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城市建筑规划设计中的风水学的科学性研究:三分科学七分迷信

2024-11-11 07:00   新疆  

关于风水学(堪舆学),城镇规划君何方洪相信中国人应该都不陌生,因为风水是我们中国老祖宗遗留下来的东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是长期以来,由于风水传播渠道及实施形式与测字算命占卜等常混为一谈,于是在人们心目中,风水文化等同于封建迷信,大多数人认同风水为玄学。虽然玄学在民间很受欢迎,但是官方肯定不会支持大家沉迷其中,原因大家都知道,玄学和封建迷信实在是不好区分。那么风水究竟是科学还是迷信呢?对于风水问题,学术界尚且不能很好界定哪些是科学哪些是迷信。因此,今天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认为就根据曾经在大学学习的《堪舆学》课程(城镇规划君何方洪本科专业为城乡规划),及这些年来对城乡规划的研究,来专题研究我国传统文化中风水学到底有多少科学成分,又有几成的封建迷信内容。

城镇规划君何方洪开篇首先抛出我的研究结论:目前的风水为“三分科学,七分迷信”。风水学其实是一门由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学、环境景观学、建筑工程学、宇宙星体学、气象学、磁场方位学和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八大学科综合在一起的科学风水学,这八个方面的风水学内容是科学的。但是城镇规划君何方洪研究发现,这八个方面内容只占了风水学的百分之三十即“三分”;还有百分之七十的内容为“形法”(宅基地和坟地的择址选形之用)与“理法”(室内外的方位格局)及“日法”(选择吉日良辰以事兴造)和“符镇法”(补救各法选择不利的措施),这些就基本上为封建迷信的东西,所以不科学的内容占了风水学的“七分”。

许多人一听说风水,马上称之为迷信。先问你懂不懂?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东西盲目下断论,本身就是一种更深层的迷信,迷信于自己的判断力。其实针对“三分科学七分迷信”的风水学,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呢?城镇规划君何方洪的观点是不必把“风水视作洪水猛兽而唯恐避之不及”,如果我们将这种蕴涵极其丰富的东方人文哲学理念的风水堪舆理论一概视为封建,斥为迷信,无异于“倒洗澡水连同孩子一起倒掉”,把风水学中科学的三分内容也丢弃了,这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因此,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正确看待和正视风水堪舆学,采用批判性性和学术性的眼光去研究风水学,取其精华,吸收风水中的“三分科学”;去其糟粕,抛弃风水中的“七分封建迷信”。

一、关于我国权威专家对风水的认识

堪舆风水是中国古代一种学科现象,目前尚不能用现代自然科学的学科体系来解读它。由于传统风水学既包含科学合理的部分,也包含当前科学仍无法解释的部分,甚至还有不科学的部分即封建迷信内容。目前学术界对于风水究竟是科学还是迷信,在学术界还没有清晰的界定。所以现在有很多国人谈风水色变,说到风水二字就如临大敌,甚至打着科学的旗帜,动不动给谈风水的人扣上“反科学”的大帽。这也让不少研究者不敢大胆谈论风水,生怕被人贴上封建迷信的标签。

据城镇规划君何方洪了解,我国有很多规划大师和建筑大师都对风水学有较深入的研究,尤其是我国建筑界和城市规划领域有许多研究风水的专家学者,其中最著名的风水学家有陈益峰、王其亨、潘谷西、于希贤、亢亮、韩增禄、程建军、冯骏、祁嘉华、李书有、俞孔坚等,他们的观点大致一致:研究风水,就是研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风水,取其科学方面,剔除其迷信色彩。

所以这些专家顶着被批判的风险,给大家传递正确的“风水观”。比如在中央电视台撒贝宁主持的《开讲啦》节目中,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和“建筑教育奖”获得者王其亨先生曾当着所有人的面说到:“风水不是迷信,实际上就是景观建筑学。”王其亨先生认为,风水学集建筑学、景观学、生态学、地质学、美学于一体,是中国古建筑理论的精华。而且还包含了一些符合现代生态学的科学因素,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与生活。王其亨先生就曾出版过《风水理论研究》等著作。

被国际学术界公认的推动当代世界景观设计学科和职业发展的重要领袖人物俞孔坚老师就出版过一本书,名为《理想景观探源——风水的文化》。这本书主要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揭示了风水与其他具有中国文化属性的理想景观模式,并从地理、文化、生物及哲学这几方面阐释风水学。他认为风水反映的就是中国人理想的景观。

我国著名的规划大师、西安市规划委员会总规划师和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常务理事的韩骥教授,就曾经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多所大学进行过“城市规划与风水学”讲座,城镇规划君何方洪就听过他的课程。韩骥教授围绕着“风水的源流与其主要发展、风水格局的形成及如何看风水、影响风水发展的因素”三方面问题进行详细讲解,讲解风水学是一门古老的学说,但目前在我国学术界却是一个前卫的学科,在现当代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及园林设计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也备受国外专家、学者的关注。20世纪是建筑最活跃的一百年,但却一直围绕着工业化、机械化、电子化、现代化进行,直至21世纪初,才把自然化、人文化及生态化确立为世界城市发展的潮流。他引用大量古今中外的建筑实例,让大家了解到中国城市规划中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把山水作为构图要素,并以风水学为指导,进行山水间的有效组合,逐渐形成了我国特有的风水学说。他还激励大家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把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风水学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展现其独有的魅力,体现其深刻的现实意义。

1999年天津大学建筑学教授和中国易学堪舆研究院院长亢亮,其主编了《城市规划风水学》和《建筑设计风水学》等八部风水专著,主编《风水与科学》院刊。还曾出版《风水与建筑》为题的书籍,亢亮教授多年实践和研究中国风水学的所得。从现代科学角度给中国风水学建立一个整体的科学框架,试图将风水规范化、理论化。本书专就中国风水学与建筑学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加以综合研究,使学者不仅对传统建筑、民居建筑在应用风水这上有所认识,而且对现代建筑、城市建筑在风水学应用上亦有所认识。较全面地提示了基于天文、地理、人体科学和《易》学的中国风水学,在现代建筑中的重要应用价值和实践地位,被称为学习中国风水学的必读的基础书。该书开篇便讲到:“风水之学,为中国在东方之独创。尔今已远播西方,影响遍及全球。其理念、方法涵盖所及,均非当今一般科技所比。其预测性和应验性所示之某种神奇性,实非一时之功可及,是以西方视为神秘文化。西方派研究生来华专修,用计算机破译诀律,均难及其皮毛。”

另外还有几位著名的专家在研究风水学,比如城镇规划君何方洪比较熟悉的北京大学教授于希贤,他就是中国第一风水学大师;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李书有,其曾经在20年前的2005年试图在南京大学举行国内首个“建筑风水文化培训班”,而闻名全国。我国著名地理学家陈益峰,他就是实战派地理风水大家,为著名地理风水师傅,研究风水地理近二十年,职业从事风水地理工作13年,是中国传统地理文化技术的代表性传承人之一。先后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古建园林研究院等单位工作,长期从事建筑风水研究,在地理理论和实战方面都是行家。所编著的《地理实用六法》《罗盘二十八层注解》《寻龙点穴经典案例图解》,为地理界最为经典的教材之一。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潘谷西曾经著作《风水探源》一书;北京建筑大学(原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授韩增禄是我国著名的建筑风水学家;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教授程建军也是我国著名的建筑风水学家;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大学)教授和易海建筑文化咨询首席专家冯骏被评为楼盘风水评审大师,在专业刊物上发表《周易三角与二项式定律》、《易卦方位和太极函数的关系》、《概率统计与易经“吉凶休咎”上的统一》等多篇具有影响力的论文论著,并在高校开设多门课程和讲座且编写了高校教材《建筑风水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祁嘉华,就是我国建筑风水文化方向的学科带头人。

二、关于我国大学设置风水堪舆学或相关专业情况

目前我国很少有普通高等学校提供专门的风水堪舆学专业,大多数大学主要关注传统的学科,并没有将风水堪舆学纳入主要课程体系中。据城镇规划君何方洪了解,中国开设了风水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大学主要有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清华大学、四川大学、武汉纺织大学会计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国内最早开设风水专业的大学之一,该校的自然地理专业下设风水方向,旨在培养具备风水学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的人才。该大学曾开设“建筑与风水”选修课,受到建筑系学生的普遍欢迎。后来迫于各界的压力,武汉科技大学以“风水课”带来负面影响为由,停开了《建筑与风水》这门课。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的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中,有一门课程叫“风水学”,该课程主要研究风水学说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以及风水学说在环境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开设了风水学课程,主要涉及建筑与风水的融合。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创办的国内首个关于风水在建筑办公和家居中的实际应用的高级研修班,即清华大学易经建筑风水班;四川大学道教与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也开展了风水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另外还有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设置了殡葬专业和陵园专业,专业课程中就有“周易知识”等,听说主要用于看风水。

据城镇规划君何方洪了解,武汉纺织大学会计学院就有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名字叫《建筑风水》,使用的教科书为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在2010出版的《建筑风水(第一版)》,作者为余易。该课程通过介绍我国风水学的基本知识体系与流派、天文历法、天干地支节气、先后天八卦、罗盘测向定向等内容,为学生提供对建筑风水学的起源及其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哲学思考与鉴正熏陶,是为工程造价及其他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能够把握中国情境下的“天人”观与宇宙观、价值观,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且能够运用所学对建筑物外部座向、内部空间功能规划作出评价或安排等。

城镇规划君何方洪同时还了解,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的建筑工程学院,也有一门《建筑风水》公共选修课,该课程由伍坪、孟昊杰等老师主讲。课程首先介绍建筑风水的来由以及建筑风水的发展历程,并对“风水到底是不是迷信”和“买房子需要看风水吗”等问题进行了解答与总结。该课程主要学习传统文化范畴的科学合理的部分,围绕“阴阳”“五行”“八卦”等传统文化在建筑的理解与应用、建筑规划与建筑物布局、户型设计与室内布局、室内环境与厨卫摆设等模块来展开学习讨论。

另外还有一些大学的专业虽然不直接叫风水学或堪舆学,但是课程里其实也涉及到了风水学的内容。比如山东大学有个“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差不多就是玄学系的意思了,不过只招收研究生不招本科生。全国就他一个正儿八经的易经学院,还是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成立的一级学会中国周易学会所在地。社会上那些自封的某某周易学会、易经研究中心都是山寨机构,山东大学的周易学会是国字号的,那在英国或西班牙得叫皇家周易学会(类似于西甲的皇家马德里一样)。这个易经学院的领军人物叫做刘大钧教授,那就是当代的袁天罡,因为他也是中国周易学会的会长。这个易经专业主要是学术研究方向,而易经里很多内容都是研究风水堪舆的。

除了我国少数大学开设了风水堪舆学或相关专业,其实国外也有不少的大学开设了风水堪舆学专业。比如美国就已有17所大学开设易经风水学等专业课程,至少有十二所风水专业学校。自1995年办校以来,从佛罗里达州风水学校毕业的学生已万余人。日本的大学也有风水专业,1989年日本成立“风水研究者学会”,把风水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的思想越来越浓厚。其中日本2200所大学中就有110所大学正式设有风水班。

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认为,我国传统风水并非没有封建色彩,但也缺乏科学性。所以,大学的建筑系如果要开设这方面的课程,就需要提炼出科学的部分,学习我国传统风水文化的精髓,那些封建主义不合理的部分,要用火眼金睛来评判是否合理,丢弃不科学不合理的部分,也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毕竟大学应该是研究科学和传播知识的地方,而不是教些"封建迷信"的东西。

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认为,风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从正常的渠道告知学生什么叫风水,科学地向学生讲授风水,是教育早就应该做的一件事,对于世界观和价值观已基本成熟的大学生,高校应承担起这样的责任。风水进课堂一点都不可怕,大学也应该有兼容并包的雅量,在一个自由开放的大学里不会有迷信。与其让人们心照不宣地秘密操作而泥沙俱下,不如放在课堂上公开探讨,去芜存菁。

三、关于风水中的科学与迷信的辩证分析

在我国历史上,地理、阴阳、卜宅、相宅、图宅、形法、青囊、青乌、堪舆等均曾泛指中国风水学,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史记》将堪舆家与五行家并行,本有仰观天象和俯察地理之意,后世以之专称看风水的人为堪舆家,故堪舆在中国民间亦称之为风水。

关于风水究竟是科学,还是封建迷信,其到底内含科学还是玄学,总是众说纷纭。因为据城镇规划君何方洪研究了解,我国学术界对其科学性和封建迷信糟粕性没有定论。目前我国对与中国风水学持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是全盘否定,鄙视诘难风水学,

使风水的科学内涵得不到合理的发掘。这种观点割裂人类文明的传承性。必然走上“民族虚无主义”,由此引发两种社会现象:漠视,逆反盲从和迷信;一种是基本肯定,积极进行发掘、整理和研究,使其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为保护传统城镇风貌、街区景观和古建筑特色等做出了贡献。

中国风水学是文化?是科学?是技术?是迷信?不明其理者会简单的认为是迷信。在国外及国内的学术范围不自觉地正悄然掀起一股风水研究热,国外的学术界给中国风水以很高的评价。

风水学是集天文学、地理学、环境学、建筑学、规划学、园林学、理论学、预测学、人体学、美学于一体,呈综汇性极高的一门学术。因而在世界文化上独树一帜。风水学经历五千年时间检验,广泛地域的空间实践,具世界上最充分统计学价值。可谓已被科学所证明。其研究理念,是天地人一统之天人合一观,不是一门单科的环境优选学。风水学堪称天地之学,亦称堪舆学。广及苍宇,微达人体,皆为研究参数。非博学广才,无以取菁;惟厚积薄发,方以弃芜。风水学系中华民族在神州大地上历经五千年之生活斗争实践所积累的文化结晶。

风水实际上涉及到了众多学科与领域,如地理学、气象学、景观学、生态学等等。某种程度上,其体现了将环境作为整体与系统,了解并利用自然,创造良好场所的科学性。

在建筑设计中,风水的应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古代城市多为中轴对称以体现“阴阳协调”、房屋围合,形成院落来“藏风聚气”、四合院进门处针对气流的“冲煞”设置影壁等,这些空间的布局都与风水息息相关,也被很多人视为传统文化与智慧,延用至今。

很多中华古建筑也印证着“风水”的智慧。“坐北朝南”“山环水抱”等“天地人合一”的核心理念都得以流传应用,并产生了丰富的研究,塑造了带有中国传统意味的哲学观念与体系。

从另一方面来说,“风水”学说中最重要的往往不是地块与建筑本身。在我国古代,其与阶级、政治息息相关。随着时代的发展,又与聚财挂钩,变成了一种所谓的商业文化,常见于地产、金融的项目中,掺杂着诸多非理性部分。另外,一味追求风水的规则,造成了很多建筑与景观的尺度失衡与“形态”失序,过于宏观与抽象的视角也与真正的以“人”为本产生偏差。因此,我们需要更加审慎、辩证地看待“风水”在整个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环节中所承担的角色,取其精华。

风水是什么?是科学还是迷信?所谓“风水”,其实就是空气与水,“风”是指空气,因为空气流动而产生风;“水”则是指“水源”,空气和水源都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风和水一直是城市规划建设和项目规划选址的两个最重要的条件,而《风水学》即《堪舆学》就是以研究如何利用风水布局,为人调和生存环境来达到健康长寿、事事如意的目的。

所以城镇规划君何方洪研究认为,风水不是唯心的,而是唯物的,是一门天文学、地理学、气象学、生态学、规划学和建筑学综合的自然科学。风水以人为核心,风水之目的就是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之道。风水堪舆学涉及《地理学》中的地质、水文等因素,现代在城市规划选址或架桥修路等方面经常会用到。

城镇规划君何方洪举个例子,如果要选址规划建设一座城市或撤县设市,首先就要做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分析报告及水资源分析报告,研究城市选址是否存在地质断裂带、地质不稳定地带,这就是风水堪舆学中的“水”;还要专题研究选址城市的主导风向,绘制风向玫瑰图(简称风玫瑰图),从而科学布局城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必然工业空气污染对城市居住环境的影响,这就是风水堪舆学中的“风”。两者合起来就是“风水”,这部分就是非常科学的内容。

人们经过数千年的验证和体验,证实风水就是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感应科学,绝不是迷信。一些庸师钻人们不懂风水的空子,掺杂迷信糟粕,宣传迷信内容,那是他的目的问题,说明不了风水是迷信。我们研究堪舆风水学,并非对古人的风水文化照搬全收,而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选择的吸收。

中国堪舆风水学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学科和文化。其中包含了一些不合理的成分,既有道家的形而上的高妙的哲理;也有术家的一些形而下的、分门别类的具体方法。其实国人尽量减少与自然的对抗或与自然规律的冲突行为和“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思想,也就是与当今整个世界“绿色生存”“尊重自然生态规律”的思想和潮流是一致的、乃至是领先的。

我国有很多传统建筑和现代的建筑,也遵循了风水学的原理,比如位于我国国家版本馆就是最典型的风水学原理的实践者。依山而建成为一大亮点——总分馆分别选址北京燕山、西安秦岭圭峰山、杭州良渚、广州凤凰山,各馆均设置了展示区、保藏区、洞藏区、交流区等。之所以作出这样的选址规划,是聚焦文化种子“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主旨,力求山水交融、馆园结合,确保中华版本免遭各类灾害损毁,永久安全保藏。

国家版本馆的实例旨在证明风水的作用,并不赞成只要风水好,人就可以不劳而获。中国风水的要点是尽可能减少人工的投入,而在大自然中去寻找一个最适合于人的生存、并且生存成本最低的地方,来建造房子或者建立城镇,它是一个局,一个模式。比如说我们选到一个依山傍水、绿树成荫的天然地形。这样的格局是个天然空调器,冬暖夏凉、空气清新。那么,有多大这样的格局就是多大的空调器。以此类推,十平方公里、一百平方公里好的天然格局就是一百平方公里的巨大的空调器。人的生存快乐且不说,光是每年可以省多少用电,减少多少污染?这笔账没有人想过、更没有去算过。

我们在很多古书上可以看到的对中国风水的最理想模式的一个描述。不论它如何变化多端,但一切目的都是为了寻找一个好的天然格局,而不是人为改造自然花巨大财富去人工建造这样一个格局。

中国的风水跟西方的建筑最大的一个不同是中国人有高强的智慧。我们建立城市没必要人工建造一个巨大的挡住西北来的寒流的几百米高几公里长的巨大围墙,而是寻找大自然为我们准备好了的北面的大山;我们不必去埋设一条可以供一百万喝的输水管道,而是寻找一条大自然为我们事先准备好的河流,依此类推。你想要的,自然都给你准备好了。所以,在地处北半球的中国大地,寻找一个枕山望水、坐北朝南的地形格局,不是迷信,而是巨大的生存智慧。

通常所说的风水学中的“迷信”,多半就是对其中一些数术不分青红皂白地相信到入迷或迷惑的状态。但风水学的核心“天人合一”观念是一种非常高明乃至伟大的哲学。即人类的生存,必须和天地自然、宇宙万物取得和谐和平衡。这样才能生存得安宁、生活得快乐。

风水起源于易经,也与易经一脉相承。传闻《周易》是周文王在被商纣王囚禁的时候所写,故有“文王演易”一说。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也。是故吉凶生,而毁吝著也。”(摘自《周易.系辞传》)。风水就是一门从周围环境的表面现象深入到周围环境本质的学问,由周围的山水看出本地气场情况。在一个好的生存环境当里,人的状态和心态自然就好,自信顺心乐观的人,做事自然就容易成功;相对的,人处于一个糟糕的生存环境中,糟糕的环境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思想和精神状态,以至于导致人的心态不好,态度不好,做事的成功率就会大大降低,甚至做出不好的事。

《周易》由于它的古老玄奥和不可解释,已经被一般人视为一个异数,其本身是一本卜筮之书,加之书中的文字艰涩难懂,又蕴涵有较深的哲理,所以大部分人对它望而却步,甚至有人视之为封建迷信。

其实《周易》是一本“先天而天弗为,后天而奉天时”之书,其主要内容概括来说可以称为“与天地和其德,与日月和其明,与四时和其序,与鬼神和其吉凶。”也就是说是一本趋吉避凶的书。

由于《周易》这本书本身比较深奥,在其中又体现了变易的思想主题。所以在易传中有“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的说法。而风水从《周易》中来,所以也继承了《周易》中变通的思想。在上课的时候我们总会提问:“老师,什么样的风水才是好风水?”现在回想起来,这样的问题真的很肤浅。

世界是在不停变化的,万年前的好风水经过沧海桑田的变化,如今也许已经成为荒山或者大海。也许本身房子的风水是不错的,但是对面如果,它的风水还能好么?当然答案是否定的!。

要在本身变化的世界中寻找一个固定好的地方或者一个不好的地方都是很不容易的,真正的风水大师都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磨练才能找到相对好的地方。而我们对于一些基础概念都还搞不清楚,要想谈风水,也只能是浅谈或乱谈,或者说是我们自己的想法罢了。

风水是一门学问,是改变周围生活环境的科学,但是它也不是万能的。由于世界是不停变化的,事物都是分两面而言。在学习风水时,我们也应该具备这样的观点。好的方位也有不好的因素,不好的方位也会有好的东西存在。那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办呢?我想就是中国古话中说的“两权相害取其轻”吧,尽量使我们周围的环境好的东西多一点,坏的东西少一点,让整体的大环境是好的,这也许就是风水学的目的吧。

四、关于风水学中的“三分科学七分迷信”比例分析

(一)风水学中的“三分科学”分析

风水学实际上就是地理学地质学星象学气象学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以及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综合一体的一门自然科学。其宗旨是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与生存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城镇规划君何方洪研究认为,这八个方面的内容就是风水学的科学部分。

一是风水学中地理物理学原理。从地球物理学的观点看,人们所处的地球是由多种元素组合而成的,这些元素会产生不同方位与强度的地热、磁场、地电场、重力场及各种放射性物质,加之地表的山川河流、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等,这些物质与场信息每时每刻都会产生各种对周围物体的有形或无形的、有益或有害的作用力。这些作用力对于地球上最高级的生命体——人类,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有益或有害的影响力。作为创立传统风水学的中国先哲们,通过数千年的观测、感应,测算、判断某个区域或点位是否有利于人的生活、健康和发展。其实,风水学中的许多规律和原理与现代地球物理学是相通的。

二是风水学中的水文地质学原理。现代水文地质学告诉我们,地球上亿万年来演变而成的山川河流、自然地貌、地下水脉和地质构造,形成了各种山川水流、水质、土质、岩层结构,这些地质构造之中又包涵和产生着各种有机和无机的化学元素,这些元素对人体会产生各种有益或有害的影响。例如铁、锌、有机蛋白等,对人体是有益的;而镭、氡、锶等放射性元素,对人体与智力发展是有害的。由于这些化学元素的含量和组合结构的不同,对人类也会产生不同的正负面的效应。为什么广西巴马、新疆和田等这些地方的人能健康长寿,而有的地方的人就容易患病或早逝,这些都与当地水文地质条件密切相关。传统风水学对所勘察的风水区位的地貌、水流、水质特别重视,有时还要闻尝土和水的气味,从中判断这个区位的风水是否有利于人的体力和智力、思维和事业。如水味甘甜应是吉地,如果水味苦涩则是不吉之地等,其中许多道理与现代水文地质学也是相合相通的。尤其风水学中的“龙脉”思想,就是现代地质地理学关于山脉、水流与岩层的走向的学问。而风水中“保护龙脉”的思想,也与现代水文地质学说中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等观念相融洽。比如位于伊犁河谷特克斯河畔的特克斯县城八卦城,就体现了这一原理。

三是风水学中的环境景观学原理。人类生存在自然大环境之中,这种大环境中的山川水流、花草树木和各种组合,形成了各种自然的环境景观。人们为了营造舒适、美观的生存环境,还会创造一些人文景观和人造园林等建筑景观。这些自然形成和人为营造成的环境景观都会对人类产生种种物理、生理和心理效应。人是自动化程度很高、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能力很强的有机体,周围环境景观形成的构、色彩乃至引力、气场等等都会对身心健康和事业发展等多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当人们处在一种美观舒适、色彩和谐的环境景观中,就会感到心情舒畅、心旷神怡,甚至思维更加清晰敏捷,创造灵感也格外活跃。我国古代非常重视庭院美化,也非常重视庭院风水,认为庭院建筑、花草树木、假山流水的组合布局,要符合风水的要求,这样就能有利于身心健康和财运事业,这是传统风水学中朴素的环境景观意识。比如我国著名的苏州园林、皇家园林等,就是人造环境景观风水的典范。

四是风水学中的生态建筑工程学原理。生态建筑学是研究人类建筑环境与自然界生物共生关系的生态学,是探索地球上生命活动能够均衡持续发展的生态学延伸于建筑学领域的一个分支。生态建筑学一方面把人类聚居场所视为整个大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共生的规律,一方面把自然生态视为一个具体建筑结构和对人类产生影响力的有机系统。因而要求人类在建筑规划选址时,应考虑其自然生态环境的结构功能和对人类的各种影响,从而合理利用、调整改造和顺应其建筑生态环境。

难怪当率先研究生态建筑学的西方学者偶尔把目光投向东方文化时便惊讶地发现,延绵发展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风水学理论,其环境观、自然观与建筑观,竟与当代生态建筑学的新思潮理论产生了历史的共鸣。自有人类伊始,就产生了建筑学。人类出于生存的本能需要寻求一种遮风避雨、防范天敌虫害的寓所,仅仅依赖自然山洞土穴蔽护,不能适应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求。于是便出现了人工建造的简陋的居所。如有巢氏在树上搭建的茅棚,山顶洞人挖掘的窑洞,便是人类为避免自然灾害和天敌伤害而建造的人工建筑的原始形态。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逐渐对居住的建筑寓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对寓所建筑的实用性、安全性要求之外,还增加了美观性、密闭性、健康性的需求,并希望其寓所与周围环境协调,有利居住者身心健康。西周初年,周武王想在洛邑建都,就召请周公“相宅”,即勘察建筑风水,便将人对建筑与环境的需求上升到了对风水需求的层面。

随着人类建筑的多样性发展,民房建筑与宫邸建筑、寺庙建筑与宫迁建筑对于生态环境的关系和要求各有不同。这些建筑所处不同的地理位置,建筑材料不同,建造形态、规模、风格、方位与色彩等这种因素对于不同身份职业、不同生命信息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力、作用力,并产生不同的正反效应。

风水学的内涵与使命之一,就是要将传统风水学的合理内涵与当代生态建筑学相融合,即研究建筑的方位、形态、材料色彩等等对于不同人的身心健康与事业发展的正负效应。也研究建筑的种种要素组合格局面对于大自然生态的正反影响,掌握对建筑要素及其格局的调整、优化,使之与人体生命信息和整个自然生态更协调、更同步,以更有利的科学方法,探索人、建筑物、自然生态三位一体和谐共生的客观规律。

五是风水学中的宇宙星体学原理。地球是宇宙星河中的一分子,它每时每刻都受到周围星体对它产生的吸引力、排斥力、作用力的影响。宇宙中的各种光电信息、磁力、热能、宇宙能,无时不对地球产生各种正负效应。而人是地球上生存的感应能力最强的高级的生物,自然也随时受到宇宙星体对地球产生的各种效应的影响。例如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光能热能效应,使万物得以生发,而太阳黑子也对地球人类及其他动植物产生着严重的负面影响。又如月亮的圆缺和运转周期对海水的潮汐涨落产生明显的作用力,影响我国沿海地区城市的规划建设。日蚀月蚀及彗星等特殊的星体变异,对地球的磁场、气温、地震、旱涝灾害产生特殊的作用力,同时也对人类的生理、心理、思维、情绪及至疾病、灾荒等等,产生多重的影响力,由此也可能进而产生社会的动荡与变迁。再如太阳黑子对人类健康产生众所周知的影响等,无不印证了宇宙星体和地球、人类的感应联系。

六是风水学中的气象学原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气候大不一样,南北温差达摄氏50度至60度之多。当北国边陲已是冰天雪地之际,南国椰岛却仍是春暖花开。这种气象的差异对人体的影响,对人们饮食起居,尤其是住宅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北方寒气重,患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人较多,但若到了四季如春的海南岛生活,绝大多数都可以不治而愈。南方温气重,患风湿病的人较多,但到了空气干燥的新疆和兵团等地生活,也可自然痊愈。再如北方的房屋要防寒保暖,墙壁砌得很厚,有的是双层玻璃双层墙,古人就干脆挖窑洞避寒,具有冬暖夏凉之效;南方的房屋要防热防潮,门窗开得多,有的还有天井,以利通风凉爽,有些山里人干脆用竹木搭起悬于地面的吊脚楼,既可通风防湿,又可防御野兽虫蛇的侵害。

从传统风水这的观点看,北方的房屋建筑方位一般要以坐北朝南方为吉宅,南方的房屋坐向就不一定要坐北朝南,而只要顺势,即根据房屋周围的山形水势或路的走向来合理选择调整方位和坐向,即为吉宅。从气象学的观点来看,北方的房屋之所以要求坐北朝南为主,是因为要以门窗朝南向阳,采光取暖,以后墙朝北避风御寒,而南方的房屋,就不一定有这个要求了,只要顺势通风、凉爽防潮即可。可见传统风水学和气象学也有天然相切相接之外。此外,传统风水学特别讲究建筑与风和气的关系,这与气象学中中研究的气候学亦无不相同之处。

七是风水学中的磁场方位学原理。地球磁场学认为,地球是一个以南北两极为端点的强大的磁力场,这种磁力场对稳定地球自身的动转平衡,对地球表面物体的稳定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强大磁场的地球在自转和围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强大的磁向吸引力,这便是地球磁力的方向性。由于这种带有鲜明方向的地还需磁力的传感作用,地球上的某些特物体亦会产生一种磁性感应,使这些物体也产生一种相应的辨别方位的能力。例如我国自古发明的指南针还有人类、鸟类体内辨别方向的感应机能,正是地球磁向的感应使之具有的功能,这些正是地球磁场方位学所要研究的现象。

上述磁场、磁向及其方位,对于人类及其住宅善会产生巨的影响力。例如人们床位的设置和睡觉时的方位,也会受到地球磁场引力的影响。北半球的人如果头朝北睡,就会有一种安定舒适的感觉,因为北极磁场会对人的大脑产生一种安定、调节的作用。使人的睡眠更安稳,大脑休息更充分。而南半球的人睡觉时则以头朝南为最佳原因相同只不过是南极磁场在起正面作用。如果头朝东或朝西睡,睡眠就可能较差。一方面与南北极磁场作用力不同步。另一方面与地球自转磁向引力不协调。当然,由于某个点位的磁场作用力的特殊改变有时头朝东西睡,也可适应磁场的方位。如果卧室床方位与地球磁向不对应,则可能会影响身心健康甚至家庭和睦。

同样道理,北半球的房屋一般以坐北朝南为宜,而南半球的房屋一般以坐南朝北为吉。这些正是传统风水学观测研究数千年得出的结论,只不过无法用自然科学的概念和原理去解释它而已。

八是风水学中的人体生命信息学原理。人类是地球的主宰,是宇宙的精华和万物的灵长。我们所研究的一切,包括现代风水学都是为了人,都是为人类服务,使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生活得更健康、更美好、更舒心。然而人类每时每刻都受到地球和宇宙大自然中各种因素和信息、能量的正反影响。要研究这些能量、信息对人体生命影响的规律从中找出趋利避害、趋吉避凶的方法,就必然研究人体本身,研究人体生命信息的规律。人体是由多种化学构成的最高级的有机生命体,人体本身也不断地产生各种信息与能量,这些信息、能量必须与自然界的信息、能量协调同步,才能达成和谐共振效应,人类才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二)风水学中的“七分迷信”分析

虽然风水中科学部分涉及了地理学地质学星象学气象学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以及人体生命信息学八个领域,但是我们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的实践应用中,却涉及面并不广泛,主要应用于城市规划选址、城市空间布局、建筑选址、建筑设计等极少领域。这八个方面内容只占了风水学的百分之三十即“三分”。这也是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认为的“三分科学”的依据。

而这些领域中,最广泛应用的却是风水的“封建迷信”内容,出现了“迷信盖过了科学”的问题。这就出现了风水学中还有百分之七十的内容为“形法”(宅基地和坟地的择址选形之用)与“理法”(室内外的方位格局)及“日法”(选择吉日良辰以事兴造)和“符镇法”(补救各法选择不利的措施),这些就基本上为封建迷信的东西,所以不科学的内容占了风水学的“七分”。

根据城镇规划君何方洪研究发现,现实中的“风水”中,封建迷信的内容占比的确很高,几乎达到了七成作用。比如形法风水,又称地理风水、峦头风水,形法风水的特点是主形势、定向位,强调龙、穴、砂、水的配合。比如现实中老百姓选择风水宝地和墓穴等,其中多数的手段都并不科学,而是故弄玄虚,完全就是封建迷信。

另外就是风水中的理法,要求住宅的风水讲究宅形四平八稳,这样才有利于住宅风水格局,不宜缺角或者呈奇怪的形状,所谓屋相如人相等,这些玄之又玄的东西就是封建迷信了。而风水中的日法,事事都要选择良辰吉日,这根本没有科学依据,可以归于封建迷信;还有就是风水中的符镇法,顾名思义就是利用避邪物、压胜物、镇物等手段,来避免凶祸的方法。我们在电视电影中看到很多道士帮人避邪,就是符镇法,这也是属于封建迷信的内容。

针对“三分科学七分迷信”的风水学,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呢?城镇规划君何方洪的观点是不必把“风水视作洪水猛兽而唯恐避之不及”,如果我们将这种蕴涵极其丰富的东方人文哲学理念的风水堪舆理论一概视为封建,斥为迷信,无异于“倒洗澡水连同孩子一起倒掉”,把风水学中科学的三分内容也丢弃了,这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因此,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正确看待和正视风水堪舆学,采用批判性性和学术性的眼光去研究风水学,取其精华,吸收风水中的“三分科学”;去其糟粕,抛弃风水中的“七分封建迷信”。


城镇规划君何方洪
城市国土空间规划、行政区划、地理地图的介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