窑天青釉敞口瓷钵
汝窑天青釉敞口瓷盆
汝窑天青釉瓷方壶
北宋末年(公元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
高16.4厘米口径5.3厘米底径8厘米
2001年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直口,方唇,唇沿内折,溜肩,四棱形弧腹,腹两侧的中部分别有一铺首衔环作系,矮方足略外撇,外底面近四角处分布有4个较大的支钉痕。青绿釉,釉面上有细密的开片纹,折棱处隐见浅白色胎。汝窑此类仿古器物的造型能在《重修宣和博古图》可以找到原样,仿制忠实。
《重修宣和博古图》方壶
汝窑天青釉瓷圆壶
北宋末年(公元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
高17.8厘米口径6.4厘米底径9.6厘米
2001年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敞口,口沿内折,束颈略长,弧肩,鼓腹矮圈足,内底面残存4个支钉痕,肩上饰两周凹弦纹,腹两侧中部分别饰一铺首衔环。天青釉,釉面上遍布细密的开片纹,折棱处可见浅白色胎。汝窑此类仿古器物的造型能在《重修宣和博古图》可以找到原样,仿制忠实。
《重修宣和博古图》圆壶
北宋汝窑天青釉瓷胆瓶
北宋汝窑天青釉瓷纸搥瓶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花间逸趣
瓶花之产生,可溯源至魏晋时期的佛教供奉。至宋金时期,花事之盛,前所未有。"虽小家无花瓶者,用小坛亦插一瓶花供养,盖乡土风俗如此"。插花之事,已为平常,花瓶型式繁多,既承古意之韵,又寄安逸之旨。
宋代插花蔚然成风,成为整个社会的生活时尚,无论是宫廷、富贵人家的庭院,还是士大夫的书房、茶肆、酒店无不以之装点门面,甚至是出家人的案头都有瓶插的鲜花,将生活空间点缀得意趣盎然。

宋代花器
主要包含"盆花"与"瓶花"两类。"盆花"是将植物连根栽种在花器里,观其生长,"瓶花"是将花木剪裁插置在花器里,赏其姿态,瓶花又有堂花和书斋花之分。日本大相国寺藏宋陆忠信《十六罗汉图》、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南宋佚名《狸奴婴戏图》中描绘有两宋时庭院之花、盆花及瓶花的场景。
宋时的插花之习俗及器物延续至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之《燕闲清赏笺》中有云:瓶花之具有二用,如堂中插花,乃以铜之汉壶、大古尊罄,或官哥大瓶如弓耳壶、直口敞瓶,或龙泉著草大方瓶,高架两旁,或置几上,与堂相宜。
书斋插花,瓶宜短小,以官哥胆瓶、纸槌瓶、鹅颈瓶、花觚、高低三种八卦方瓶、茄袋瓶、各制小瓶、定窑花尊……古龙泉蒲槌瓶、各窑壁瓶,次则古铜花觚、铜解、小尊、方壶、素温壶、匾壶,俱可插花。
南宋佚名狸奴婴戏图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画中描绘两宋时庭院之花、盆花的场景,髹漆夹肩小案台上承的花盆与水仙盆的造型有几分相似。

南宋佚名胆瓶秋卉图 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瓶架上置一青瓷长颈瓶,内插菊花。花朵施以勾勒填色法,花叶用没骨法出之,刻画自然细腻,渲染柔和润泽。秋菊艳丽而不失于秀雅,此图为南宋写生画中的优秀作品。画页左侧题诗:"秋风融日满东篱,万叠轻红簇翠枝。若使芳姿同众色,无人知小春时。"

张公巷窑青釉瓷盘口折肩瓶 金代
张公巷窑青釉瓷盘口折肩瓶 金代
张公巷窑青釉瓷盘口折肩瓶 金代
汝窑天青釉细颈鼓腹瓷瓶 北宋末年
汝窑青釉小口双系瓷罐 北宋末年
●北宋汝窑天青釉瓷水仙盆
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
●北宋汝窑天青釉瓷水仙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汝窑天青釉瓷水仙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汝窑天青釉瓷水仙盆
●北宋汝窑天青釉瓷水仙盆
●汝窑天青釉瓷龙纹瓶
此为郎世宁现存纪年最早的作品,距他来到中国(1715年)大约八年光景。画中描绘一只青瓷弦纹瓶,瓶中插着并蒂莲花、莲蓬与稻穗等象征吉祥的植物。虽自元明以来就有这种祥瑞瓶花图式,但此画几乎不见任何勾勒,色彩的敷设也极具光影效果,与西洋写生观念较多符合。画中青瓷瓶与台座均以详实态度进行描绘,可以在清宫收藏中追索真实对应的物件。
●清 郎世宁 聚瑞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汝窑天青釉细颈弦纹瓷瓶
●汝窑天青釉瓷梅瓶
●宋苏汉臣(传)靓妆仕女图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汝窑天青釉瓷盘口折扇瓶
●张公巷窑青釉瓷盘口折肩瓶
●张公巷窑青釉瓷盘口折肩瓶
●南宋周季常、林庭珪 五百罗汉图之罗汉供场景 日本京都大德寺藏
●张公巷窑青釉瓷觯式瓶
●张公巷窑青釉瓷觯式瓶
●张公巷窑青釉瓷壶觯式瓶
●张公巷窑青釉瓷盘口折肩瓶
●张公巷窑青釉瓷鹅颈瓶
瓷炉生香
燕居焚香,是宋金时期文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而香炉是闲雅之情的必备之物,颇受佛教美学的影响。宋金时期焚香所用炉具主要包含敞口式香炉(如行炉、双耳簋炉、鬲炉、樽炉、三足鼎炉等)和封闭式熏炉(如狻猊炉、博山炉、鸭熏、香球等)两类,造型或效古器,或仿自然,以简约为美。材质有铜、铁、金、银、瓷、石、竹等。
●汝窑天青釉瓷子口熏炉
●汝窑天青釉瓷狮子形熏盖
●汝窑天青釉瓷龙形熏盖
●《清宫造办处活计清档》(雍正七年四月)记有"二十七日太监刘希文、王太平交来洋漆箱一件,汝窑器皿二十九件,三足圆笔洗一件……"是目前"三足洗"最早最确切的记录。可见清人明确称其为"笔洗",定义为文房用具。
北宋汝窑天青釉瓷三足洗 
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马远 竹涧焚香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李公麟 维摩演教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汝窑天青釉瓷三足洗
●汝窑天青釉瓷三足洗
●汝窑天青釉瓷荷叶形座熏炉
●汝窑天青釉瓷鸳鸯形熏炉
汝窑为魁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宝丰清凉寺汝窑址的发现和发掘,可谓中国陶瓷考古学史上首屈一指的大事。其主要意义可以归结为以下五点:第一,明确了传世汝窑器物的产地;第二,为迄今为止定名为汝窑产品的器物提供了可靠的比定依据;第三,出土大量不见于传世汝窑的新器形和新纹样,大幅度更新了迄今对汝窑的认识;第四,发掘清理出窑和作坊遗址并出土的各种窑具,为了解汝窑生产技术提供了重要线索和依据;第五,从处理次品的方法和陶范成型等方面,反映出此后官窑的一些特征,为汝窑的定性提供了新的线索。

二、精工细制
汝窑天青釉瓷素以清淡含蓄的淡天青色釉闻名于世,位列传统所说的"五大名窑(汝、官、哥、定、钧)"之首。汝窑供御皇室,烧造期短,工艺精良,传世罕见,后人慨叹"家有万贯,不抵汝窑一片"!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现在常被用来形容汝瓷之美,而汝瓷之美则缘于其严格的制作流程和独特的工艺配方。其一,经过制坯、素烧、施釉和入窑二次烧成等工序流程。其二,在釉的配方中加入玛瑙,使瓷器的釉面温润如玉。其三,在烧造小件器物时多采用满釉支烧,使瓷器更加完美。
张公巷窑青瓷器与宝丰清凉寺汝窑瓷器类似,但又有明显不同,在其胎、釉、器形、工艺等方面都表现出较大的特殊性。其产品工艺之精与清凉寺汝窑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主要特点是胎薄釉细、釉层匀净、釉色亮丽、釉内气泡细密、米粒状支钉,与宝丰清凉寺汝窑产品芝麻状支钉、釉掺玛瑙、釉色沉稳玉润有截然不同之处。
本朝以定州白磁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
-﹣南宋叶寘《坦斋笔衡》
南宋顾文荐的《负暄杂录》与叶寘的《坦斋笔衡》记载基本相同

汝窑瓷器的烧造
1、澄泥为范
汝窑瓷器在制作过程中,为使形制更为规范,无论有无纹饰,适合使用模具制作的器物,如盆、钵、盘、碟、洗、熏炉和部分碗、盏、套盒等,均采用模制工艺,模具包括内模和外模。大型器或不便使用模具的器物,如三足弦纹樽和各类瓶、壶等,以手拉坯工艺为主。
2、素烧成型
汝窑采用的是二次烧成的技法,第一次先素烧胎体,即将修好的胎体阴干后,在施釉前进行焙烧。素烧的温度偏低,大约在700℃左右。素烧可以提高胎体强度,使施釉时胎体不易变形。在汝窑中心烧造区的西南部出土了众多的素烧器,达120多万件,由此可知,大量汝窑瓷器是先烧好素坯,为施釉二次烧成工序做准备。
二次烧成工艺最早见于唐代三彩类釉陶制品,即高温烧胎、低温烧釉。为了提高成品率,汝窑率先将二次烧成工艺用于瓷器烧造。即低温烧胎、高温烧釉。这种新的烧造工艺被汝窑之后的高丽青瓷、南宋官窑、汝州张公巷窑和大峪东沟窑等青釉、钧釉瓷继承,并沿用至今。
3、玛瑙为釉
玛瑙入釉是汝窑釉料的特有配方。北宋后期,龙形县青岭镇(现宝丰县大营镇)发现玛瑙矿藏。南宋周辉《清波杂志》中曾提到"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汝窑中心烧造区出土了原生玛瑙和已煅烧过的玛瑙,为汝瓷釉中掺入玛瑙提供了实证。
4、满釉支烧及二次烧成
随着汝窑烧造工艺的成熟,为追求器物外表整体完美,绝大多数器物采用满釉支烧。常见的支烧具有两种,即垫饼支钉和垫圈支钉,二者各有所长。支钉的多少因器而异,常见的有三枚和五枚,四枚、六枚和七枚的极少。支钉细小如芝麻钉,正如明万历《遵生八笺》提到的汝窑"底有芝麻细小挣钉"。
匣钵标本C2:1001
五支钉垫圈标本C2:739
天青釉圈足盘标本T17Y5:6
匣体垫圈支烧具和器物
2000年清凉寺汝窑遭址 IV 区出土

●中孔型匣钵
●漏斗型匣钵
●漏斗型匣钵
●碗内模
●碗内模
窑址出土匣钵对比
窑、张公巷窑、修内司官窑、郊坛下官窑

●内模(碟或洗
●盘内模
●套盒外模
●汝窑天青釉瓷四方委角套盒
●汝窑素胎莲花钵
窑址出土支烧具对比
汝窑、
张公巷窑、修内司官窑、郊坛下官窑

●熏炉外模
●汝窑天青釉瓷龙纹钵底部残片
●鸳鸯头外模
●龙身外模
●火照插座和火照
●垫圈
●汝窑天青釉敞口平底瓷盘
青韵流光
张公巷瓷窑址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区东南部的张公巷东西两侧。该窑址发现于2000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先后于2000、2001、2004、2012和2017-2021年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其中2000-2012年前四次发掘面积,清理出不同时期的房基、作坊、水井、灰坑和淘洗池等遗迹,出土了一大批张公巷窑生产的完整或可复原的青瓷瓷器和窑具,取得了张公巷窑址考古的重要发现。其产品工艺之精与清凉寺汝窑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主要特点是胎薄釉细、釉层匀净、釉色亮丽、釉内气泡细密、米粒状支钉,与宝丰清凉寺汝窑产品芝麻状支钉、釉掺玛瑙、釉色沉稳玉润有截然不同之处。但关于张公巷窑瓷业生产的年代,尚存在不同的学术观点,有北宋末期说和金代说。

依据考古发现的个别模具、素烧器和成品器细部观察分析,张公巷窑的器物成型多采用模制慢轮修整而成。模制成型又分为内模和外模两种,不便模制的主体或整体采用快轮手拉坯成型,个别的器物采用盘筑与拉坯相结合手法成型,器物造型特别复杂的分别模制、粘合而成。

内模模制慢轮成型的器物有盆、碗、盘、碟、盏托和洗等。其中的盆、碗、盘、碟类器多数整体器内施釉,器表慢轮修整而成;带圈足的器物内模慢轮修整一次成型占多数,部分圈足和附件单独手工制作或模制粘合成型。

外模与内模相反,器表施釉,器内修整成型。器形有熏炉、梅瓶、套盒和枕等。遗憾的是,这些器物皆为残碎片不可复原。套盒腹体、盒面分别模制粘合成型。枕分面模制,然后对接粘合而成。

手拉坯轮制为主的器物有瓶、壶、尊等。瓶类器多为手拉坯轮制成型为主。有的通体拉坯成型,也有分别主体拉坯,口、颈.圈足分别制作粘合成型。壶类器采用通体拉坯,然后挖足成型。尊主体拉坯,接足而成。
窑具是陶瓷烧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张公巷的窑具有匣钵、支垫具和火照三个部分组成。常见的匣钵有漏斗形和筒形两种,大小、深浅不一,因器而异。支垫具可分为垫饼垫烧、垫饼支烧、垫圈垫烧和垫圈支烧,皆采用高温耐火材料制成。匣钵多采用非常粗糙耐火材料制成,部分质地细腻坚实,其中腹壁涂抹一层耐火泥的占一定比例。值得注意的是,有少量匣钵下腹壁或局部施一层较薄青釉透胎,个别的内外或局部施一层较厚化妆土,这在北方地区仅见于张公巷窑。垫饼、垫圈垫烧多采用较粗糙耐火材料;垫饼、垫圈支烧具质地皆细腻坚实,耐高温不变形。垫饼支烧,饼面大小、支钉的多少,因器而宜。常见的支钉有3个、4个和5个不等,支烧点皆作圆形,俗称小米粒状。

深腹匣钵、匣钵
金代(I15-1234)
2004年河南汝州张公巷窑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窑炉装烧方式对比

窑炉
汝窑→马蹄形馒头窑、椭圆形馒头窑
张公巷窑→尚未发现
修内司官窑→马蹄形馒头窑、龙窑
郊坛下官窑→马蹄形馒头窑

匣钵
汝窑→不涂抹耐火泥、涂抹耐火泥→筒状、漏斗状、平底盂状
张公巷窑→涂抹耐火泥,少量下腹壁局部施较薄青釉,个别内外或局部范较厚化妆土(仅)→筒状、漏斗状
修内司官窑→浅平底、漏斗形、筒形
郊坛下官窑→未涂抹耐火泥,
多为夹砂胎→钵形、罐形、碗形、盆形
成型方式
汝窑→大部分模具成型
张公巷窑→大部分模制成型,部分手拉坯成型
修内司官窑→轮制为主,个别手制或轮制
郊坛下官窑→轮制为主,轮制、模制、手制并用;坯胎分段镶接或分片黏接

支垫具
汝窑→支钉:三足、五足芝麻钉;
垫圈:圆形、椭圆形、圆形带支钉;
垫饼:圆饼型
张公巷窑→支钉:三足、四足、五足小米粒钉;垫饼;垫圈
修内司官窑→三到五个支;垫饼;垫圈
郊坛下官窑→支钉;垫碗;垫盘;垫柱;垫托等

支烧方式
汝窑→支烧、垫烧
张公巷窑→支烧、垫烧
修内司官窑→支烧、垫烧、支垫烧
郊坛下官窑→支烧、垫烧、套烧、合烧

●板沿盘模具
●张公巷窑青釉葵口盘板沿平底瓷盘
●张公巷窑青釉瓷菱花口盘
●张公巷窑青釉平底瓷碟
●垫圈
●口沿火圈
●垫圈
●口沿火圈
●垫饼
●支钉
●垫饼与支钉
窑址器物胎釉对比

汝窑→浅灰、灰白、深灰色;"香灰胎"
张公巷窑→粉白、灰白
修内司官窑→深灰色、紫色、黑色等:开口气孔
郊坛下官窑→浅灰、灰、深灰、紫色等

汝窑→异常莹润;天青、月白、卵青、粉青/石灰碱性乳浊釉,玉质感强:"玛瑙为釉"
张公巷窑→卵青、淡青、灰青、青绿/薄釉,玻璃质感强
修内司官窑→粉青为主/石灰碱性乳浊釉,玉质感强;本地原料,氧化铁成分较多,胎色深
郊坛下官窑→粉青、青灰、米黄/
早期:薄釉;
后期:薄胎厚釉,多层釉结合的黑胎青瓷

突出特征
汝窑→芝麻钉;细密开片
张公巷窑→芝麻钉:鱼鳞纹、网格纹、冰裂纹和不规则线条纹开片
修内司官窑→紫口铁足:蟹爪纹开片:高铝低硅(相对浙江其他地区)
郊坛下官窑→紫口铁足:蟹爪纹开片;玉质感强:高铝低硅(相对浙江其他地区)

●张公巷窑青釉瓷器残片
结语

中国以瓷器精美著称于世,而官瓷又代表着中国陶瓷艺术的最高成就。明代有五大名窑的说法: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汝窑窑址就在今河南省平顶山宝丰清凉寺。北宋官窑窑址至今不清,南宋时在临安修内司和郊坛下另设新窑。哥窑将"开片"之美发挥到了极致,但最新研究认为其年代可能为元代,杭州老虎洞的上层是其主要遗存。钧窑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有钧官窑和钧民窑之分。钧官窑属于明代,而金代"钧红"的烧制开创了瓷器的新境界。定窑在河北省曲阳县,将白瓷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辽代的陶瓷器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及河北等地都有发现,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格。辽代陶瓷器和北宋中原地区的陶瓷工艺属同一系统。辽代瓷器可分两大类,即中原类和契丹类。中原类的瓷器有的是宋朝流入契丹的,也有北宋工匠到辽地后在当地烧造的。契丹类型的瓷器具有本民族的风格,主要器型有:鸡冠壶、长颈瓶、凤首壶、穿带壶、鸡腿瓶、海棠式盘等。鸡冠壶是辽瓷中最有特色的造型,其原型是契丹族游牧时用以盛水或奶的皮囊壶。时代越晚,契丹式瓷器越少。

西夏窑场以宁夏灵武磁窑堡窑以及近年发掘的贺兰窑最具代表性。西夏瓷有粗细之分。粗瓷主要器形有瓮、缸、釜等器。细瓷胎质细密,主要器形为碗、盘、罐、壶、瓶、钩等生活用具及板瓦、滴水等建筑用材。西夏瓷器釉色主要以黑(褐)、白釉为主,也有少量青、紫、茶叶末及姜黄釉色,其中白瓷质量普遍较高,精品明显多于其他釉色瓷器。西夏瓷器品种繁多,其中剔刻釉扁壶、四系瓶、帐钩、纺轮、牛头埙独具特色,造型与党项人游牧生活密切相关。西夏瓷器纹饰题材丰富,有植物纹、动物纹、图案纹及反映民间生活习俗的纹饰。

金代的陶瓷器多利用辽宋旧窑烧造。辽宁抚顺大官屯窑和辽阳江官屯窑是金前期日用陶瓷产地,品种有黑、白、酱釉和茶绿色釉等。迁都燕京后的陶瓷生产,集中在河北曲阳定窑、磁县观台窑、河南禹州钧窑和陕西铜川耀州窑、山东淄博磁村窑等。定窑仍以白瓷为主。磁州、钧窑、耀州窑仍烧制原来的产品。山西境内的浑源窑,安徽境内的萧窑,宿州窑与泗州窑,分别烧制钧窑、定窑、磁州窑风格的产品。金代出土陶瓷器类以盘、碗、罐、瓶、壶为多,也有杯、洗、炉、盏托、瓷枕、玩具等。日用器物造型有双系、三系、四系瓶,双系罐和高体的长颈瓶、鸡腿瓶等。装饰技法有刻、划、印、剔花,笔绘,塑贴,红绿彩等。

受诸多因素影响,本次展览只能选取辽宋夏金时期部分陶瓷文物以飨读者,借此结语聊表补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