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法在萎缩性胃炎中的运用 

健康   健康   2024-11-30 22:57   吉林  






























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 目前有资料表明它与胃癌的发病有关系, 因此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因此,探讨其有效的治疗方已成为医学界重大课题之一,作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应用活血化瘀的法则治疗此病收到显效,现整理出来,以供同仁参考。

萎缩性胃炎是由多种病因互为因果导致气血不畅,胃络失养所形成的。 因此,活血化瘀法则应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的始终。

在辨证用药中,普遍加入较大剂量的活血化瘀药,对于改善胃黏膜的血流和微循障碍,消除炎性浸润,促进萎缩病灶恢复,均有良好的效果。

萎缩性胃炎临床所出现的胃脘疼痛、腹胀、嗳气、嘈杂、胃纳减少等主要症状来看,它属中医“胃脘痛”、“痞满”、“嘈杂”范围;从萎缩性胃炎出现胃黏膜上皮细胞呈血形隆起、糜烂结节、高低不平、增粗突起等病理学变化来看,它还属中医“癓瘕”范围。

中医把萎缩性胃炎分为:肝胃不和、脾胃气虚、阴虚内热、痰湿中阻、血淤气滞等证型。

从不同证型的舌脉进行观察分析,不同证型程度不同的都存在淤血的症状。

如病变初期或病变程度较轻者,舌体偏暗或仅有瘀点;或舌下静脉略粗;若病程较长,或病变程度较重者,或伴有明显的肠腺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者,其面色多晦暗,眼睑下有黑晕,或唇色黯,舌质紫暗,舌下静脉曲张,脉多兼涩象;舌脉的细微变化为萎缩性胃炎提供了瘀血存在的依据。

分期治疗萎缩性胃炎是一个与血瘀有关的疾病。故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萎缩性胃炎是有理论和实践依据的,是治疗萎缩性胃炎的重要方法之一。

它具有活血行气,祛瘀生新,疏通经络,调整脏腑的作用,并有止痛、祛瘀、消癓、散结、消肿、止血等功效。

在治疗萎缩性胃炎时,因根据患者寒热虚实等具体情况,灵活配伍治疗,即要体现多样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1

急性期

疏肝和胃化瘀法

此法适应于肝胃不和或胆胃不和所致者。常见胃脘嘈杂、嗳气、胃脘隐痛、脘腹痞满、口苦、胁下胀满,舌质红紫、苔白黄相兼或白黄厚腻或苔白黄燥,脉象弦细或弦滑或弦数等症状;胃镜及病理检查,常见胃黏膜呈灰白或灰黄色,黏膜充血、水肿、或糜烂、胃窦分泌物多或胃窦黏膜皱襞粗乱,常伴幽门舒缩不良和胆汁返流等。

此法常选具有疏肝和胃功效的方剂(如丹参饮、柴胡疏肝散、四逆散、逍遥散、左金丸、旋复代赭汤)与具有活血化瘀的方药(如丹参、郁金、三七、芍药、白芨、焦楂等)组方加减。

病案举例:梁X,男,48岁,机关公务员,2020年8月12日就诊。自述从2015年以来,胃脘反复疼痛,四年前曾在区医院作胃肠镜,诊断为慢性胃炎,经服治胃炎中西药。每因生气或饮酒而胃痛加剧。

现症:胃脘及两胁不舒,痞塞嗳气、纳差、急躁,舌质暗红苔黄腻,舌下静脉粗张,脉弦滑。经再次胃镜检查为中度萎缩性胃炎伴淋巴滤泡形成,经病理证实。证属肝胃不和、气郁络阻。

处方:治宜疏肝和胃,活血通络;应用柴胡疏肝散合金铃散,丹参饮加虎杖,佛手;每日1剂,水煎服,服10剂后诸症减轻。在上方基础上加石斛、木瓜、百合、桃仁、红花作成丸剂,每丸10克,早晚各服1丸。6个月后胃镜及病理复查,逆转为浅表性胃炎。

滋阴清热化瘀法

此法适应于阴虚胃热而致者。多见于萎缩性胃炎之急性期。临床常见胃脘隐隐灼痛,烦渴思饮,口咽干燥,心烦失眠,胃酸分泌功能低下,伴有低酸或无酸;舌质紫红少津,苔少或无苔,呈镜面舌,脉细涩等。

胃镜及病理检查多见胃黏膜干燥而粗糙,黏膜变薄,呈白色晦暗,腺体萎缩,常伴肠腺化生和不典型增生。

此法常选具有滋养胃肾阴津的方药(如沙参麦冬饮、一贯煎、 益胃汤、六味地黄丸,龟扳、玉竹、乌梅、石斛等)与具有活血化瘀的方药(如丹枝汤、金铃散、红花、赤芍、焦山楂、丹皮等)组方加减。

病案举例:杨XX,男,65岁,退休干部。2022年5月22日就诊。自述患慢性胃炎3年余。

现主症:胃内烧痛、口干、大便干燥、心烦、舌质紫红少津、苔少、脉细涩。经医院检查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度)伴肠腺化生。

处方:证属阴虚兼瘀,方用一贯煎合丹参饮合金铃散加乌梅、龟扳、石斛、 五味子,连服20剂后,诸证减轻;再以上药为丸,每丸6克,1日3次,每次3丸,服半年后,复查胃镜:黏膜轻度慢性炎症,效不更方,继用丸剂。

清热利湿化瘀法

此法适应于湿热中阻或湿热郁阻肝胆,致使脾胃升降失常,湿热伤及胃络,热迫血行致瘀,瘀久胃失所养者。

常见胃脘闷痛、胸腹痞满,口粘纳呆,大便粘滞,或肛灼,口干尿赤,头身沉重,苔腻舌质紫暗,脉弦滑。

胃镜及病理所见,胃黏膜呈灰黄色,黏膜充血水肿,腺体萎缩,常伴胆汁返流,刺激局部粘膜。

此法常选具有清热利湿方剂与活血化瘀方药合方化裁。肝胆湿热为主者,常选大柴胡汤合金铃散加虎杖、丹参、赤芍、丹皮;以脾胃湿热为主者,常选三仁汤或甘露消毒饮或藿朴夏苓汤合金铃散化裁;若肠胃湿滞,痞胀较著者,常选半夏泻心汤合金铃散化裁。

病案举例:王XX,男,48岁,技术工人。2022年11月16日就诊。自述患慢性胃炎7年余。胃镜及病理检查为:①慢性萎缩性胃窦炎,②十二指肠球炎;现症:胸闷脘痞,胃时有胀痛,口粘纳呆,早晨恶心、大便不爽,头昏沉,四肢倦怠无力,苔厚腻略黄,质紫暗,脉滑。

证属湿热交阻,气血郁滞。方用三仁汤合金铃散加虎杖、茵陈、生薏仁、丹参、赤芍、丹皮。服25剂后,诸症消减。上药丸服,半年后,复查结果,胃窦部萎缩性炎逆转为浅表性炎,十二指肠球炎消失。

1

慢性期

补中益气化瘀法

此法适用于胃虚失纳,脾虚运化不健,中焦气机升降失司,气血运行不畅,气虚血瘀者。常见纳差,脘腹胀满,胃痛嘈杂,稍劳即疼痛加剧,消瘦、便溏,头昏气短,四肢倦息,面黄少华,唇色黯,舌淡红暗紫,苔白,脉多沉涩或细弱。

胃镜及病理检查,胃黏膜灰白色,呈单纯充血,水肿,腺体萎缩,胃液分泌较正常人减少。此法常选用具有益气补中类方(如补中益气汤、或黄芪建中汤,或六君汤,或五味异功散)与活血化瘀方药(如失笑散,活络效灵丹、丹参饮)合方化裁。

病案举例:范XX,男,68岁,退休公务员。2023年7月12日就诊。自述胃脘隐痛反复发作6年余,食后即胀、纳差,大便溏稀,面色苍白,体倦乏力,消瘦,伴有高血压病,舌淡红略暗,苔白、脉后细弱。

胃镜报告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角切迹糜烂;病理切片报告示:胃角切迹黏膜重度慢性炎症。

处方:证属脾胃气虚,胃络瘀滞。方用补中益气汤合失笑散加桂枝、丹参、川芎、血竭(研末冲服)服10剂后诸症减轻,用上药作丸剂,服半年后,复查逆转为浅表性胃炎。

温阳散寒化瘀法

此法适用于脾胃虚寒、脾肾阳虚兼瘀者。临床常见:胃脘冷痛,遇冷则疼痛加剧,喜温喜按,手足不温,口淡纳差,舌体胖嫩,质淡苔薄白或微厚,脉沉涩或沉缓。

此证多见于萎缩性胃炎慢性期或有明显萎缩性改变者;胃镜多见胃窦苍白,血管透见,胃体黏膜出血及溃疡等。

本法常选具有温阳散寒功效的方剂(如良附丸,香砂六君汤, 厚朴温中汤)与活血化瘀方药(如活络效灵丹、白芨、三七、莪术等)合方化裁。

病案举例:刘XX,男,32岁,教师。2023年12月19日就诊。自述胃脘胀疼4年余,加重半年。

现症:胃疼痞满,口淡纳差,消瘦神疲,脘部刺痛,喜温喜按,怕冷,舌质淡暗,苔薄白,脉沉涩。胃镜及病理检查,胃黏膜慢性炎症。

处方:证属脾胃阳虚,寒凝络阻;方用香砂六君汤合失笑散加莪术、桂枝,服10剂后,诸症悉减,加紫合车制成丸剂,服药半年后复查:胃窦部中度肠化及轻度萎缩全部消失。

解毒通络化瘀法

此法常适用于萎缩性胃炎反复发作,迁延日久不愈,而成瘀血重症者。患者一般体质较差,除脘腹胀满,纳差嗳气外,胃脘部常固定刺痛,有时夜间痛醒,便黑,失眠多梦,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舌下静脉粗张,脉弦涩或细涩。

胃镜及病理检查可见,胃黏膜呈灰绿色,有时可见胃底部十血管曲张瘀滞,黏膜呈颗粒状增生隆起或浅息肉样改变。

此法在扶正的基础上常选用解毒消瘀药物如:半枝莲、七叶一枝花、败酱草、白花蛇舌草、丹参、红花、赤芍、郁金、桃仁、莪术、山慈菇、薏苡仁、血竭。

方剂如黄连解毒汤,活络效灵丹,失笑散;通络药常选橘络、鸟梢蛇、穿山甲等。

病案举例:李X,男,61岁,工程师。2024年4月23日就诊。自述患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鳞状上皮增生2年余。反复发作,曾服胃必治、三九胃泰等治疗,效果不太明显。

现症:体质较差,胃脘针扎样痛,腹胀,纳差,嗳气,烦躁少眠,尿赤,时有黑便,舌苔薄黄质紫暗,脉弦涩,舌下静脉粗张。

处方:证属毒瘀阻络,先用黄连解毒汤合活络效灵丹加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白芨、地揄治其标,服16剂后,毒热已清,瘀热稍减,后用五味异功散合一贯剪加乌梢蛇、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黄药子、山慈菇、血竭、郁金、莪术、丹参、山楂、橘络为丸剂,1日3次,每次10克;半年后,复查:鳞状上皮增生已消失,逆转为浅表性胃炎。


精彩

推荐

全科基层风采高血压糖尿病儿科用药呼吸新冠乡村医生

家庭医生| 中医政策

重要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平台无关。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留言联系授权。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将追究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






官方微信服务号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官方网站|中国社区医师网

基层卫生全科发展|健康科普|医防融合

基层诊疗|中医中药|项目活动|继教培训

全新改版,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对基层医师进行全面继续医学教育及全科医学训练,完善和提高基层医师的知识结构及临床能力,关注并推动我国基层卫生服务发展,对基层医师队伍给予全面的人文关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