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6国庆D5陕西历史博物馆(一)(国宝馆、陕西古代文明展:石器时代)

文摘   2024-12-28 00:04   宁夏  
从乐游原青龙寺返回陕历博,换个公交车坐坐。途径西影。
到达陕历博时将近11点。我们预约的是12点半,可提前1小时入场,也就是还得等半小时。可以先看看庭院里的石雕。

石翼马

富平县简陵前
石羊

礼泉县昭陵郑仁泰墓前
西边的涤尘堂,就是公厕。
有老妈子兜售纪念章,10元4个好划算,赶紧买了四个,有大雁塔、兵马俑等西安名胜古迹图案,娃爱不释手。

石羊

礼泉县昭陵临川公主墓前
西安市历史建筑
陕西历史博物馆
1991年建成,张锦秋作品,采用"中轴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布局,古今结合,被誉为陕西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
还有对其他一些博物馆的介绍。

西安瓦当艺术博物馆
藏品总数
8000余件(套)
馆内藏品丰富,涵盖西周以降各时期瓦当,除瓦当外,亦藏有诸多与瓦当相关的各时期文物,如古籍、书画、拓片、瓦砚等。
西安欧亚学院设计博物馆
是国内第二家、西北第一家以"设计"为主题的高校博物馆。
西安市明清皮影艺术博物馆
展出的皮影以陕西东路皮影为主,还有部分灰皮影精品,包含头茬、身段、神怪动物、桌椅家具、中景大帐、剧本、皮影箱等。在这里,除了欣赏皮影,还可以了解到古代的服饰、建筑、风俗文化等。
皮影戏是中国古老的戏种之一,陕西被公认为中国皮影的发源地。陕西皮影以西安为界分东路影系和西路影系:东路皮影人物约十一寸高,雕刻精细,色彩富丽堂皇;西路皮影较东路皮影形体略大,装饰简约,气派大方。另有存世量极少的灰皮影,可谓"陕西一绝"。
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
是中国第一家非国有古代石刻为主题的博物馆。
博物馆面积近1400平方米,馆藏文物1000余件,石刻400余件,展出从东汉到明清时期馆藏精品,分为佛教文物、陵墓雕刻、其他石刻等三大类。雕刻工艺有圆雕、浮雕、透雕、减地平雕,线刻等工艺,部分藏品堪称古代石刻艺术中的精品。
陕历博存包是收费的。
11点半,终于放行了。
先看“国宝馆”。唐代鎏金铁芯铜龙是中国古代龙形器物的杰出之作。
第一单元 骑龙枿枿升紫烟
从新石器时代的原始龙形象,到夏、商、周时期在祭祀礼器上涌现的夔龙,再到秦汉时期应用于生活用品、丧葬用品上的飞龙,龙始终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而不断变化。
多源并起的龙
新石器时代的诸多文化中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一些长身的动物形象,它们被认为是原始的龙。这些原龙融合了真实动物的特征,却又不是真实存在的任何一种动物。
一般认为,原龙的产生与自然崇拜有关。古人崇拜具有威慑力的动物、植物或非生物,希望从它们那里获得庇护,或借助它们与上天相通。多样的原龙形象反映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复杂性。
猪形
原龙
这种玉猪龙有穿孔,可以随身佩戴。推测其可能是用于沟通神灵的宗教法器。

玉猪龙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辽宁省博物馆藏
自环如钩,
头顶生角,双目圆睁,大而有神,龙嘴前突,平吻,有长鼻如猪鼻,龙身光洁。

虎形
原龙
凌家滩文化中发现了大量与宗教
活动有关的遗存,反映了原始宗教在凌家滩社会组织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出土这件玉龙的墓葬中还发现了较多的玉饰,推测墓主人可能为巫觋。

玉龙
新石器时代凌家滩文化
含山博物馆藏
龙首吻部突出,头似虎首,顶部雕刻两角
玉龙呈椭圆形,
首尾相连
表面以阴刻线条表现龙的嘴、眼、鼻、鳞片等部位
鱼形原龙
仰韶文化人群的生产方式以北方旱作农业为主,同时还兼营采集和捕鱼。

鸟衔鱼纹壶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壶肩绘有鸟衔鱼纹,首尾相逐环绕壶身一周。鱼身弯成弧形,身上有大片鳞甲,鱼头的两侧有突出的鳍状小分叉,形似长龙。

鲵形
原龙
这种鲵鱼纹可能是对鲵的模仿,也可能是人类始祖伏羲的雏形,相传伏羲为人面蛇(龙)身形象。

人面鲵鱼纹彩陶瓶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甘肃省博物馆藏
瓶体腹部绘深
褐色人面鲵身形象,通体有鳞甲。

鳄形原龙
蚌塑龙虎图发现于高等级墓葬中,墓主人左、右两侧分别使用蚌壳堆塑出虎和龙的形象。其中,龙呈鳄鱼形态。

蚌塑龙虎图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我国特有的鳄鱼是鼍,即扬子鳄。其形象凶猛、吼声低沉。古人对鳄鱼多有敬畏,认为其与降雨有关。

蛇形原龙
这种龙盘皆出自陶寺遗址中随葬品丰富的大型墓葬,每墓仅在固定位置出土一件,应是用于某种仪式的礼器。

彩绘龙盘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
临汾市博物馆藏
盘内中心绘有身体蜷
曲的龙,分叉的长舌与蛇信十分相似。

龙喜水、好飞,这些特点可能与闪电、虹、云等自然现象有关。古人不明白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便将其与龙联系了起来。

闪电
人们认为龙是司理雨水的神灵。夏季下暴雨时,往往电闪雷鸣,细长蜿蜒的闪电很可能被认为是正在布雨的龙。


甲骨文的"虹"字为双首下垂、身体弯曲的形态,仿佛龙在布雨之后到江河湖泊中汲水。


一些在空中飘逸的云也与龙的身型相似。《周易·乾卦》中说:"云从龙,风从虎",古人认为龙是水中的生物,而云为水汽,所以龙与云相伴而生。
新石器时代晚期是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的关键阶段。龙山文化的鳄形龙与蛇形龙逐渐占据主要地位,各地的龙形象趋同。

石峁皇城台大台基护墙石雕
石雕图像是一组对称的" S "形龙。头部为弧方盾形、梭形目、鼻梁细长、躯体雕鳞状纹,尾部上翘。
初具
雏形的龙
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由多元走向融合的时期,也是龙形象的雏形期。这时的人们普遍对龙有了认同感,龙的文化意识也已形成。
夏人继承了龙山文化晚期以蛇和鳄鱼为主体形象的龙。二里头夏都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龙形象器物,体现出浓厚的龙崇拜特征。这些器物多出上于较高规格的墓葬及与祭祀有关的遗迹中,主要有绿松石粘嵌物、陶塑和雕刻三大类。

绿松石龙形器
夏代
中国考古博物馆藏
龙形器由两千余片各种形状的绿松石片组合而成,放置在死者的骨架上。龙首略呈长方形,以白玉和绿松石组成口、眼、鼻。龙身略呈波状起伏,彷佛在游动。

龙纹陶片
夏代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陶片上刻划一首双身龙,龙首朝
下,在龙的身体上面有仰卧的小兔,雕刻精细。

陶堆塑龙纹透底器
夏代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藏
器表有三条堆塑小龙,龙首向上,龙尾蜷曲,龙身装饰有菱形纹。
各式各样的龙纹
回首龙
花冠龙
双首龙
双身龙
蟠龙
商人尊神,凡事必卜,与天地神灵进行沟通的巫术祭祀活动相当频繁。而龙被认为是人神相通的媒介,广泛用于玉器和青铜器等祭祀礼器上。这一时期的龙继承了蛇龙、鳄龙等原龙形象的特点,又融合了多种动物的特征,在形象上更为怪异神秘。

玉器
商代玉龙以单体龙形为主,其形制受红山文化玉龙影响,龙首较大,龙身较为短小,多呈" C "形的蜷曲状。
●玉龙 商代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青铜器
青铜器上的龙纹多为夔龙纹,呈现龙的侧面形象,作爬行状,张口,上唇长而上翘,有复杂多变的角,身躯较短,整体与鳄鱼的形态相似。
●龙形觥 商代 山西博物院藏
觥呈龙形,前端为龙首,张开的大嘴为流,鼍纹,夔龙纹,蛇纹

C 形龙视力表
西周
西周的龙形象基本沿袭商代,但进行了一定的创新,更加强调图案化和装饰效果,注重其艺术审美。

青铜爬龙
西周
扶风县博物馆藏
这件爬龙长60厘米,
重19公斤。双目外鼓,口大张,头上有对称的双角,鼻梁上有扉棱,龙身呈弓形突起,尾上卷,背有高扉棱,足部残断。

王方鼎
西周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鼎口沿下以雷纹为地,饰一首双身龙纹,龙身屈曲处饰圆浮雕涡纹。

外叔鼎
西周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鼎口沿下饰四组回首花冠龙纹,每组纹饰中有夔龙两条。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百家争鸣社会思想产生了大变革。这一时期的龙摆脱了几何原形的束缚,逐步向写实化的方向发展,在形体上突出了兽的特征。

青铜器
青铜器的龙纹经常以密布相交的形式呈现,这种纹饰被称为蟠螭纹。蟠螭是一种没有角的龙,其身体或肥胖,或纤细,显得灵动可爱。

蟠螭纹楔形铜构件
春秋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水鸟蟠螭纹铜镜
战国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玉器
在玉器造型方面,早先的" C "形龙逐渐向" W "形龙和" S "形龙过渡,整体变得细长且更具动感。
玉龙表面饰浮雕谷纹。谷纹是谷物发芽的样子,体现了人们希望通过龙来祈求风调雨顺,以保证五谷丰登。

谷纹玉龙
战国
上海博物馆藏
玉龙长角后仰,回首、鼓腹、卷尾,整体呈" W "形弯曲。背脊有鳍,腹下有两爪,尾端似凤首。

谷纹玉龙
战国
上海博物馆藏
玉龙垂首、尖耳、拱背、尾端上翘,整体呈" S "形弯曲。
漆器
战国的漆器中出现了龙与星象的组合图案,体现了当时的人们对于星象体系的理解。
古人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四象,每象辖七个星宿,合计二十八宿。

曾侯乙墓漆衣箱盖二十八宿图
战国
湖北省博物馆藏
箱盖正中有一"斗"字,象征北斗七星,环绕"斗"字,书写二十八宿星名,箱盖两旁分别绘有龙、虎图像,代表东方和西方。

织绣
春秋战国时期的织绣描绘了人物与龙的画面,人们乘龙以求飞升成仙。

人物御龙图帛画
湖南博物院藏
此帛画为丧葬中使用的"魂幡",可能用于导引灵魂升天。画面正中头戴高冠的男子应为墓主人,他侧身立于龙身。龙昂首卷尾,弓身成舟,舟尾立鹤,舟旁有一鲤鱼随行。
走向
成熟的龙
秦汉时期国家强盛,疆域扩大,各地区的文化出现了空前的融合。龙的内涵更加丰富,形象也趋于成熟,固定为扁长首、长角、口部有须、四足有爪、遍布鳞甲、长身长尾的样貌,其形态可分为蛇形与兽形两种。

蛇形龙
画面以腾飞于云间的青龙为主体。龙的尾部与身躯浑然一体没有界限,是明显的蛇形龙形态,这种龙一般做飞行状。
四神云气图
汉代河南博物院藏

兽形龙
这件画像砖的龙属于兽形龙。这种龙形是将兽的颈部与躯干拉长变形而得到,龙的尾部与躯干有明显的界限,一般做奔走状。
《东王公出行》画像砖拓片
汉代
南阳汉画馆藏
四神瓦当
汉代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作为四方之神的龙
两周之际建立的"二十八宿"星象体系在汉代
广为流行。四象的形象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墓室和日常生活的各种场景中。

四神博局纹镜
汉代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青龙星座图"拓片
汉代
南阳市汉画馆藏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概括龙的特点为:"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东宫青龙七宿在春分前后出现于地平线上,在秋分前后隐没于地平线下。
作为通天神兽的龙
古人认为龙是沟通天地的使者,这一观念造就了龙飞升于天空的能力与形象。汉代流行厚葬习俗,人们追求事死如事生,乘龙升仙的思想也更为兴盛。
在汉代的丧葬图像中,龙常以坐骑形象或引导墓主人灵魂升天的神兽形象出现。

人乘龙座铜熏炉
汉代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熏炉底座为一仙人蹲坐在盘龙上的形象。仙人左手扶龙头,右手托举炉体,造型奇丽。

T 形帛画
汉代
湖南博物院藏
帛画自上而下分段描绘了天上、人间和地下的景象。帛画下部有青、赤二龙交互穿过一谷纹玉璧。这种二龙穿璧题材在汉代较为常见,体现了人们以玉璧祭天以求升天的思想。
鎏金铁芯铜龙
1975年西安市南郊草场坡出土
第二单元 龙衔宝盖承朝日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中外文明交流频繁,城市生活和市民经济兴起,社会文化艺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时期,龙的形象逐渐变得艺术化,它作为通天神兽出现在墓室、石刻等具有宗教意义的载体上,也作为吉祥瑞兽出现在实用器皿或装饰构件上。
魏晋南北朝时期,龙的形象显得飘逸潇洒,其龙首扁长,嘴角渐深,出现鹿形角,身形更加纤细,龙鳞越发整齐细密,四肢开始出现肘毛。

胁侍菩萨基座上的天龙
东魏
青州龙兴寺窖藏出土
佛教中有一种蛇状的神物名为"那伽",它能够行云布雨,在佛教传入中国后,那伽就逐浙演变为了龙。
魏晋南北朝时期、龙的形象结合佛教内容开始频频出现在石窟、寺院的装饰性雕刻上。

九原岗墓升天图(局部)
北朝
山西博物院藏
画面中的一仙人骑于龙背,衣带飘举,似在御龙而行。龙呈现鹿头、独角、马蹄、凤尾的形象。
羽人戏龙砖画
南朝
南京博物院藏
此砖画中,龙与羽人分布画面左右,羽人手执仙草诱龙前行,龙身修长,遍体鳞纹,昂首摆尾,腾云驾雾。
气韵生动的龙
隋唐时期的龙已经完全成熟。龙的体态更加丰腴,龙身多有细密均匀的网格状鳞片纹,脊背带鳍,龙尾往往表现为尾巴缠绕一条后腿的造型,爪多为三趾。

千秋龙纹铜镜
唐代
陕现西历史博物馆藏

葡萄龙凤纹银碗
唐代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鎏金四天王盝顶银宝函
唐代
法门寺博物馆藏
矫健丰润的龙
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唐代鎏金铁芯铜龙,1975年发现于西安市南郊草场坡村,是中国古代龙形器物的杰出之作。
铜龙内包铁芯,表面鎏金,身形流畅,富有动感,具有典型的唐代龙风格。铜龙的下腹与尾部向上翻转,整体呈" S "形的倒龙姿态,这种形制的龙形器物比较少见。
鎏金铁芯铜龙的修复
鎏金铁芯铜龙的制作技术
鎏金铁芯铜龙由铁、铜和金这三种材料复合制成。它以铁为骨、以铜为筋、以金为皮,体现了唐代高超的手工业水平。其制作主要包括成型和表面处理两部分,分别使用了失蜡法和鎏金工艺。

鎏金工艺
鎏金是将黄金溶于汞中,制成浆糊状的金汞合金,然后将其均匀涂抹于金属器物表面,再加热使汞挥发,从而让黄金与金属表面固结,形成光亮的金黄色镀层。
鎏金工艺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至唐代,由于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兴盛,以及上层社会相信使用金银器可以延年益寿,整个社会对于金银器的需求大增。而鎏金可以降低器物的制作成本,因此这一技术在唐代得到广泛应用。

鎏金仕女狩猎纹八瓣银杯
唐代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鎏金铜龙
唐代
西安博物院藏
皇家气象的龙
宋代,社会经济和文化迅速发展,学术研究日益走向理性。龙的形象也进一步规范化和艺术化,被广泛应用于金银、玉石、陶瓷等器物或建筑构件上,还出现了以龙为主题的纯艺术性绘画。
宋人对龙的形态进行总结,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画龙理论。

画龙者,折出三停,分成九似。
-﹣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三停:自首至膊,自膊至腰,自腰至尾
九似: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第三单元 飞入寻常百姓家
宋、元、明、清时期,龙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在庙堂之上,龙成为皇权至上的象征;在吠亩之中,龙成为造福农桑的水神。而到了近现代,随着"中华民族"这一概念的正式提出,全体中华儿女也团结在龙图腾之下,成为龙的传人。
龙与皇权
古代统治者很早就有意识地通过龙来彰显自己的不同,在方方面面都把自己和龙联系起来。
宋代以降,统治者对龙的崇敬和颂扬不断升级。元惠宗至元二年(1336年),元廷下令"禁服双角五爪龙"。
明清两代,宫廷之中处处都是龙的装饰,统治阶级实现了对龙的垄断。

景德镇窑青花穿花龙纹盘
明代
首都博物馆藏

景德镇窑青花云龙纹尊
清代
首都博物馆藏

明黄色缎绣金龙朝袍
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
此为清乾隆朝皇帝礼服,圆领,右衽,马蹄袖,腰帷以下为襞积式。袍面料为明黄色素缎,全身共绣金龙四十三条,另有十二章纹。
龙王崇拜
自古龙就被人们赋予了职司一方水旱丰歉的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宋徽宗赵佶在大观二年(1108年)将民间龙神正式册封为龙王。此后的数百年,龙王崇拜不断升温,成为为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一部分。

湖北省武汉市汉口龙王阁
古人认为,凡是有水的地方都有龙王驻守。因此,大江南北,龙王庙林立。
节日与龙
在民间,每当一些重大节日来临,多有龙的身影出现。人们请来龙神,用多种多样的方式与龙一起欢庆节日,以求未来风调雨顺。

传说龙生有九子,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
比喻同胞兄弟品质、爱好各不相同。
鱼跃龙门
相传禹凿龙门以后,游息于黄河中的鲤鱼纷纷逆行而上,当游到龙门时,意欲跳跃翻过。跳过者为龙,跳不过者额头上便留下一道黑疤。鱼跃龙门往往被用来比喻事业成功或地位高升。
龙纹玉带钩
元代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个带钩上面有一条大龙和一条小龙。
这种由一大、一小两条龙组合成的纹饰叫做"苍龙教子"纹,寓意着长辈对晚辈的教育和关爱。
民族图腾的龙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梁启超提出中国应结合众多民族组成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概念极大地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振奋了国人的民族精神。
在中华民族概念兴起的同时,图腾学说开始传入中国,并引发了学术界对于中华民族图腾的讨论。知识分子出于救亡目的,希望借助图腾这一民族象征,让民众团结起来。

图腾是什么呀?
这个词来源于印第安语" totern ",原意是"它的亲属"。图腾是作为部落或民族象征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物体。它们被视为本民族的血缘亲属、祖先或守护神。
从国宝馆返回大厅。

鹤翔长安 花舞大唐
唐代壁画《阙楼图》,1971年出土于陕西省乾县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高305厘米,宽594厘米。此图反映了唐代皇宫阙楼建筑的形象。它以门阙构图为主体,各以一座母阙、二座子阙排成"三出阙"形式。阙楼砖砌台基井雕刻花纹,挑檐及斗拱、鸱尾等都描绘的清晰可辨,再衬托山峦、树木之景,更见阙楼气势恢宏。此图为唐代绘画中罕见的完整、大面幅、高等级的阙楼,是唐代建筑绘画之杰作,亦是唐代阙楼实物的形象资料,弥足珍贵,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接下来进入第一、二、三展厅,参观陕西古代文明展。

前言
陕西地处中国腹地、黄河中游。这里山川壮美、四塞险固、物产丰饶、人文荟萃,兼有黄土高原的苍莽豪迈、关中平原的广阔坦荡和秦巴山区的巍峨雄奇,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为陕西古代文明的演进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成就了陕西在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
陕西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摇篮之一。远在一百余万年前,蓝田猿人就在此生存繁衍。新石器时代,原始氏族社会繁荣发展,华夏始祖炎黄部落勃兴于黄河与渭河流域,拉开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序幕。
陕西曾长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中心舞台。"秦中自古帝王州",先后有14个王朝在此建都立制,历时1100余年。尤其是周、秦、汉、唐数朝,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中国历史最为辉煌的时期,其余泽绵绵久远。
陕西也曾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地。自西汉凿通西域、开拓出人类历史上沟通东西方文化与商贸往来的"丝绸之路",至唐代海纳百川、博大包容,京师长安成为当时万邦崇仰、八方辐辏的国际大都会。在此,中外文化交流融汇,其灿烂光华举世瞩目。
辉煌灿烂的陕西古代历史,造就了陕西文化遗存的完整性、丰富性和至高性,在诸多方面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最高水平。《陕西古代文明》展从本馆170余万件文物藏品中遴选出3000余件精品,旨在展示陕西乃至中国古代文明孕育、发展、鼎盛的过程。无论站在中国历史进程的纵坐标、还是世界文明发展的横坐标去观照,陕西古代文明都被视为一种辉煌的典范。我们相信,曾经为中华文明形成、发展与传承发挥过重大影响的陕西,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为卓越的贡献。
陕历博的人流量自然是和其名气相匹配,尤其是展厅的前头,一般都是最密集的地方。

史前时期
地处黄河中游的陕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和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陕西境内发现的蓝田人、大荔人等远古人类遗存及西安半坡、临潼姜寨、高陵杨官寨、神木石峁等早期文化遗址,反映了远古先民在*形成、演进的过程和生存、发展的状况,再现了陕西史前文明的基本特征和中华民族生机勃勃的童年。
人猿揖别(旧石器时代)
陕西是中国最早的人类起源地之一,蓝田人、大荔人、黄龙人和秦岭旧石器系统等重要遗存,不仅完整地展示出中国早期人类体质、智力的成长历程,更代表着中国旧石器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发展演进、自成体系的重要地位。
【蓝田人】
发现于陕西蓝田县的蓝田人,距今约有115万年,是亚洲北部迄今已知最古老的直立人。蓝田人已经能够用火,并能打制简单的石质工具。那时,陕西关中地区的气候较今温暖湿润,适于人类生存,人类于此繁衍生息。
01.蓝田人头盖骨(复制品)
03 . 大尖状器(复制品)
04 . 刮削器(复制品)
05.石片(复制品)
06 . 砍伐器(复制品)
07 . 石球(复制品)
08 . 石核(复制品)
旧石器时代
西安市蓝田县田公王岭出土

02.蓝田人下颌骨(复制品)
旧石器时代
西安市蓝田县陈家窝出土
【洛南盆地旧石器遗址群】
陕西洛南盆地分布着数以千计的直立人旷野活动地点和洞穴生活居址,发现了埋藏丰富的早期人类生活遗迹,出土了大量制作精美的各类石器,是目前所知全球最密集的早期人类活动区域之一,为研究现代人类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08.石球 09.石核 10.石片 
11.手斧
12.尖状器
旧石器时代
汉中市南郑县梁山出土

13 . 大荔人头骨(复制品)
14.刮削器(复制品)
15.小尖状器(复制品)
旧石器时代
渭南市大荔县段家乡出土
【大荔人】
发现于陕西大荔县段家乡的大荔人,距今约20~30万年,是我国首次发现的早期智人中的古老类型,也是迄今发现最完整的早期智人头骨化石,显示出与现代蒙古人种相似的体质特征。大荔人使用的工具以刮削石器为主,也有尖状器和少量石锥、雕刻器等,由此推断大荔人可能以狩猎为主,采集为辅。
【龙王辿遗址】
距今约1.5~2万年的龙王辿遗址,属于中国细石器工业起源、中国北方旱地农业起源、黄河中游地区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重要遗存。出土的石磨盘、磨制石铲等重要遗物,应是目前国内年代最早的磨制石器,标志着人类迎来了新石器时代的曙光。
宜川县龙王辿遗址远景
石磨盘使用示意图
龙王辿遗址用火遗迹
17.细石核 18 . 刮削器 
19 . 尖状器 
20 .  石磨盘
旧石器时代
延安市宜川县龙王辿遗址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氏族生活
﹣老官台文化时期
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渭水两岸、汉水上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大量氏族聚落。临潼白家、华县(今华州区)老官台、宝鸡北首岭和西乡李家村等遗址是陕西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距今约8000~7000年。这时的先民们种植粟类作物,饲养猪、狗等家畜,过着定居的生活。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兼有打制石器和细石器。制陶工艺比较原始,彩陶尚处于萌芽阶段。
●西乡县李村遗址
1 . 圆底钵
新石器时代
汉中市西乡县李村出土
10 . 船形壶 新石器时代
文化一统
仰韶时代
距今约7000~5000年的仰韶文化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也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为繁荣的史前文化。陕西密集分布着两千余处仰韶文化遗址,约占全国总数的五分之二,处于仰韶时代的中心区,并通过尖底瓶、彩陶等代表性的文化因素逐步向周边拓展,促进了不同区域文化间的互动与整合。

仰韶时代早期
仰韶早期文化以西安半坡及鱼化寨、临潼姜寨、南郑龙岗寺等遗址为代表。这一时期,带有圆形环壕的聚落普遍形成,农业有所发展,粟、黍等为主要农作物,人工饲养的家畜有猪、狗、鸡等。陶器制作精良,表面多绘制有写实或抽象的鱼纹、人面鱼纹、鹿纹、蛙纹、三角纹、波折纹、条带纹等,有些陶器表面还发现有各种刻划符号。
11 . 尖底瓶
12 . 陶钵
23 . *印纹陶盂
24 . 陶罐 
25 . 高领罐
26 . 几何纹彩陶钵
I 半坡文化 II 庙底沟文化 III 西王村文化
IV 后冈一期文化 V 大司空文化
VI 大河村文化 VII 下王岗文化

1秦安大地湾 
15芮城东庄村和西王村
2宝鸡北首岭 
16陕县庙底沟
3宝鸡福临堡 17渑池仰韶村
4
扶风案板村 18洛阳王湾
5
西安半坡 19汝州阁村
6临潼姜寨 
20荥阳秦王寨
7渭南史家 21郑州大河村
8华县元君庙﹣泉护村 
22安阳后冈
9
高陵杨官寨 23濮阳西水坡
10
华阴横阵村 24安阳大司空
11南郑龙岗寺 
25磁县下潘汪
12西乡何家湾 
26淅川下王岗
13铜川瓦窑沟 27郧县大寺
14夏县西阴村 
28邓州八里岗

仰韶文化遗址分布示意图
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渑池池县仰韶村而得名,距今约7000至5000年,是老官台文化的直接继承者。发达的彩陶、标识性的红陶尖底瓶和绳纹夹砂罐是仰韶文化最显著的文化特征。陕西地区的仰韶文化按时代顺序可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代表性遗址有西安半坡、临潼姜寨、高陵杨官寨、华县元君庙﹣泉护村、宝鸡北首岭和南郑龙岗寺等。
半坡F25复原
半坡F24复原
半坡F1复原
仰韶时代中晚期
仰韶中期以高陵杨官寨遗址为代表,文化分布范围空前,单个聚落的规模普遍扩大,社会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分工,并形成显著的层级差异,社会发展处于仰韶时代的最强盛阶段,彩陶发达,主要图案有写实或抽象的鸟纹、花瓣纹、弧线三角纹、圆点纹、条带纹等。
仰韶晚期关中地区聚落规模迅速缩威,遗址分布也大量减少,是仰韶时代最后的余晖。这一时期关中地区的居民发明了窑洞式建筑。社会分工更为精细,现了专门制作陶器的陶工,但陶器制作及彩陶加工都较仰韶中期粗糙。
27 . 贴塑壁虎纹罐
29贴塑蛇纹罐
新石器时代
西安市灞桥区南殿出土

30陶釜
新石器时代
西安市高陵区杨官寨遗址出土
31陶灶 32陶瓮
新石器时代
西安市高陵区杨官寨遗址出土
33彩陶钵 34陶盘 35彩陶罐
新石器时代
西安市高陵区杨官寨遗址出土
关中地区仰韶彩陶主要图案
36尖底瓶 37重唇口尖底瓶
新石器时代
西安市高陵区杨官寨遗址出土
彩陶曲腹盆
新石器时代
西安市高陵区杨官寨遗址出土
杨官寨遗址聚落环壕西门址沙盘
杨官寨遗址距今约5800~4800年,总面积约80万平方米,是关中地区仰韶时代中晚期最大的聚落遗址。遗址北部发现的东西600多米、南北400多米的大型环壕聚落遗址,是目前所知庙底沟时期唯一拥有完整环境的聚落遗址。已发掘的西门遗址由门道、壕沟、排水设施、"门房"等构成。两侧壕沟中出土的镂空人面覆盆形器、动物纹彩陶盆、涂朱砂的人面陶塑等均为同时期遗址中所罕见。遗址南部的制陶作坊表明一部分家庭专门从事陶器制造业,已出现简单的社会分工,而专门储藏陶器的窖穴则说明财产私有可能已经出现。这些发现表明杨官寨遗址具有了早期城市的特征,对认识当时的社会组织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壁画
新石器时代
榆林市神木县石峁遗址出土
石峁城址外城东门遗址沙盘
石峁城址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墙体残长2000米,外城墙体残长2840米。已发掘的外城东门遗址,规模巨大、结构复杂,发现了基本围合的石砌城墙,城门、角楼、马面等附属设施,现存最早的壁画,嵌在石墙缝隙中的玉铲、玉璜等重要遗存。专家初步认定石峁城址始建于龙山文化中期,延续至二里头文化早期,对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和中国早期文明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古国肇始
-﹣龙山时代
龙山时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000~4000年。此时生产工具及生产力有了新的发展,中国开始跨入文明社会的门槛。黄河及长江流域城邑林立,早期国家普遍形成,位于陕西北部的神木石峁等城址标志着这里已经进入古国时代。
1穿孔玉斧
新石器时代
铜川市耀州区药王山出土
2白陶鬻
新石器时代
西安市临潼区姜寨遗址出土
客省庄文化
渭水流域的客省庄文化是在陕西关中地区仰韶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区域文化。其陶器以单把鬲和高领折肩罐等器类为代表,排房替代了仰韶时代向心式聚落布局。
3镂孔器座
新石器时代
商洛市商州区三贤乡紫荆出土
4陶鼎 5双耳罐 6陶斝 8陶觚
新石器时代
商洛市商州区三贤乡紫荆出土

7陶盉
新石器时代
榆林市神木县石峁遗址出土

9陶盉
新石器时代
西安市临潼区出土

10高*罐
新石器时代
宝鸡市出土
城址
11鳄鱼骨板 12玉刀 13玉铲
新石器时代
榆林市神木县石峁遗址出土

15五孔青玉刀
新石器时代
宝鸡市陇县出土
石峁文化
石峁文化脱胎于陕北地区的仰韶文化,并在与周边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形成独特的文化面貌。其陶器以双鋬鬲、斝、三足瓮、豆、折肩罐等器类为代表。发现大量石城聚落,以超大型城址石峁遗址为中心。
牙璋使用示意图

14牙璋
新石器时代
榆林市神木县石峁遗址出土
11鳄鱼骨板
新石器时代
榆林市神木县石峁遗址出土
16鸟纹尊 17筒瓦 18三足瓮
新石器时代
榆林市神木县石峁遗址出土
20.骨质项链 21.玉坠 22.牙饰
新石器时代
西安市临潼区姜寨遗址出土

23.玉鹰 27.玉人头
新石器时代
榆林市神木县石峁遗址出土

24.玉璧 25.玉璜
新石器时代
延安市芦山峁遗址出土
26、小陶杯
新石器时代
汉中市西乡县何家湾出土
黑皮陶文化
仰韶文化中期之后,汉水上游地区脱离关中地区的文化轨道,出现黑皮红胎陶,陶器的器类也与关中、陕北地区迥然不同。这种黑皮陶文化具有环巴山地区的典型特征,一直持续到青铜时代,成为巴蜀文化重要的源头之一。
龙岗寺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现场

26、小陶杯
新石器时代
汉中市西乡县何家湾出土

27.玉人头
新石器时代
榆林市神木县石峁遗址出土
28 . 骨笄
新石器时代
咸阳市彬县下孟村出土

29 . 陶笄
新石器时代
西安市临潼区姜寨遗址出土

30 . 青玉铲
新石器时代
汉中市南郑县龙岗寺遗址出土

31 . 陶盆
新石器时代
汉中市西乡县何家湾出土

32 . 陶鼓
新石器时代

33 . 鼓形器
新石器时代
华夏共祖
炎帝陵
黄帝陵 黄帝手植柏
34 . 颜料杯、颜料研磨器
新石器时代
西安市临潼区姜寨遗址出土
35.双联陶环 36.骨锥 37.陶铃 
38.陶埙
新石器时代
西安市临潼区姜寨出土

39.陶塑人头像
新石器时代
延安市黄陵县出土

40.线刻人面骨
新石器时代
汉中市西乡县何家湾出土
41 . 骨雕人头像
新石器时代
汉中市西乡县何家湾出土

42.羊头陶塑
新石器时代
西安市临潼区姜寨出土

43.彩陶簋
新石器时代
渭南市华县出土
38.陶埙
新石器时代
西安市临潼区姜寨出土
44.刻符陶片
新石器时代
西安市临潼区姜寨遗址出土
仰韶文化晚期的很多陶器上刻划着具有一定规律和共性的符号,姜寨遗址中发现的刻划符号有38种,半坡遗址中发现了27种。这些符号显然不是无意识留下的痕迹,考古学家认为它们与平骨文、金文有类似之处,可以说是汉字的雏形,对探讨汉字的起源具有一定的意义。

45 . 刻符钵
新石器时代
西安市临潼区姜寨遗址出土
[史前艺术]
先民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初步认识了天文、历法等科学规律,也产生了图腾、占卜、祭祀等精神崇拜和活动,并物化为绘画、音乐、雕塑等艺术形式。在文明源起的造物智慧中,蕴含着先民们朴实真切的审美追求和原始神秘的精神信仰。

44.刻符陶片

陶器刻划符号
兽面纹壶
新石器时代
西安市临潼区姜寨遗址出土
人面鱼纹盆
新石器时代
西安市临潼区姜寨遗址出土
人面鱼纹盆是彩陶的代表作之一。目前所见多用作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孩童葬具"瓮棺"的顶盖。陶盆底部留有小孔,先民认为可供死者灵魂出入。内壁绘鱼群围绕的人面,应是当时的一种图腾,或包含着生者对亡者的祝福和长者对晚辈的亲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