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填写申报书中“项目总体概况”?
苑利 顾军
总体概述该遗产项目的名称、地理位置、分布范围、历史沿革、基本内容、实践方式、实践主体、主要特征、文化意义、社会功能等基本情况,不少于500字,不多于800字。
这部分内容在前几批申报书中是以“活页”的形式出现的。目的是通过这样活页,让评委快速了解该项目。譬如在民俗组,需要讨论的项目有三四百项,即或每天评审十个小时,也需要几天的时间。这时,会务组就会将这些活页取出,专门编撰成册,评委可以先根据这些“活页”的叙述,做出一个大致的判断,有些项目甚至可以通过“活页”,就能判断出该项目的取舍,从而大大缩短评审时间。如果通过“活页”仍无法判断该项目的取舍,评委才会找出申报书进行下一步的价值判断。如果通过申报书仍无法判断出项目的好坏,只能再通过录像进行项目的取舍。所以,对于“民俗”类非遗项目来说,作为“项目总体概况”的“活页”来说,无论如何都是十分重要的。在填写“项目总体概况”时,要用最精炼的文字,对该项目进行全方位总结,这个总结虽然与前面的一些栏目在内容上会有重复,但并不影响该栏目的独特功能。例:
盘窑技艺主要特指产生并流传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的窑墩盘制技艺。这项技艺原本只分布在嘉善当地,后因嘉善窑业发展受限,盘窑师傅只能远走他乡,目前,该技艺已经传播到江、浙、沪、皖、赣、京、晋、云、贵、新、蒙等省区。
嘉善是中国东南沿海一带最重要的砖瓦供应地,苏南、浙北以及上海等长江三角洲近代城市群的崛起,均与嘉善砖瓦的提供有关。据光绪十六年(1890年)3月3日《申报》载:“浙江嘉善县境砖瓦等窑有一千余处,每年三四月间旺销之际,自浙境入松江府属之黄浦,或往浦东,或往上海,每日总有五六十船,其借此一谋生者,不下十数万人”。嘉善砖瓦烧造业的迅速崛起原因有:一,这里拥有优质的泥料资源。二,这里拥有出色的砖瓦烧造技术,特别是高超的、独具一格的盘窑技艺。三,水网密布,交通便捷,方便产品运输。四,周边百公里范围内,有着优质的客户群体。
“盘窑技艺”是指盘窑师傅用泥坯、熟烂泥和砖等建筑材料盘砌窑墩的传统技艺。嘉善的盘窑绝技在于,师傅们可在50多平方米的大跨度的窑腔内,利用“起挪”(起拱)“吃头”(收缩)等技术,使窑顶缓缓隆起并最后收拢,从而达到节省建筑材料、扩大窑内空间的目的。与其他地方的小窑体不同,嘉善窑体大而宽,不但能承受140多吨的重量和1300多度的高温,还能抵御12级台风。这种传统的盘窑工艺在很多地方已经失传,而在嘉善盘窑技艺传承人的手中,还有着很好的活态传承。
盘窑技艺及相关的砖瓦烧造业不仅对嘉善当地风俗习惯、民间信仰等产生积极影响,还因产业的聚集而形成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仪式文化,由于在历史上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上海、苏州、宁波等长江三角洲大都市群的崛起,所以,它已经成为嘉善人挥之不去的骄傲。目前嘉善所烧砖瓦,仍可应用于古建筑的修复工程中,成为嘉善窑业匠人的主要收入来源。
尽管困难重重,但嘉善县委县政府还是决定动用自己的行政资源,将这份具有地标性质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让它成为嘉善人永远的骄傲。
该申报书“项目总体概况”一栏,以简练的文字,很全面地交代了该项目的名称(“盘窑技艺”)、地理位置(“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分布范围(“该技艺已经传播到江、浙、沪、皖、赣、京、晋、云、贵、新、蒙等省区”),同时还通过引用光绪十六年(1890年)3月3日《申报》的报道,来说明至少在清末嘉善县砖瓦烧造业的盛况,以此证明嘉善县盘窑技艺历史的悠久。接下来,对盘窑技艺的实践主体(“盘窑师傅”)、基本内容(“用泥坯、熟烂泥和砖等建筑材料盘砌窑墩的传统技艺……”)、实践方式(“师傅们可在50多平方米的大跨度的窑腔内,利用“起挪”(起拱)“吃头”(收缩)等技术,使窑顶缓缓隆起并最后收拢,……”)、主要特征(“与其他地方的小窑体不同,嘉善窑体大而宽,不但能承受140多吨的重量和1300多度的高温,还能抵御12级台风。……”)进行了详细交代,而最后的两个段落,对盘窑技艺传承的文化意义、社会功能进行了介绍,同时,展现了当地政府保护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坚强决心。
文章来源:苑利 顾军:《中国非遗申报工作指导手册》,学苑出版社2023年第79-81页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北斗丛书》主编:
苑利: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第二届副理事长兼中方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九届副主席,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五届第六届副理事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学会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顾军: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文博系主任,北京联合大学文化遗产研究所所长,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主任。北京市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入选北京市“培养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代表作有《文化遗产报告》、《长生久视的胜境——古代仙山道观》、《北京的四合院与名人故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