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6国庆D5陕西历史博物馆(三)(陕西古代文明展:秦汉)
文摘
2024-12-30 00:03
宁夏
接下来看秦汉部分。虽然已经有了单独的秦汉馆,不过总馆的秦汉部分怎可缺失?还是有相当的篇幅。前面关于周的叙述,并不只是从西周建立开始,而是从“先周”就开始,毕竟陕西是周的大本营。同理,对于秦也是如此,不止是秦始皇建立的大一统秦朝,还包括前面的诸侯秦国。这一口径和秦汉馆是一致的。秦人是华夏族的一支,曾活动于今甘肃天水地区。周平王东迁后,秦人以陕西为根据地迅速发展壮大。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起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其政治、经济、军事诸制度,垂范后世。以兵马俑为代表的秦代文物,以磅礴的气势和鲜明的军事特征,显示出秦人强烈的开拓意识和进取精神。西周时期,活动于今甘肃天水地区的秦人因给周王室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封于秦(今甘肃天水秦亭)。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邑(今洛阳)有功,被封为诸侯,被赐以"岐以西之地"(今关中西部)。从此,秦人正式建立了国家政权,跻身于诸侯国之列,以崭新的政治面貌登上了历史舞台。3石鼓(复制品)
以形状似鼓而得名,因其内容记载狩猎之事,又称为"猎碣"。唐代发现于陕西凤翔,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10件石鼓各刻四言诗一篇,与《诗经》大小雅相似,格调也接近《大雅·车攻》等篇。字体近于籀文,是秦国特有的风格。石鼓在文学史、书法史上均有重要地位。秦建国后,国力逐渐强大,不断向东扩展,并随之多次向东迁都。其中在雍城建都近300年,是先秦时期秦国定都时间最长的地方。在这里,秦人"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成就了最初的霸业。秦灵公迁都泾阳之后,雍城虽然失去了国都的地位,但重大的祭祀、典礼活动,秦君往往仍要到此举行。
7筒瓦 春秋 宝鸡市凤翔区秦公一号大墓出土13凤鸟纹瓦当 战国 宝鸡市凤翔区雍城豆腐村遗址出土13凤鸟纹瓦当 14单猫纹瓦当 15虎雁纹瓦当 16双猫纹瓦当 17子母鹿纹瓦当 18单虎纹瓦当 19几何纹瓦当秦雍城遗址由城址、秦公陵园、国人墓地和郊外宫区构成,总面积达51平方公里。雍城城市布局体现了"顺河而建,沿河而居"的设计理念,选址优先考虑防御功能,有"城堑河濒"的城防理念。城址区从最初布局于城区东南部,逐渐发展至整个城区的中部,最后形成以城墙环绕的完整秦雍城,体现了由小到大、由东向西、由结构单一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秦国国君和西汉多位皇帝亲临主祭的国家大型祭天固定场所。由坛、祭祀坑等各类遗迹构成,是首次在雍城郊外发现的与古文献记载吻合且时代最早、规模最大、功能结构趋于完整的国家大型祭祀遗址,对于深化秦汉礼制、乃至中国古代礼制文化和国家政治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战国初期,"诸侯卑秦",视秦为夷狄。秦孝公任用商鞅,于公元前356年和前350年两次进行变法,推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使秦国从落后国家一跃成为"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的强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牍正面抄写秦武王二年的《田律》。律文内容是对田亩规制和道路的度量作出统一的规范。并且规定修治道路的时间。背面是统计不修治道路者,记下他们的名字和天数。青铜龙
此器系西安市公安局移交我馆收藏的,移交时仅存八块青铜残块。经修复人员仔细拼对、粘接,复原为两条盘旋的青铜龙。龙体中空,头略呈方形,鼓目、翻鼻、张口,身饰鱼鳞纹,尾盘卷为中空的锥体。龙体分铸焊接而成,形体巨大,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这件青铜龙是战国时期秦国或秦代的遗物。有学者认为,这是一巨型乐器架的底座。秦文化中有追求浩大气势的传统,在秦统一六国后,这种传统被发挥到了极致。青铜龙正是大一统的秦帝国巅峰时期的作品。这件自遥远的秦代走来的巨型青铜艺术品,见证着秦帝国的强盛,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想。14蟠螭连弧纹镜
15四凤纹镜
16四乳蟠螭纹镜
17彩绘云纹镜
18蟠螭连弧纹镜
19彩绘凤鸟纹镜20茧形壶
战国
西安市长安区神禾塬大墓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22窃曲纹铜盘 春秋 西安市户县(鄠邑区)宋村出土
24嵌错螭纹虎耳铜壶 春秋 西安市户县(鄠邑区)出土郑国渠是秦王嬴政元年至十年(公元前246年~前237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自位于泾阳的渠首引泾水东流,经三原、富平、蒲城等地,最后流入洛河,全长150多公里,可浇灌关中农田四万余顷(约合今280余万亩),是2000多年前中国水利技术最高水平的标志,也是中国水利史上的光辉典范。郑国渠的建成,不但使关中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粮仓和最早的"天府之国",而且为秦国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秦国国君陵园在雍城陵区发现13座,芷阳陵区发现4座。国君称王前使用"中"字形诸侯级墓制,称王之后使用"亞"字形王级墓制,普遍使用人殉,殉葬物品丰富,规模宏大。秦公一号大墓位于今陕西凤翔县南指挥村,是我国目前已发掘的规模最大的先秦墓葬。墓葬平面呈"中"字型,全长300米,面积5334平方米。墓室东西长59.4米,南北宽38.8米,深24米。主副椁室各有柏木椁具一套,以枋木叠构(黄肠题凑),周围充填大量木炭及青膏泥,以防潮、防腐。三层台上环椁室置殉人166具,填土中浮人牲20具,据墓中石磬刻文判断,墓主可能是秦景公,葬于公元前537年。西安市长安区神禾塬战国秦陵园遗址地理位置图
西安市长安区神禾塬战国秦陵园8玉璋 9骨串饰 10金串珠 11金带钩 12金怪兽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全国,实现了春秋战国以来许多政治家、思想家极力追求的政治理想。秦王朝的建立,开创了大一统国家的新局面。至此而后的两千多年里,尽管曾多次出现过分裂割据的局面,但大一统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前350年,秦孝公由栎阳(今西安市阎良区)迁都咸阳。此后143年间,咸阳一直是秦国和秦王朝的都城。咸阳城跨渭河两岸,城市布局采用不对称建筑格局,因地制宜,随形就势,规划合理,规模巨大,荟萃六国建筑艺术精华,号称"天下第一都"。戈的内部有线刻纹饰,胡部有6字错银鸟篆铭文"新造自命弗戈",应为战国晚期楚国之物。公元前230~前221年,秦王嬴政"奋六世之余烈",继承历代远交近攻的策略,采用先弱后强、先近后远的具体战略步骤,以摧枯拉朽之势,先后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了全国,开创了大一统国家的新局面。29“十七年寺工”铜铍 秦 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一号坑出土32“十九年寺工”铜铍 秦 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一号坑出土29“十七年寺工”铜铍 秦 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一号坑出土32“十九年寺工”铜铍 秦 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一号坑出土符是古代朝廷用于传达命令、调动军队的一种特殊凭证,通常作虎形,故称虎符。符分为左右两半,右半符留在京师,左半符颁发给屯驻在外的军队。需调兵时,由朝廷使者持右半符前往,军队长官将右半符与左半符验合后,军队即按使者传达的命令行动。杜虎符有错金铭文9行40字:"兵甲之符,右才(在)君,左才杜。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母(毋)会符,行殴(也)。"石铠甲由大概七十多件石胃片编缀而成,制作工艺十分精细,其使用石材模拟真实铠甲的甲片,打磨成同样尺寸和形状,按甲胄实际位置锁孔,然后以扁铜丝联缀而成,其编缀工艺也全依真实铠甲的工艺规程。此件石铠甲虽然是仿皮或铁甲胄的模型,但其精细程度不亚于实用的甲胄,其制作的难度也大于当时普遍使用的皮革甲胄,可以反映出秦时石工的高超技术水平,可谓是先秦时期石材加工艺术的集大成之作。秦直道
秦直道是秦始皇为抗击匈奴而下令修建的一条国防公路。动工于公元前212年,仅用近两年半时间便修建了宽约50米左右、长达700多公里的车马大道,从云阳直通九原(今包头市),且南北大体相直,故名直道。
陕西富县寨子山秦直道
陕西富县桦沟口秦直道考古工地
陕西富县桦沟口之字形盘山道秦始皇统一后的第二年(公元前220年),为加强中央对全国的控制,利用原六国的道路,修建了以国都咸阳为中心的驰道网络。据记载,驰道"道广五十步(合今69米),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其修建标准及要求已经类似于现在的高速公路,比西方要早很多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建立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等,既强化了皇权,又奠定了中国两千年来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基础。同时,秦王朝在文字、货币、度量衡及法律等方面所实行的一系列统一措施,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释文:三年,漆工熙,丞诎造,工隶臣平,禾石,高奴。权是古代的衡器,用途相当于现在天平上的砝码。战国晚期这件权被作为标准衡器发送到高奴(今陕西延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将此权调回校正,并加刻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并重新发回高奴。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再次将权收回,重刻二世元年诏文,诏书内容显示了秦度量衡政策的延续性。"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元年制诏丞相斯、去疾,法度量,尽始皇帝为之,皆有刻辞焉。今袭号,而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刻此诏,故刻左,使毋疑"。14"安邑二釿"布 战国 馆藏
15"梁重釿五十当寽"布 战国 馆藏
16蚁鼻钱 战国 馆藏
17"齐法化"刀币 战国 馆藏
18"明"字刀币 战国 馆藏
19"两甾"圜钱 战国 安康市旬阳县出土
骊山夕照
秦始皇不仅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为后世留下众多影响巨大的无形遗产,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一座神秘莫测、令人遐想的有形宝库﹣﹣秦始皇陵。位于临潼骊山脚下的秦始皇陵,原名丽山,其营造始于秦王嬴政登基之初,工程之浩大、气魄之雄伟、埋藏之丰富,开历代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对历代帝王陵寝制度影响深远。秦始皇陵园七号陪葬坑共出土青铜水禽46件,其中青铜天鹅20件、青铜鸿雁20件、青铜仙鹤6件。众多青铜水禽的出土,说明这个陪葬坑试图营造出某种"水环境",丰富了我们对秦始皇陵的认识。顺陵为女皇武则天之母杨氏的墓葬,因武则天称帝而改墓称陵,唐玄宗即位后又改为王妃墓,后世仍惯称为顺陵。石狮是唐代帝陵前象征守卫的石刻。唐以前的陵墓石刻主要为天禄和辟邪,随着"丝绸之路"的兴盛,原产于非洲和西亚的狮子传入中原,成为唐代帝陵的石刻形象之一,并被其后历代帝陵石刻所沿袭。高大雄伟、气势磅礴的顺陵走狮,表现出盛唐雄壮豪迈的时代风格,是中国历代石狮中体量最大的一尊,被誉为"东方第一狮"。唐代壁画《阙楼图》,1971年出土于陕西省乾县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高305厘米,宽594厘米。此图反映了唐代皇宫阙楼建筑的形象。它以门阙构图为主体,各以一座母阙、二座子阙排成"三出阙"形式。阙楼砖砌台基井雕刻花纹,挑檐及斗拱、鸱尾等都描绘的清晰可辨,再衬托山峦、树木之景,更见阙楼气势恢宏。此图为唐代绘画中罕见的完整、大面幅、高等级的阙楼,是唐代建筑绘画之杰作,亦是唐代阙楼实物的形象资料,弥足珍贵,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定都长安的西汉王朝开创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第一个盛世。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作为丝路起点的长安城日渐成为东亚文明的中心和著名的国际大都会,中国因此第一次以一个强盛国家的姿态从长安走向世界。汉都长安、汉家陵阙和大量汉代文物,多方面再现了当时发达繁荣的社会。汉都长安
"长安"意为长治久安,是中国古代建都朝代最多的城市和使用年限最久的都城。规模宏大、布局合理、宫室林立、设施齐全、繁荣开放的汉长安城,不但反映了汉王朝在城市营建以及建筑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全面展示了汉代中华文明所达到的最高水平。它与同时期的罗马遥相呼应,分别是东西方灿烂文明和伟大时代的代表。明堂辟雍是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皇家礼制建筑之一。明堂是代帝王颁布政令、接受朝觐、祭祀天地诸神以及祖先的场所。辟雍即明堂外环绕的圆形水沟,环水为雍(意为圆满无缺),圆形像辟(辟即璧,皇帝专用的玉礼器),象征王道教化圆满不绝。汉长安城的明堂辟雍同时也是太学设施。未央宫又称西宫,是西汉帝国的大朝正殿及政令中心。未央宫总体为"前朝后寝"布局。"前殿"是在战国时期秦国宫殿基础之上修建的,其内部分三段:中段为大朝时使用的主殿堂,左右为东西厢。文献记载,西汉皇帝即位、颁诏、大婚、寿诞、接受觐谒以及驾崩入殓等重大礼仪都在前殿举行。在"事死如事生"的汉代,陵墓作为人死后在另一世界的永久栖宿之处而受到特别重视。西汉皇帝即位之初,即开始营建自己的陵墓。帝陵主要由高大的墓冢及陵庙、城垣、门阙等雄伟壮丽的地面建筑组成,并随葬大量精美的物品,周围大多有数量不等的功臣贵戚的陪葬墓。西汉帝陵共11座,除文帝霸陵和宣帝杜陵位于长安东、南外,其余9座均建在渭河北岸的咸阳原上,东西横亘百余里,气势恢宏,蔚为壮观。"长陵西神"、"长陵东当"瓦当 汉 西安市长陵遗址出土鎏金鎏银铜竹节熏炉(复制品)(原件在秦汉馆)
汉
咸阳市兴平县豆马村出土
整件熏炉分3个装饰区域,共9条龙装点其间。"九"在中国古代象征最高数字,是皇权的一种体现。从熏炉和同时出土的其他器物上的铭文得知,此物原为汉未央宫的生活用器,汉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赐予"阳信家",可能是汉武帝赐给其姊阳信长公主的物品。汉长安城的修建从公元前202年开始,到汉武帝时才完全建成,前后历时近百年。长安城以宫殿为中心,体现帝王崇高地位和为帝王服务的大型宫殿约占全城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主要有长乐宫、未央宫、北宫、桂宫、明光宫、建章宫等。汉长安城面积36平方公里,相当于古罗马城面积的2倍多。长安城四面各有3座城门,其4座与宫城宫门相对,其余8座各与城内一条大街相连。8条大街将城内分为11个区域,其中未央宫(包括武库)、长乐宫(包括高庙)、桂宫、北宫、明光宫和东市、西市各占1个区,里居共占4个区。因受原有建筑布局与渭水走向的影响,城为不规则的形状,且汉代人崇尚按星象布局建筑,南墙、北墙的曲折分别象征天上的南斗和北斗,因此汉长安城也被称为"斗城"。建章宫位于汉长安城西墙外,建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规模宏大,有"千门万户"之称。汉武帝曾在此朝会、理政。遗址平面近方形,四面夯筑宫墙,内有前殿、柏梁台、神明台、太液池等遗迹。西安市灞桥区姜村(江村)出土
铜鼎外壁与器盖都刻有铭文,壁铭文分2段,前段为"上林宜宣曲宫初元三年受东郡白马宣房观鼎,容五斗重十九斤六两,神爵三年卒史舍人工光造,第十五",后段为"第五百一十一"。盖顶三钮间刻有"上林第九"。神爵为汉宣帝年号,神爵三年为公元前59年;初元为汉元帝年号,初元三年为公元前46年。为了满足帝王的享乐需求,长安城郊外还兴建了众多离宫别苑。其间广布山川林泽,蓄养大量珍禽异兽,栽种各种名花异木。位于长安城南的上林苑,周回200多公里,不仅是中国最早、最大的动植物园,而且是中国古代皇家园囿的典范。鉴的主要功能是盛水和盛冰。铜镜问世之前,古人以鉴盛水照容。此铜鉴体量硕大,外壁口沿下刻铭4行29字:"上林铜鉴容五石重百量四斤,阳朔四年五月工李骏造二百册枚,第廿四",记载了器名、容量、重量、制造年月、工师名等。据此可知,此鉴铸造于汉成帝阳朔四年(公元前21年),由上林苑中铸造铜器的工匠李骏所造。炉沿上有铭文2段42字。第一段铭文"弘农宫铜方卢(炉),广尺,长二尺,下有承灰,重卅六斤。甘露二年,工常造,守属顺临,第二"为汉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铸炉时所刻;第二段铭文"上林荣宫,初元三年受"为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补刻。说明这件方炉原属弘农宫,后调至上林苑荣宫使用,这种关于器物调用的记载,在铜器铭文中为首次发现。出土于汉高祖刘邦与皇后吕雉合葬墓长陵东侧约1000米。《汉旧仪》载:"皇后玉玺,文与帝同,皇后之玺,金螭虎钮。"此印玉质为珍贵的和阗羊脂玉,螭虎钮,印面阴刻篆文"皇后之玺",书体流畅。从质地、钮式和文字推测,可能是吕后生前所用印章,也是迄今所见唯一的汉代皇后玉玺,弥足珍贵。"棫阳"瓦当 汉 馆藏
"鼎湖延寿宫"瓦当 汉 馆藏
"上林农官"瓦当 汉 西安市汉长安城武库出土文字瓦当 汉 馆藏
文字瓦当是汉代瓦当的大宗。汉代瓦当上的文字,少则1字,多则12字,一般为4字左右。其内容或为吉祥语,或为职官、仓储、官殿、陵寝、关驿之名,涉及汉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其字体多为篆书,文字促长行短、互为辟就、烂漫多姿,是不可多得的书法艺术精品。02."年宫"瓦当 汉 1956年7月22日刘百训捐赠09."万岁"瓦当 汉 1956年7月22日刘百训捐赠10."千秋万岁"瓦当 汉 1956年7月22日刘百训捐赠18."都司空瓦"瓦当 汉 1953年西北交化局交21“长乐未央延年永寿昌” 汉
22"上林"瓦当 汉
23"亿年无疆"瓦当 汉
24"水保国阜"瓦当 汉经济繁荣
汉初,统治者总结秦王朝多欲暴政、二世而亡的历史教训,及时调整统治方略,尊奉黄老"清静无为"的理念,简政宽刑,轻徭薄赋,重视农业,社会经济迅速恢复繁荣,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治国安邦的黄金时代。由于普遍使用铁农具与牛耕,重视兴修水利工程以及大力推广"代田法"等先进耕作技术,汉代的粮食生产无论是单位面积还是总产量均大幅度增长。同时,以养马为主的畜牧业也十分兴盛。西汉王朝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在全国有34个大中型灌区。仅在关中地区,就修建了著名的六辅渠、白渠、龙首渠、灵轵渠、成国渠等大型水利工程。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低作与高作相结合,在春季播种及幼苗时低作,即播种在垄沟里;在夏季中耕除草、培土之后,就成了垄作。由于代田法在每个生产周期中,垄沟和垄台互相变换位置,且总是在垄沟里播种,就产生了轮番利用土地的效果。汉代华仓是为首都长安贮存、转运粮食的国家大型粮仓。仓区建有围墙以保卫安全,仓房墙体厚重以承受散装粮食带来的压力,又可减少室外温湿度变化的影响,使仓内保持相对稳定的湿度和温度。仓外有排水设施,利于排水、通风、防潮。"华仓"瓦当
"京师仓当"瓦当
"京师庾当"瓦当
长生未央瓦当01.绿釉陶囷 汉 馆藏
02.彩绘陶囷 汉 馆藏
03"禾、粟、稻、麦、豆"字陶囷 汉 榆林市横山区黑石克村出土
"华仓"瓦当 汉 馆藏
"京师仓当"瓦当 汉 华阴市华仓遗址出土"长生未央"瓦当 汉 宝鸡市凤翔县东岭仓储遗址出土10.绿釉陶狗 汉 渭南市潼关县、西安市灞桥区洪庆出土汉代作为中国古代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在许多方面均领先于世界。凭借雄厚的物质财富和先进的科技,汉代制造出了大量既具有极高实用和审美价值,又显示出极高科技含量的手工业制品。特别是雕琢细腻的玉器、光洁精美的铜镜、绚丽多彩的丝绸,堪称汉代手工业水平的代表。规矩镜是汉代最有名的镜类,其整齐谨严的布局,神秘莫测的 T 、 L 、 V 形符号以及吉祥庆祷的铭文,既让许多鉴赏家为之倾倒,也使得许多学者为其释读大费脑筋。"一方规矩镜,不惜掷千金",就说明了人们对它的珍爱。04.玉雕卧牛 汉 1972年渭南市蒲城县汉代遗址出土"元兴元年堂狼作"铜洗 东汉 1972年勉县红庙乡东汉墓出土铜甗 汉 宝鸡市出土
蒜头扁壶 汉 咸阳市武功县出土
"平都"鼎 汉 榆林市横山区出土
"家"鼎 汉 宝鸡市扶风县出土商贾市肆
由于汉初政府对商业采取宽松政策,以及交通的日益便利,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繁荣,首都长安以及洛阳、邯郸、临淄、宛城、成都等大城市,均为著名的商业中心。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汉代的对外贸易也极为兴盛,长安成为当时著名的国际大都会。
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
-﹣司马迁《史记》07."货布"钱 汉 馆藏
08.新莽货币 新莽 馆藏
09.五铢钱铜范 汉 渭南市澄城县坡头铸钱遗址出土
10.五株钱石范 汉 西安市长安区出土18.铜軎,铜辖 汉 西安市凤栖原张安世家族墓出土汉代人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注重对精致生活的追求。种类繁多、新颖独特的各种日常生活用具,既体现了汉人的智慧与情趣,更反映了汉代雄浑浪漫、充满活力、富于创造性的社会风貌。而造纸术、地动仪、麻醉术等发明则反映了汉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文化。铜牛灯 汉 1974年1月渭南市崇宁公社丑村大队出土衣食住行永远都是人们最基本的需要。种类丰富的出土实物,不但直观地再现了汉代人衣食住行的主要方式和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而且也折射出时人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追求。汉兵马俑
汉
咸阳市杨家湾出土
再现汉初军阵形式的杨家湾汉代兵马俑坑中,代表作战部队的俑坑共10个,骑兵占了6个,表明西汉初期骑兵在军队编制中已成为主要的作战力量。汉代军队编制及作战形式的这一变化,很大程度上应是向北方匈奴等游牧民族学习的结果。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四方神中,东方神又名句芒、春神,主管草木生长及农业生产,西方神又名蓐收、秋神,主管秋收科园之事。绿釉陶楼
汉
馆藏
陶楼出土于汉代弘农杨氏家族墓地,是杨氏家族生前住宅的再现。杨氏为汉代弘农郡望族,故陶楼反映出豪强地主奢华的生活及当时豪族势力日益壮大、地主庄园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现实。车马出行图壁画(复制品)
汉
榆林市定边县郝滩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汉代科学文化成就辉煌,造纸术、地动仪、麻醉术的发明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史记》《汉书》分别开创了纪传体通史和断代史史书的先河;汉赋、乐府诗则在文学史上占有特殊地位。齿轮是组成机械装置的重要部件之一。中国古代文献中虽然鲜见关于齿轮的文字记载,但却对应用齿轮的机械装置和设备有相应记录。汉代时期的机械,有计算里程的记程鼓、测方向的指南车、计时的漏壶、运载工具的木牛流马等,推断这些器械均采用了齿轮。中国古代十进位制的算筹计数法,在世界数学史上是个伟大的创造。用纵横两种排列方式来表示单位数,其中1~5分别以纵横方式排列相应数,6~9则以上面的算筹加下面相应的算筹来表示。表示多位数时,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用纵式,千位用横式,以此类推,遇0则置空。透光镜,又称"幻镜""魔镜",是指当镜面对着日光或灯光(聚光)时,镜背的花纹会映现在镜面对面的物体上。唐宋以来不少学者对其透光机理进行过探讨,认为透光镜应是古代匠师有意铸作,而非偶然现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冶金铸造技术的高超水平。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纤维纸。绝大多数纤维呈不规则异向排列,平均纤维长度为1毫米左右。原料主要是大麻纤维,间有少许苎麻,经过切断、蒸煮、舂捣及抄造等处理过程,加工程度较低。因发现于西安东郊灞桥的一座西汉墓葬中,故名"灞桥纸"。出于对匈奴战争的需要,汉武帝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连接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使得古代中国第一次实现了同包括罗马文明在内的世界其他主要文明的大规模交流。通过丝绸之路,汉王朝在向世界各国展示自己灿烂文明和创造力的同时也以其恢宏的胸襟和开放的气度,大量引进吸收域外各种文精华,极大地促进了汉文化的繁荣和世界文明的发展。汉代,汉王朝与匈奴时战时和。西汉初期,对匈奴多采取防御战略。汉武帝时取得大规模反击战争的胜利。汉元帝时,南匈奴呼韩邪单于附汉,与汉和亲,匈奴人不断内迁,与汉族逐渐融合。遗存至今的各种动物题材牌饰是匈奴最有代表性的遗物,既表现出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民族和地域特色,亦可见中原文化的明显影响,反映了秦汉时期因国家统一而出现的文化融合趋势。鎏金铜蚕(复制品)(原件在秦汉馆)
汉 安康市石泉县出土
鎏金铜蚕出土于陕西石泉县,制作精致,造型逼真,国内罕见。蚕身首尾共计9个腹节,胸脚、腹脚、尾脚均完整,体态为仰头或吐丝状,说明当时人们通过蚕桑生产已熟悉蚕的生理结构。鎏金铜蚕是体现汉代养蚕缫丝业兴盛和中西丝织品贸易繁荣的代表性文物,也见证了2000多年前先辈们开辟"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凿空西域
汉武帝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长安至中亚、西亚的陆路通道,中外交流由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因经由这条道路西运的物品以丝织品影响最大,故名丝绸之路。中国古代史学家将张骞出使西域的壮行称为"凿空",汉武帝则以"博望侯"的封号表彰了张骞开通丝绸之路的伟大功绩。双驼纹金牌饰
战国至西汉(公元前475年一公元9年)
西安市北郊龙首村出土作为古代中国政府遣往西方的第一人,张骞因凿空西域而被汉武帝封为"博望侯"。公元前114年,张骞卒于长安,归葬故乡城固县饶家营。张骞墓作为影响世界古代历史发展格局与进程的"丝绸之路"的直接关联地,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鎏金犀牛 汉 1964年汉长安城遗址出土
●希腊文铅饼 汉 1996年征集
●黄釉胡人抱瓶俑 汉 1979年西安市汉城乡郭家村出土汉代西域物产表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
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
-﹣汉武帝《天马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