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城镇规划君何方洪了解,截至2024年12月,我们中国共有684个建制市,分别是4个直辖市、293个地级市、386个县级市(包括最新设立的新疆兵团白杨市、西藏自治区错那市和米林市)。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其实我国有一些建制市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设立了,比如我国第一建制市广州市、第二个建制市汕头市和南京市、北平市、重庆市、青岛市、天津市、成都市等,以及武汉三镇之汉口市、武昌市(曾经名为武阳夏),西安市以筹备的西京市、万县市(今重庆直辖市的万州区)、威海卫市(今山东省威海市)等很多人并不是熟悉的城市。
另外还有就是万全(今张家口市)、阳曲(今太原市)、贵筑(今贵阳市)、闽侯(今福州市)、巴县(今重庆市)、滨江(今哈尔滨市)、安东(今丹东市)、历城(今济南市)、吴县(今苏州市)、怀宁(今安庆市)、杭县(今杭州市)、鄞县(今宁波市)、郑县(今郑州市)等,尤其是巴县、郑县、吴县、杭县、鄞县五大县城如今都发展成超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了,难怪还有网友调侃重庆市、郑州市、苏州市和杭州市、宁波市为“大县城”,原来原因是他们曾经都是县城。
一、我国建制市与城市的关系分析
(一)建制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
市是指国家根据一定的标准(主要有人口规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公用基础设施状况等),以立法或行政法令、批文的形式,经有关国家权力机关或行政机关批准,在以城市为主的地区设置的一种行政区域单位。
市和城市是两个既有一定联系,又不能混为一谈的不同概念。说它们有联系是指:一是一定规模的城市是设市的必要条件;二是市和城市都具有中心性、密集性,是一定区域的政治中心、组织专业化协作和经济联合的生产中心、组织物资集散和商品流通的交换中心、组织为自身和周围广大地区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中心,包括文化教育中心、资金融通中心、科学技术中心、调节管理中心、娱乐消费中心等,都具有一定的内聚力和辐射力;三是很多城市都设置了市的建制,我们称之为设市的城市。
(二)建制市与城市的区别
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认为,我国建制市与城市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市是一种人为设置的行政建制,是政治、法律概念,而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社会、经济、地理概念。
二是从产生时间看,城市古已有之,而市建制则产生于近代,在中国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形成,可见城市的历史比市要悠久得多。
三是城市是相对农村而言,城市与农村没有明确的界线,农村向城市的演化——城市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城市具有边界模糊性,本身没有确切的范围。而市是国家设置的行政区域单位,设有相应的国家权力机关,与农村地区的行政区域单位——县等有明确的界线,有确切的管理范围,与周围其他行政区之间有明确的边界——行政区域边界。
四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城市不仅包括市,还包括县城、建制镇和其他工矿区、风景区等有一定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而市亦由城市和农村两部分组成,所不同的只是有的市所辖的农村较大,有的市所辖的农村较小而已。
五是城市是一个点,城市与城市之间为农村所隔,如果两个以上的城市扩展相连,实际上就形成一个新的城市。例如,历史上汉口、武昌、汉阳曾是3个城市, 后因发展连片形成武汉1个城市。而市既可以是一个点,如以一个镇切块设的市, 也可以是若干个点组成的面,如整县改设的市。市与市之间既有县、自治县等其他政区相隔的,也有市与市直接相连的,但相连接壤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市并不构成一个新的市,如江苏省的江阴市、张家港市、常熟市。一个市既有单个城市构成的,如江苏省的泰州市,也有若干个城市组成的,如整县改设的市包含若干个小城镇,实行市领导县体制的市,包含一个中心城市的若干个县城、小城镇。
二、我国建制市的设立与发展历程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地方管理模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今天的“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划。其中,“省”和“县”都是形成于漫长历史当中的传统行政区划,至明清时期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完备的地方管理体制。“县”的出现极早。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全国推广郡县制,“县”就开始成为全国最基本的地方行政区划。而行省的出现则是要到13世纪末,元朝统一后疆域空前扩大。为加强管理,元朝创设了行省制。此后明清两朝沿袭之,最终形成了“省-府-县”的三级行政区划。
但“市”这一行政区划的出现则是非常晚的,因为我国在1921年前没有行政区划的市。“市”在我国古代指进行交易的固定场所,如汉之长安城就有著名的“东市”“西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多,“市”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但“市”并未成为某一级别的行政区,直到清末和民初时期。从1905年开始,清朝模仿日本推行新政,在地方上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模仿日本设“市”,组织自治会进行自治。1907至1910年,有过留学日本经历的同盟会成员江宝衍在广东的《农工商报》上接连发表多篇文章,商讨取消广州城的两县分治,模仿日本建立“广州市”,设立市长和市议会进行自治管理。但风雨飘摇的清朝已经无法完成城市改革的使命。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短短两个月内,包括广东省在内的南方各省迅速脱离清朝独立。
1912年1月,中华民国成立。民国成立初期,仍然延续清朝“省-府-县”的行政区划。但清朝混乱的地方管理令行政十分不便,同时饱含传统色彩的“府”之类的地方区划很难让人感受到新时代的气息。于是,诸多日本留学生开始将“市”这一概念带回中国。率先进行设市的尝试来自于江苏省,在其颁布的《江苏省暂行市乡制》中,将各城市改称为“市”,受县的监督。设置市议会进行自治管理。此举成为中国模仿日本设置“市”级机构的初次尝试。民国建立后,县城所在及人口较多的镇开始被称为“市”“特别市”,并有了“市公所”“市政管理局”等机构,但此时的市仅为带有一定行政功能的自治组织而不是正式政区。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政区意义上的建制市应该为民国十年(1921年)设立的广州市,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市”“县”分离,市正式成为一级政区。辛亥革命期间,广州成立军政府,中国同盟会成员陈炯明被推举为代都督。陈炯明主政期间,将建“市”开始付诸于实践。
从1912年开始,陈炯明把负责广州警务的“全省警务公所”,改称为“广州市警察厅”,广州各中小学校之前也冠以广州市之名等。1914年,由于北洋政府担心地方势力太过膨胀,于是迅速叫停了城市自治的步伐,广州和江苏的第一次建“市”尝试以失败告终。直到1920年,随着护法运动的深入,陈炯明和孙中山重回广州主政,才重启了广州设市的进程。1921年2月15日,《广州市暂行条例》正式实施,随后的两个月里,广州市政厅挂牌成立,孙科成为第一任广州市长,广州成为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建制市”。
在《广州市暂行条例》中,以孙科为首的国民党精英充分吸收了日本和欧美的城市管理经验,划定了广州城墙内和城外西关约24平方公里的地区作为广州城区,模仿日本对城市政区的命名方式称其为“市”。市区单独由市政厅治理,不再分属番禺和南海两县,结束了上千年的两县分治广州的局面。广州建市是我国城市实行市制及市行政设局管理之始,标志着"市"已由交易场所正式演变为新的行政区划单位,"市"作为行政区划名称也正式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堪称是中国近现代市政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广州设市的举动立刻产生了示范效应,仅仅三个月之后,1921年5月,广州的近邻汕头也成立了市政厅,成为了中国第二个“建制市”。随后北洋政府颁布了《市自治制》建市运动在全国蓬勃兴起,广州市和汕头市的设市成功经验也被推广向其它城市。但此时的“市”仍带有一定的自治性质。
我国真正“市制”的推行要等到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特别市组织法》与《市组织法》之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出于管理的需要,又将“市”细分为“省辖市”与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别市”。其中特别市由国民政府直辖,相当于现在的直辖市。这两个法规施行不久的1926年,北伐军收回了汉口英租界,成立了汉口特别市。1927年5月至6月,上海和南京也成立特别市,特别市是与省平行且直辖于中央的行政区划,这成为后来直辖市的雏形。随后全国陆续设立了北平、天津、青岛、广州七个特别市,各省又分设省辖市,其中济南市就成立于此时。青岛特别市、济南市就为山东最早的两座建制市,两市均设于1929年7月,青岛特别市由原胶澳商埠局改设,1930年改称院辖市,均隶属于政务院,济南市由析历城县县城及郊区所设,隶属于省政府。此时的“市”与“县”是一对平级的行政区划,市辖范围为城市化水平较高的部分地区,除了个别特大城市可以下辖“县”外,大部分“市”对周围的“县”没有管辖权。
但随后不久,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侵占中国期间,日本根据自己的行政模式,在中国三万人以上的居住区设置了诸多的“市”,例如安东县改称安东市(今辽宁丹东)设通化市(今吉林通化)等。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接收了被日伪所占各大城市。“市”的数量比战前有明显的增加。
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随着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在解放战争中节节胜利,大量城市被解放。1948年,阳泉和石家庄两地成立归中央直接领导的“市”。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市”级行政区划基本继承民国,分为和“县”平级的“省辖市”以及直属于中央管理的“直辖市”。建国初,全国共有建制市132个(12个中央直辖市、54个地级市、66个县级市);至1954年,建制市累计增至165个(3个直辖市,82个地级市,80个县级市)。
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以下称为《五四宪法》)出台,《五四宪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中国行政区划为“省(直辖市)—县(省辖市)—乡”三级体制,“市”和“县”同为被省直辖的二级行政区划。根据总体布局及各城市现状,1954年,国家对全国城市进行了功能定位。
第一类城市是有重要工业建设的新工业城市,即重点工业建设项目安排较多的城市。它们包括太原、包头、兰州、西安、武汉、大同、成都和洛阳。这就是早先的“八大工业城市”说。
第二类城市是有一定工业基础的扩建城市。这些城市包括鞍山、沈阳、吉林、长春、哈尔滨、抚顺、富拉尔基、石家庄、上海、重庆、广州、郑州、株洲、青岛、本溪、邯郸、湛江、天津、佳木斯、大连和鹤岗等。
第三类城市是可以局部扩建的城市。这些城市包括南京、济南、杭州、昆明、唐山、长沙、南昌、贵阳、南宁、呼和浩特、张家口、西宁、银川、宝鸡等。第四类是一般中小城市。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为集中精力发展经济,1983年开始,国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地市合并”。“地区”开始与“市”合并,成为省之下的第二级行政区划,称为“地级市”。随着撤地设市的推广,″市"作为行政区划,由狭域的市变成了广域的市,即地级市不仅要管理城区,还管理周边的县,从此形成了"市管县"的格局。
部分发展水平较低的“市”则继续保持与“县”同级,称为“县级市”。时至今日,中国广阔的疆域上矗立着近700座“市”,城市化也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
三、新中国成立之前设市的我国建制市成立时间
民国时期设市的顺序并无一个完全固定统一的标准顺序,因为设市情况较为复杂且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不过,以下是一些较早设市的地区。
1918年成立广州市政治公所,开始以广东省会设市,1921年成立广州市政厅,1930年1月设立广州特别市,8月降格为广东省省辖市,1947年又改为广州市,为行政院院辖市。1921年汕头市政厅成立,标志着其正式建市,成为我国第二个建制市。
南京是民国时期的首都,1927年5月设南京特别市,1930年6月改称南京市,为行政院院辖市。1928年6月,设北平为特别市。1930年6月,降格为河北省省辖市,11月又改称北平市,为行政院院辖市。1928年6月设天津为特别市,1930年11月降格为河北省省辖市,1935年6月又改称天津市,为行政院院辖市。1928年8月设上海特别市,1930年7月改称上海市为行政院院辖市。1929年4月设武汉为特别市(含武汉、武昌、汉阳三镇),1936年5月降格为湖北省省辖市,1947年又升为汉口市,为行政院院辖市。1939年5月设重庆市,为抗战期间的陪都,行政院院辖市,而重庆直辖市成立于1997年。
太原市于1927年确定市的建置,隶属山西省政府直辖。
1932年1月国民政府决定以陕西长安作为陪都,定名西京,直属行政院。但当时只是设立了筹备委员会并没有成立市政府,1943年3月批准成立西安市隶属于陕西省,1947年改为西安市为行政院院辖市。
成都市成立于1928年,是四川省最早建立城市。自贡市成立于1939年。自贡市他可是资格的老城市,早在在抗日战争时期的1939年就成立了自贡市。1940年5月26日撤消桂林县,桂林市政府成立,把临桂县,灵川县靠近桂林城区周边的乡村甲划给入这个桂林市管辖。这就是广西第一个以“市”为名的地方。1945年9月抗日胜利后,国民政府收回了先由沙皇俄国、后为日本占领的旅顺口、大连湾地区,改置为大连院辖市。1945年9月设哈尔滨院辖市,由苏联红军占领,后东北抗日民主联军进驻,国民政府未能在这个城市行使管辖权,也未任命哈尔滨市长。1947年6月设立沈阳市,为行政院院辖市。
1929年7月设立青岛特别市,1930年9月改为青岛市为行政院院辖市。民国十八年(1930年),济南市得以设立,城区和商埠地区被划出用于设立济南市;烟台市最初于民国十九年(1931年)1月由山东省政府从福山县析出设立。然而,同年9月,行政院审议后认为其设立不符合法律要求,因此未予核准。
直至民国三十五年(1947年)2月,烟台市才再次被设立,这次是从福山、牟平等县析出部分区域组成。新设立的烟台市治所位于今天的山东烟台市。而到了民国三十四年(1946年),威海卫行政区则被改制为威海卫市。
四、90年前的1933年中国主要城市规模和城区图
城镇规划君何方洪找到一个90年前关于我国城市的统计数据。1933年3月出版的《申报年鉴》第1期对106个10万以上城市人口进行统计,总计城市人口为3076万人。而同期另一份《十年来各通商口岸人口比较表》中,截止1931年,48个开埠口岸城市总计人口为1353.5万,占10万以上城市总人口的1/3以上。人口超过10万的城市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区。
具体为,20世纪30年代中期,2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只有上海;在4个人口100万至200万以上的大城市中,有3个是开埠口岸城市,即广州、天津和南京;5个人口50万至100万的城市全部为开埠城市,即香港、汉口、杭州、青岛和沈阳;在18个20万至50万城市中,有10个为开埠城市,即大连、苏州、福州、重庆、宁波、镇江、温州、长沙、滨江(吉林)、长春;在48个人口10万至20万的城市中,有14个是开埠城市,即澳门、芜湖、安庆、沙市、宜昌、万县、厦门、汕头、潮州、烟台、安东(今丹东)、营口、牛庄、张家口。
我国华东地区和长江沿线主要城市有上海、芜湖、镇江、南京、吴县(苏州)、怀宁(安庆)、杭县、鄞县(宁波)、南昌、九江、长沙、岳阳、武汉三镇、宜昌。
我国华北地区和中原地区主要城市有北平、天津、阳曲(太原)、历城(济南)、青岛、开封、洛阳、郑县、归绥、万全(张家口)。
我国东北地区主要城市有沈阳、大连、安东、旅顺、龙江、滨江(哈尔滨)、长春、永吉。
我国华南地区主要城市有番禺(广州)、汕头、闽侯(福州)、厦门、邕宁、桂林、香港。
我国西南地区主要城市有成都、巴县(重庆)、贵筑(贵阳)、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