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让他们讲述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印象中最深刻的往事?
马知遥
正如上文所言,印象最深刻的“往事”往往是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故事,它集中反映着特定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社会生活的动态关系。例如凤翔年画邰立平这一段口述历史:
“58年父亲回来以后,开始重新创作年画。此后六年当中,凤翔县就我们一家还在做年画,一条线一直连续下来。父亲画了四五十种窗花和门芯子样稿,人物都换成翎毛花卉,取名《牡丹村》、《跃进村》、《爱社如家》,或者《花瓶牡丹》、《花瓶菊花》。到了‘文革’,年画名称全部是政治口号式的,叫《斗私批修》、《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抓革命、促生产》、《祝毛主席万寿无疆》什么的,其实是花卉和文字的组合。市场管委会的人一看,说‘哎,你这个还不错’,就畅通无阻了。那时候版不全,纸也奇缺。一个村两千多口人,每年只给五刀糊窗户的纸,买都买不到。后来我们买人家用过的废纸,在背面印个墨线轮廓,再用广告色去填,把影影乎乎的字压掉。”
可以看到,邰立平这段口述直接反映了一段时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社会生活的动态变化。事实上,无论是制作出了精品,还是因偷懒被师父惩罚,所有令传承人印象深刻的往事,都反映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特定时代传续发展的规则与实际状态。这无论对传承人个人,还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整体事业都富有价值。
就传承人口述史调查本身而言,印象深的往事能引发传承人的兴趣,他们也才会就话题展开叙事。否则,很多传承人不苟言谈,一开口都是很概括的事情,没有可读性,自己对访谈话题也会略感枯燥。同时,传承人本身的往事,尤其是深刻的往事在今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宣传中,也会成为新挖掘出的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后故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增添色彩。
文章来源:马知遥:《传承人口述史工作指导手册》,学苑出版社2023年。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北斗丛书》主编:
苑利: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第二届副理事长兼中方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九届副主席,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五届第六届副理事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学会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顾军: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文博系主任,北京联合大学文化遗产研究所所长,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主任。北京市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入选北京市“培养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代表作有《文化遗产报告》、《长生久视的胜境——古代仙山道观》、《北京的四合院与名人故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