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还要记录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具体工具(道具)?
马知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知识体系,依赖于各种物质载体而呈现。操作步骤与具体工具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外显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或者表演是需要道具的,而且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记录下来,这时候录像和摄影就成为很好的辅助工具。记录下来这些细节是学习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除了对精神文化的传承外,还有对其技艺进行传承。没有高超精湛的技艺,一味地追求精神内涵不是真的保护和发扬。所以,调查者尽可能精细地记录具体的操作步骤。如果有口诀,调查者最好把口诀也记录下来,还原制作的每一个动作,包括手法,轻重缓急等。
这时,一些高科技手段可以作为辅助,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记录。一些课题组已经设计了触摸手套,通过电子信息技术记录传承人手上的动作,来全面地理解和认识传承人在制作中的每一个步骤的要领,还有使用到的工具。有些工具是很特殊的,需要特殊的材料和产地。有的工具就是传承人自己设计的,都需要记录下来,这恰恰也是传承项目的独特性和独一无二之处。还有一些课题组运用运动捕捉技术,将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表演套路进行数字化处理和保存,这些都使我们对操作步骤和具体工具的记录方式更为多样化,也让传承人口述史的发展有了更多可能。
文章来源:马知遥:《传承人口述史工作指导手册》,学苑出版社2023年。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北斗丛书》主编:
苑利: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第二届副理事长兼中方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九届副主席,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五届第六届副理事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学会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顾军: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文博系主任,北京联合大学文化遗产研究所所长,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主任。北京市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入选北京市“培养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代表作有《文化遗产报告》、《长生久视的胜境——古代仙山道观》、《北京的四合院与名人故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