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老寒腿”来袭,防治有招

健康   健康   2024-11-28 22:26   吉林  






























天寒,“老寒腿”不请自来

家住成都市涌泉镇的陈大妈,今年刚满62岁,每到气温降低的时候,她的两侧小腿就开始出现问题,膝关节发凉、酸胀麻木、疼痛,肿胀,上下楼时关节部位“咔咔”直响。


上周,疼痛难忍的陈大妈来医院寻求帮助,医生在给她做了详细的检查后,查明她就是属于典型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俗称“老寒腿”。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主要是因为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改变,引起关节部位和下肢的不适症状。


该病患者以中老年人为多,而且在天阴下雨或气候转凉时,症状往往会明显加重,看起来和天寒密切相关,因此也被俗称为“老寒腿”。


该病易反复发作,并以腿部(多为膝关节)酸麻疼痛为主要症状。


疼痛,老寒腿的预警信号


“老寒腿”,说到底是一种退行性病变。何为退行性病变?就是由于不当的保养和使用,导致关节软骨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了其基本功能。打个比方,就像一辆车,没有得到及时的保修,零件磨损后出现故障一样。


“老寒腿”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膝盖部关节周围的韧带松弛,关节滑膜萎缩或增生,分泌的滑液减少或增加,引起关节活动不便等不适症状,具体表现是下肢及关节发凉、酸胀麻木、疼痛、行动不便。


特别是秋冬季,天气湿冷,症状更加明显或加重。


为什么下肢关节容易出问题?如果说人体其他部位是“肉包骨”,那么关节部位就是“皮包骨”。关节的基本结构是骨与骨直接通过软骨和韧带相连接,只要软骨受损,关节部位就会发生病变。在人体各关节中,膝关节承载着人体大部分的负重,是首要的着力点之一,也最容易磨损。


在秋天,冷暖交替之际,低温或巨大的温差会导致肌肉和血管收缩,引起关节疼痛,肌肉僵硬,从而表现出“老寒腿”的症状。


保暖,是预防的第一要务


老寒腿是一种“环境病”,一旦遇上诱发此病的环境,就很容易复发。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做好腿部的保暖。


预防“老寒腿”的发生,应从秋末冬初寒流还未来临之时开始,直到第二年春初(特别是在冬季),着重保护好下肢。


在冷暖交替之际的秋天,如果遇到低温或温差过大,导致肌肉和血管收缩引起关节疼痛,这就是在提醒你必须保暖了,可以采用局部热敷的办法来缓解症状。但切记,这除不了病根。


“老寒腿”虽然说是老年病,其实与年龄无关。一些年轻女性,长期穿着高跟鞋,或是冬季不注意腿部保暖,穿着过高的高跟鞋,身体就会前倾,人要站稳维持平衡,就必须昂首挺胸,固然更能展现身材之美,但是加大了膝关节的负重量。寒冷使关节营养液流动缓慢,久之可引起关节软骨受损,引起关节疼痛。


在此,提醒爱美的女性一定要注意保暖和适当的锻炼。千万不要让“老寒腿”钻了空子。


运动,要讲究科学和适度

很多人在年轻时意识不到关节的重要性,总认为老寒腿是“老年病”。事实上,成人到20岁,软骨就开始退变,过了40岁,软骨变薄,大多会出现髌骨软骨软化,女性的软骨退化更快。


据四川省骨科医院初步统计,40-45岁的膝关节痛患者,目前已经占整个门诊患者的两成左右,而在5年前不足半成。


因此,年轻时要懂得“科学用关节”,长时间蹲着,上下楼梯减肥法、暴走、超负荷爬山等,都是“膝关节必杀令”。


比如上下楼梯,其实下楼比上楼更伤关节。因为下楼时人体的重量全加在一侧膝关节上,膝关节中髌骨瞬间承载的力量是人体重的7倍。用上下楼梯锻炼、减肥不可取。


那么,将关节“省着用”是不是就能高枕无忧?其实不然。要记住,“省着用”不等于“不用”,如果长期不锻炼,就如同长久不开的汽车,零件一样会生锈。人体缺乏锻炼,灵活性变差,腿部肌肉力量下降,也会影响关节的稳定性。在这种状态下,一旦突然运动,关节受伤的风险会更高。


关节软骨的营养来自于关节液,而关节液就像海绵中的水,只有靠“挤压”才能够进入软骨,促进软骨新陈代谢。所以适当的关节运动,可增加关节腔内的压力,有利于关节液向软骨渗透,减缓关节软骨的退行性病变。如果长期缺乏运动,势必影响关节液的产生,关节软骨长期缺少营养,当然会提前老化。


如何运动才能保护好膝盖和下肢,预防“老寒腿”呢?


膝关节退行性病变不可逆,一旦病情严重,会极大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不得不接受关节镜下清理手术或关节置换手术,使身体、经济遭受双重打击。


要保护膝盖少受伤,介绍一套简单有效的训练方法:平卧床上直腿抬脚,每次30个,每天做两次。可以锻炼肌肉,保护膝关节韧带,增加膝关节稳定性。


 治疗“老寒腿”西医有方法

西医治疗“老寒腿”有多种疗法。不同疗法适合哪些患者人群?又有何利弊呢?


01

口服药物


1)对乙酰氨基酚: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症状(导致溃疡病出血、糜烂性胃炎、呕吐等)和肝、肾毒性,故不宜长期服用,症状轻微的病人可短期使用。活动性溃疡病患者禁用。


2)非甾体类抗炎药:如临床上常用的扶他林,是目前临床首选的药物,可以减轻关节炎症所致的疼痛及肿胀,改善关节活动。其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影响血小板功能、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餐后服药或使用缓释胶囊类药物,可减轻消化道反应。


3)阿片类药物:对于急性疼痛发作的患者,当其他药物不能充分缓解疼痛或有用药禁忌时,可考虑用弱阿片类药物,如口服可待因或曲马多等。但此类药物因为其成瘾性,且价格较昂贵,不是首选药物。


4)骨关节炎慢作用药及软骨保护剂:既可抗炎、止痛,又可保护关节软骨,有延缓“老寒腿”病理过程和疾病进程的作用。


常用药物有氨基葡萄糖、双醋瑞因、硫酸软骨素等。氨基葡萄糖与硫酸软骨素有协同作用,两者联用可增加软骨基质含量,有效保护关节软骨,延缓“老寒腿”的发展并减轻症状。


但需要持续8周以上显效,对老年患者胃肠功能不好的患者,长期应用受到限制,且价格较昂贵。


5)其他药物:双膦酸盐药物(阿仑膦酸钠)能抑制破骨细胞溶解矿物质,同时防止矿物质外流,还可抑制胶原酶和前列腺素E2,减少骨赘形成。


近年来研究发现,关节软骨损伤可能与氧自由基有关,维生素A、C、E可能通过其抗氧化机制而有益于骨关节炎的治疗,维生素D则通过对骨的矿化和细胞分化的影响而发挥作用。


02

关节内注射药物


1)糖皮质激素:关节腔内注射长效糖皮质激素可缓解疼痛、减少滑膜渗出。但糖皮质激素副作用大,易致高血压、糖尿病、水钠潴留等,因此,仅限于对各种治疗措施无效的严重疼痛患者。但激素对关节软骨有损害,并随注射次数增加而加重,所以在同一关节不应反复注射,注射间隔时间不应短于4~6个月。 


2)透明质酸钠:可起到润滑关节,减少组织之间摩擦,缓冲应力对关节软骨的作用,保护关节软骨,改善滑液组织的炎症反应,促进关节软骨的愈合和再生,缓解疼痛,疗效可持续数月。


注射频率可根据患者症状适当调整。但是,消毒不严格容易导致灾难性的关节感染,目前临床应用逐渐谨慎。


03

局部外用药物


1)非甾体类抗炎药:如临床上常用的扶他林乳胶剂。局部外用非甾体类乳胶剂,配合理疗及热敷,可减轻关节疼痛,不良反应小,安全、方便。


2)辣椒碱:可减轻关节疼痛和压痛,较少应用。


04

手术治疗


对于关节疼痛明显,病变严重导致肢体畸形、关节功能明显障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1)关节镜下清理术:主要适用于早、中期患者,对晚期病人基本无效。主要是通过清除关节内的炎性因子、软骨碎片、关节游离体和增生的滑膜而发挥作用。结合关节内药物注射和系统的保守治疗,可以减轻疼痛,达到减缓病变的目的。但其远期效果还不能肯定。


2)截骨术及膝关节融合术:例如胫骨上端高位截骨术,可改善关节力线平衡,有效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目前临床上已极为少用,逐渐趋于淘汰。


3)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用于大多数晚期的骨关节炎患者,在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是目前临床疗效最肯定的手术方法,术后可极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由于手术创伤较大,存在一定的并发症,而且治疗总体费用较为昂贵。


“老寒腿”中医疗法

老寒腿是老年退隐性病变,中医认为属于肝肾之气不足,不能温养筋骨,造成筋缩骨萎,故而生疾。运用中医综合疗法对老寒腿有较好效果。


01

中药内服


益蜀痹汤:羌活15克、独活15克、桂枝12克、秦艽12克、海风藤25克、桑枝25克、当归15克、川芎12克、木香15克、乳香12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1日1剂,7剂为1疗程。


方中羌活、独活、桂枝、秦艽、海风藤、桑枝等祛风散寒,化湿通络;配以当归、川芎、木香、乳香活血理气、止痛,甘草调和诸药。如风胜者可重用羌活,再加防风;寒胜者加制川乌、细辛;湿胜者可加防己、薏苡仁等。若老寒腿日久,营卫俱虚,汗出恶风者,可加黄芪、党参、白芍、姜、枣之类,并减少羌活、独活、秦艽等祛风药。如肝肾不足,腰膝酸软,双膝屈伸不利者,可加杜仲、牛膝、桑寄生等。


02

药酒疗法


制川乌10克,制乳香、制没药各12克,威灵仙、透骨草、鹿角胶、伸筋草、鸡血藤、怀牛膝、木瓜、五加皮各30克,刘寄奴40克;将诸药捣碎,装入细纱布袋中,把口扎紧。放入玻璃容器内,加入45-50°优质白酒4000毫升,密闭侵泡,30天即可。每日早晚饮用,每次10~20毫升。睡前还可用本药酒适量擦双膝关节处,使局部发热为度。


03

药浴疗法


当归、川芎、威灵仙、伸筋草、鸡血藤各30克,透骨草、秦艽、苏木、桑寄生、独活、羌活各20克,制川乌、制乳香、川牛膝、制没药各15克。


将诸药加入5000毫升清水中泡1小时,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20分钟,将药液倒入药浴桶内,趁热熏洗双膝关节部和踝关节部,待温度合适时再泡腿,每次泡30~40分钟,每日一次。药浴时全身微微出汗,效果更好。


04

按摩治疗 取穴手法是关键


取膝髌周围鹤顶、内外膝眼、阳陵泉、血海、梁丘、伏兔、委中、承山等穴位,手法以滚、点、揉、按、弹拨、拿、擦等法为主。


舒筋通络:患者仰卧位,医生站于一侧,以滚法作用于大腿股四头肌,重点在髌骨上部操作,约5分钟;点揉鹤顶、内外膝眼、阳陵泉、血海、梁丘、伏兔、风市等穴周围进行治疗,约3分钟。提拿髌骨数次,以掌擦法擦患者膝周围部,以透热为度。


活血化瘀:患者俯卧位,医生站于一旁,以滚法作用于大腿后侧、国窝及小腿后侧,约3分钟,拿委中、承山穴数次。


松解粘连:患者仰卧位,医生站于一旁,以按揉与弹拨法交替作用于髌韧带、内外侧副韧带,重点在鹤顶、内外膝眼、阳陵泉、血海、梁丘等穴周围,约3分钟。提拿髌骨数次,以掌擦法擦患者周围部,以透热为度。


滑利关节:患者仰卧位,屈髋屈膝,医生站于一旁,一手扶按患者膝髌骨,另一手握持小腿远端,作屈膝摇法,配合膝关节的屈伸、旋转等被动活动数次。


05

艾炙治疗 选准穴位巧施炙


自我灸法:①选准穴位:内膝眼为经外奇穴,在膝部髌韧带内侧凹陷中取穴;外膝眼(又称犊鼻)是足阳明胃经穴,在膝前区髌韧带外侧凹陷中取穴;阳陵泉为足少阳胆经穴,在膝关节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取穴;鹤顶为经外奇穴,患者屈膝,于髌底中点上方凹陷中取穴。②施灸方法:患者坐在床上或椅子上,露出双膝关节部位,用点燃的艾条对准以上穴位,用回旋灸、悬灸、温和灸、雀啄灸等手法进行交替熏灸。灸至各穴局部皮肤潮红,有热气沿小腿向下传导为佳。每天艾灸一次,每穴灸5~10分钟。


温针灸:取内外膝眼、阳陵泉、足三里、鹤顶等穴。先将毫针刺入腧穴,得气后施以补泻手法后,将针留在适当深度,再将艾绒裹于针尾,或2~3厘米长短的艾条直接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绒燃尽后除去灰烬,将针取出。应用时应防止艾火脱落烧伤皮肤。此法是中医治疗老寒腿最有效的方法。


精彩

推荐

全科基层风采高血压糖尿病儿科用药呼吸新冠乡村医生

家庭医生| 中医政策

重要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平台无关。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留言联系授权。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将追究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






官方微信服务号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官方网站|中国社区医师网

基层卫生全科发展|健康科普|医防融合

基层诊疗|中医中药|项目活动|继教培训

全新改版,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对基层医师进行全面继续医学教育及全科医学训练,完善和提高基层医师的知识结构及临床能力,关注并推动我国基层卫生服务发展,对基层医师队伍给予全面的人文关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