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4国庆D3咸阳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三:科技、世界)
文摘
2024-12-23 00:04
宁夏
第五单元 动能—科技成果的助力
不论是哪个时代,科学技术都是生产力,是整个社会持续向前发展的助动力。秦汉时期,科技成就耀眼,相关学科体系形成,多项生产技术趋于成熟,是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在中央政府管理下的大型工程不仅体量浩大,而且充分体现出那个时代科技的发展水平;造纸术、天文历法、医学等学科的发展,也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和创新力,那个时代所展现出的发展动能,是国家强大实力的充分体现。国家工程
"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形成了统一的国家制造体系和生产标准,为大型工程建设提供了空前强大的力量和保障。秦汉时期,随着技术的进步,都城建设、宫殿修筑发展迅速,先后建成了规模空前的战略性交通干道和长城防御工程体系,各类推动生产和生活进步的工程也随之兴建。秦汉时期的宫殿建筑多为高台建筑,是一种由夯土和木结构相结合的建筑形式。西汉已有的多层建筑,在东汉时期不断优化,建筑的屋顶形式更加丰富。砖与砖结构技术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式样新颖的垒砌新技术和新的砖结构建筑形式。■秦咸阳宫第一号宫殿遗址初步复原图及复原透视图咸阳宫是秦汉时期宫殿建筑的典范,是奏都咸阳的核心建筑,由一组庞大的宫殿建筑群组成,是秦廷议事和举行朝会的地方。因受渭河北移的影响,遗址受到严重破坏,其整体布局目前还不明确,但在一号宫殿建筑遗址中发现的各种大型建筑材料和建筑构件,充分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工程技术水平。万里长城是古代土工建筑技术的重要成果,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秦汉长城多采用夯土版筑技术筑成。它的修建反映了当时规划设计、测量、建造技术以及工程管理等方面的高超水平。具体采用哪一种方法,取决于经行地段的地理条件和当地的流行技术。山地多用石,平野和草原多用土筑,土坯垒砌主要见于西北地区,同一地段的塞墙、城障和亭燧,基本采用相同的方法建造。长城版筑夯土墙体建造工序
●地基修建
●墙体版筑
1、搭建模板,在版筑夯土墙体的四角立圆木。2、圆木固定之后,在墙体两侧及两端竖向摆放木板,在木板交汇处用绳子将模板捆绑在圆木上面做好固定。
3、向搭建好的木框里填土后,由工匠进行开筑。《中国机括》
古代科学技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一天下"制度的设计下,没有动员不到的人们,也没有到达不了的地方。此时的中国,以强大且具有自身文化特色的科技实力,路通八方,纸书万国,星数引航,习观自然,并以举目的创造力和创新力,造就了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齿廓涡轮,也拓开了与世界连接的通途,开启了具有全球意义的文明交流。驰道和栈道的修建,是秦汉时期规模宏大的筑路工程,对于陆路交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秦代已出现了楼船,橹、舵、布帆的发明与应用,促进了汉代船舶制造技术的进一步提高。陆路、水路交通的繁荣,促使交通运输系统不断完备。交通事业在秦汉时期的空前发展,为后世中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本格局。秦汉时期出现了几种特殊的道路形式,有实现立体交叉的复道,有两侧筑壁以保证通行安全的甬道,还有以"阁梁"方式跨越险阻的阁道等。复道、栈道这种道路形式,随着桥梁建造技术的发展而出现,到了秦汉时期,已经有了梁桥、拱桥、索桥等多种形式,其中最负盛名的桥梁是长安附近的渭河三桥。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士的帛书《驻军图》中记载,在三角形城堡上可以看到有道路蜿蜒折下,道路旁标有"复道"二字。该"复道"伸向河边,用意可能在于控制渡口,以与对岸的"周都尉军"接应。武关道蓝桥河栈道
从遗迹分布的形式分析,蓝桥河栈道的宽度可达5米左右,具备满足车辆通行的必要宽度的特点,显现出形制上的优越。战国时期,秦军的战车队列可能曾经由此向东南进发,很可能经这条栈道实现过大规模的兵运和粮运。而秦始皇出巡记录中所谓"上自南郡由武关归"等,也说明这段栈道具备通行皇帝乘舆的条件。
III 段蓝桥河北向而流,在此向东北偏折。遗迹分布地段长达81米。两端之间,河水落差3.5米,在叠峙的巨石间穿过,冲积成面积约为200平方米的深潭。栈道遗迹并不随水势呈急落的陡坡。在遗迹分布地段的南端,栈道底孔有一部分没入水中。北端的栈道壁孔连线竟在积潭1984年4月水面7米以上。整个地段分布底孔113个。壁孔往往在高峻的山崖上,不能一一准确察勘,已发现的有29个。这处栈道遗迹的突出特点是底孔高度密集,与一个壁孔相对,或可凿有十数个底孔底孔多为圆形,直径不一,多为15-30厘米,应说明所插立木柱的材料规格不同。个别的底孔也有方形的。壁孔多为长方形,亦有少量圆形壁孔。石孔的形制并不一致,似可说明栈道开通之后,又历经多次维修。值得重视的是底孔并不绝对作直线,从壁孔到最下层的底孔,有的地方纵列7个底孔,并依山势由上而下从一排而增加到二排。这是与栈道远山一侧更需加强强度的要求相适应的。最下层的底孔有一种特殊的排列形式,即两两并列,应该是为了使这最长而承重最大的立柱直立不偏,在道上交行重车时亦不致折毁。
■蓝桥河栈道遗迹波斯御道是一条横贯波斯的大道,由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主持,修建于公元前5世纪。这条御道是波斯帝国的主轴,从萨狄斯的西边(今土耳其伊兹密尔东约96公里)出发,向东穿过今土耳其的中北部,直到古亚述国的首都尼尼微,再折向南方抵达巴比伦(今伊拉克巴格达)。御道还有诸多分支,这些分支可以通往地中海东岸、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和东部等地。御道设有多个驿站和信使,不仅是重要的运输通道,也可以保障帝国内部的快速通信,为帝国的高效运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制车
秦汉时期,随着车辆制造业的进步,一些传统车型得到改进。适应不同运输需要的新的车型,也陆续出现并逐步得以普及。诸如四轮车、双辕车、独轮车等车型的出现和普遍应用,对后代车辆形式的多样化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山东嘉祥洪山出土汉画像石制作车轮画面■制车工艺的顶峰﹣﹣秦陵铜车马秦车的制作,在中国古代马车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秦始皇帝陵园出土的彩绘铜车马,是青铜铸造史上的杰作,为研究秦代机械结构的设计、金属构件的加工以及制造工艺,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02车马出行图画像砖 东汉 1959年四川省博物馆调拨03铜马衔镳 汉 1959年陕西渭南潼关吊桥杨氏墓群出土大型水利工程
秦汉时期的水利工程,在规模、技术和类型上都有了重大发展。农田水利工程的分布,以关中地区为中心,向西北、西南等地区扩展。水力机械如灌溉水车、水排等新发明,均位列世界前列。■脚踏翻车整体结构及名称示意图
翻车的主体部分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取水部分的车桶、大小龙头轴、刮水板、率钉、夹耳(龙骨);二是由人操作的扶手支架和脚踏板等。水利工程的发展,基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又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秦汉时期水利工程的建设,促进了这一时期农业技术的提升和水田面积的扩展。水田陶模型在长江以南的两汉墓葬中较为多见,有蓄水池(陂塘)、沟漕(应是农渠)和稻田等多种形制,生动地展现了水利设施建设的普遍性。水车最早出现于东汉时期,称"翻车"。由于史料的匮乏,翻车具体是哪一种灌溉器具,仍存在着争议。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元人王祯的"翻车是后世龙骨车"的说法。他认为,翻车就是龙骨车,是东汉末年的宦官毕岚发明的,三国时期的魏国人马钧对其进行了改进。秦汉时期中国完成了从青铜时代向铁器时代的过渡,生产工具和兵器铁器化、冶铁技术的进步以及炒钢、百炼钢和铸铁脱碳钢技术日趋成熟。其中,炒钢技术的发明与百炼钢工艺的日益成熟是秦汉时期钢铁冶炼技术发展的一大标志,东汉利用水力鼓风冶铁,大大提高了冶铁的质量。随着工具的全面铁器化,这一时期的农业生产力也大幅提升,农业生产全方位发展。■排气进气的风门,分别设在两头的圆板上,排气管下通地管,外接炼炉。■皮囊是利用多块牛皮或羊皮拼凑缝起来的数个圈筒,圈筒分别钉结胶合在囊体圆板和木环上。■横木中段结固在皮囊的圆板上,两头伸展出去固定在左右的墙垣或柱身,便于操纵推拉。1974年陕西西安长安纪阳公社小苏村南(秦阿房宫遗址)出土06 T 形铜零件 汉 1954年陕西宝鸡眉县营头二村征集铜镜的制作在战国时期已形成固定的工艺,铜锡比例适当且成分稳定,制作技术已达到成熟阶段。汉代铜镜的制作,在此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且出现了新的品类"透光镜",即当阳光照射到镜面时,镜面的反射投影可映出镜背的纹饰和铭文。秦汉时期,随着冶铁技术的进步和铸铁的普遍使用,对当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考古发现的大量铁器、冶铁遗址的发掘,也证明了新技术、新工艺的相继涌现,标志着冶铁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大一统国家的建立,秦汉王朝形成了统一的兵器制造管理体系,建立了生产标准化系统,成为其军事实力的重要保障。11铜弩机构件 秦 1981年陕西西安临潼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出土13铜弩机 汉 1980年陕西西安临潼沙河村南出土作为中国古代人工合成的两种有色化合物,中国蓝和中国紫不但代表了古代中国科技史中独树一帜的文明成果,还丰富了中国古代颜料的种类,是古代先民的智慧结晶。中国蓝和中国紫作为颜料,在秦始皇帝陵兵马俑身上的彩绘中已经发现。"中国紫"目前在自然界中还未发现,是中国古代人工制备的一类无机颜料。化学成分为硅酸铜钡,属混合物,易溶于水,在今天也是需要利用最新科学技术才能合成的一种物质,化学式组成是BaCuSi2O6。中国紫的广泛使用
该颜料在战国晚期至东汉晚期的中国大量使用,诸如秦陵兵马俑、秦代宫殿壁画、西汉墓室壁画、彩绘陶器、彩绘陶俑等,均检测出极大量的"中国紫"和"中国蓝"及其他各色颜料的使用痕迹。
■中国蓝、中国紫的粉末
■偏光显微镜下中国紫颜料颗粒靖边杨桥畔汉墓出土彩绘陶盒
靖边杨桥畔汉墓出土彩绘陶灶
河南洛阳东汉墓中国紫彩绘壁画中国紫的制备较为复杂,需要石英、石青、硫酸钡,同时需要使用氧化铅或者碳酸铅作为助熔剂,调和之后在1000度左右的情况下,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中国紫。在现代工业条件下,用石英粉作硅源,铜绿和氧化铜作铜源,硫酸钡、碳酸钡和氧化钡作钡源,氧化铅作铅源,才能模拟制备出包括中国紫(BaCuSi206)在内的古代人造硅酸铜钡颜料。中医和中药是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秦汉时期,我国中医学的基本体系已经建立,临床医学理论得以奠基。在病理研究、诊治、草药以及针灸、体育健身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不但为后世留下了各类医药学名著,而且良医辈出。其中,张仲景奠定了中医辩证施治的基础,华佗在当时已施用全身药物麻醉术进行外科手术。秦汉时期的医官,分为中央医官和地方医官,医官制度日益完善和规范。同时,还制定了开明的医学传承政策。这些是医政活动开展的基础,也是医政发展的保障。《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记载:"属官有太乐、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医六令丞。"秦在统一六国之前,已设有太医令,西汉时设太医令、丞,分属太常和少府,均主医药。《汉书》中可见的医官职名有:太医监、侍医、女侍医、医工长、医待诏、本草待诏、乳医等等,从这些名称中也可以看出,医官有不同的等级且分工不同。《汉书·武五子传》:"旦得书,以符玺属医工长。"颜师古注:医工长,王宫之主医者也。"满城汉墓出士的"医工"铜盆和海昏侯汉墓出土的"医工五禁汤"漆盘,作为实物证据,证明了文献中的记载。
■满城汉墓出土的"医工"铜盆《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名著,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早期成就。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成书于汉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奠定了后世本草学的基础。《伤寒杂病论》则确立了理、法、方、药具备的辨证论治的医疗原则,大大充实了中医药学体系的内容。1、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墓
医简有《天下至道谈》《十问》《杂禁方》和《合阴阳》4种,总计200支。帛书10种,即《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乙本、《五十二病方》《脉法》《阴阳脉死候》《杂疗方》《胎产书》《养生方》和《却谷食气》。此外还有帛画《导引图》1幅。
2、湖北江陵/张家山西汉墓
张家山西汉墓M136
竹简内容为养生修身之道类的食气却谷之法。
张家山西汉墓M247
竹简《脉书》与《引书》。
3、四川成都/老官山汉墓M3
八部医书:《五色脉脏论》(此为简称).和根据简文内容分别初步定名为《敝昔医论》《六十病方》《脉死候》《经脉书》《脉数》《诸病症候》和《病源论》等。
4、安徽阜阳/安徽阜阳夏侯灶墓
竹简《万物》收载药物约110种,提及了40多种疾病。世界最早使用"诊籍"的,是我国西汉初期的仓公。仓公是战国末期著名的医家,复姓淳于,名意,曾任齐国太仓长,故世人称之为"仓公"。文献记载,他一共诊治过25位病人,治愈15例,不治10例。诊治记录中有病人的姓名、性别、籍里、病状、病名、诊断、病因、治疗、疗效、预后等,史称"诊籍",也就是现在的病历。医药配方与计量
秦汉医学成就之一便是药物方剂的进步,西汉初期,以方治病已成为主要手段,许多方剂已有固定方名。同时,方剂的进步也离不开对药物认识的提高与针灸技术、医疗用具的发展。
药物剂型的转变
人们对于药物作用的认识,主要着眼于药物本身,剂型只是作为更好发挥药效的参考因素。在病急、病重时多采用煎剂,病程较长时采用丸剂。西汉以前,内服药物的剂型以"冶末吞服"法为主,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书成之时,大部分药物方剂已均采用煎煮服用法,实现了从"吃药"到"喝药"的转变。从吃药到喝药的转变
吃药:散剂、丸剂、膏剂
喝药:汤剂造纸术是汉代一项最重大的发明,也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西汉时期我国已发明了造纸术,利用废旧麻料制成原始型的植物纤维纸。东汉的蔡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良、完善造纸术,"蔡侯纸"的出现,是纸张开始取代竹帛的关键性转折,改变了"简重而帛贵"的现象。此后,造纸术传到了世界各国,促进了文明的交流和发展。以麻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植物纤维——麻纸,在西汉时期已经出现,并用于书写文字和绘图。此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麻的脱胶、柔化、漂白等工艺技术,使生硬的麻皮变成柔软的纤维,经过切麻、洗涤、蒸煮、打浆、晒纸等,制成麻纸。天水放马滩汉纸本地图
1906年,出土于甘肃天水放马滩5号汉墓,造纸原料为麻类植物纤维,是西汉的早期麻纸。纸面光滑平整,纸质薄软而有韧性,碎片边缘不规整,显微镜下,可见其纤维分布较均匀,纤维按异向交织接密。这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用于书写的纸张实物,也是最早的纸绘地图。
■天水放马滩汉纸本地图灞桥纸的成分
灞桥纸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纤维纸。在4-10倍的放大镜下作物理结构和纤维形态的外观检验发现,该纸质地粗厚,表面不够平滑,局部有小段双股细绳头,其基本成分为被分散的单纤维,交结处呈现杂乱无章、无规则的经纬纹。故可认为其是较粗糙的麻纸,原料组成是废旧的麻头、破布的麻纤维。
另外,经过多次显微分析化验,确认灞桥纸的原料纤维主要有大麻纤维,还有少量的麻纤维。
■灞桥纸自然边缘(X70)
■灞桥纸实物(x3)
■灞桥纸实物(扫描电镜x500)
■灞桥纸纤维形态(x80)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周边生态环境的变化,秦汉时期的人们,已经对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有了深层次的认识,逐渐形成了先进的生态意识。其中,山林保护意识、"时禁"意识、"天人合一"思想便是其最重要的反映。这些意识的形成,客观上指引了人们的生态行为,呼吁人与自然的和谐,维护了自然生态平衡,对秦汉时期的生态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此时,政府设置了专门的生态职官,对森林资源、野生动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进行相关保护,制定了相对完备的生态保护措施。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系统的山林保护意识,不论是社会礼俗、学人论说,还是统治者的封禅祭祀活动,都可以看到其中所反映的山林保护意识的内容。■洿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秦汉时期,设立了专门的职官来保护生态环境,涉及水利、山林、苑囿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对保护生态和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此外,还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规章制度,以规范人们的生态环境行为。《吕氏春秋》的《十二纪》系统地写述了一年十二个月的天象规律、物候特征、生产程序以及注意事项。林川泽,牺牲无用牝。禁止伐木,无覆巢,无杀孩虫胎夭飞鸟,无麛无卵。→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取生荔、慶(卵)穀,毋口口口口口口毒鱼鳖,置穿罔(网),到七月而纵之。秦朝时,九卿之一的少府管理山林川泽,少府设置有苑官,林官,湖官,陂官等。记述了一年12个月的有关自然环境的要求,规范了人们在不同季节的生态环境行为。→仲春之月……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毋作大事,以妨农功。雁鱼铜灯的设计非常巧妙,整体由雁头、雁体、灯盘和灯罩组成,灯盘和灯罩能够转动开合,既实现了挡风的功能,又可调节光线的明暗度和照射角度。之所以称其为"环保灯具",是因为雁的腹部盛有清水,灯被点亮后产生的烟,会顺着雁的颈部进入雁的腹内,最后溶于水,从而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01彩绘雁鱼铜灯
西汉
1985年陕西神木店塔村西汉墓出土《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是秦汉时期两部著名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记载了运用勾股定理做天文计算的方法,及采用复杂的分数算法以揭示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九章算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数学专著,汇集了从先秦至汉代的算学发展历史,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方法的形成与数学体系的确立。算筹
算筹,是中国古代常用的计算工具,也叫算、筹、策、筹策、算子等,应用十分广泛。古代的算筹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的。算筹记数遵循十进位值制,不仅使用了先进的记数法,而且有一套表示未知量和代数式的方法,它以独特的方式实现了代数符号的功能,对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功不可没。
■陕西旬阳出土西汉象牙算筹算筹如何表示数字?
用算筹表示数,有纵式和横式两种方式。纵式中纵摆的每根算筹都代表1,上面横摆的一根则代表5。横式中横摆的每一根都代表1,其上面纵摆的一根代表5。
纵式:
横式:
采用纵横两式,在表示多位数时可以防止相邻两数字的混淆,个位和百位用纵式,十位和千位用横式,纵横相间。算筹不能直接表示数字"0",多位数中的零则用空位表示。例如,1860867,用算筹表示为:算筹如何表示分数?
带分数的表示,一般是整数部分在上,分母居右下,分子居左下。化为假分数时分子在上,分母在下。例如,《邱建算经》卷上第3题中,49又45分之41表示为:
化为假分数则表示为:数学工具"规矩"的应用
矩的使用是我国古代数学的特色。它不但可以用来画直线、作直角,而且可以用于测量,有时还可代替圆规,堪称万能工具。
用规矩绘制几何图案
秦汉时期的铜镜纹饰复杂,工艺多样。铜镜图案的绘制,需要用到多种几何制图的方法。使用规、矩、尺等测绘工具,可以完成"等分圆周"或"等分弧"等技术难度较高的绘制。
■画像石里的规
■画像石里的矩步骤一:使用矩进行4、8等分圆周
4等分圆周,先画圆的一条直径,再使用矩过圆心作该直径的垂线,画出另条相垂直的直径。在4等分圆周的基础上,先用矩把一个直角等分,作出一条直径。再使用两次矩,可作出另一条与其垂直的直径,这样用4条直径则可实现圆周的8等分。在等分圆周的基础上,选取适当长度的半径,以圆周上各等分点为圆心依次画弧,可得到均匀的连弧图形。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技术,在原料中增加了树皮和旧鱼网,开了木浆纸的先河,制造出质量较好的植物纤维纸,被称为“蔡侯纸”。这种纸的原料易得、制作成本低,成品便于书写,取代了绢帛和简牍,成为中国对世界文化的一项重大贡献。■贾湖遗址出土的猪下颌骨(齿列扭曲)
猪的驯化
猪的驯化在我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我国古代先民最重要的家畜和肉食来源,还同时为人们提供了动物油脂、皮革等重要的生活材料。
距今约8500年■河姆渡文化炭化稻谷
水稻栽培
中国史前已有水稻栽培的历史,相关遗迹出土地点已达167处。中国作为亚洲栽培水稻的起源地的观点,已获得越来越多的考古学证播的支撑。
距今不少于10000年万剂学是中医研究治法与方剂的配比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传统学科,东汉末年,张仲景撰《伤寒杂病论》。含酒精饮料的酿造
利用发酵作用酿造的含酒精饮品,在古代文化中具有重要的社会、宗教和医学意义。世界上目前发现最早的与酒有关的实物资料,出自我国的贾湖遗址。
距今约8000年中国是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栽培大豆的起源地。作为我国传统的五谷之一,大豆在古代被称为"菽”,是一种主要的食用油料作物和植物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距今约4000~5000年缫丝是丝绸生产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环节,它的出现是丝绸技术起源的关键。中国是最早利用蚕茧抽丝的国家。
距今5000余年
公元4世纪左右,中国的养蚕和缫丝技术传到日本。6世纪中叶又逐渐传到欧洲。此后,意、法等国才开始养蚕和缫丝。公元前11世纪,中国养蚕技术传入朝鲜后再传入日本。秦汉以后,经丝绸之路传入中亚、南亚及西亚地区,公元6世纪中叶,拜占庭帝国从中国运蚕种至法国,是为西方蚕业之始。弩和弩机的发明与改进,对古代战争产生了重要影响,被称为"中国之利器"■垄作法示意图
分行栽培(垄作法)
分行栽培是指在栽培时按照有行距的直线分行来进行播种或移栽的方法。在它出现之前,农人普遍采用撒播或点播的方式来播种,这并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和收成。
不晚于春秋时期西方自公元前2000年一直采用块炼铁技术,直到14世纪欧洲才开始生产生铁并铸成铁器。针灸是通过物理刺激人体穴位的治病防病方法。其中,针法是用金属针具针刺穴位,灸法则是用燃烧的艾绒或其他热源烧灼或温烤穴位。■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两种或以上农作物
多熟种植
我国先民至迟从战国时期就已通过多熟种植来提高复种指数,使地力得到充分利用。
战国时期
直至18世纪,欧洲在土地利用方式上还在采用通过休耕来恢复地力的三圃制甚至二圃制。有著名的齐刀币铜质范盒;汉代叠铸技术的设计非常高超,主要为铸钱业所用。提花机是中国古代一项极为重要的发明,对世界近代科技史有重要贡献。18世纪,借鉴花楼机上挑花结本的提花原理,法国人贾卡制成了用打孔的纸版和钢针来控制提花的纹版提花机。19世纪,打孔的纸版对早期计算机的程序控制有启发。我国是世界上温室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在温室增温技术方面有诸多创造。早在汉代就有了关于温室最早的确切记载。古罗马约在中国汉代出现了温室栽培,但其技术未能流传下去。西欧出现于18世纪初,美国出现于1880年,日本出现于1830-1840年。■胸带式系驾法
胸带式系驾法在我国被采用的时间比西方早数百年,也是从西汉到宋代的主要系驾方式。
西汉时期世界上最早的滑动卡尺,由固定尺和活动尺两部分组成。两尺通过导槽、导销、组合套等部件嵌合在一起,后者可以在前者上平行滑动。水碓是一种用水力驱动的舂捣式加工机械。文献记载表明,中国最早使用水轮的机械是水碓。一类特种车辆,借助巧妙的传动机构,车辆在行进中无论怎样转向,车上的木人始终将手臂指向正南。大约在商代早期,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古陶和印纹陶器的实践中,创造了原始瓷,最晚在东汉时期已烧制出成熟的瓷器。■水排
水排是一种水力鼓风机械,用于冶铸,发明于东汉初年。
公元1世纪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是现代世界通行的记数法,算筹记数法是中国人早期比较普遍使用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中国古代重要的天文仪器,主要用于测量正午日影的长度,确定夏至和冬至的时间,进而确定回归年的长度和历法的起算点。先秦时代已有盈不足方法的各种形式。中国传统数学著作大都含有此内容,如西汉成书的《九章算术》第七卷就记载了盈不足的3条术文。最早对杂种优势的利用,中外均首推家畜远缘杂交的成功﹣﹣骡子的出现。除了骡子,中国古代在猪、牛等家畜及家蚕的育种中,也充分利用了杂种优势。成书于战国中期的《墨经》最早述及小孔成像现象;后世学者如沈括赵友钦等又对小孔成像现象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在西方,最早记载小孔成象现象的是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不过他给出的解释基本上是错误的。直到公元10世纪,阿拉伯学者伊本·海塞姆才对小孔成像的原理给出了正确的解释。中医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关于四诊法出现的最早证据来源于马王堆出土的、抄写时代不晚于秦汉之际的一卷帛书。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有一卷记述了十一条脉的循行路径、病变、诊断及其治疗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构成了后世中医经脉学说的基本面貌。本草学是研究药物的名称、性质、效能等和主治病症的一门传统学科,是中国传统医学中药物学和方剂学的基础。《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约本草学专著。今天的线性方程组解法在中国古代称为"方程",《九章算术—方程》中已提出这一说法。占星术,也称星象学,是用天体的相对位置和相对运动(尤其是太阳系内的行星的位置)来解释或预言人的命运和行为的系统。玛雅历是一种精确的日历系统,通过两种独立的纪年系统来确定每一天。第一种纪年记录了一个仪式活动的周期,现代的学者命其名为"卓尔金历",卓尔金历分为13个月,每个月20天,玛雅人通过将13个月和20个日依次匹配,循环一次就是260天。第二种纪年记录了太阳年,被称作"哈布历"。哈布历的一年有365天,分为18个月,每月20天,以及剩余的5个"晦日"。玛雅人将两种历法组合使用,形成了一个为期18980天的周期轮回。用我们中国人比较熟悉的方式来表述,即52年一个"甲子"。■以365天为一周期的哈布历(左侧大齿轮)与以260天为一周期的卓尔金历(右侧两个小齿轮)的啮合图。中国古代天文学在秦汉时期的发展,成果突出。天文学体系逐渐形成,许多天文观测技术趋于成熟。不但形成了历法体系,出现了天文仪器和天象记录,更发展出了天文学派,出现了多个伟大的天文仪器的发明家。《太初历》《三统历》《史记·天官书》和《灵宪》等天文著作的出现,多种天文仪器和天象观测手段的发明与运用,以及各种天体结构理论的提出,都标志着中国古代独特的天文学体系的初步形成。汉代设有专门的机构﹣﹣太史,负责天象的观测记录、每年历书的推算等工作。石。本注曰:二丞,掌守明堂、灵台。灵台掌候日月星气,皆属太史。掌天时、星历。凡岁将终,奏新年历。凡国祭祀、丧、娶之事,掌奏良日及时节禁忌。凡国有瑞应灾异,掌记之。天文记录
秦汉时期,对天象的观测和理解也有所进展。人们对于五星聚合、日月食等特殊天象最为关注。《汉书·天文志》记载,汉高祖刘邦因"五星聚于东井",被认为是"高皇帝受命之符也"。陕西靖边县杨桥畔渠树壕汉代壁画墓,壁画总面积约20余平方米,内容有星象图、持铎门吏、车马出行、侍女、宴乐等,具有星形、星数、图像、题名四要素的天文星象图,也是中国考古首次发现的四宫二十八星宿,为准确地认识二十八宿及中外星官提供了科学依据。汉历法中的岁星纪年方法
我国古代很注意对五大行星的观测。历代天文机构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记录五大行星在恒星间的位置变化。编制历法的时候,还要同时计算五大行星的行度。
岁星即木星,其恒星周期是11.86年。在古人看来,大约每经过十二年之后,木星就又会出现在同一星空区域内。因此,古人就将天赤道带均匀地分成十二段,使冬至点正处于一分的正中间,这一分就叫星纪。由西往东依次为"十二次",将每年木星所在的"次"记录下来,就成为自然的纪年资料。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上有关于彗星的原始描绘。书中共有31幅彗星图(其中2幅残缺),这些图呈现了不同类型彗星的彗核和彗尾,完成这项工作至少需要收集几个世纪的观测资料。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关于彗星图像的文献记载。斯特拉波与《地理学》
斯特拉波(约前64-23)是古罗马的历史学家、地理学家,著有世界上第一部地理专著《地理学》,为西方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老普林尼与《博物志》
盖乌斯.普林尼.塞孔都斯(约23-79),通称"老普林尼"以与其外甥"小普林尼"区分,古罗马百科全书式学者,著有《博物志》。老普林尼一生勤奋好学,他研究天体、海洋、金属、动植物等多种领域,所著书籍是后人研究古代世界各个方面的重要史料。
■1635年印刷的《博物志》中老普林尼的画像
苏美尔﹣巴比伦文明是诞生于两河流域的伟大文明。如今,苏美尔文明已被埋藏在沙漠之下,变成了历史遗迹。苏美尔文明败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外部新兴文明如希腊和伊斯兰文明的征服和取代之外,还有农业开发所导致的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包括不合理的灌溉对森林的破坏等。加之地中海气候的特点,使河道和灌溉沟渠淤塞,土地"盐化",最终导致了在古巴比伦晚期(约前1700),以吉尔苏为代表的大批苏美尔城市被永久放弃,苏美尔文明逐渐消亡。02复活节岛文明(今复活节岛)
复活节岛的居民,从公元5世纪时的小群体,经过1200年的发展,曾达到了8000-20000人的规模。但人们无节制地砍伐树木、开发耕地,用木材制作独木舟,并将其用作燃料、建筑材料的行为,致使公元1600年,复活节岛上的树木几乎被砍伐殆尽,水土流失严重,土地也因此越来越贫瘠,农作物产量下降。环境的剧变给复活节岛带来了巨大冲击,辉煌的文明无以为继。
■复活节岛石像玛雅文明曾有过辉煌的过去,但在公元10世纪初期突然神秘地衰落了,至今仍是千古之谜。研究表明,玛雅人为了满足人口的粮食需要,无限度地开辟耕地,大量砍伐或烧毁森林,并在梯田和台地上单一种植玉米,使水土流失日益严重,耕地生产能力下降,造成生态环境极端脆弱,使农业生态系统的抗病虫害能力减退,导致玉米花叶病毒连续爆发。玛雅文明因此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农业基础而走向衰落。楼兰文明的消失,是森林消亡和生态环境变化导致的区域性人类文明消失的又一具体例证。楼兰古城,位于古代塔里木河尾端形成的一个小三角洲上,早在公元2世纪以前,楼兰就是西域著名的"城郭之国",属西域36国之一,曾经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全盛时期的楼兰,地势平坦、河湖密布,是植被茂密的绿洲。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对古楼兰文明的起源、发展和消亡进行了广泛研究认为,楼兰文明的消亡,与气候的变化、河流的改道、森林的覆灭、农业的衰很等牛态环境的变迁和社会的长*关系密切。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国人在整个自然界寻求秩序,并将之视为一切人类关系的理想。先秦两汉时期的哲学家创立了这一思想,后代的哲学家将这一思想发展成熟。天人合一的哲学观,是东方综合思维模式最高、最完整的表现,弥补了西方分析思维模式的不足。《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国人在整个自然界寻求秩序,并将之视为一切人类关系的理想。先秦两汉时期,中国哲学家确立并由后续哲学家发展成熟的这一命题,正是东方综合思维模式的最高、最完整的体现。横跨两层的数字帷幕,360度沉浸式视听效果,在四季更迭情境的层层推进转换中,体会自然与人世间的某种不可言说的秩序,即中国古代哲学追求的本真。国运昌盛,经济繁荣,秦汉王朝与域外世界逐渐展开了大规模、全方位的交流与互动,从草原丝路、陆上丝路到海上丝路,域外多彩的世界进入了中国的视野,中国多姿的生活也吸引着域外人口的迁入,古代中国认识世界的新格局打开了。自此,开放、包容的中华文明,始终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和合融通,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的文化交流,早在商代就已经开始。战国晚期,秦地墓葬中出土了大量运用宝石镶嵌、珠化、掐丝等细金工艺的黄金制品,这些工大多源自西亚,体现出战国晚期秦国与欧亚草原之间文化的密切联系,也是早期中西方物质文明交流与传播的集中反映。秦人早期活动于西汉水上游、陇山东西、渭河及其支流汧河、牛头河流域,处于丝绸之路的东端、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接触的边缘地带。在早期秦文化中包含的诸如和田玉、短剑、铜鍑、金器等物质文化因素,表现出其与北方草原及域外文化的交流。战国晚期
甘肃省马家塬墓地M14出土
甘肃张家川博物馆藏
■对虎纹金箔带形饰战国
新疆阿拉沟墓地M30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金灶
东汉
陕西西安未央区卢家口出土
底部有金丝缀成的"日利"二字动物纹装饰是著名的"斯基泰艺术"三要素之一,是北方民族和草原文化最为显著的标志。圆雕动物形饰件,广泛分布于战国中期和晚期的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和甘宁地区,以鹿形、羊形、牛形等为主。这些饰件大多数为整铸,也有分铸后组装而成的。同一动物表现不同的姿态,一般呈现俯卧或蹲踞状,比例适宜,肌肉丰满,形象非常生动。铸造成型,出土时分置于墓主左右手。带钩是中原文化常见的腰带组件,出土于战国晚期戎族墓地的这两件金带钩,体现了中国北方地区草原文化与以秦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秦国一位叫"苍"的铸铜工匠墓中出土,同出的还有其他类型的陶模具。这件长方形腰牌饰的模具上有3个长方形小凹槽,背面附有草拌泥。模具中心是一后肢翻转朝上的神兽,神兽头生大角,角上装饰有带耳的勾喙鸟首,肩部和臀部装饰有螺旋纹。这种后蹄翻转180°的动物图样是早期铁器时代欧亚草原民族流行的一种装饰题材,侧面反映出这一时期秦与欧亚草原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模具范铸工艺流程示意图
01制模02拓范03合范04浇铸05去范06修正1947年俄罗斯戈诺阿尔泰巴泽雷克墓地6号冢墓出土公元前4世纪
马鞍布长226厘米宽62厘米
1947年俄罗斯戈诺阿尔泰巴泽雷克基地5号家墓出
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
5号冢墓出土的马鞍布上有来自中国内地的凤鸟纹织锦。6号冢墓出土有中原地区生产的山字纹铜镜,这些物品成为草原丝绸之路形成的标志。秦建国之初,地处西陲,与戎狄接壤,这为其与西域及草原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便利。考古资料表明,秦很早便经由西戎与西域地区有了文化接触,并以开放的姿态包容吸纳了各种因素。早期秦文化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受到来自欧亚草原不同文化因素的影响,甘肃东部、新疆北部与阿尔泰一南西伯利亚地区之间,始终存在着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对汉代丝绸之路的孕育与产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铜鍑,是早期游牧民族最重要的生活用具,一般为双直立耳,筒形腹或球形腹,底部有圈足。我国出土的早期铜鍑,沿中原地区的北方和西北方呈弧线分布,年代区间约为西周晚期至战国时期(公元前9﹣前3世纪),中国以外尚未发现早于公元前9世纪的双耳圈足铜鍑。因此有学者认为,青铜鍑起源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后来当这一地区游牧文明形成后,这种适合游牧生活的炊具便在欧亚大陆草原早期游牧民族中广为流传。
1957年陕西榆林神木纳林高兔村出土
两汉时期是开启中外文化交流最重要的时代。古代中国与西方的陆路和海路交通格局,大致形成于这个时期。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元狩四年(前119年),张骞两度出使西域,史称"凿空"。汉武帝平定南越,灭卫氏朝鲜,建立汉四郡,开辟了通过南海、印度洋航路与西方交往的海上通路。丝绸之路的开辟,促使汉王朝开始联通世界。"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章。中国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千年'鎏金铜蚕',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千年沉船'黑石号'等,见证了这段历史。"这是中国国内的首次发现。它的发现说明石泉地区在汉代的养蚕活动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是汉代整个丝绸生产业态的重要见证,也反映了丝绸在中国古代中西方贸易中的重要地位。丝绸之路开通之前,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以地中海为中心的海上贸易体系。丝绸之路开通后,欧亚大陆连成一体,形成了新的国际贸易体系。《后汉书·西域传》记载:汉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微外献象牙、犀角、玳瑁",这表明,从印度洋到太平洋的大航道已经打通,将当时世界上的汉与罗马两大帝国联系起来了。秦汉时期丝绸之路路线示意图
丝绸之路包括陆路的绿洲之路、草原之路以及海上丝绸之路三条大通道。东西方的人员、物资和文化,正是经由这些通路不断进行着交流。汉代是我国纺织史上重要的发展时期,也是第一个发展高峰。除了满足国内丝织品市场的供需外,两汉边市的开放和发展,更加促进了汉朝与边境诸族贸易的发展,促使中原地区的丝织品不断运往周边地区进行销售。汉王朝赏赐"来朝""进献"的周边部族的物品,也多以丝织品为主。汉代仅丝织品的种类就有锦、绣、绮、绢、搞、绛、嫌、罗、纨、梯、细、素、练、纱、缎、缓等数十种,加工工艺十分复杂,较前代有了较大的提升与突破。当时的富人也以穿着"襄邑锦绣"为时尚。因此,汉代的丝织品成为对外贸易中的主要商品,远销大秦、琉球、天竺、朝鲜等欧亚各地。
■夏鼐绘制的汉代织机复原图■汉画像石曾母断机训子图汉长安城北渭桥遗址出土的古船
出土于渭河北場岸南的汉代古船,由16块船板采用不同形式的榫卯结构连接而成。这种在船板之间嵌入小木板、再用木钉固定的榫板拼接方式,在罗马时期的地中海地区的木船上广泛使用,但在其他地方却很少发现。这条古船是罗马地区以外首次发现应用这种榫卯连接的船体,是"丝绸之路"两端文化互鉴的见证。
■西段船体肋骨二(北→南)出土场景
■古船船体正射影像图
■古船等值线图
■古船正射影像与等值线叠加图■古船等值线图
■古船正射影像与等值线叠加图
■古船三维影像图一般认为,蒜头壶、茧形壶和扁壶这三类器物,是最具代表性的秦文化典型器物,尤其是扁壶,因其精美的制作与独特的造型,历来受到中外学界的重视。典型的秦式扁壶主要流行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其在我国分布范围的扩大与秦汉王朝疆域的拓展是同步的。铜镜
中亚、西亚及欧洲发现的汉朝文物中,以铜镜数量居多且资料最为系统。铜镜的种类主要有连弧纹铭带镜、四乳四独纹镜、方格博局纹镜、云雷连弧纹镜和直行铭文夔凤镜等。其中,连弧纹铭带镜的数量较多,分布地域较广。此外,在发现汉镜的区域多伴随有"仿汉镜"的发现,其中有结构形制与汉镜基本一致的,也有将汉镜与当地独创的装饰纹样、形制结构相结合制作的铜镜。
通过对这些外域出土的汉镜年代、分布地域进行分析可知,大多数铜镜为西汉中后期至东汉早期的,且集中于中亚东南部地区、亚洲西北端至东欧南部黑海西北岸的草原地带。这些外域出土的汉镜,从侧面反映了汉代"丝绸之路"的开通,及汉王朝与西域诸国的交流。
01彩绘陶茧形壶 汉先秦两汉时期,西南夷地区的"五尺道",是被《史记》《汉书》等文献明确记载的古道,意为宽约五尺的路。战国末年,李冰担任蜀郡太守期间,积薪烧断悬崖的岩石,开凿出"五尺道"。唐蒙南入通僰道时期,还能看到焚烧岩石的痕迹。李冰始凿的"五尺道"为西南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对汉王朝联合西域各国夹击匈奴并最终打通丝绸之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正是张骞等汉代使臣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凿空"精神,让后继的汉使们踏上了安息、身毒、条支等国的国土,安息等国使者的身影也络绎不绝地走在前往汉都城的茫茫沙漠中。东汉著名军事家和外交家
永平十七年(74)西域重置都护从中国到罗马:班超经略西域
东汉时期,汉王朝对西域的经营与控制相对曲折。《后汉书·西域传》记载:"自建武至延光,西域三绝三通。"班超在西域三十余年,历经明帝、章帝、和帝三朝,在复通西域的过程中有着卓越的功绩。他稳定了当时的西域局势,进一步加强中原和西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进丝绸之路的畅通做出了卓越贡献。班超恢复汉朝对西域的控制权后,派甘英出使大秦,探寻直接同大秦贸易的商道,并宣扬汉威,招徕外域使臣。甘英于永元九年(97)从龟兹出发,途径西域多国,最终“抵条支,临大海欲度"。"海"非大秦所在的地中海,而是波斯湾。甘英虽未能成功抵达罗马,但他的出使,增加了东汉王朝对西方世界的了解和认知。汉代丝绸之路南移,使古印度、古希腊的宗教与艺术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今新疆地区,与华夏文明汇合。支娄迦谶于桓帝末年来到洛阳,不久通汉语,于灵帝光和、中平年间(178-189)译出《般若道行经》《股舟三昧经》等。支娄迦谶所译佛经文字简明易懂且准确传达了佛经宗旨。马可·波罗17岁时,沿陆上丝绸之路来到东方,于1275年到达元大都。1291年,他从泉州走海上丝绸之路,于1295年回到威尼斯。13世纪之前,中西方的丝绸之路交流停留在以贸易为主的经济联系上。《马可.波罗游记》激发了欧洲对东方世界的好奇心。从此,中西方之间直接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新时代开始了。1405年至1433年,郑和受命率锁庞大的远洋舰队七下西泽,涉海十余万里,走出亚洲,横跨西太平洋、印度洋,最远到达菲洲东北部。据《明史﹣郑和传》记载,出使过的城市和国家共有36个。郑和在继承宋元以来海上航线的基础上,发展出多条交叉的综合海上丝之路网络,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推向燕征。探索未知深空的人类先锋
1992年
载人航天工程开始启动邀游太空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梦想。从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启动以来,3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实现了从载人飞船到空间站的飞跃,中国成为能目主进行载人航天的3个国家之一,跻身航天大国之列。未来,中国航天将继续我国通往深空的探索之路,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共同推动人类未来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
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汉代也渐次开辟了通过南海、印度洋航路与西方交往的海上通路。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元鼎六年)汉平南越,置南海等九郡。从日南、徐闻(今广东徐闻附近)、合浦(今广西合浦东北)等港口出发,沿近海航行,经都元(今越南迪石一带)、邑卢没(今泰国古港佛统)抵达谌离(今泰国克拉地峡北丹那沙林),再从陆路穿过克拉地峡到达夫甘都卢(今缅甸丹那沙林),然后在印度洋换航至黄支(今印度甘吉布勒姆)。从黄支再往南经己程不国(今斯里兰卡),向东穿过马六甲海峡,经皮宗(今新加坡以西皮散岛),即可返航归抵汉日南郡象林地界(今维州县南)。
锤揲工艺
锤揲法是利用金和银延展性较高的性质,将金银加热后用锤子敲打金银片再制成各种器具的工艺技法。它传入中国后,逐渐成为了金银器制作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金银器制作最基础的工艺。其他的金银器制作工艺大多是在锤揲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加工的。焊珠工艺即用细小的金属珠粒,通过焊接而固定在基体表面之上,排列成装饰性或具象性图案的装饰技术。这种工艺传入中国后,被广泛运用于各类饰品上。
丝绸之路的开通,极大地拓展了汉王朝统治者的政治视域,汉王朝所构建的"王者无外,天下一家"的政治秩序观念,得以在更为广阔的政治地理空间背景下被重新型塑。海陆丝绸之路,不但连通了欧亚大陆的文明版图,更让汉王朝在古代世界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贵霜帝国(约30375)主要发行金币、铜币以及部分银币。受到希腊化风格的影响,贵霜货币一面刻有神的形象,另一面则刻画着国王。国王通常侧立于琐罗亚斯德教的祭坛中手握圣枝束,也有骑马奔驰的形象。公元前2世纪前后,欧亚大陆上各文明中心都普遍出现对外开拓与探索的冲动,使得各文明交流与影响呈现出相互性与双向性,极大拓展了彼此的视野。中国和其他各文明都开始了对世界的重新认知,并形成了不同于传统观念的"世界"意识。"皇帝……继五帝三王之业,统天下,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始有也。"
-《汉书·陆贾传》外国西域
"汉兴至于孝武,事征四夷,广威德,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
--《汉书·西域传》海西
"大秦国,一名犁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或云其国西有弱水、流沙,近西王母所居处,几于日所入也。"
--《后汉书·西域传》从城邦到帝国的发展过程,也是文明从城市走向世界的过程。贸易和外交活动将世界联系在一起﹣﹣亚历山大的东征,将古典希腊文化传播到西亚,促进了东西文化的交流、融合;罗马帝国的扩张,影响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其贸易网延伸到北欧、印度、中国等地区,加强了各文明之间的联系。在文明互鉴的推动下,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逐渐走向成熟。古罗马与古中国的贸易往来
战争和贸易,是古罗马与外界联系的主要方式。战争为罗马带来了广阔的领土、物资、人力和边境隐患,而贸易进一步拓宽了罗马人的视野。
罗马的外贸活动通过丝绸之路远至中国。公元166年,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派遣使节来访汉朝,他们在日南郡(今越南,当时属东汉)边界外,将贡品象牙、犀牛角、玳瑁等献给了东汉。这是大陆两端的庞大帝国之间的第一次直接往来。
外交、战争活动带来的后果﹣﹣以罗马为例
外来物种的侵入
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一些不同种类的草本植物被带到罗马境内及其行省。如高卢和南英格兰地区,在农村出现的麦仙翁,既抑制作物产量,又对人和动物有毒;在城市出现的颠,易导致当地植物生长环境缺失和居民中毒。
麦仙翁、颠茄考古学家奥莱尔.斯坦因和他的团队,在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民丰县以北发现了﹣处古村落遗址,可追溯至公元前2世纪,它就是尼雅遗址。人们在当地发掘出了古罗马钱币和料珠。这个遗址是古代丝绸之路东西方、中外贸易往来的见证。公元166年,一种疾病通过红海轴线潜入罗马帝国,有关疾病的源头未可查证,有专家猜测它与156年出现在阿拉伯半岛的传染病有关。瘟疫很快席卷了罗马全境,据现代历史学家统计,这场瘟疫造成的死亡人数约150万﹣2500万不等。这场瘟疫自第一次爆发以后,又在罗马各地之间不断地侵扰,至少持续到172年。勒瓦瑟尔根据19世纪学院派画家儒勒.埃利.德劳内所绘《被瘟疫侵袭的罗马城》而制作的版画,描绘了死亡天使降临的场景。秦汉时期,文明的创造和文化的发展,耀眼夺目!政治体制的创新,经济、文化、科技的繁荣发展,提升了国家实力,为一个自信、强大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中国范式"。前人努力营造的"中国大宁",亦是我辈坚守的方向,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继往开来的力量源泉。终于看完这第一和第二展厅的秦汉文明主题展。匆忙赶往下一个展厅:城与陵。【三殿桥】
三殿古桥遗址位于西安市灞桥区半引路西侧,东三环东侧,西距现浐河河道约400米。该遗址为西北﹣东南走向,长约75米、宽约20米,目前发现桥桩约874根。经碳十四检测,该桥最晚延续至东汉时期。
三殿古桥遗址按其桥桩走向,继续向东南方向延伸,正与南陵相对,距南陵约4.5公里,而延桥向东,则是汉文帝霸陵,东距霸陵约5公里,从该桥的方向来看应与南陵、霸陵的修建有关。汉代是中国古代桥梁技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新建筑材料和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新的桥梁结构的诞生。梁桥、拱桥、浮桥、索桥,这四大基本桥型在汉代均已出现,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不断衍生出各种结构,对后世的桥梁建筑产生深远的影响。尽管汉代桥梁遗址仅见残存的桥桩及部分建筑构件,但两汉墓葬中的画像砖石与壁画却保留了有关桥梁结构丰富的图像资料。是一种高度刚性,横跨在两端支架及桥桩上的水平桥面结构桥梁。画像中的梁桥主要有简支梁桥、连续梁桥和悬臂梁桥三型。拱桥
拱桥从西汉中期开始到东汉晚期一直存在,而且越到晚期其结构发展越复杂。汉代的拱桥建筑技术并不成熟,拱券必须依靠桥桩才能稳固。画像中的拱桥大多为单孔拱桥。
组合桥的一种,有顶,可在保护桥梁的同时,遮阳避雨,供人休憩、交流、聚会等用。从画像可见,西汉时期就已经建造出结构复杂、装饰华丽的廊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