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的共性和个性是什么?
马知遥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兼具共性与个性。具体而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的共性主要包括传承语境、传承方法两个方面。当代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形成了四级名录体系,同时也形成了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文化生态保护、数字化保护等多种保护方式。总体而言,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相同的传承语境之中。无论是政策基础,还是群体实践都有共通之处。与此同时,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少数项目之外,大多数项目都采取“口传心授”的方法代际传承。即使是到了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代,这种传承方法仍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转变。这些都是各类别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共享的。
当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的个性也很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初衷就是保护文化多样性,就是为人类留些可以欣赏学习和传承的多元文化,让人们共享人类的精神财富。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很多,类别很多,即使很相似的项目因为所处国度地域不同也会显示出不同的特色,包括传承。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严守家族传承,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逐渐开始以来多种形式的文本传承,而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已经走向开放,面向最为广泛的大众传承。
文章来源:马知遥:《传承人口述史工作指导手册》,学苑出版社2023年。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北斗丛书》主编:
苑利: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第二届副理事长兼中方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九届副主席,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五届第六届副理事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学会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顾军: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文博系主任,北京联合大学文化遗产研究所所长,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主任。北京市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入选北京市“培养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代表作有《文化遗产报告》、《长生久视的胜境——古代仙山道观》、《北京的四合院与名人故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