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恢复期临证治验

健康   健康   2024-11-29 23:31   吉林  






























作者

欧阳军

随着我国人口的高龄化,中风病发病率逐年递增,而中风后遗症的治疗又是临床颇为棘手的问题。如何减少致残率及死亡,提高基本治愈率和好转率是很有必要进行研究和探讨的。


中医药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治疗方法,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列举数例病案,供同道参考。


病例1


患者,男,54岁,郊区农民,患脑出血42天,经县医院救治,遗留左肢体,瘫痪,于2012年10月21日来转我院求诊。


经查:患者面红气粗,头晕胀痛,烦躁易怒,失语;左侧肢体肌力紧张,筋脉拘急,上肢肘关节曲呈60°不能自行缓解,下肢强直,双下肢拌轻度浮肿,脉弦稍数,舌质稍红,苔黄。


治宜平肝熄风,化痰通络;方用天麻勾藤饮与清气化痰汤加减:天麻12克、勾藤25克、生白芍30克、生赭石30克、生决明30克、生龟板30克、生龙蛎30克、怀牛夕30克、石菖蒲12克、天南星9克、鲜竹沥15克、生麦芽15克、全虫6克、生益母草50克、水煎服,1日1剂,连服7日为1疗程。


服药期间配合针刺金津、玉液、曲泽、委中,点刺放血,针健侧极泉,内关,太冲,阳陵泉,均以泻法强刺不留针。10次为1疗程,2个疗程后,左侧肌力紧张度缓解,各关节逐渐松弛,并可扶杖行走,语言亦能数自然数由1-10,随后调理2月余基本痊愈。


按:此例由脑溢血演变而成。属肝风内动,风痰上扰,瘀阻脑络,经脉失养,奕急所致。方中重用:生赭石、怀牛夕两者相得益彰,力专功擅。


根据笔者临床经验:头晕胀痛是颅压增高表现,故重用生益母草,借其活血利水之功,协同牛夕以降颅压,消除脑水肿,缓解奕急。使瘫痪肢体得以恢复,方药切证,疗效满意。


病例2


患者,男,76岁,退休工人。患脑血栓形成3月余,遗留左侧肢体瘫痪;于2022年3月7日初诊。查:患者体胖浮肿,面色白,肢体欠温,语言不清,口角流涎,小便不能自控,上肢肌力1级,下肢需俩人搀扶,可以迈出数步,舌质淡暗,苔白腻,脉沉细尺弱。


治宜补虚固体、祛痰化瘀;方用地黄引子合虎潜丸加味:熟地15克、广巴戟15克、淡大云12克、锁阳12克、桑枝20克、益智仁12克、杜仲20克、 土元12克、木瓜15克、白芥子12克、鸡血藤30克、桂枝12克、僵蚕12克、 炙甘草6克,水煎服,1日1剂,连服7日为一疗程。


同时针神庭、大椎、命门均加灸30分钟。10次为1疗程。服药及针灸一周后,患者自感精神明显好转,浮肿减轻,口角流诞消失,下肢仅一人搀扶即可行走数10米。嘱其患者多食胡桃及动物肾脏调补,并加强功能锻炼,坚持治疗半年后,基本痊愈。随后长期服用金匮肾气丸以巩固疗效。


按:此例患者系年逾古稀,人体衰老,肾阳亏损,阳不化气,气不化水,水湿内停,凝聚成痰,寒痰上犯,痹阻脑络所致。


其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故治疗上应注意补虚固体兼以祛痰化瘀。配合针刺独取督脉之穴加以灸之,以激发机体,阳气的活力,改善血液循环,促使肢体功能的恢复,实为治本之法。


病例3


患者,女,52岁,公司员工。2024年5月23日初诊。患者于一年前曾因“脑血栓”形成,在某区医院治疗,一月后病情稳定,即出院回家调养,后虽经多方治疗,病情未见明显好转,经友人介绍前来院求治。


现证:头目眩晕,健忘,烦躁少寝,左侧肢体呈构奕性瘫痪,肌肉明显萎缩,肩肘关节活动受限且疼痛,手指不能屈伸,左足内翻,需一人搀扶方可拖步行走,生活不能自理,舌红苔黄腻,脉眩数尺弱。


治宜益气血,补肝肾,化瘀通络。处方:地黄30克、山芋肉20克、元参20克、葛根30克、麦冬15克、龟板30克、枸杞15克、怀牛夕15克、山甲12克、鸡血藤30克、生楂12克、水蛭6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1日1剂,连服7日为1疗程。


同时配合针刺健侧肩禺,曲池、内关、环跳,足三里,阳陵泉,昆仑,太冲等穴均施以泄法(每次上下肢各选2-3穴)隔日1次,10天为1疗程。嘱患者调理心情,树立康复信心、加强功能锻炼。


第一疗程后患者精神、睡眠校佳,头目眩晕消失,烦躁减轻,左侧下肢活动较灵活。可行走2~3步,上肢无明显好转。


停针三天,继第二疗程以原方加全虫6克、水蛭改为3克,继服10剂。针刺改为患侧每次选2~3穴,均施以补法治之。


经调治半年后,患者生活基本自理,上肢活动明显好转,仅手指不能完全屈伸,左足行走时稍内翻外;其余诸症悉除


按:该例中风后遗症是由于肝肾亏损,精血衰少,血流不畅,经脉失养所致的肌肉、筋膜、韧带、关节功能退化性病理改变。


根据久病之瘀多虚的特点,在治疗中始终贯穿扶正为主的原则重在滋补肝肾之阴,兼以化瘀通络。


对于久结之瘀血,选用虫类药物,采用峻药缓攻之法;待药力已达病所,方可逐渐加量使瘀结之凝血缓缓消散,从而促进神经肌肉的恢复,改变患侧肢体的营养状态;使肌肉、筋关节得到正常的濡养,筋膜、韧带、关节得到正常的濡养,而达到治愈目的。



精彩

推荐

全科基层风采高血压糖尿病儿科用药呼吸新冠乡村医生

家庭医生| 中医政策

重要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平台无关。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留言联系授权。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将追究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






官方微信服务号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官方网站|中国社区医师网

基层卫生全科发展|健康科普|医防融合

基层诊疗|中医中药|项目活动|继教培训

全新改版,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对基层医师进行全面继续医学教育及全科医学训练,完善和提高基层医师的知识结构及临床能力,关注并推动我国基层卫生服务发展,对基层医师队伍给予全面的人文关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