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需要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地的生态?
马知遥
传承人口述史调查的重要目的是以传承人的个体生命历程为主线,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历史与当前状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更为深入的思考。因此,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特征,是进行传承人口述史调查的重要前提。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特征中,整体性是尤其不可忽视的一点。本质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嵌入于特定生态环境,依赖于区域的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与区域的自然、社会与文化融为一体。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从今天的角度看,许多民族地区原有的生产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云南的基诺族、佤族等,随着原来的狩猎生活的终结,关于狩猎的口头叙事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而北方一些原来的游牧民族随着定居或转为农耕,也自然影响到与草原文化相关的一些口头传承。少数民族地区生活方式的改变,则会直接影响到传承人的价值定位。” 因此,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地的生存情况,整体性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地的生态表现,是认识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因此,传承人口述史离不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处生态的整体性关照。
对当地生态情况进行整体而系统的了解,将更深入地揭示生态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承人的内在关系。调查者可以此为引导,洞察传承人口述史调查需要重点关注的多维度的信息。在此基础上,传承人口述史的调查才会更加具体,才会更加深入地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也才会更加深刻地揭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发展进程和当下生存状况及其成因。
文章来源:马知遥:《传承人口述史工作指导手册》,学苑出版社2023年。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北斗丛书》主编:
苑利: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第二届副理事长兼中方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九届副主席,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五届第六届副理事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学会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顾军: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文博系主任,北京联合大学文化遗产研究所所长,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主任。北京市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入选北京市“培养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代表作有《文化遗产报告》、《长生久视的胜境——古代仙山道观》、《北京的四合院与名人故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