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操作和过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的制作或者表演已经有了哪些变化
马知遥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一种多元语境共存的发展状态。它们在原生文化语境存续的同时,也出现了大众化、艺术化等多元化的发展倾向。
大众文化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制作或表演状态。当前,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经得到了政府公共文化事业的支持,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它们能得到很好的机会去展示和售卖。在大众文化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物化载体转化为一种文化商品,而且面对的大多是异文化的消费者,因而其制作或表演都或多或少发生了针对性的变化。与此同时,现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很多是在公众面前展示的,而且多了很多动手体验的环节,传承人对外宣传和教授,包括进校园都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不需要藏着掖着,人们把体验和消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当作一种习惯。
艺术领域,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变为具有艺术审美特征的艺术作品。传承人在这一语境下转变为“艺术家”,按照艺术界的规则与制度,制作或者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背景下,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制作和表演中便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在调查中,笔者便了解到蜡染的艺术化前后之别。作为仪式用品,蜡染是布依族、苗族等民族的重要认同符号,具有特定的制作规范。而作为艺术作品后,蜡染便成为嵌入艺术语境的作品,它的一切制作手法都要符合艺术审美需求,因而在图案上便差异鲜明。
那么,我们如何来看到这种变化呢?当我们纵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漫长历史会发现,改变是永远的不变。非物质文化遗产始终都在回应着社会生活的变革,而以上的这些变化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反应。这其中当然存在着原生性与衍生性的问题,只要我们把握住了二者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能更加从容地融入当代社会生活,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马知遥:《传承人口述史工作指导手册》,学苑出版社2023年。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北斗丛书》主编:
苑利: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第二届副理事长兼中方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九届副主席,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五届第六届副理事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学会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顾军: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文博系主任,北京联合大学文化遗产研究所所长,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主任。北京市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入选北京市“培养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代表作有《文化遗产报告》、《长生久视的胜境——古代仙山道观》、《北京的四合院与名人故居》等。
报名后,添加工作人员
获取讲座链接和课件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