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疆城市规模古今对比研究:清前期第一大城市不是乌鲁木齐而是莎车

2024-11-19 07:01   新疆  

城市规模指的是城市的大小差别,不同的城市其规模大小各不相同。形成和影响城市规模大小的因素很多,除了城市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外,还与城市本身的地位及城市相互之间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关系,城市的规模正是这些要素的综合体现。就一个区域内所有城市的总体地理特征而论,城市的规模大小及其地域差异乃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清代新疆的城市数目较多,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规模差别也很大,就是同一城市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其规模大小也不尽相同。城市规划专业人士都知道,城市规模大小跟市域总人口、市域面积、城市经济总量没有直接关系,衡量城市规模大小的唯一指标是主城区建成区内的常住人口数量。但是由于清朝时期的新疆城市城区人口规模并没有统计数据,所以城镇规划君何方洪也不知道清朝时期新疆的城市规模大小。尽管如此,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认为,可以通过当时新疆城市的城池及城厢面积,来侧面衡量清代前后期新疆主要城市的规模大小。

今天城镇规划君何方洪就来研究分析当今新疆城市规模与清朝时期新疆城市规模(以城池面积大小作为衡量指标)对比,从而探寻新疆城市的历史变迁。目前新疆(含兵团)共有32个建制市,第一大城市的乌鲁木齐市无论是城市规模(城区常住人口),还是城市建成区面积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可以说乌鲁木齐市的城市首位度极高。但是城镇规划君何方洪研究清朝时期新疆城市的城池规模,发现如今只是一座县城的莎车县城,在清朝前期竟然是新疆第一大城市,其城池规模远大于乌鲁木齐、库尔勒、喀什、伊宁等城市。

一、目前的新疆城市规模大小排名

目前官方唯一发布的城市规模大小统计数据,只有国家住建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开发布的《2022年全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市区人口规模,并没有把不属于中心城区的远郊市辖区人口扣除出去,这就导致远离重庆市主城区一两百公里外的万州区、开州区、黔江区的市区人口都统计到了重庆市市区人口里,所以这个数据并不能衡量城市规模大小。

而自然资源部虽然组织全国683个设市城市全面开展城区范围确定工作,形成我国第一版全国城市城区范围矢量数据集,发布了全国首版城市城区范围成果,但是城区面积并不是衡量城市规模大小的指标。所以目前也只能看住建部发布的《2022年全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尽管这个统计年鉴也并不准确,因为这些数据也是由各地自己统计上报的数据,完全存在人为的因素在里面。

根据住建部发布的《2022年全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新疆第一大城市是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其城区人口为234.21万人,城区暂住人口149.56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545.1平方公里,是新疆唯一百万人口大城市,且城市首位度极高。

新疆第二大城市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州府库尔勒市,库尔勒市城区人口47.3万人,城区暂住人口为15.3万,城市建成区面积为98.9平方公里。

新疆第三大城市是新疆十四五规划的南疆城市群中心城市喀什市,喀什市是喀什地区行署所在地城市即首府。喀什市城区人口为39.02万,城区暂住人口为8.9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为98.5平方公里。虽然喀什市城市建成区面积与库尔勒市相差无几了,但是喀什市的城市规模相比库尔勒市,还是稍逊一筹。

新疆第四大城市是阿克苏地区行署所在地城市即首府阿克苏市,阿克苏市的城区人口为38.25万人,城区暂住人口13.2万,城市建成区面积153.59平方公里。阿克苏市的城市建成区面积很厉害,但是城市规模并不大,说明阿克苏市的城市人口密度比较小。这可能也是统计口径的问题,阿克苏市的城市建成区面积不可能这么大。

新疆第五大城市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州府伊宁市,伊宁市的城区人口为36.99万,城区暂住人口3.6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43.51平方公里。这个城区暂住人口相比库尔勒市、阿克苏市和喀什市都要少很多。而且城市建成区面积太小,可能是统计口径的问题。

新疆第六大城市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石河子市也是兵团第一大城市。石河子市城区人口为34.96万,城区暂住人口为12.8万,城市建成区面积57.57平方公里。石河子市为“共和国军垦第一城”。

新疆第七大城市是石油之城克拉玛依市,这是新疆设立的第二个地级市。克拉玛依市城区人口为31.97万,城区暂住人口为14.6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79.42平方公里。克拉玛依市虽然有四个市辖区,但是乌尔禾区和独山子区的建成区距离市政府所在地即中心城区的克拉玛依区较远,所以乌尔禾和独山子其实是独立的空间实体城市,克拉玛依市的城市其实只能算克拉玛依区和连成一片的白碱滩区的建成区,所以其城市规模并不算大。

新疆第八大城市是新疆曾经的东大门哈密市(如今新疆东大门已经让给了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因为新星市的中心城区比哈密市中心城区更加靠东边)。哈密市虽然也是地级市,但是中心城区只有伊州区的建成区部分,所以哈密市城区人口28.05万,城区暂住人口6.72万,城市建成区面积52.25平方公里。由于其城市规模过小,所以这可能也是哈密市没有被规划为自治区副中心城市的原因。

新疆第九大城市是乌鲁木齐都市圈的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州府昌吉市。昌吉市城区人口25.5万,城区暂住人口18.18万,城市建成区面积69.15平方公里。尽管昌吉市地理区位极其优越,但是城市人口规模受到了乌鲁木齐市的虹吸,所以并不是太大。

新疆第十大城市是和田地区行署所在地城市即首府和田市,和田市城区人口20.29万,城区暂住人口5.81万,城市建成区面积39.14平方公里。

新疆第十一大城市是阿克苏地区的县级库车市,库车市城区人口16.6万,城区暂住人口2.03万,城市建成区面积32.4平方公里。虽然库车市只是一座普通的县级市,也是刚刚撤县设市不久的城市,但是库车市城市规模并不小,其城市规模超过了塔城地区首府塔城市、博州的州府博乐市、克州州府阿图什市、阿勒泰地区首府阿勒泰市,其经济实力甚至比阿克苏地区首府阿克苏市强。

新疆第十二大城市是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州府博乐市,博乐市城区人口14.66万,城区暂住人口3.16万,城市建成区面积30平方公里。

新疆第十三大城市是伊犁州的县级市奎屯市,奎屯市城区人口12.43万,城区暂住人口2.38万,城市建成区面积30.18平方公里。奎屯市曾经短暂当过伊犁州的州府,但是后来州府又搬回到了伊宁市,但是这也可以看出来奎屯市的区位条件之优越。其实奎屯市与周边的独山子区(克拉玛依市的飞地区)和乌苏市中心城区基本连成一片了,从空间实体城市的角度来说,这三者的主城区可以算是一座城市。如果“奎独乌”金三角算是一座空间实体城市,其城市规模也算是比较大的。

新疆第十四大城市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阿拉尔市城区人口9.68万,城区暂住人口4.25万,城市建成区面积33平方公里。

新疆第十五大城市是塔城地区县级乌苏市,乌苏市城区人口8.8万,城区暂住人口2.46万,城市建成区面积23.35平方公里。乌苏市虽然不是塔城地区行署所在地城市,但是乌苏市却因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让其城市规模超过了塔城地区的首府塔城市。

新疆第十六大城市是塔城地区县级沙湾市,沙湾市城区人口8.5万,城区暂住人口1.1万,城市建成区面积16.28平方公里。沙湾市虽然也是刚刚撤县设市不久,但是沙湾市与乌苏市一样,城市规模都超过了塔城地区首府塔城市。

新疆第十七大城市是新疆四个地级市之一的吐鲁番市,虽然吐鲁番市是地级市,但是吐鲁番市的城市规模却很小,其主城区位于高昌区。城区人口7.26万,城区暂住人口2.61万,城市建成区面积24.23平方公里。

新疆第十八大城市是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州府阿图什市,阿图什市的城区人口为7.25万,城区暂住人口1.33万,城市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

新疆第十九大城市是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县级阜康市,也就是著名的天山天池所在地城市。阜康市城区人口7.12万,城区暂住人口4.28万,城市建成区面积22.62平方公里。其实阜康市的城市规模并没有昌吉州的一个超大县城奇台县城大,这也是城镇规划君何方洪曾经担任规划局副局长的县,奇台县城虽然城市规模大,但是目前撤县设市尚未获得国家批准。

新疆第二十大城市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这座城市紧邻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被称为“首府后花园”。五家渠市城区人口5.91万,城区暂住人口4.92万,城市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
   
新疆其他城市的规模城镇规划君何方洪就不逐一列出了,其实新疆有一个城市规模很大的县城,那就是喀什地区莎车县城,这是一个超大县城,其城市规模已经超过新疆很多建制市,可以说莎车县城的城市规模应排在博乐市之前,库车市之后,属于新疆第十二大城市,但是至今还没有撤县设市。以上数据都不是城镇规划君何方洪杜撰的,而是根据国家住建部官方网站上公开发布的《2022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数据整理。

二、城池与城厢的概念及其面积统计

城市地理学中一般把城市建成区的面积大小称为城市的用地规模,并以之作为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指标。不同的城市,其用地规模往往不相一致。因此,通过研究城市的用地规模就可以确定和比较城市的大小。但对清代新疆城市而言,无论是文献记载还是考古资料,都没有关于各个城市用地规模十分完整系统的材料,自难以之作为衡量城市规模的指标。但是文献中却有大量关于城市的城池周围城墙总长即城周里数的记载,尽管不同的文献对同一个城市的记载不尽相同甚至互相抵牾,但通过考证我们仍可以获得一份较为系统完整的各城市城池周长的统计资料。

另外,清代新疆城市的平面布局除个别形状不规则者之外,大多呈长方形、正方形或近似正方形,这样由各城市的城周里数即可推求出其城池的面积。一些城市的市区仅有一个城池,而许多城市市区则有两个城池之分,除个别城市之外,同一个城市的两个城池往往相距不远甚至相互毗连,我们就可以将其看成一个地域整体,城市的城池占地面积即可用所拥有的两个城市面积之和求得。于是便可以得到一套较为完整的清代新疆主要城市城池占地面积的统计资料。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即每个城市的关厢位置及其面积。清代新疆的城市多数附有商民街市,其一般位于各城的四门之外。后来以这些城外的商民街为主形成了城关周围或绕城墙外围分布的商业区及居民区,我们称之为关厢。这些关厢的占地面积一般都相当大,有些甚至成为所附城市的主要居民区及商业区。

核实而论,这些关厢实际应看作城市的市区地域,因为其地域功能及景观往往与城池内部不相上下,甚至其繁华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由每个城市的城池面积加上其所附的关厢面积,就可求出二者的占地总面积,称之为城市的城厢面积。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套有关城市占地规模的数据。一套是城市的城池面积,另一套是城池城厢的面积。

应该指出,这两套数据都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城市用地规模的地域构成特征,但它们各有利弊。就城市的城池面积数据而言,它是由城市的两个城池面积相加而得的,据统计,属于这种类型的城市约占新疆城市总数的41%

对于那些两个城池毗连或相距较近的城市来说,这种计算方法就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如喀什的旧城与徕宁城、古城的靖宁城与孚远城,后来都分别联为一城,那么城市规模就可以大致视为其所属的两个城池的总规模。

但对有些城市出入就大些,如乌鲁木齐的巩宁城与迪化城,不仅二城池相距达八里之遥,而且后来巩宁城在同治年间毁于战火,那么以二城池的面积之和笼统表示乌鲁木齐规模就不客观。但是,巩宁城建城时周93分,规模宏大,居于当时新疆城市规模之前列,仅次于伊犁惠远城,是当时乌鲁木齐城市的政治中心区域,在乌鲁木齐近代城建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为了反映出它对乌鲁木齐规模发展的影响我们可以划分同治前及新疆建省后这两个时期分别统计乌鲁木齐城市的占地规模,同治前以巩宁城与迪化城面积相加,建省后则以刘锦棠合并迪化汉、满城后所形成的新城池面积为准。这样乌鲁木齐城市规模的统计就有两个数字,其后者就比较科学,第一个就含糊些。

这样看来,用城市的城池面积来代表城市用地规模以分析城市大小,对于个别城市而言就会有一些误差。但是这种情况并不多,对大多数城市来说这种误差就极小,因此我仍将其作为一种方法从一个方面分析清代新疆城市的规模特征。

另外一种方法即用城市的城厢面积表示城市占地规模的大小。这个面积考虑到了城墙外围以关厢为主的区域,这些区域后来大都演化成了城市的功能地域,如喀什旧城与徕宁城之间的地域,哈密新旧城之间的地域等。如果对关厢面积舍而不计,那么分析有些城市占地规模时就会出现讹误。例如和阗绿洲共有六城,较大的额里齐城乃是核心城市,所谓“四大城”即有和阗,指的就是额里齐城,但其城池面积仅为1.27平方公里,规模很小,如果仅以城池面积当城市规模就很不妥当,无法解释和阗城在新疆城市中的地位。

但如果考虑到关厢地域,则可明了其实际情况。和阗额里齐城的城池面积尽管不大,但其关厢面积却居于清末新疆各城关厢面积之首位,二者面积之和为16.1平方公里,显然是大城市了。

我在分析论述时有时用城池面积,有时用城池及关厢面积之和,视城市的实际情况而定。新疆的城市尤其是南疆的绿洲城市历史一般很悠久,其地理位置大都是在古代城址的基础上逐渐确定的,加之绿洲环境的制约,其位置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就是说这些城市大多具有空间分布的连续性,城市的地理位置在时间上有前后相承的关系。对这些有清一代具有连续性的城市,我就用其城厢面积表示城市占地规模,否则不然。还有一种情况,即一座城市,其两个城池相距本不远,可以视为一座城市内的不同街区,但在后来尤其是新疆建省以后,其一个城池迁到距原址较远的地方,如“南疆八城”之一的阿克苏城,其址本在温宿县的温宿镇。光绪九年(1883)在其南13公里处(即今阿克苏市所在地)另建一座城池,作为温宿府府治。这样的话,阿克苏的两个城池已不再是同一城市内的两个街区或城池了,而成了两座城市。

同样,喀什的两个城池相距亦达9公里,也不能再视为同一座城市内的两个不同的功能地域,而是两座城市。象这样的情况在其它少数城市中也有之。我在确定城市的占地面积时也予以区别对待,用该城市原址的城池面积及其关厢面积之和代表城市的用地规模,对迁至远地的城池则不计之。

三、清朝时期新疆主要城市城池面积及其规模分析

(一)清朝前期主要城市城池规模

清代前期新疆城市的占地规模大小相差颇为悬殊,各级城市的分布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别。通过对清朝中期各主要城市的城池面积进行比较,居于前十位的依次为:叶尔羌(2.832平方公里),惠远城(2.259平方公里),巴里坤(2.139平方公里),乌鲁木齐(2.134平方公里),惠宁城(1.125平方公里),吐鲁番(0.624平方公里),阿克苏(0.58平方公里),古城(0.499平方公里),宁远城(0.442平方公里),哈密(0.437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城市叶尔羌与最小的城市哈密其城池面积相差达2.395平方公里,城池面积最小的精河城和熙春城其城池面积仅0.097平方公里,十分狭小。

在这些城池面积居于全疆前十位的城市中,北疆的六个城市平均占地面积为1.435平方公里,而南疆的四个城市平均占地面积则为1.118平方公里,有很大差别;在城池面积居于前五位的城市中,北疆共有三个,分别为伊犁九城之一的惠远城及天山北麓的乌鲁木齐、巴里坤,而南疆则有两个,分别为叶尔羌和吐鲁番(现在属于东疆)。

由此可见,清中期新疆城市的城池占地规模大小相差颇为悬殊,北疆城市城池占地的平均规模比南疆为大;另外除了叶尔羌这个全疆城池占地面积最大的城市位于南疆之外,城池面积居于全疆城市第二、三、四位的惠远、乌鲁木齐、巴里坤等城市则都分布在天山以北地区,这种地理分布状况反映了清中期新疆城市在地域上的不平衡性,呈现北疆城市规模大,南疆城市规模相对较小的总体特征。

形成这种规模特征及地域差别的因素很多,但主要与清中期清朝政府经营新疆的战略步骤和在南北疆城市建设中致力的大小差别有极大的关系。这里统计的清中期新疆城市城池的主要数据除了个别城市的数据是依据道光前后的记载补充修正而来之外,其它大多数城市的数据反映的主要是乾嘉时期的情况。

乾嘉时期乃是清朝经营新疆的第一个高潮阶段,先后平定了北疆准噶尔及南疆大小和卓之乱,新疆的政局开始稳定下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疆的城市建设在这一时期也很有起色,南、北疆的许多城市都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兴筑或由旧城修葺改建而来的,据统计,仅乾隆中后期修建的城池至少就有三十多个。这些城池完全是为了适应当时经营新疆的政治、军事及经济等方面要求而兴建的,许多城池分别成为军事重镇、垦区中心或地区政治中心城市,由于各城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不同,政治、军事地位和经济发展水平自然也存在着高低之别,相应的城池也就出现了规模大小的不同。

伊犁九城的核心城市惠远城为统辖天山南北军政事务的伊犁将军驻地,是全疆性政治中心,政治地位自然非一般城市可比,其城池面积相应就很大;乌鲁木齐为都统驻地,统辖着东至哈密,西至库尔喀剌乌苏,南至吐鲁番广大地域的军政及屯垦事务,清政府甚至认为乌鲁木齐都统堪与汉代西城都护相比。正因为如此,乌鲁木齐城市发展很快,迪化、巩宁二城池隔河对峙,城市内“字号店铺,鳞次栉比,市衢宽敞,人民幅辏,茶寮酒肆,优伶歌童,工艺技巧之人无一不备,繁华富庶,甲于关外”,城市规模之宏大概可想见。

叶尔羌作为清中期新疆城池最大的城市主要与其悠久的城市发展史和优越的地理条件有很大的关系。早在汉代莎车国即以之为国都,特别是十七世纪初叶尔羌“商贾如鲫,百货交汇”,是新疆西南边境的贸易中心城市,其政治和贸易地位为其它城市所不及,这就大大促进了叶尔羌城市的发展,“规模宏敞,甲于回部”,成为当时新疆城池面积最大的城市。

相对而言,精河、喀喇沙尔等城市就没有这方面的地位和优势,其城池规模就颇为狭小,不多为人所称道。总之,城池占地面积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规模的大小,是城市的政治、军事、经济地位及地理条件等方面的综合反映。不同地区的城市其地位和环境条件各不相同,这就致使城市的规模诸如城池面积等形成了广狭之别。

清中期北疆城市的城池占地规模普遍较大,而南疆城市城池规模则相对较小,呈现北疆的大城市数目较南疆为多的现象。这与清朝中期经营南北疆着力的不同有很大关系。汉唐等主要王朝经营新疆地区时都是重点经营天山以南各绿洲,使南疆的经济及社会发展很快就走在了北疆的前面,到明末清初时北疆仍是牧区草原景观,与南疆的绿洲农业区域迥异。清朝经营新疆的战略与汉唐不同,尤其是清朝中期,一直是重点致力于北疆地区的开发建设,对南疆致力并不多。北疆地区自古为游牧部族纵横驰聘的乐土和攻占南疆侵略内地的军事基地,清政府在平定准噶尔叛乱后,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北疆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在这里布防了大量的驻防军,一面执行防务,一面从事屯垦活动。当时全疆共有屯军三万七千人,北疆就有三万二千九百多人,占屯军总数的89%

清政府把从内地迁移到新疆的民户集中安排在乌鲁木齐、巴里坤一带从事土地垦殖,向西一般不超过绥来县。到乾隆六十年(1795),仅乌鲁木齐和巴里坤两地的移民人数已达17万余人。伊犁地区则主要组织南疆维吾尔人迁入,加之惠远城为全疆的军政中心,官僚机构繁多,人口也不在少数。这样清中期北疆地区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巴里坤到乌鲁木齐、伊犁纵横千里的地区汉、满官兵列屯住戍,卡伦、台站星罗棋布,社会经济由以游牧经济为主体迅速转化为以农业经济为主体,兴起了一批新兴城镇,巴里坤、乌鲁木齐、惠远等城池规模较大的城市就是其中代表。

南疆的情况则不同,乾嘉时期清政府固然也在南疆有所致力,但在行政体制上保留了伯克制,实行民族隔离政策,在经济方面着力也不大,基本上维持原貌。这与北疆欣欣向荣的开发形势相比就显得相当冷落,城镇建设自然也不会有多大起色,除了叶尔羌这个在清初就已规模宏大的城市之外,其他各城市的规模都不是很大。

清政府在南疆各主要城市设置了领队或协办大臣,对各城市的旧城或略事修葺,但其规模都很有限。就喀什而论,本为总理南疆八城事务的参赞大臣驻地,但最初设置参赞大臣时也不过驻于原喀什旧城中,仅对旧城稍加整修而已,后来因人户稠密,城内地域狭小才修建了徕宁城作为政治中心,其城周也仅有2.5里,面积不过0.125平方公里。旧城拓展到城周3.7公里时,二城池面积合起来亦不过0.399平方公里。仅为惠远城城池面积的18%。天山以南城池面积居于全疆前十位的城市阿克苏其城池面积也仅0.58平方公里,占惠远城城池面积的26%,其它城市的城池占地规模就更狭小了。

总之,清中期清政府重北轻南的经营思想是形成南北疆地区城市的规模差别及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

(二)清朝后期主要城市城池规模

新疆建省后随着城市的发展,尤其是经刘锦棠对南北疆主要城市城池的整修之后,许多城市的城池占地规模发生了变化,其面积排列次序与清中期有了较大的变化。城池面积居于前十位的城市由大到小依次是:喀什(3.326平方公里)、叶尔羌(2.832平方公里)、乌鲁木齐(2.65平方公里)、惠远(2.259平方公里)、巴里坤(2.139平方公里)、古城(1.132平方公里)、吐鲁番(0.624平方公里)、阿克苏(0.58平方公里)、宁远(0.442平方公里)、哈密(0.437平方公里)。

这个排列次序及面积大小清楚地显示了清末新疆主要城市城池占地规模的基本特征。据此可见,清末新疆城池面积最大的城市为喀什,而喀什的城池面积在清中期尚未排进当时城池面积较大的前十位城市之列,清末则一跃而居于各城首位,城池面积达到3.326平方公里,比原来城池面积最大的叶尔羌还大出0.49平方公里。

尤其是清末新疆省会治所乌鲁木齐的城池面积不过2.654平方公里,与喀什亦相差0.672平方公里。喀什城市的迅速发展并成为清代新疆城池面积最大的城市,是新疆城市占地规模方面的一个新变化。喀什的城池面积与居于这十个城市之末位的哈密城池面积相比,相差达2.889平方公里,比清中期城池面积居于前十位的城市中最大与最小的城市叶尔羌与哈密城池面积之差2.395平方公里还多出0.53平方公里,这反映了清末新疆城市的城池占地规模相互之间悬殊仍然很大,大城市的规模更加扩大,而小城市基本维持旧规。由此可见,不同地区城市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

在清中期城池面积居于前五位的城市中,南疆地区占有四个,北疆地区有六个。这个特点在清季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一时期在城地面积居于前五位的城市中,南疆地区占到两个,即喀什与叶尔羌,北疆地区占三个;城池面积居于前十位的城市中,南北疆地区则各占到一半,南北大城市数目均衡。这个变化反映了清后期南疆地区的大城市数目已经有所增加,在地域分布上南北疆大城市数目不平衡的状况已开始有所改观。与前文所指出的一样,这个变化与清代中后期先北后南的总体经营战略是相吻合的。

从这十个城市的城池面积数据上也可以看出清代前后期主要城市占地规模的一些变化。清中期城池面积居于十位的城市中,北疆六个城市的城池平均面积为1.435平方公里,南疆四个城市的城池平均面积为1.11平方公里,二者相差0.317平方公里;清后期城池面积居于前十位的城市中,北疆五城的城池平均面积为1.725平方公里,南疆五城的城池平均面积为1.559平方公里,二者相差0.166平方公里。

通过比较清朝中期与后期新疆城池面积居于前五位的城市可见,惠远城在清中期居于乌鲁木齐前,而在清后期却退居其后。乌鲁木齐的城池由2.143平方公里增加到2.654平方公里,增加了24%,惠远城的占地规模则维持旧规。这两座城市规模大小的前后变化充分显示了政治军事因素对城市规模的影响。

清代中期伊犁是全疆的政治中心,惠远城为统辖全疆的伊犁将军驻地,乾隆二十八年(1763)将军明瑞奏请在伊犁河北岸高阜之上建筑城池后,城周9.3里,面积1.73平方公里,为北疆面积较大的城池,其面积可排在当时全疆城市城池之第四位。随着各级政府机构及驻防官兵的增加,城市人口发展较快,到乾隆五十八年(1779)时这座面积为1.73平方公里的城池已不敷居住,不得不在城东展筑240丈,城池拓展到10.63里,面积达2.559平方公里,成为当时城池面积仅次于叶尔羌的大城市。其周围又拱卫着惠宁、宁远、绥定、广仁、瞻德、拱宸、塔勒奇、熙春等八座卫星城市,相互联络,成为一个整体,以惠远城为这个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

除了惠远城之外,在这伊犁九城之中就规模而论值得一提的还有两座城池,分别是惠宁城和宁远城。惠宁城地名巴彦岱,在惠远城之东北七十里处,乾隆三十一年(1766)初建时城周就达6.3里,面积0.79平方公里,排在当时全疆城市城池面积的第五位,后来因城东垣内外屡出水泉,城垣及许多兵房因受浸而倾圮。嘉庆十年(1805)将军松筠奏请将城池向西移建,隔出南、北、东潮湿之地,向西拓展城池地域,修成后的新惠宁城城周7.5里,面积1.125平方公里,堪称当时全疆面积最大的五个城池之一,城内居住满营官兵等。

宁远城位于惠远城东九十里的固勒札地区,乾隆二十年(1755)建,又称之固勒扎回城。它的规模与惠远、惠宁相比就小多了,城周4.7里,面积0.44平方公里。城池面积排在伊犁九城第三位,排在当时全疆城池面积之第九位。清中期宁远城在伊犁九城中的地位并不突出,不过是伊犁地区维吾尔人居住的规模较大的城池之一。但它的政治地位从清后期开始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取代了惠远城成为伊犁地区的中心城市,光绪十四年(1888)设宁远县,同年设伊塔道,其治都在宁远城。这样,惠远城逐渐成为伊犁地区的经济中心,而宁远城则成为政治中心。1914年改称伊宁。后来到民国时期邱宗会又将设在惠远城的屯垦使公署迁到了伊宁,使伊宁的职能进一步完备。1952年设立伊宁市后,至今一直为伊犁哈萨克自治洲之首府,今已成为新疆十六座现代城市之一,城市规模之大概可想见。

顺便指出,这里论述的主要是政治军事因素对清代惠远和乌鲁木齐城池面积大小的影响及城市规模的前后变化,但考虑到与惠远城同为一个城市体系的惠宁城和宁远城也是清代城池面积居于全疆城市的前十位者,惠宁城的由盛转衰和宁远城后来发展成为地区中心城市都深刻地体现了政治军事因素对城市发展及其规模变化的影响。

总之,清代中期伊犁地区乃是全疆政治军事中心,致使其中心城市惠远城成为当时城池面积仅次于叶尔羌的全疆第二大城市及北疆地区的最大城市,伊犁地区以城市经济为中心的区域经济也因之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内地之民争趋之,村落连属,烟火相望。巷陌间羊马成群,皮角毡褐之所出,商贾辐辏。”

但这种盛况到了清后期由于时势的变迁特别是全疆政治中心东移到乌鲁木齐后就衰落下去,惠远城的城池规模在清中朝位居全疆城市第二位,到清末则落后至第四位,而清中期城池面积位居全疆第五位的惠宁城也因回民起义及沙俄破坏而坍塌不堪,沦为废墟了。但是乌鲁木齐却因为成为省会之所在而迅速发展起来,在刘锦棠等的主持下,以原迪化城为主体,扩展后城周达11.7里,城池面积由清中期的2.143平方公里增大到2.832平方公里,增加了24%。占地规模跃居于惠远城之前。



城镇规划君何方洪
城市国土空间规划、行政区划、地理地图的介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