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3国庆D2宝鸡民俗博物馆

文摘   2024-12-15 00:04   宁夏  
从宝鸡人民公园出来,一下子就溜达到宝鸡民俗博物馆。
木雕门神
执鞭者是尉迟敬德,执锏者是秦叔宝。西府旧时风俗中,过春节时家家户户都要供门神,"供",即将门神画像分别贴在两扇大门上。用以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间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之一。该门神是采用传统手工艺﹣﹣高浮雕工艺中的精品之作。
前言
宝鸡位于祖国腹地,关中平原西端,襟汧带渭,依秦岭而阻陇坂,群山聚合于西,平原敞开于东,良田阡陌,沃野纵横。这里自古就是西上甘青,南下川蜀的交通枢纽。炎帝在此出生,后稷在此教稼,周公在此制礼,赢秦在此崛起,汉唐的京畿辅佑,中华五千年文明在此发端,诸多民族文化在此交融,文化积淀十分深厚。生活在此的西府人伴随历史步伐而形成的民俗文化绚丽多彩。
炕狮
炕上的"镇物"。可避邪驱晦,保幼儿平安。
孕育

胎教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胎教概念和研究倡导的国家。传说周文王的母亲在怀孕期间,耳不听邪音,目不视邪色,行端坐正,孕育了周文王,成为历史上的"圣王"。西府是中国胎教的始发地。经过长期经验积累形成了古代胎教。一要谨寝室。一般规定妇女怀孕三月后,夫妻分居,孕妇要"居处简静",寝室里忌剧烈动荡、吵闹等。二要戒淫声。不能听淫乱、不洁之声和各种噪音,多让胎儿听诗书之声与琴瑟之乐等等,用和美的声音陶冶孕妇的情感,影响腹中的胎儿,使其养成平和、优美的性格、品德。三要杜邪色。孕妇不看丑恶之物、异类鸟兽,不操干动戈、打架斗殴、射杀生灵。西府城乡孕妇的房间都张贴一幅可爱的"胖小子年画",且广为流传。这一习俗源于周文王之母的"外象内感"、"感于善则善",就是用美的物象来诱导和感化胎儿。

孕期与禁忌
孕妇忌噪音、震动、丢扔重物、搬大家具等。还有忌孕妇与生人来往,以防疾病传染等。民间这些禁忌对保胎仍有可借鉴之处。产妇窗台外放枣棘(荆棘),木灰等物,在孩子未满月前禁止人们取掉或挪动。进产房忌带钥匙。产房外竖一犁铧,表示产妇静养,外人不能打扰。忌产妇在娘家,亲戚家"坐月子",怕冲好运。产房门上挂麻和红布,箩筛,窗口贴鞋样,架铧,荆棘等标志者,忌男士进室。小孩患肤花,头戴红布小帽,帽沿悬缀装有花椒的红包,形似辣角,谓之"差帽",表示不可接触别的孩子,防止传染。

祭床公床母
宋代以来,不论宫廷或民间都相信有床公床母。这一对神的职责是保护房帏,凡夫妇安寝、妇女生育、儿童康健,他们都管。床公床母的神位更多的是设于产妇房中,孕妇临产时,须祭过床公床母,祈求保佑母子平安。至今仍流传临产时由婆婆在媳妇内床公床母神祗前参拜习俗。拜法是,设案桌,供纸马,点香烛,然后叩头作揖,请床公床母保佑媳妇快开"产门",顺胎生养。

有喜和报喜
生儿育女是家族中一桩大喜事,所以称妇女怀孕为"有喜"。婴儿出生为"添喜"。婿往岳父家通报媳妇生孩子为"报喜"。
出生

坐月子
西府将妇女生孩子称"坐月子"。在产妇房子(称暗房)门帘上贴一个纸剪老虎头,挂一绺大麻以避邪,忌生人进入。产后第七天,由孩子父亲到岳父家报喜,生男孩,称"主人",生女孩称"客人"或"亲戚"。第十天或第十五天,娘家人携鸡蛋、小米、红糖、挂面等看望叫"送米面"。半月至二十一天,娘家用麦面烙30至60个干粮,给女儿送来,由男家分送亲、邻,并告知满月日期,叫"打饽饽"。在此一月中,给产妇从饮食上加强营养,多吃小米、鸡肉,以保护乳汁和产妇的身体恢复。

贺生馈蛋
西府人家生了小孩,就给乡亲邻里馈送红蛋。生了孩子,特别是男孩,家里添丁进口,为了喜庆家庭增添人丁,祈求孩子安宁成长,要向亲友邻里报喜讯,盛行分送煮熟染红的鸡蛋,俗称为"喜蛋"。有的地方生男孩送单数,生女孩送双数。小孩满月,外婆要给小外孙送满月蛋,表满月之喜。
生子馈蛋风俗产生的来由,或许是因鸡蛋又称"鸡子",取其得"子"的谐音;鸡产蛋多,寓有"多子"的含意;又因蛋的形状圆滚滚,可附会谐称"状元"之故吧!当然,农村的村民都自家养鸡,以蛋作礼物馈赠比较自然方便。

开奶与开荤
婴儿出生三日进行的一项礼仪。请能说会道的妇女将黄莲汤抹一滴于婴儿嘴上,并说"好乖乖,三朝吃得黄莲苦,来日天天吃蜜糖"。然后把肥肉、状元糕、酒、糖制成汤水,用手指蘸少许抹于婴儿唇上,亦唱道"吃了肉,长得胖,吃了糕点,长得高,吃了糖和酒,日后大富有"。

抓周
孩子满周岁,大人在孩子面前放一"百眼筛",里面有书本、骰子、刀子、尺子、算盘、称、针线、玩具等物品,让小孩用手去抓。以先拿哪一样,判断他未来的职业和前程的俗信。
满月

落发礼
孩子满月时,男孩额上顶前剃头要留"血发",形如"寿桃",以示长寿;女孩在头上的前、后、左、右留四丛。俗称"刘海"。认为此发是在母亲胎里长出来的,留一部分,表示孩子对母亲的"尊重"和"孝意",是日,主人要宴请和酬谢"理发师"。

拴娃娃
亲朋在孩子"满月宴"上用红绳将钱绑住,挂在新生儿颈上胸前,名曰"拴住"。邻里亲朋有携鸡蛋、粉条等,频频登门致贺,名曰"看欢喜"。

"肚兜"
"敲敲器,器器敲,掰着脖项搂着腰"。这是一则流传于西府的民间谜语,谜底就是"肚兜"、"裹肚",西府俗叫"奔奔",肚兜贴身系在小儿腰肚子上,起保护肚脐免受风寒的作用。裹肚要以绘制"蛙"的图案为最标准,穿在人身上形状大体也类似一只青蛙伸展四肢抱住人体的形象。民间认为,"肚兜"是护身符(服),穿戴它,不仅寓意如蛙一样迅速繁衍,又可以护脐防病。从幼儿出生开始系用,不但结婚时双方也都穿裹肚兜,到了老死入殓,最贴身的衣物,也是裹肚。

送"肚兜"
在12岁前,每年五月"端午节",舅家要给外甥送裹肚。过了12岁,裹肚则是自家备制使用。小孩出生满了月或周岁,外婆或姑姑、姨姨给送庆贺礼时,少不了有肚兜。结婚大礼时,在鼓乐声中,新娘子花桥前充作护轿符又当作嫁妆幌子的是一对高挑起的绣花裹肚。一幅花边嵌底,是赠给女婿娃的礼物;另一幅则是绣着大蛤蟆蛙的花裹肚。老人说那是媳妇娃的开路神,犹如宣告"女娲娘娘在此,百神让道",以保新婚夫妇大吉大利。
挂锁、打枷
用红布缝制或红丝线编成三尺红绳,辫成"项圈"。两头挽一结作锁,下坠铜钱数枚。或者项圈下坠"长命百岁"的银牌称"长命锁"。然后在神前用"表"(供神用的黄纸)将它燎燎,给小儿戴上,亦称"锁关",祝其无灾无病。每年过生日时,必在项圈上加一层红布,长到十二岁后,到神前献供还愿,将项圈用刀截断取下,以示成人,谓之"开锁"亦称"打枷"。

启蒙
儿童虚龄至六、七岁时,让上学读书叫"启蒙"或称"开蒙"。旧时学童就读之所叫"私学"或"私塾",西府较大的村落的大户人家有"请先生","办私学"的风习,方志载"城内外设义学,训课蒙童。"多以《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养蒙正教》《七言杂字》等书为蒙学教材。儿童上私塾,须行开蒙礼仪。首先设堂点烛,由老师领学童上拜孔夫子,再拜先生;接着,由先生用红印泥给学童点"眉心"(启发灵气),最后,由先生执学童之手描红写字一张,名曰"破蒙"。从此就开学了。这种开蒙习俗,随民国以后学校兴起,渐废弃或改变。
成丁礼
成丁是指能任赋役的成年男子,亦指男女成年,故称"成年"。在成丁礼上要给戴上成人的帽子,更称"冠礼"。冠礼在周、秦、汉三朝时极为重视。汉族的成丁礼为女子15岁行"笄礼",男子20岁行"冠礼"。成丁礼是婚嫁的前奏,也是长大成人,成为社会的正式成员的标志。西府的成丁礼,随着时代而变迁,但还有些遗痕:
一、冠笄之日,蒸糕以馈亲邻,名曰"上头糕",女子以"筵席"日取代之。又有男子始离襁褓加帽,至将婚前一日具冠。女子婚前一日"开脸梳头",而笄。总之,民间冠笄之礼与婚嫁相连,正突出了成丁礼的本意。
二、当今,一些中学对年满18岁的青年在国旗下举行成人宣誓仪式,进行"自立、自信、自强、自律"教育,这是对成丁礼的革新,应提倡。
庆贺"添喜"抹花脸
当新媳妇生了孩子,特别是老来得子,在孩子满月时,亲友前来祝贺,一些好耍的大嫂
子老婆婆们还要把婴儿的祖母从屋里拉出来,脸上抹锅墨灰或红颜色,叫她倒骑在毛驴上游村串巷。看热闹的人和婴儿的祖母均喜笑颜开。
曲联

钻弧联:"曲联"又称"弧联"。西府的弧联,一种是布制品,是围在小儿脖项的口围,以防涎水渗湿衣裳,又称"项联";一种是面食制品,是小儿满月或周岁时舅家用麦面蒸的,形状如"项圈"的面花礼馍。满月当日,舅舅家要送一个特大的,还要抱婴儿从当中钻过去。送圆弧联是表示祝愿婴儿长大后生活美满,诸事如意。让婴儿钻过去,表示套住,祝愿婴儿平安度过重重险关,免去七灾八难,健康成长。事后,家长要将曲联切成薄片,分送给邻居。

西府弧联制法:将发酵好的上等麦面,摆成一个大圆圈和一个小圆圈,然后用大圆圈套住小圆圈,中间再放一个小馍,上笼蒸熟后即成。
婴儿鞋子
碰干大

拜干大:孩子满月午饭前,由孩子的爸爸(如不在家由男长辈代)抱娃到牛槽里放一放,到书桌前走一圈,祝愿孩子长大要勤耕苦读,到大门外转一趟,碰上过路的成年男人叫"碰干大(爸)"。凡被碰上的人,给孩子送件小礼品(或钱币),受请吃满月饭,如条件合适,这个人就成了孩子真正的"干大",成为常来常往的亲戚。

起乳名:孩子认"干大"之后,还要抱到祖父房呆一会叫"挪窝窝",以示孩子长大不忘根本,成长过程得到全家的庇护。起名一般在满月这天,由祖父母给起个"乳名",男以猪狗羊虎熊等动物或以"孝、忠、利、喜"等吉祥字词起名的,如"猪娃"、"小利"等:女孩以花草树木,如牡丹、芍药或芳、莲等艳丽字词为名。
地名释义
●揉谷:以周始祖后稷教民耕稼,采揉谷物以观青黄而得名。
●东河桥:北宋称东河桥镇。后设驿丞,有马八十一匹,马夫四十一人。负责至草凉驿间的驿传。
●糜杆桥:相传上古此地有沟无桥,南海圣母到此,有仙人以禾(糜子杆搭桥)为桥而渡之得其名。
●卧龙寺:贾村塬下,早年有一古寺,据传"安史之乱"时,唐明皇南下入蜀,曾在此歇宿,故名"卧龙寺"。
●虢镇:古名虢国。为周文王母弟虢叔的封国。史称西虢。秦武公十一年(公元前687)灭西虢。设置虢县。
●马营:相传唐初,有一付姓元帅率军西征归来,在此休整扎营牧马,故名马营。
●彪角镇:据《资治通鉴》载,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十月,行此。获一独角异兽,形似虎仔,古人称虎仔为"彪",故名彪角。
●横渠: 据县志载:北宋前、秦岭汤峪、板桥、华岩、大镇、响泉、珍珠、泥峪、韦谷八水汇流于横渠镇北,东西走向,成为横渠,北流三里入渭,名曰八水绕横渠,故名横渠。
●益门:宝鸡据守秦川西陲,南接包括汉中在内的益州13郡,从宝鸡通往汉中、成都道路上的第一个关口就是益门﹣﹣关中通往益州的大门,故名。
●咀头镇:太白县城于此。位于秦岭山中,四周群山环抱,三面溪水环流,中为平坦盆地,各山咀延聚此地。故名"咀头"
●两亭:两亭街镇形成较早,据明崇祯年间钟文记载:"街南有山,名朝阳山,山势崇隆,长川索绕,两亭寺建于岐山脚,后寺移建筑,立市交易"。此即两亭镇的由。
●齐镇:相传明代前,此地四周系白杨树林,镇建于林带之中,起名白杨镇。明初因兵乱被毁,安乐镇齐氏后商迁此经商,逐步发展壮大,设塞御敌,取名齐家寨。
●到底村:在宝鸡金台区陕石乡的最西端有这样一个村子,名叫"到底村"。到底村位于宝鸡峡引渭康粱首,是秦川西头的最后一个村子,因村中95%的人姓林,又名林家村。
●蔡家坡:原名田家坡,宋朝凤翔知府蔡钦死后葬于北塬坡上,其子孙聚迁于此守灵,后家族繁衍、蔡姓愈多。遂称田家坡为蔡家坡。日久成习,由此得名。
●益店:在今西宝与眉麟公路交汇处。明筑有土城,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建有驿店,因"驿"、"益"同音,明末演变其名为益店。
●丈八:唐建寿圣寺,铸铁佛高一丈八尺,因更名为丈八寺。
●落星:相传三国蜀相诸葛亮病瘁五丈原时,有陨星落于此村,缘此得名。
●店子街:原为店子上驿站所在地。故在店子街。明清后,发展有客店、车马店、货栈、饭馆、杂货铺的一条小街。
●草碧:新莽时,沙岩远视如墙壁,草木
丛生,草壁镇演变为草碧。
●杏林:相传宋代医家石泰在此为民治病,痊愈者栽杏树为报。久而久之杏树成林而得名。
●火烧寨:因以南宋将领畅杨政火烧金人营寨而得名。
扶风县
原为周人发祥地的主要部分。由于周人长期在这里勤垦苦种,惨淡经营,祭祀祖庙,崇礼尚义。此风俗在民众中影响颇深,使得民风淳朴厚直、乐于农耕、懂礼好义,深有先民遗风。承继周礼之民俗也深为后世统治者所推崇。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取"扶持祖俗,以行风化"之意,始设右扶风。此名沿至唐贞观八年将韦川县改称扶风县,至今已有1360年的历史。
绛帐:以汉大夫马融(本邑人)在此设帐讲学,讲学时挂绛色纱帐而得名,清时知事立有石碑,上书"汉夫夫马融讲经处"。
召公:召公在此讲学,栽种菊花,故又称"菊村"。
法门:原名"美阳",后因法门寺所在地而得名。
揉谷:以周始祖后稷教民耕稼,采揉谷物以观青黄而得名。
午井:以北宋淳化年间理学家张载在贤山寺讲学,捷倡井田而得名。
杏林:相传宋代医家石泰在此为民治病,痊愈者载杏树为报。久而久之杏树成林而得名。
太白县
一说是因其山冬夏积雪而得名,一说是金星之精,坠于终南圭蜂(?)之西,其精化白石若美玉,取"太白金星"之意,故名太白山。其地依其山名。
咀头:太白县城于此。位于秦岭山中,四周群山环抱,三面溪水环流,中为平坦盆地,各山咀延聚此地。故名"咀头"。
靖口:因驻地有靖口关而得名,原名进口关,是秦、汉兵家争夺之地。后以绥靖,安宁之意取名"靖口"。
桃川:因川道中的小山如桃,故名桃川。
鹦鸽:因驻地山头形似鹦鸽而得名。
龙窝:相传,唐代有龙从西龙窝起飞,到东龙窝卧地而死,故名"龙窝"。"窝"、"卧"谐音而演变。
高码头:相传,唐代此地有一高石墩桥,俗称"高码头"。
黄柏源:因此地多生长黄柏树而得名。
凤县:相传远古有"凤凰翱翔于此"而得名,历来为州所之地,地处安河和嘉陵江交汇处。
双石铺:原名"方石镇"。因老街在嘉陵江岸,“一石双峰逼水依土",历年江水暴涨未被淹没,人谓此石有镇水护岸之祥,故将原名"方石镇"改名为"双石铺”。今凤县县城所在地。
马岭关:南宋名将吴于此筑马岭堡,拒金兵而得名。
酒奠梁:相传汉高祖刘邦出定三秦,曾在此以酒奠天。
平木:相传诸葛亮于五丈原病故后,于此设疑冢,司马懿追兵至此,命将墓平毁。故名"平墓"。后改"平木"。
龙口镇:位于凤凰山北,嘉陵江南岸,因地下形成一泉,昔日凿五龙头,泉水从龙口中流出。故得名。
三岔:在心红峡、东沟河、留凤关三沟交岔处,故得名。此地为古代通往连云、故道、陈仓三栈道中心地,故名,明、清时为三岔驿。
渭滨区
马营:相传唐初,有一付姓元帅率军西征归来,在此休整扎营牧马,故名马营。
石坝河:五代时,农夫采石筑坝,故名石坝河。
益门:宝鸡据守秦川西陲,南接包括汉中在内的益州13郡,从宝鸡通往梁州(今汉中)、益州(今成都)道路上的第一个关口就是益门﹣﹣关中通往益州的大门,故名。成化年间益门籍进士白鸾所作的《益门镇记》,上面的一段记载"清江之阴,秦山参差而东,嵯峨压压……跬步难进……唯一鸟道。出镇之南,天梯云栈,勾连百折,达荆梁,通滇益。"从宝鸡通往汉中的道路上,坐落在栈道起点的益门镇,是何等的重要。
九龙泉:泉在姜城堡峪泉村崖下。《宝鸡县志》载:泉出九穴,其水清洌,相传炎帝始生,沐浴于此。有《浴圣九龙泉碑》,邑令许起凤祷雨有应,记事勒石"。村内有神农祠。
神农:是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神农氏的故乡而得名。今名石坝河。
太阳市:在天台山莲花峰西谷。传说炎帝神农氏治世期间,虽百姓的物品丰富,但常有"你缺我有,我多你需"的现象,炎帝为了解决部落间物品交换问题,便发展了交易市场,并规定"日中为市",年复日久,后世人便把"日中为市"的地方叫"太阳市"。
嘉陵:传说炎帝治世时,人口渐多,食物不够吃,一天突然飞来一种丹雀神鸟,嘴里街着九穗嘉谷,丢在了天台山,炎帝拾起来种在地里,以后长出了又高又大的嘉谷,从此人类便有了粮食吃。炎帝死后就埋在丹雀降嘉谷的地方。人们为了怀念炎帝使人类吃上五谷粮食的恩德,就把这个地方叫嘉陵。
桑园铺:又名"三家铺"。据《宝鸡县志》与《辞海》记载,南宋初期,因当地是桑园,又为蜀道之"铺递",故名。
姜城堡:又名"红崖"。据《宝鸡县志》记载,炎帝(神农氏)生长于姜水,以姜水为姓。相传为纪念炎帝故称"姜氏城",清康熙年间在此设"清涧县"更名古城堡。据"重修九龙泉碑记"清乾隆年间以"姜氏城"与"古城堡"合而得名"姜城堡"。
太平庄:清康熙年间,因地处麻地沟口得名麻地沟门。民国三十年(公元一九四一年)以太花山的《太山石》更名为太平庄。
石咀头:又名石鼓头。有堡子,名石鼻城。据《续汉书郡国注》注称"陈仓有石鼓"即指此地。石鼓为春秋,秦宣公时制作,在十个鼓形石上各刻文,四言诗一首。石鼓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堪称国宝。
金台区
因金台观在境内而名。
卧龙寺:贾村塬下,早年有一古寺,据传"安史之乱"时,唐明皇南下入蜀曾在此歇宿,故名"卧龙寺”。
长寿:因境内有长寿山古庙址,故名,
到底村:在宝鸡金台区硖石乡的最西端有这样一个村子,名叫"到底村",到底村因何"到底"呢?村民们会骄傲地告诉你:"咱这是"八百里秦川到底村",秦川沃野到我们村上就到底了!"到底村位于宝鸡峡引渭渠渠首,是秦川西头的最后一个村子,村子的再西头便是莽莽的西山,因村中九成五的人姓林,又名林家村,在村口的长坪公路上有一个建于10年前的高楼牌坊。一面写看"林家村"。另外一面则写着"八百里秦川到底村"。
陈仓:以境内有"陈仓故址"而得名,在商代时为雍州陈国地,又在此作屯粮之仓,故称陈仓,战国时秦设陈仓县,在今代家湾附近。
上马营:明清时代,此地皆荒草沙滩,是军队屯兵牧马之地,故名"马营"。
店子街:原为店子上驿站所在地。故在店子街。明清后,发展有客店、车马店、货栈、饭馆、杂货铺的一条小街。
陈仓区
古称陈仓县。是"伏羲所治、炎帝所生、黄帝所都"之地。即今陈仓乡戴家湾六组之处。隋大业十年公元六一四年移陈仓旧治所于留谷城,即今市区东大街。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七五七年)因传陈仓山有"石鸡啼鸣"之祥瑞,改陈仓县为宝鸡县至今。1949年11月5日县址迁入虢镇至今。
虢镇:古名虢国。为周文王母弟虢叔的封国。史称西虢。秦武公十一年(公元前六八七)灭西虢。设置虢县。虢叔亦称虢仲,其支族仍居原地。到元朝虢县并入宝鸡县后,一直称虢镇。
县功镇:唐宋时为吴山县故城。隋开皇十三年迁北魏旧县长蛇县于此。元至元七年(公元一二七零年)将吴山县并入千源县,改名为"献头镇"。此名有一个"包公献头"的传说故事,相传包公的侄儿包勉在任吴山县令时,秉公执法,深受民众爱戴,有一年秋天,包勉回汴梁省亲,起程那天,民众捧着从吴山采来的核桃枣子送行,盛情难却,只得勉强收下,装了一马车,用青布围裹,当回到汴梁朝阳门时,正碰上包公上朝,包公受一奸臣激讽,误以为车载马驮的是民脂民膏,不容分说,就将包勉铡了,后来问清原委,自悔判案失误。即命人将包勉人头送往吴山县祭奠,一则告诫送礼的百姓,二则祭奠包勉亡魂。自己忙回后堂向嫂娘赔情去了。
贾村镇:古称龙川镇,位于贾村塬中部。曾有民谣云:"贾村塬,一条船,四面八方水围严"。从凤翔灵山遥视,贾村塬酷似一条"龙舟"。至今有船头之地"蟠龙"、"卧龙寺";船尾之地"龙尾头";船身之地"龙川(船)”、“龙心(新)","灵龙山"之地名。古"龙川镇"因位于"龙船"中心位置,故有"龙川"之名。此地古时是东通凤翔,南下宝鸡,北达千、陇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商贾云集,有"贾(音谷)村"之称。其集市形成于元明,兴盛于清代。康熙二十年(公元一六八一年),大学士党崇雅辞朝还乡,隐居于此。曾修盖龙川雄镇牌楼,并撰匾额"龙川雄镇"悬于其上。后传说康熙出巡到此。见"龙"宇很是不悦。党崇雅随机解释"龙川"实为"假村名"。后因"假"与"贾"谐音字,渐有"贾村"之称。
桥镇:亦名"聚庆镇"。传说由于炎帝之母女登,又称"安登",是有*氏之女,曾在此居住,死后葬于白荆山,为了纪念女登,人们把白荆山所在地就叫"冢"。冢者,蚕也,衣之源也。人们便有聚集庆贺蚕丰之举,渐有"聚庆冢"之名。以后随着集镇的形成,更其名为"桥镇"。
坪头镇:原名"凤庙堡",清康熙时由"桑过坪"、"李家坪"、"麻池坪"四村合并,取尾字为头,故改名"坪头村"而得名。
香泉:北魏孝明帝公元五一六到五二五年设南由县于此。唐元和三年公元八零八南由县废,并入吴山县。香泉之名,传说香泉西孙家村居住着从河南洛阳迁居来的鲜卑族拓跋氏家族,出了一个"孙皇后"。其父是隋朝的一员大将并与李渊是拜把兄弟,隋亡,全家返回南由县孙家村。孙皇后出生后,父母双亡,由孙老汉收养,六岁时得了秃疮,久治不愈,有天上山砍柴放牛,碰到一位满脸污血的少年将军。便搭救在山洞里疗伤养病。这位少年将军原来就是李世民。伤好后去敦煌募兵去了。有一天,一位百花仙子给秃女子送了一瓶治秃的药,结果他舍不得用,就倒在村东的泉里,泉水立即变得异香扑鼻,有疥癣者用此水洗病即好,他用后,头发也长上来了。当那李世民当了皇帝后,来孙家村接回皇宫,并赐姓"长孙"。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长孙皇后,以后将此泉叫"香泉"了。
车辙村:车辙村位于香泉镇西北方向,当时从长安到香泉必经这里。传说,长孙皇后的娘家在现在的陈仓区香泉镇孙家庄,她原姓孙,长孙是家族封号。有一年,长孙皇后回娘家探亲,在途经一个村庄时,所乘坐的车辇轱辘突然一崴坏掉了,于是在土泥路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车辙。由于长孙皇后贤名远扬,当地百姓也因自己的村子能留下她的车辙而倍感自豪,于是从此这个村庄就被叫做"车辙村"。
眉县
首善:是眉县县城所在地。
齐镇:相传明代前,此地四周系白杨树林,镇建于林带之中,起名白杨镇。明初因兵乱被毁,安乐镇齐氏后裔迁此经商,逐步发展壮大,设寨御敌,取名齐家寨。
常兴镇:原名常胡营,以明朝大将常遇春、胡大海曾在此安营扎寨而得名,清宣统年间,以兴旺发达之意改名常镇。
槐芽镇:相传北宋时,槐芽镇名曰槐里驿,驿之街道,百步一槐,身大数围。金代眉地发生地震,震前气候异常温暖,槐里驿地区的槐林、于三九天绿芽丛生,群众视此为祥瑞之兆,故改槐里驿为槐芽。后因人口渐增,形成集镇故名槐芽镇。
营头:相传明代陕西移民副使刘燮带领军队于此地设营六处,监押移民定居,营部设此,为六营之首,故名营头。
小法仪:据县志载:"法尼咀为汉蜀郡太守尚书令法正之故里"。法正的祖父为法真,系东汉关西大儒。其曾祖为法雄,雄为春秋齐襄王法章之后,官居南郡太守。子孙三代皆好学,博物强识,清节高名,爱民如子,为万民之仪表。乡民为旌表真情操高名,以该村位于大小两个土原头之端,居大原头者取名大法仪咀("尼"、"仪"谐音)。居小原头者取名小法仪,仪者师表之谓,向往之意。
横渠:据县志载:北宋前、
秦岭汤峪、板桥、华岩、大镇、响泉、珍珠、泥峪、韦谷八水汇流于横渠镇北,东西走向,成为横渠,北流三里入渭,名曰八水绕横渠,故名横渠。
青化:明代以地处张载所修井田渠畔,草木丛生,花叶青葱,一望无际,如绿海青州,故名青化。
以上介绍很有意思,可我拍得太累啦,没法拍全。
合婚
合婚又称"卜吉",请算命先生算男女双方"八字"。
订婚

出嫁
西府过去把女儿出嫁叫梳头。来自婚礼中的"上头礼"和"出阁礼"。实际上,新郎新娘都流行"沐浴更衣"上头、开脸之俗。
迎娶先一日,亲朋前来送衣、饰、被褥和生活用品,谓之"添箱",以示祝贺,女方设宴招待。故谓"上马筵席"。

迎娶
坐花轿是出嫁姑娘刻意追求的,不仅意味着头一次人的社会角色转变,更重要的是身份的显示和认为自己"值钱"、"有势"的心理慰藉。
迎亲
迎亲当日,男女双方亲朋云集,男方叫"贺客",女方叫"送客"。早饭用过,男方即出动花轿(一般有四人抬的,亦有用马车的,无鼓乐)、提上拾罗(盛嫁妆),特派"刹割使"(多为村里头面人物充当)、"娶女客"(选取才貌出众,深通礼数,颇有声望的少妇充当)各一人,前往女家迎亲、行礼、赴宴。出阁宴毕,出嫁女子头顶盖头(用红绸制成),上插一朵花,即由哥哥抱上花轿,入轿前须脱掉旧鞋,换上结婚特制的大红鞋,并伴有咽咽的哭声,以示惜别生母之情。大轿须有属相无妨的小兄弟二人,怀抱灯盏(谓之长命灯)、镜子、茶具、脸盆、梳妆匣等物伴随,谓之"压轿"。铜锣一晌,即时启程,花轿在前,伴娘(俗称送客女)和"送客"随后,浩浩荡荡涌向男方家中。男方于轿前须备专人带路,边走边撒"号帖",路经桥梁,须鸣放鞭炮惊禳,道遇岔路、庙宇、古树、井、石碑或大的建筑物,就贴压一块红色纸"盖之大吉"。路途如遇另一娶亲者,也有新娘交换礼物,互讨吉利的。
礼贴
贯穿于婚俗始终的礼仪文字,讲究"龙凤全帖"。依次为对亲贴、庚帖、星(定日)帖、送礼贴、送亲贴、迎亲帖、婚书、送嫁贴和回门贴。

果然贴帖二字不单是学生易混。
婚仪帖辞
婚书(龙凤帖,有龙凤烫金图案)男家占卜择定合婚吉日良辰,让媒人告知女家,征求女家的同意,相当于后世的"下日子""送日子""探话"等。古礼请期用雁,后世用各色礼品,时下一些地方兴"四色礼",即烟、酒、糖、茶。请期仪式过程中,进行婚仪的第二次占卜活动,大体与问名后的占卜相同,主要是选择适当的迎娶吉日、合婚良辰,以及合适的迎亲、送亲之人。占卜选择的中心仍是八字与属相。首先是选择吉日良辰,民间一般选双月双日,如二月二、四月八、六月六等,不过嫁娶月份一定不能犯男女双方的属相忌讳,否则"犯月";合适的月份诸如"正七迎鸡兔"等,则为"行嫁月",可以嫁娶。迎亲、送亲的人也不能犯属相的忌讳。
古时请期似乎是口头进行,后世则口头、书面皆有,尤其是世族大家或小康的耕读之家,多以书面形式进行,也就是所谓的"下婚书"。
婚礼帖套式辞、礼盒"礼"是传统中国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又是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的规矩和礼仪。注重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礼帖是其表现形式,其中婚礼中的礼帖不仅十分烦琐,贯穿婚俗始终,又特别被看重,制作精美,讲究要"龙凤全帖"。按程序有对亲帖、庚帖、星(定日)帖、送礼帖、送亲帖、迎亲帖、婚书、送嫁帖、回门帖等等。
哭嫁歌
结婚是喜事,姑娘缘何“哭嫁”
呢?传说,“嫁女若不哭,往后日子苦。"姑娘出嫁不哭嫁,会被人指责没有家教。其实,由于旧俗包办买卖婚姻,对夫婿底细不了解,姑娘一经出嫁,就得从一而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婚后是吉是凶,是祸是福,不可预料,能不叫人悲愁交加吗,何况嫁人离别,又有难诉的依依之情,故哭天、哭地、哭祖宗、哭父母养育之恩;哭兄嫂、姐妹手足之情……,"哭嫁"便形成了风俗,哭诉之中形成歌谣,俗称"哭嫁歌"。

出嫁歌一
嗯嗯我不去,针线活儿没学会;
嗯嗯我不去,我把做饭没学会;
嗯嗯我不去,舍不得一搭耍的姐和妹,
嗯嗯我不去,绞水砍柴没力气;
嗯嗯我不去,不知咋么待承客;
嗯嗯我不去,摸不清阿家啥脾气;
嗯嗯我不去,猴娃女婿爱着气;
嗯嗯我不去,害怕小姑戳是非;
嗯嗯我不去,又怕妯娌不和气;
嗯嗯我不去,女婿出门我一人睡;
嗯嗯我不去,生了娃娃活受罪;
嗯嗯我不去,婆家没有娘家美。
出嫁歌二
叫声爹啊叫声娘,女儿出门愁断肠。
一顶盖头两行泪,哭天哭地好恓惶。
吃人的世道似豺狼,偏偏女儿遭祸殃。
女儿还没长成人,离不开爹来离不开娘。
爹爹下地去劳动,女儿送饭又送汤。
爹爹衣服若穿脏,我来洗来我来浆。
咱家再穷我不嫌,宁愿顿顿喝菜汤。
白日伴娘把花绣,灯前伴娘把线纺。
娘知女儿冷和暖,女儿哪能离开娘。
今日女儿要出嫁,可怜二老泪两行。
千叮咛来万嘱咐,女儿句句记心上。
一阵唢呐门前响,逼着女儿把轿上。
至今没见过男人的面,不知他是啥模样?
若是哑巴不说话,若是瞎子眼无光。
若是瘸子难行走,若是老汉不相当。
不是女儿不嫁人,要嫁嫁个如意郎。
抹红脸
西府婚典喜宴中的一个民俗节目。通常公公婆婆被亲朋好友用各色颜料抹成花脸,多以红色颜料为主,俗称抹红脸。抹脸的方式,有文有武或文武并用。是儿女完婚之际,宾客们采取戏谑的方式,给其父母逗个乐。
新郎新娘所居新房俗称"洞房"。相传秦始皇时的妃子"三姑娘"逃离阿房宫,在秦岭中遇一逃避"焚书坑儒"的书生沈博,互诉不幸遭遇,患难结交,在一山洞中结婚安家。并把这深山小家取名为"洞房"。这个包含辛酸苦难,象征甜美幸福,夫妻恩爱的"洞房"就在西府流传下来成为后世结婚新房的代称。"进洞房"意味着一对新人新生活的开始。为祝愿婚后和睦相处,福寿延年,子孙满堂,布置装饰不仅要体现红红火火,喜气洋洋,而且各种摆设体现吉祥寓意。
结婚

挂门帘
通常由新娘的弟弟陪新娘和送亲人去男家,入洞房后,新娘的弟弟拿出一条门帘挂在新房门上。门帘多为红色或粉红色,上绣鸳鸯戏水或秀山奇峰及"丹桂生枝"横批。此时,男家要送红封给新娘弟弟,称"送喜钱",数必成双,以示新婚夫妇双双成对,白头偕老。

吃和喜面喝交杯酒
拜天地入洞房后,西府一带则要让新郎新娘同碗吃"和喜面",喝"交杯酒和蜜合油"。谓之"合卺之喜"。以示夫和妇顺,夫妻恩爱,甜甜美美,白头偕老。

闹洞房
在洞房内嬉闹新婚夫妇的活动。认为新婚"不闹不发,越闹越发",以此增添新婚喜庆气氛,又为新娘驱邪避凶,达到婚后吉祥如意,兴旺发达的意愿。另外,还有"新婚三日无大小"的说法,所以在黄昏,凡能开玩笑的高两辈或平辈的成人,加上大群小孩挤入洞房,与新婚夫妇嬉闹,谓之"耍房"或"闹房"、"暖房"。至深夜意尽而离去。闹的方式有"文闹"和"武闹"两种。所谓"文闹"是向新娘出谜语,说粗俗话的方式让新娘难堪而取乐。所谓"武闹"即口出秽语的同时,动手动脚,遂成陋俗。一般是让新婚夫妇给客人点烟或让新夫妇共吃一块糖、共吃一水果而形成当众接吻等戏耍活动。
●铜炉:用于盛放物品,多为娘家嫁妆。
●熨斗:
熨烫服饰的用品,使用时内置炭火,多为娘家嫁妆物品。
结婚

走红毡
新妇下轿进门时,由公婆或长嫂将"滕桎"交给新妇,将其抱在怀中,随"伴娘"导引"走布"。在新媳妇下轿走上红毡之时,便行"打草",为避"三煞"在门而打之。俗传"三煞者,谓青羊、乌鸡、青牛之神也,凡是三煞在门,新妇不得入,谓之损尊长及无子"。其禳解之法是:在花轿到门前,将门角放的谷草用红纸或红布盖住,在新妇进门时,由傧相或由男扮女装的新郎弟提内盛谷豆、草节、钱果的斗,望门而撒,小儿辈争而拾之,谓之"打草",意在压青羊等凶神,今移风易俗而变成了"撒彩屑"了。

揭盖头
"揭盖头"是婚俗中最富情趣的的一个环节。是新娘进入洞房,坐麯发家中,由新郎手持秤杆挑去红盖头,取意婚后"称心如意"。且暗示新娘婚后要有分寸地对待丈夫,凡事掂掂斤两,好好服侍丈夫吧。有的地方,揭盖头,是在摇房过后,新人出屋,行至院中,由婚宴厨师持擀面杖掀去新人头上的盖头,让"真相大白",据说隐含丰衣足食,年年有余之意。

拜天地
结婚当天中午,设香案于院中,一对新人按男左女右位置并立案前,由唱礼人(傧相)指点,先拜天地,再拜高堂,后夫妇交拜,俗称"拜天地"。礼毕夫妇双双进入洞房。

摇核桃
亦称"摇房"。洞房内先安排一男孩坐在炕上,婚礼后新郎新娘被人拥入洞房后,由一个身体好、多儿多女的中年妇女,用一个木盒子装六个核桃,六个大枣,六个桂圆,满屋走动,边走边摇,嘴里念叨:"摇房摇房,儿女满堂,福禄寿喜,白头吉祥";"双双核桃双双枣,生儿生女满院跑";"双双核桃双双枣,生儿聪明生女巧"等,以祝愿"早生贵子"。
●牛角梭子:织布用具,多以木头和牛角为质地,结婚时由娘家赠送,意喻新娘勤俭持家。
●手柄镜:新娘装饰打扮用品。
●灯曲罐:姑娘出嫁时盛放陪送"火种(灯曲)"的罐状容器,寓意香火不断。古时多为陶制、水制,现今演变为布制、绣制,为一种壁挫饰物。
●座镜:姑娘出嫁时娘家陪送的嫁妆。
谢媒
婚宴刚罢,主人把早已准备好的鞋、绣花枕头、烟酒、肉等物和八十元酬金和盘托出,感谢媒人撮合,成就美满婚姻。媒人一一笑纳后,又返还二十元给新郎新娘各十元,说自家留六十元,六六大顺,图个吉利。
谢媒用品
婚宴刚罢,主人把早已准备好的鞋、绣花枕头、烟酒、肉及酬金和盘托出,感谢媒人撮合,成就美满婚姻。
祈盼吉祥的行为﹣﹣吉祥事
"建房、娶媳、生孩子"是人生三大喜事。建房,讲究"旺相聚气"。选宅时俗信"山环水抱必有气",为大富大发之地。婚礼,"以红为吉",门上红对联,到处红"双喜"字,新娘身穿一身红,整个婚礼场面讲究"满堂红",红火喜庆气氛。诞生,是人生的开端,既有为新生儿祈福贺吉,又有为产妇驱邪除病的含意。主要是"求存禳夭",其意祝愿和保佑婴儿平安长寿。

象征吉祥的物品﹣﹣吉祥物
岁时节日中的祈祥求吉多表现为"以物示吉",最集中最显著的要算春节祝福习俗,人们喜欢在门上贴上写在红纸上的"福"字,也有的故意将"福"字倒贴,以示"福到了"之意,还常把蝙蝠作为"福"字的吉祥物,剪纸以装饰卧室顶棚。地方性庙会也有好多求吉事象。如凤翔正月十六的火星会,人们争着买只笤帚,在身上扫几下后扔在火堆里烧掉,俗信"可以扫病"。西府的彩绘泥塑,木版年画,剪纸刺绣,面塑馍花,吉祥字符等手工艺品,寓意吉祥的艺术形式独具特色。

祝愿吉祥的语言﹣﹣吉祥话
祝寿必唱;"福如东海水长流,寿比南山不老松"。婚礼中的摇床歌"双双核桃双双枣,生儿聪明生女巧","双双核桃双双枣,生儿生女满院跑"。歌词以祈盼早生贵子,人丁兴旺。年节中的对联用语:三星高照、五福临门、四季平安等。
扎红
凡大人、小孩在自己的本命年(属相年),过生日"扎红"。此仪式生日那天,孩童一般穿红背心,红裤衩,大人多扎红腰带,以辟邪恶祈求吉祥。

吃长寿面
西府人过生日这天,不论寿宴如何丰盛,其中必须要吃"寿面",而且面条越长越吉庆,象征着福寿绵长。据传,汉武帝有一天在朝廷上同文武百官说:"朕看《相书》上讲:人中长一寸的人,能活一百岁"。群臣毕恭毕敬肃立静听皇帝圣谕,突然东方朔发出嘻嘻的笑声,皇帝当即要治东方朔不敬之罪。东方朔忙脱帽跪倒辩解:"请陛下恕罪,小臣是笑传说中的那位彭祖,彭祖活了八百岁,人中得有八寸长,这样算来,他的脸该有一丈多长了,叫人看了能不可笑吗!"听了东方朔这么一说,汉武帝也禁不住大笑起来。人们称脸为面,脸长即面长。于是便创造了过生日吃长寿面的习俗。

本命年
无论属哪一个生肖,每十二年逢一次自己所属的生肖值年,此年称作"本命年"。俗传人到本命年,灾殃必多,必须禳解,才能逢凶化吉。子、媳、女婿向老人敬献红色衬裤,红布或红绫裤带,穿戴在身即可禳解。

坎儿年
俗称传"七十三、八十四、阎王叫你商量事"。此岁生日为"坎儿年"。是不吉祥的年份。"过坎"之法,在此年生日,讲究由儿女按照岁数包饺子,每岁一个,若干岁的饺子老人一次吃下,即可平安无恙的"过坎"。另外多做一些扶弱济贫、修桥补路、施舍放生的好事,还可积寿增寿,为祁()寿的禳解之俗。
尽孝道
按旧礼,日常居家儿孙以及他们的媳妇每天鸡叫便起床,洗漱之后,衣冠整齐地先伺候父祖起居,这就是所谓的晨省昏定。一日三餐,子孙要殷勤伺奉饮食,拣老人喜欢吃的做。平常闲居无事,要随时在父祖身旁服侍,绕膝承欢,设法娱亲。容貌要恭顺,说话要低声下气,和颜悦色。父祖不让坐,不敢坐,不让退下,不敢擅自离开。坐着的时候恰遇祖辈经过,必须起身相送。受到父祖的呵斥、责骂,不论是非曲直,只能俯首默受,不能辩解。

尽孝心
长辈死后供上木主神位,以尽子孙孝心的一种丧俗。木主,书写时神主的"主"字上一点,"祀"字上的一点都不写,以后为此举行隆重的点主仪式,俗称"点主"。旧俗点主时,丧家须请族中最有身份的绅士来点主,绅士持朱砂调蛋清置于小盒,用新笔一支,孝子在庭前跪地,双手捧神主牌放肩背上,由绅士用朱砂将暂缺之二点点上,以完成神主之位。一边点一边念:"一点福,二点禄,三点子孙万万福。"点毕折笔抛于庭中。
西府葬礼
初终讣告:穿老衣、停尸、报丧、出门牌

报丧
老人死后,死者的儿子或孙子便奔赴亲友家报讯。因有孝在身,不能进亲友家门,要等候于门外,当亲友出门时,突然闪出跪地嗑一个响头,泣告丧情。

出门牌
亦称"讣闻"、"丧报"。凡有儿女的人亡故,立即按男左女右的惯制在街门门侧张贴一长方白纸,书死者姓字,生卒年月,孝子姓名以及"恕不遍讣"等表示歉意的文字,达到报丧的目的。此文在出殡时须指定专人于棺柩抬出院门时,立即将此丧报撕下来焚掉。
西府葬礼
装殓吊祭:亲视含殓、具礼成服、奔吊

散孝
亲友接到报丧,立即去吊丧,丧家以白布一副,长约丈余,给予来吊丧者,故名。

成服
丧礼大殓后,死者亲戚按同死者关系的亲疏,穿着相应的丧服(孝服),称"成服"。"重孝",指子女为父母、妻为夫、承重孙(子亡、长孙按子礼成服)为祖父戴麻冠,着长孝衣,衣边不撩,鞋罩一层白布,在鞋后跟半寸左右露出鞋的本颜色,在腰系一根麻绳,女顶白布长巾,身穿孝服,与男同。"轻孝",指侄女为伯叔父母,堂伯叔父母,头顶短白手巾,孙为祖父母、外祖父母、伯叔祖父母戴孝帽,外甥女为舅父母,侄为伯母戴孝帽或头顶白布毛巾,停灵期服孝,其后则除。"全破孝",内外新吊孝客,每人一条白毛巾,葬后即除去。另外,祖辈亡故,孙辈孝服的麻冠上用红线扎一个红圆球,称"挂缨"。鞋罩白布,鞋跟处不封,加一条红布,鞋面正中加缝一红线球。未过门的儿媳、孙媳来吊丧,进门迎祭要搭红放炮。

大殓
指尸体放入棺内。一般在丧三天内举行。亦称"入殓"。大殓时,在堂屋东边主位上入棺,然后移到西边客位上停柩,接受子孙祭奠。入殓前,首先要用呈文纸将棺内四壁糊好,棺底铺草木灰或木炭灰包,放上七星床(板),铺上褥垫,棺头里面贴上用金银纸剪成的太阳、月亮、北斗星图案。入殓时,长子抱尸头由四或六人抬尸体,尸脚先出屋,屋外用毯子或被子遮住阳光。入棺时,尸体的脚先放入,后平放棺内,枕"元宝枕",足蹬三块"粬",两侧分置死者生前喜爱之物和生活用具。然后,依叠盖亲友所送的被。后合上棺盖,钉上棺稍。

封材口
亦称"盖棺落钉"。须经死者舅家(男)或娘家(女)视殓,方可盖棺封口。落钉前,孝子孝眷及至亲好友分批跪拜,告别遗体。然后盖棺落钉,一般用四颗铁打的长钉,由木匠以斧子楔入其中三根,按男性左二右一,女性右二左一,楔到底,铆入棺帮。另一根寿钉,特制桃形,按男左女右楔入棺盖前一侧。木匠铆钉时,死者亲属皆跪于灵前,楔左面钉,要高喊死去亲人向右"躲钉",楔右面钉,要高喊向钉左"躲钉"。落钉后,亲友焚纸祭奠。同时由匠人用和漆封好棺材口。
西府葬礼
守灵送葬:灵堂献饭、暖丧献乐、扯纤送葬、居丧服孝

迎祭
在安葬先一日下午举行的迎接亲朋送祭品的活动。吊丧者要事先备好纸货、献食等送吊礼品。一般亲友送纸钱和大纸(俗称金银斗),蒸3-5个献食(大蒸馍),甥、婿晚辈送金花象座、亭子、纸马、纸鹤、童男女、铭旌、大蜡等。献食必是"花献食"10个,以盘担送之,亦有钱币、挽幛。凡吊客到,吹手均敲鼓三下,奏乐,傧相接进门,到账房处上礼,亦穿戴好孝服。此时,傧相唱名(妇女只报姓氏不报名),吊客在灵堂站定,吹手奏乐,吊客上香叩拜,号哭。即使平辈,"死者为大",也得如此。孝子披麻戴孝跪于灵案两侧脆拜答礼。随后对丧家进行劝慰。待亲友基本到来后,在村庄的十字路口,设香案,摆猪头献食、香烛,按先亲朋后甥婿顺序,逐家进行。此时,吊祭者在灵堂上柱香,后由傧相劳客将所送的纸货、挽幛挑上,用盘端花献食3个,出大门吹手随后边走边吹,后跟一大批孩子抢献食的面花,直到十字路口的供桌,上香作揖,后返回,孝子只送到门前。每家亲戚朋友如此,实际是显示所送祭品之丰厚而扬名。

馍馍豆腐汤
西府人在办理丧事中,从祭吊到暖丧饭,多是"馍馍豆腐汤"。相传古时有个勤劳孝顺的人,名叫乐毅,为使上了年岁的父母能吃上不用咬嚼的豆制品,几经创试终于成功地发明了豆腐。不仅使他孝敬父母的心如愿以偿,而且广大乡亲都爱吃。他的父母由于常吃豆腐而长寿。在他父母过世送葬后,他把家中所有的黄豆做成豆腐,办了豆腐酒席来招待四邻八乡,祝愿大家都健康长寿。人们共进了"长寿豆腐"觉得开心,好像沾了乐毅父母的长寿之光。从此以后,凡老人过世都吃"馍馍豆腐汤"或"豆腐宴"。遂成风俗,流传至今。

暖丧
亦称"闹丧"、"烧天明纸"。迎祭后从傍晚到天明,亲友至孝依次轮流烧纸、献乐、祭奠。由礼傧指导行九叩十八拜"三献礼"。孝子孝女按男左女右跪于灵堂两侧,在吹鼓手奏哀乐声中,主祭者灵前拈香,燃烛,跪哭,接着进膳(献饭),呈祭文,读祭文后孝子伏地号嚎大哭,此为"初献礼"。接着是"亚献礼"。献乐,由主祭者点1-3个小曲或"咪咪戏"、"秦腔一折",并赏吹鼓手小钱,在献乐中,仍行"烧纸、叩拜礼"。最后是"终献乐",仪式同前。如此烧纸、献乐、行礼,通宵达旦,亦称"烧腰奠"。午夜吃一顿馍和豆腐汤,称"暖丧饭"。

居丧
人死后,三年要行九礼,举行祭奠活动。一般"头七"、"三七"、"五七"、"七七"(俗称尽七)亲戚和家人共祭,而"二七"、"四七”、“六七”为"空七",只家人去坟地上香焚纸祭奠,亲戚不来祭。如果七期之内,若逢七日称"犯重七"(指逢七日与历书七日相重),均要推后一天改祭。到一百天时,又是一个祭日,俗称"百日",再就是周年。人死后做三个周年。一般三周年除孝,纪念活动隆重,族人亲戚都来献礼馍、纸花之类,以示哀思。居丧期间,不参加娱乐活动,不行喜事,不得穿红挂绿。第一年春节,大门不贴对联;第二年贴蓝对联;第三年帖黄对联,以示哀悼。
过大寿
庆贺长寿的礼仪为寿礼,讲究"三十不做"、"四十不发"、"做九不做十",还有"长者在,不言寿"之说。小孩子生日只做第一年,后至60岁以上才有祝寿的资格。50岁以下的人举行诞生日庆贺礼仪,一般称"做生日"。60岁以上老人在生日之时举行的庆寿活动,称"祝寿"、"做大寿",西府俗称"做好日子"。仪式一般多为儿女操办,亲友来贺。送寿品有寿桃、寿馍、寿面、寿酒、寿烛、寿幛、寿联等。隆重者要设寿堂、燃寿烛、结寿彩,寿星着新衣,坐中堂,接受亲友、晚辈的祝贺和礼拜。有的向寿星奉寿盘,盘内陈列祝寿品。亲友呈献寿礼毕,共饮寿酒,吃长寿面。晚上子女还请戏班助兴,称“暖寿"或念"寿经"。
古稀大寿
过大寿庆贺长寿的礼仪为寿礼,西府寿礼讲究"三十不做"、"四十不发"、"做九不做十",还有"长者在,不言寿"之说。小孩子生日只做第一年,后止60岁以上才有祝寿的资格。50岁以下的的人举行诞生庆贺礼仪,一般称"做生日"。60岁以上老人在生日之时举行的庆寿活动,才称"祝寿"、"做大寿",西府俗称"好天"。仪式一般多为儿女操办,亲友来贺。送寿礼品有寿桃、寿馍、寿面、寿酒、寿烛、寿幛、寿联等。隆重者要设寿堂、燃寿烛、结寿彩。寿星着新衣,坐中堂,接受亲友、晚辈的祝贺和礼拜。有的向寿星奉寿盘,盘内陈列祝寿品。寿礼结束,共饮寿酒,吃长寿面。晚上子女还请戏班助兴,称"暖寿"或念"寿经"。
寿堂一般设在正屋中堂,寿堂布置讲究热烈吉祥的喜庆色彩。中堂墙面多用"八仙"或"福禄寿"、"富贵耄耋"的绣帐做背影,中间挂一个大"寿"字,两边挂"多福多贵多男子,曰福曰寿曰康宁"的寿联。供桌中间供寿星,男寿供"手拿龙头拐杖的寿星",女寿供"王母娘娘托蟠桃"。寿堂两侧墙上挂寿峰,寿屏及名人字画,右墙挂寿星生平。供桌贡品皆代"仙"和"寿"字。如仙茶仙酒,寿桃寿糕,寿香寿烛。
酒具
石头眼镜
西府中老年人都有"眼戴墨水晶眼镜、腰吊鳄鱼皮镜盒"之习。多为石头水晶的墨镜,镜架多为铜质。

眼镜盒
放置石头眼镜的专用盒子,外面多用蛇皮包裹,多系于要()带上。
望生钱印版
印刷冥币的模版。西府人称冥币为"望生钱",印刷冥币的模版也就叫"望生钱印版"。
福禄寿之敬孝歌
劝孝俗歌 眉县
续家谱

上家谱
家谱,或称"影子",是记录家族世系及重要成员事迹的谱表或文书。西府的大家小族,多有修谱之习。家谱的内容最简单的是记录本家族的世系,从先祖一直到当世人,分辈记录,明确族人之间的关系。上家谱是将亡人的姓名,生卒年月及事迹写入家谱的仪式。一般在葬后三日,丧家将族内家谱请到家中,供在中堂桌之上,燃点香烛,献上茶酒。服三日孝子上坟添土,谓之"全山"。回来后请族内长辈及先生上炕坐定,孝眷跪在地下,由长子将家谱请到炕桌上,行三拜九叩礼,继而献上衬谱绢或白布一块,新毛笔一枝,呈上白纸墨砚,先生打开家谱,按亡者辈份及生年,确定入谱页数,由长者介绍亡人生平事迹,生卒年月及有关事宜,先生执笔按谱系书定神位,生卒年月,奉祀孝男名次等。书毕孝眷叩头致谢,午宴招待。

上祖案
一般在死后第二年正月初一清晨"朝祖"时进行,类似上家谱,请族上或本房长者和先生,备酒和墨砚。先向长者和先生敬酒,长者根据族系房份确定上祖案的位置,再让先生在祖案上题写亡人的姓名。写毕,孝男孝眷敬酒叩拜,然后再向祖案拈香、奠酒、烧纸、叩拜。

树墓碑
竖立在坟墓前的长方形青石碑。上刻死者姓名、事迹等文字。正面" xxx 之墓",上款多为生卒年月、籍贯,下款多为子孙辈姓名及立碑时间。背面多为死者生平事迹,称"懿德铭文"。多在三周年时举行立碑仪式,请吹手奏乐放炮,请地方有名望的人揭碑(揭去蒙的红布),宣读碑文,孝子献祭,烧纸叩拜等项。
家谱
祖案
旧时西府同姓氏同宗人均有祠堂,并裱有祖案。祖案上有祖先画像,中部排出辈份,按排行顺序的等次收写祖先姓名,下半部一般画祭桌及子孙孝敬祖宗的孝义图。
福禄寿之敬孝歌
孝歌 眉县
敬老歌
春耕

时令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最怕迟。
种如金,土如银,错过季节没处寻。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二月二,龙抬头,春风取药灌牲口。
立春上午刮大风,今年豌豆好收成。
惊蛰倒冷四十五。
三月三,人穿单。

农作
春打腊月二十八,麦地上粪要早抓。
枣发芽,种棉花。
冷尾暖头,抢晴播种。
要想谷子大,叶子没打架。
要想包谷结,横竖不换叶。
锄包谷,头亮根,二垒根,三铲草。

二十四节气
●立春:2月4日前后,"春气始至而建立也";农谚"春打六九头"。即"六九"第一天。农家此日将象征农事的农具放大()大门之外。立春之晨,以彩枝或彩鞭击打春牛,纸牛的肚内装上花生、核桃、栗子、柿饼等干果,使打散落满地,男女老少都来争抢,抢到多者意味着丰收;街边小商贩吆喝叫卖"小泥牛"。
●雨水:2月19日前后,"阳气渐升,云散为水,如天雨也";备耕修理农具、整修田地,保证耕畜膘肥体壮;"寸草铡三刀,无耕也长膘"。
●惊蛰:3月5日前后,"在门槛外撒石灰,警告虫蚊不许上门;小孩子提着"串铃"到自家地里沿界畔边摇边唱:"金嘴雀,银嘴雀,今儿我来咒过你,吃我家谷子要烂嘴";农谚"惊蛰清田边,虫死几千万";观天气,有"惊蛰阴冷,倒冷四十五"之说。
●春分:3月20日前后,"二月中,分之半也";"春风入骨寒"防寒潮;新墓上坟;始植树。

●竹篮(提篮、拌笼):装杂草及物品。
●铧:耕种工具,套在犁底上,用于犁地及翻土。
●铁辕大犁:双畜拉,深翻地用,犁底右边多装"*土"。
●牛槅头:*具,驾在牛领颈的曲木。
●牛笼嘴:牛笼嘴,多为细竹蔑编织,以防牛耕作时吃东西。
夏耘

时令
立夏不光场,麦子土里扬。
伏里划破皮,胜似春后放深犁。
伏天耕地遍地油,伏尽耕地白费牛。
中伏萝卜,末伏蒜。夏至不种高山糜。
夏至十日麦正黄,再过十日麦上场。
三伏不热,五谷不结。
大暑小暑,灌死老鼠。
红萝卜不离五月土。

农作
春打腊月二十八,麦地上粪要早抓。
枣发芽,种棉花。
冷尾暖头,抢晴播种。
要想谷子大,叶子没打架。
要想包谷结,横竖不换叶。
锄包谷,头亮根,二垒根,三铲草。
●斗、升:
木制量具: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担),一斗约50市厅。
●笊篓:
碾场时用来接牲口粪便。
●操斗:
有把可提,用来装粮食的工具。
●兼杈:
木制的放射状齿且有木轮可推动的大型工具,在麦场上运麦草、麦捆或秸杆。
●拨枷:
木制套在碌碡脐窝上,使其滚动之配件。
马社火
以社火扮演人物骑在马背上而得名,威武雄壮,气势恢宏,似有横戈铁马的古战场氛围,是宝鸡社火中最传统的表现形式之一。
秦腔
唱"乱弹"吼秦腔
秦腔在西府喜闻乐见,传承已久,无论是农家小院,山头沟壑,还是市井坊巷,华屋阔舍,都有"吼秦腔"之俗,亦有三五成班,"唱乱弹"之风,或庙会、或节日、或休闲、或工间、或地头,吼一两声高昂雄浑粗犷地道的秦腔,可以使人郁闷即消,疲劳大减,精神抖擞,心旷神怡。

神戏奠酒
西府城乡每逢地方庙会、私人婚娶、乔迁、祝寿、丧葬等红白喜事,有请戏班唱大戏之俗。在正会当天演出之前,要加演"奠酒"一场。奠酒戏遇红事设"吉庆堂",遇祝寿设"福寿堂",丧葬设"孝灵堂"。戏班出演黑虎灵官开道,天官赐福,菩萨、土地、药王、马王、刘海等诸神在"堂"前领愿。各尊神依次登台,表明各自的仙迹,或诗或白,说出几句祝愿的吉祥话。此时,地方政要或私人主家给各位神仙搭红放炮,以求得平安吉祥,财源广进,人丁兴旺,五谷丰登,百业兴旺,事事顺心。
击鼓骂曹、打銮驾、
法门寺、二进宫
反五关、折桂斧、
赤桑镇
斩李广、
周仁回府、火焰驹
五郎出家、
打金枝
姑赶船、八件衣、金沙滩
张连卖布、
十五贯、打沙锅、八义图
狸猫换太子、李刚打朝
三迁教子、金琬钗
斩秦英、康熙王游陕西
激友、
三娘教子
比翼鸟、
斩韩信
安安送米、斩
雄信
秦腔名角
仝凤琴 王春荣 赵秋云 
吴小兰 郭伟华 李龙 李梅 张璐 罗红科 罗少博 李艺强 都盼 赵小云 郑斌 王仁贤 刑景波 丁良生 李发牢
秦腔
秦腔源自歌舞,歌舞源自原始祭祀,如娱神的蜡祭、傩舞。蜡祭、傩舞是炎帝农耕文明时代的创制。炎帝开创了中国原始音乐舞蹈的先河,西秦成为秦腔的发源地。

百戏之祖
秦腔以其历史的悠久,音调高亢和地道的秦韵而有"百戏之祖"的誉称。秦腔孕育于姜炎时代的蜡祭傩舞,萌芽于周秦,成熟于汉唐,繁荣于明清。秦腔戏班早期形成于西府。明初大将常遇春带兵西征,军中带有秦腔戏班。他根据军中操练比武的动作,为秦腔设计了"杀战"、"小红拳"等边式,精美的武打动作,为后来戏曲中的"起霸"、"拉架子"、"抖马"、"趟马"、"抢花"、"刀花"等武戏表演程式打下了基础。军戏随军,传播了秦腔。明末起义军,将秦腔带出潼关以至中原地区,与各地曲调结合,演变而产生了晋剧、豫剧等剧种。秦腔对南方的川剧、汉剧、徽剧、绍剧等剧种也影响很大。国剧的京剧也是清代后期由秦腔、徽调、汉调融合而产生的。全国有三四百种地方戏,而多一半视秦腔为老祖宗。田汉曾说过:"秦腔不是陕西一千万人的剧种,而是六亿人的剧种。"

西府秦腔
以高昂唱腔为特色,又称"西路秦腔"、"西路梆子"。明正德三年创办的"华庆班"为陕西秦腔最古老的戏班。清时西府秦腔有四大班,二十四小班,曾在府城凤翔集资筹建"庄王庙",足见西府秦腔班社之多。至民国初,班社林立,有四大班、八小班、七十二个馍馍班之称。有戏楼800多座,班社林立,出演频繁,酬神赛会,风及乡里,名演辈出。
高跷社火
社火表演者脚踩两根柳木制成的木棍进行游演,俗称柳木腿。游演时讲究身体平衡,并根据所扮人物特点摆出造型,是社火中技巧性较高的一种表演形式。
背社火
在当地又称挈社火,即游演时将装扮的角色用硬木支架固定在人身上,背负进行游演,按所背人数分为单芯、两芯和三芯,以宝鸡陇县的背社火最具特色。
曲艺
西府曲艺主要有曲子、江湖、乱弹、山歌小调以及吹手冥戏等。通常在农闲、庙会节庆日时演唱。最初是民间茶余饭后自娱消遣的,后来渐渐有了操此专业艺人,多为业余演唱。比较有名的曲艺班子有凤翔小沙凹,宝鸡县姜马、姬家店的曲子班,岐山马江何家王庆的灯盏碗碗皮影社班,蒲村进香会的道情班。虢镇每年四月八古会,可以说是西府曲艺的斗台会大展示。初七、初八晚的"天明会,大街两侧,小戏台遍布,张灯结彩,江湖曲子数步一处,一街两行,繁歌淫奏,气势壮观,连演数夜,通宵达旦,热闹非凡。

曲艺起源﹣﹣说书
曲艺行当源远流长,传说周庄王击鼓化民,正风化俗,就此留下了说书行。相传说周庄王之母因为天下有恶人而忧虑成病,庄王为给母亲排忧解闷,就令四个能说会道的大臣梅、清、胡、赵来讲说善恶报应的故事。太后听了心情舒畅,病体大为好转。这四位大臣讲得各有千秋,风格各异,后来就形成了曲艺的四种形式,即:鼓词、评书、快板书、相声。因此,说书行就供奉周庄王为祖师爷而代代相传。

曲子
亦称小曲、清曲。西府曲子最早出现于先秦时的秦都雍城,故称"雍城秦曲",以后呼"雍城清曲";明以后称"西府曲子",至今沿用此名。演员多为一个家族或一个村庄的艺人组成的自乐班,演唱简便,只备桌凳。演唱者,奏乐者围桌而坐,边奏边唱,听众围聚欣赏。西府曲子主要曲目有"张连卖布"、"二姐娃问病"、"亲家母打架"、"文王访贤"、"绣荷包"、"大禹治水"、"杀妲妃"等,不仅唱调圆润,而且方言浓重,逗玩打趣,令人发笑。

西府道情
又称"关西道情",始于隋唐的道教,系道观内所唱"经韵"的演化。特别金、元时,邱处机创道教龙门派后,西府道观道院遍布各地,道院的道情唱调与民间说唱艺术、西府方言风土人情所融合而形成了西府道情,成为一种古老的说唱形式。所演剧目题材多为修贤劝善、神话故事、历史故事,为群众所喜爱。

乱弹
关于"乱弹"一名来由,传说,过去关中一带,草台戏班演三天庙会戏时,演到第二天晚上,打破行当界限,开始反串演出,由旦角唱生,生唱旦,皇姑唱大净,大净唱皇姑,人们对此很感兴趣争相观看。此种习俗,梨园行当,称"乱台",由于人们喜爱,也跟着仿效,在田间地头,深山旷野,也吼几声秦腔自弹自唱。久而久之,西府人就养成了"吼秦腔"的风格,转其名为"乱弹"了。

山歌小调
大多是在山野或田间劳动歌唱,内容主要反映劳动,爱情等生活,一般是七字成句,四句成段,一人领,众人唱,以方言入歌,乡土气息浓郁。如宝鸡西山凤阁岭的"绣荷包""杨燕麦"。眉县营头,横渠等地的"烧洋烟"等。歌调爽朗质朴,节奏自由。又如每逢农历七月初七的"乞巧"歌,姑娘们端上提前用豌豆生出的巧芽聚会在一起,唱着山歌:"年年有个七月七,牛郎要把织女会,七姐七姐下来吧,头戴两朵大莲花,花又开,树又摆,摆我七姐下凡来,我给七姐献挂面,七姐教我纺线线……。"
秤砣
西府自秦献公在雍"初行为市"的改革以来,雍城和陈仓已为商贸中心,使西府素有"关西都会"之称。衡器秤砣亦是代表之物。
庙会
要热闹,赶庙会,要看戏,赶庙会;要购物,赶庙会;要敬神,赶庙会,要许愿,赶庙会……人们听说哪里有庙会,就会使你心动,要去赶会,这是西府人的一种风尚。每年初春,九龙泉"上九"神农庙会鸣锣开场到冬季十月初十金台观庙会收尾,四季庙会连续不断,上九会、祭神农、二月二陇县药王洞、三月三,青峰山,四月初一上灵山,四月八,城隍庙会挤破肩,七月七,鸡峰山顶上吼乱弹。源远流长的西府古庙会,你方唱罢我登场,成了宝鸡独具特色的文化、经济、社会现象。
西府庙会大多是以庙宇为中心,以祭祀为依托而立会,其类型有迎神赛会、祭祀祈祥、游乐观光、物资交流等。农历二月二陇县药王洞的古庙会,以祭祀药王为主,兼有土产山货、农器家具及日用百货交流。二月十五,虢镇磨性山下的古庙会。它是全真派邱处机的修真悟道之地,成了四邻八乡群众跟会赶集的好去处。农历三月二十一,五丈原诸葛亮庙的古庙会接踵而至。这厢刚刚热闹罢,与五丈原遥遥相对的周公庙在农历四月初一就迎来周公姬旦的诞辰纪念。三月二十五凤翔府城隍庙会,四月八,虢镇城隍庙会热闹非凡,各地的庙会此起彼伏,连绵不断。
蕴含着地方风情、乡土气息浓厚的西府庙会,就像一幅人文画卷一般,以纪实的手法展现着西府的民风民俗、乡土乡情。它是西府乡土社会的一个缩影,也是西府人生活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大年

吃年饭
除夕团圆夜,在外经商、打工、为宦的一般都要在腊月三十前回家过年,是夜未出五服的家族成员都要来长辈家吃年夜饭,晚辈要依次为长辈敬酒,说古道今,忆旧惜今,或论家中族中大事。在除夕前夜礼神仪式后的辞岁家宴,一桌酒席合欢家宴,西府称为"抄盘子",即吃"大年菜"团聚。晚辈给长辈"磕头"祝福,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祈愿。正月初一早"吃饺子"、山区"大年饭"即"大糁汤",传承至今而未改。

大年菜
"大年菜"是"对盘",其食材有肉片、豆腐、粉条、豆芽、白菜等。制作采用烹、炒、翻碗、装盘、上桌。肉片是煮熟的大肉块,切成"寸,寸五"见方的片,加糖、调料炒成红色,白色豆腐过油,粉条、豆芽、白菜分别烹炒。装盘前先将烹炒好的肉片、豆腐沿大碗内壁分别花插摆放,再将粉条放进碗内。最后将豆芽或白菜分别填入两个碗心。最后,将盘子扣在装菜的碗上,然后将碗和盘子反过来,取掉碗即成"大年菜",民间俗称"猴儿顶灯"。

饺子
型似"元宝"。为求吉祥、欢悦。制作时故意包几个放"硬币"的饺子,谁吃到"硬币"谁得到了"祝福"。有时将小许挂面和饺子一块煮熟吃,叫"金线吊葫芦"或"金线串元宝",以示人们求吉求利的心愿。

大糁汤
在深山地区的"大年饭",名字叫"大糁汤"。将玉米皮舂掉,下到煮过肉的肉汤里煮,待糁子将熟,再下豆腐块,煮熟的大肉块、土豆等蔬菜,调味,再炖一下即可。金色的玉米,玉白的豆腐,喷香的肉汤及示春翠青的蔬菜一锅煮。可谓醇香四溢,余味无穷,别有风韵。
请姑姑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有个宰相叫狐偃,每年六月初六在他生日之时总要设宴祝寿。狐偃的女儿亲家对狐偃的作为很反感,就直言相劝,狐偃却当众把亲家责怪一番。亲家年老体弱,经不起屈辱,不久便气闷而死。
翌年晋国夏粮遭灾,狐偃出京放粮,临走时对家人说六月初六那天赶回来过生日。狐偃的女婿决定六月六大闹寿筵杀狐偃,替父报仇。狐偃女儿得知后逃回娘家报信,女婿情知事情败露,躲藏在家。六月初六一早,狐偃亲自上门请女婿来到相府。恭敬地请女儿女婿坐上席,并对众人说"老夫今年放粮,亲见百姓疾苦,深知我近年来做事有错。今天贤婿设计害我,虽过于狠毒,但事没办成,他是为民除害,为父报仇,老夫决不怪罪。女儿救父危难,尽了大孝,理应受我一拜"。从此以后,狐偃真心改过。为了永远记取这个教训,狐偃每年六月六都要请回闺女、女婿团聚一番。这件事情在晋国传开后,老百姓个个效仿,也都在六月六接回闺女,消气解怨、免灾去难。年长日久,相沿成俗,流传至今。
耍仪春
农历二月二民间开展的一种幽默滑稽的娱乐活动。一般由村里辈份最高或最低,性格活泼诙谐,爱说爱笑的男人扮演一对夫妇,通过滑稽的扮相,讲述一个农夫和懒婆娘上地的故事,由五六个小伙用筐抬着懒婆娘,沿街嬉闹,男女老幼围观助兴,碰上年轻妇女,懒婆娘就抓一把干果扔给,随之说些令人捧腹大笑的趣话。嬉闹够了,便把懒婆娘抬到荒僻处倒掉,懒婆娘耍赖着跟回,众嬉打不要,兴尽方休。看来是一种娱乐活动,实则是提醒人们不要眷恋过年光景,振作精神,赶快投入春耕生产之中去。西府还有随锣鼓唱仪春说仪春,内容丰富,有恭维赞扬,有"议闲事"有"讽刺"等。是因人因事而说唱,颇似陕西"信天游"和宁夏"花儿"。
乞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为乞巧节,是民间妇女的一大节日。据古代神话传说,牛郎和织女因忤犯天条,被隔在天河两边,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晚,才可以通过喜鹊为之搭的桥相会一次。所以又称"七夕"或"女儿节"。西府亦有乞巧习俗,分"生巧"、"乞巧"及"卜巧"三个过程。

生巧
农家姑娘相约七人,秘密议定由谁具体承担生巧,承担者选绿豆、大麦、豌豆、谷子、高梁()五色粮食,于农历六月六日泡入"五彩巧盆"的水中,放在大缸中,不见阳光,每天斋忌浇水淘洗,浇水时忌食有气味的菜蔬,如葱、姜、韭、蒜等,让其徐徐发芽生长,随长随用七彩丝线或红布条扎束,可长成2尺多高的嫩鲜茎杆,直到七月七日取出巧盆置于香案才"露面",名曰"巧芽",或"巧娘娘"。姑娘比赛看谁生的巧芽生得白、胖,长得高、花样多,人们评论谁就公推为心灵手巧。

乞巧
七月七日夜,月亮初升时,姑娘们在嫂嫂的指导下,或在承办者的庭院或在居住集中地谁家门前,设香案灯烛,上供巧芽巧娘娘,献上七碟鲜果品,香案前放好跪垫,男女列序跪好,七位生巧的姑娘,焚香燃表,叩拜静跪,等候掐巧乞巧。此时由成年嫂嫂领头先拜四方,再请五方神灵下界保佑,八方太平,五谷丰登,瓜果丰收。尔后,领头唱"乞巧歌"。看热闹的人们特别是姑娘媳妇,手拿扇子向跪着的姑娘们扇风,边扇边唱"乞巧曲",其韵调似"西府曲子"。因时值盛夏,反复念"乞巧歌",使一些娃娃处于似睡非睡之中,说也巧合,个别儿女手舞足蹈,模仿各种动作,男孩有握笔写字或做农活的动作,女孩有绣花做针线,穿针织布的动作,名曰"得巧"。

卜巧
亦称"掐巧"。当"乞巧"、"得巧"的程序结束后,进入掐巧。掐巧者将供在桌上的巧芽尖掐下来,丢在桌上事先准备好的水碗中,巧芽尖漂在水面上,借灯光看水下影出的各种形象,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绒,粗如槌磨,以卜儿女拙巧。影出美丽图案者,认为自己得巧,便拍手欣笑欢乐,如不成图案者即沉默不语,悄悄离去。凤翔、扶风、眉县等地,七夕有姑娘捉七星小蜘蛛放于化妆品粉盒内,次日早观其网丝园()正,名曰"得巧"。还有如果发现七夕夜小蜘蛛在花束或瓜果上,结成丝网,便认为是织女显灵赐巧,就互相道贺。
民间体

抓羊羊
因玩具最早为羊的踝骨(俗称"拐骨")而得名。后来用杏核大小的石子或用瓦砾磨就的圆子十颗为一付,每人一付。以其抓法繁简花样变换,如有乱羊、锦羊、串羊、灌羊、打挂、切豆腐、猴娃跳井、鸡啄食、抓全颗等五花八门的抓法。多为少女、姑娘、媳妇们闲暇娱乐的活动形式。属心、眼、手并用的综合锻炼项目。可两个对抓,也可以一个连战二三人。在抓法上,有单丢、单捡、背全、泼羊等许多套路花样。谁若先做完,便为胜者。

翻绞绞
用长约四、五尺的红绳子,两头相接。两人相玩,一人用两手指先撑开,使绳子形成一个图案花样,另一人再用两手指挑绳翻新花样,循环往复。花样有挂面条、马槽、棱形等。多以女孩、少女锻炼智力为主。

剪蚰蜒
此项游戏多为六、七岁小女孩(也有男孩)玩耍。数人并而坐,一人出点,边唱歌谣,边点小脚,念到最后一个字,数到谁的那只脚,就缩回去。谁两脚先被点缩,即为负者,罚讲故事,再让他去点。其歌谣是"剪子剪,剪蚰蜒,蚰蜒发,种芝麻,芝麻粒,核桃皮。张三李四,捉笔写字,金海巴,银海巴,老哥哥,缩脚脚。"

打秋千
在木架上或树之间悬挂两绳,下拴横担。活动时,人或站或坐横担之上,两手握绳,使之前后摆动,越荡越高,谓之"打秋千"。传说"秋千者,千秋之义也。"是汉武帝为祈千秋之寿,而在后宫取秋千之乐。传于民间的一种游戏活动。在春节至三月三,西府几乎村村有缚秋千,荡秋千之习俗。除此外,还有将石碌碡立起,在轴上架一横木,在横木两头各套一圈,各坐一人,有一人在中间推动,形成惯性旋转以取乐趣,此谓之"地溜秋千"。
添方
此游戏传说是道家祖师老子骑青牛过玄关时所创。古书西晋张华《博物志》记载:"樗蒲,老子入西戎所造"。东汉马融《樗蒲赋》有"昔伯阳入戎,以斯消忧"。是说老子当年到西方的部落中去,为了消除忧悉(),发明了用樗( 即常见的臭椿枝)和蒲(可织席的水草)作为码子进行对弈的游戏。因玩时就地画几道横线和竖线形成几个方格,所以又称"方"。"添方"此项游戏遍及宝鸡。农闲,村民们就地画方,检树枝草节为"码",即可对弈,决定胜负。方有四方、五方、六方、七方、八方、十二方、圆方之分。玩时,双方各执码子,交替摆码,摆四码成块为一方,摆成行为一溜,凑成一方或一溜,即吃掉对方一个码子,摆码中还有"等路、煮鳖、订四、五圆、挑大麦、围老虎"等套路,可吃对方的码子。摆满后走码,仍是凑与一方或一溜吃对方一个码子,最后以各人凑成方和溜的多少,论定输赢。或以吃掉对方所有的码子者为胜。这是一种智力游戏,老少均宜。
斗鸡是一种较为激烈的身体对抗性民间体育运动。冬春之季,到处可见。其斗法:身体站立、一腿站地,一腿盘膝悬空,手搬脚面,单腿跳跃,以盘膝之膝盖,互相斗撞,以击倒对方为胜。有两人互斗,也有一个跳跃连斗几人者。

踢毽子
这是在冬春季节常见的一种娱乐游戏,毽子用鸡毛插在铜钱眼、用布块包裹缝制而成。踢法多样,用脚向身体左、右、前、后踢,用膝和臂的手、肘、肩等接毽,使绕身不坠,有里、外、蜷、尖、勾等花式。运动时可单人踢,也可组队踢,这是一项有助于锻炼人的机体协调性和灵敏性()全身运动,遍及西府。
西府方言
西府方言属北方官话秦陇片的一个地域方言。凤翔在两千年中,一直是西府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具备了西府方言的许多特点。西府距古代的"五胡"区域较近,又是民族大融合时期的主要地区,方言中有一些兄弟民族的词汇。如说别人用"该他达"中的"达"字,本为"爹"字,而"达",是羌人呼父也。明清之际,随着商贸发达,驿站会馆林立,使得西府方言中有晋、豫、川、苏、鲁等地方言的一些特点。如:"后晌"(下午)、"恶水"(泔水)、"捻弄"(修理)(拾掇)、"屎爬牛"(粪壳螂)、"大大"(伯母)、"暖鞋"(棉鞋)、"仙米"(玉米)、"言传"(言语)等山西方言。
节日往来
节日中的彼此走访往来是传统节日的一项重要功能,既有真情的往来,也有应酬的俗套,其中探望祝贺是不可少的社会常情。具有一定的往来礼仪性和循环型。如附图所示:春节是女看娘,元宵是娘看女,清明嫁出的女儿要给祖先送纸祭祖,接着"麦稍黄,女看娘,卸了拨枷,娘看冤家……"充分反映农业社会人们的节日往来习俗特征。

春节 女→娘 送礼拜年
元宵节 娘→女 送花灯
清明节 女→娘 送纸祭祖
端午节 娘→女 送肚兜
中秋节 女→娘 送月饼
重阳节 娘→女 送花糕
春节
节期:农历正月初一
节日主题:合家团聚、拜年祝福、求吉祈祥。
节庆方式:贴对联、粘窗花、穿新衣、打锣鼓、放鞭炮、吃年夜饭、守岁、拜年、走亲访友。
节日来由:农耕文明的"祈年成"
元宵
节期: 正月十五
节日主题: 团圆吉祥和睦
节庆方式: 送灯、挂灯、看灯、猜灯谜、吃元宵、舞龙灯、耍社火。
节日来由: 汉文帝此日扫除叛逆"诸吕",以示庆贺,而张灯结彩,
后定此日为元宵节。
清明
节期: 四月五日前后
节日主题: 祭祖
节庆方式: 扫墓上坟、踏青、做柳笛。
节日来由: 源于周时墓祭习俗
端午
节期: 五月初五
节日主题: 祈求平安、驱疫
节庆方式:戴香包、系手索、插艾叶、吃粽子、绿豆糕、饮雄黄酒
节日来由: 由原始驱疫仪式,到战国龙舟竞渡,拯救屈原。
七夕
节期: 七月初七
节日主题: 向织女祈求智巧
节庆方式: 乞巧、卜巧、掐巧、穿针赛巧
节日来由: 源于神话传说: "牛郎织女七夕相会"
宝鸡市第一批非遗
1吹箫引凤 2姜马察回音乐 3西山酒歌
4凤县民歌 5高跷赶犟驴 6岐山转鼓
7千阳八打棍 8西山刁鼓 9威风战鼓
10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
11扶风碗碗腔皮影戏
12西府道情 13西府曲子
14社火脸谱绘制技艺
15中华老字号西凤酒酿造技艺
16岐山臊子面制作技艺
17岐山空心挂面制作技艺
18凤翔草编技艺 19太白酒酿造技艺
20银器制作技艺 21鹿羔馍制作技艺
22陇州社火 23千阳刺绣 24精怪剪纸
25陇州社火疙瘩脸谱绘制技艺
26凤翔刺绣 27王勇曲子 28凤翔曲子
29下河寨道情 30西山对对戏
31血条面制作技艺 32李家沟社火

宝鸡市第二批非遗
1炎帝的传说 2陇州小调 3眉县曲子
4凤翔罩金漆器工艺
5岐山王氏皮影制作技艺
6岐山农家醋制作技艺
7岐山擀面皮制作技艺 8古太酒酿造技艺
9凤翔豆花泡馍制作技艺
10 灵山庙会 11 龙门洞庙会 12 岐山曲子
13 金台罗氏彩塑彩绘 14 金台马氏瓷刻
15 凤翔剪纸 16岐山剪纸
17绿蓝草古建彩绘 18太白面花
19凤翔麦秆画技艺 20凤翔陶罐制作技艺
21凤翔刘氏皮影制作技艺
22岐山青铜器复仿制技艺
23岐山油炸面花制作技艺
24岐山锅盔制作技艺 25岐山柳编技艺
26凤翔地台社火 27凤翔府城隍庙会
28扶风三霄庙会
宝鸡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国家级)
1宝鸡民间社火
2凤翔泥塑
3凤翔木版年画
4西秦刺绣
5炎帝祭典
炎帝祭典
宝鸡是炎帝故里,相传约五千年前,炎帝因误尝断肠草而逝于宝鸡天台山,黄帝闻听后,急速赶往祭奠。此后,历史上都曾在宝鸡举行过规模较大的祭祀炎帝典礼。如今,每年清明节、炎帝祭日,都会有政府组织和群众自发组织的祭典活动,即"公祭"和"民祭"。1993年宝鸡重修了炎帝祠、炎帝陵;2005年、2006连续两年举办了"全球华人省亲祭祖大会",将炎帝祭典活动推向了高潮。2008年6月炎帝祭典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代表性传承人:杨安立(市级)
凤翔泥塑
凤翔泥塑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种民间美术作品,产地主要集中在凤翔县城关镇六营村,当地人称"泥货"。相传,明朝军队在此驻军,部分江西籍士兵会做陶瓷品,便兑水和泥,制作泥玩具出售,从此代代相传。凤翔泥塑造型夸张,形态质朴,色彩明朗,题材丰富,主要有虎、猪、狗、马等动物和神话人物,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多用于儿童玩具和镇宅辟邪。泥塑马、泥塑羊、泥塑猪连续登上国家生肖邮票。2006年5月凤翔泥塑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代表性传承人:胡深(国家级)胡新明(省级)杜银(省级)
大挂虎
制作者:胡深胡永兴
虎是凤翔泥塑中的主要题材,分为挂虎和坐虎等。这件特大挂虎,高约2米、宽约1.8米、重约100公斤,上绘有金鱼、蝙蝠、石榴、牡丹、佛手、铜钱等图案,寓意招财纳福、吉祥如意,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泥塑挂虎。
宝鸡民间社火
西秦刺绣
西秦刺绣以布、绸、缎、帛为主要原料,大量采用绣、贴、拼、搐等技艺,在宝鸡它是刺绣和各类布艺品的通称。刺绣内容有传统吉祥图案、龙凤狮虎、花鸟鱼虫、四季蔬果、戏曲人物等,具有题材广泛、造型夸张、色彩艳丽、粗犷阳刚的艺术特点,而且与当地的民情风俗相融,应用于人们的生辰、婚嫁、寿诞、祭祀、节庆等领域。2008年6月西秦刺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代表性传承人:李爱姐(省级)陈美娥(市级)
凤翔木版年画
凤翔木版年画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它沿用传统刻版套印工艺,手工刻版,土法印制,局部手绘填染;主要有门神、祭祀画、戏文画、吉祥画、风俗画、春牛图等印版。造型夸张饱满,风格古朴自然,色彩对比强烈。每逢春节,家家户户将年画贴在院门、房门、屋内等处,镇宅辟邪,祈求平安,是难得的历史风情画卷和民俗记录。2006年5月凤翔木版年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代表性传承人:邹瑜(国家级)部立平(国家级)
中秋
节期:八月十五
节日主题:赏月、人月共圆
节庆方式:拜月、吃月饼
节日来由:源于农耕文明的秋祀、秋报、拜月的祭祀仪式,自然崇拜。
重阳
节期: 九月初九
节日主题: 敬老祝寿、登高
节庆方式: 重阳登高、饮菊酒避灾、放风筝
节日来由: "九"为阳数,二九相逢是一个吉利的日子,重阳祝寿敬老。
寒衣
节期: 十月初一
节日主题: 纪念已故亲人
节庆方式: 烧"袄袄"和纸钱,以示让死去的亲人不受寒。
节日来由: 源于"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
腊八
节期:腊月初八
节日主题:粥祭百神,人寿年丰
节庆方式:食"腊八粥"
节日来由:始于古代的腊祭百神。
冬至
节期: 十二月二十二日前后
节日主题: 祭祖,在十字路口焚冥衣纸钱、"肥冬瘦年"
节庆方式:似过年、吃饺子、敬师、祭祖
节日来由: 周代的元旦,今人的"小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
祭灶
节期: 腊月二十三
节日主题: 祈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节庆方式: 扫尘、祭灶、送灶、食灶干粮
节日来由: 源于古代火种崇拜
插翅马勺脸谱
制作者:薛亚兵
以桐木为原料,由1个大马勺和19个小马勺组成,最长直径超过2米。作品以周历史文化为主题,大马勺上的"八卦"和"金戟"分别代表周文王占卜和周武王征战;周围的小马勺绘制的是《封神演义》中姜子牙、黄飞虎、闻太师等神话人物。
宝鸡剪纸
岐山臊子面制作技艺
岐山臊子面相传起源于3000多年前西周时的祭祀制度。岐山人吃面时所进行的民俗礼仪与周礼中敬天敬地敬祖先的礼仪大体吻合。制作技艺大致有臊子肉、底菜、面条制作和调汤、煮面、捞面等工序。其特点为"煎、稀、汪、薄、筋、光、酸、辣、香",只吃面,不喝汤,是当地百姓四时八节、婚丧嫁娶、接待贵客的上等美食。2007年5月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面花礼馍
面花礼馍是西府民间用以节日庆贺或神灵祭祀的礼品。其馍用精白上等的小麦面粉经过发酵、做花、定型、蒸制、着色、点缀几道工序制成。主要用于小孩过岁、老人过寿、过世、祭期和春节等,也叫礼馍。面花是把发酵过的面剪刻成花形图案,然后用菜油煎炸而成,面花又分为三种:满月面花、寿果面花、祭献面花。
千阳八打棍
"八打棍"是一种八人持棍对打的民间舞蹈,常在社火活动中表演,流传于千阳县寇家河乡龙槐塬村,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最初由两人对打,称作"双头棍"。后来为了强化表演的整体气势,增加至八人表演,故称"八打棍"。其动作粗犷奔放,对打激烈有力,节奏感较强,具有"武舞结合"的特点。2007年5月千阳八打棍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代表性传承人:赵崇科(省级)
威风战鼓
老行当
民间对拥有和运用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的个体生产者称呼为"匠人"或"手艺人",并且用"巧儿匠"、"把式"等语来赞誉工匠之绝巧的技艺。西府人在以农为本的同时,把学手艺当工匠作为养家糊口的辅助手段。流传"无艺不养家"之说,世代相传亦成俗。
●小炉匠:挑担走街串巷,以焊接、补锅为主的手工业者。因修理制作中用的小型铁锅炉、小风箱,故称"小炉匠"。多是打制锡饰件,或焊漏壶或铆焊破漏铁锅;或化铁接犁铧尖等。
●磨剪刀:为民户磨刀剪的手艺人,称"剔刀磨剪子的"。从业者一般身扎腰裙,肩扛四腿长条凳,凳上两头各有粗细磨石一块,凳边挂有小水桶、水刷、抹刀布,走村串巷,以"剔刀……磨剪子噢……"为吆喝声来招徕顾客。
●箍桶匠:民间专门从事制作和修理木桶和箍破瓮破盆的匠人,以"箍瓮……哩噢……"为吆喝声。
●银匠:为"小炉匠"一类,除给官府浇铸银锭以外,主要是制作银首饰,如妇女的镯、耳环、耳坠,还有小儿的项链、"长命百岁"锁等,常肩接炉担,走乡串户。
●钉眼镜:过去城乡居民男性成年人,特别是士绅阶层都有戴眼镜的风气。不过当时的眼镜架均是铜质硬架,也易损坏。因此便有专门从事钉眼镜的手艺人,常肩挑修理工具,走乡串户。
●璇匠:璇匠是用牵绳拉动,使木条滚动,用固定的刀刃将滚动的木条璇成成品的手艺人。其产品,大的有桌、椅腿,小到手摇纺车缠线上的"锭儿"。由于过去衣着用的布全是手工纺织的,所以,璇匠生意很兴盛。
老行当
●画匠:是通过墨线勾图,再彩色涂料染以彩绘的民间艺人。除画棺材外,主要从事寺庙道观的塑神彩绘,殿堂的雕梁画栋,墙壁上的壁画"画廊"等。还有装裱祖案。
●木匠:
木匠在民间有两类,一类是专门制作房架的,称"房木匠";一类是制作箱柜嫁妆乃至驮畜鞍架的,称"嫁妆木匠"或"细木匠"。第一类的生产方式是走乡串流,流动作业的;第二类多是在城里开嫁妆铺、鞍架铺或棺材铺进行生产经营的。
●解木匠:
是专门从事用大锯扯板材的木匠。多为一个师傅带一两个徒弟,通过在圆木上打墨线,然后两人用大锯来回拉推,将圆木解成板材,来求取工钱,维持生活。
●阉匠:
主要从事阉割牲畜生殖器官的手艺人。他们走乡串巷,除阉割大家畜骡马外,大量的是劁猪。养猪之家为使小猪多食长膘,均请阉匠择(割)。阉割母猪阴囊曰择,阉割公猪睾丸曰阉。所以,民间俗称阉匠为择猪的。
●漆匠:
即用土漆、桐油漆制家具的匠人。除油漆柜箱外,漆匠和画匠协作画棺材、漆棺材为其业务之一。
最后别忘了盖章。宝鸡民俗博物馆的章子制作精美。
出来还可以玩跳绳,踢毽子,滚铁环等。
接下来要坐车到渭河北岸去了,请看下回分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