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面对孤独(摆渡者芮虎169)

文摘   文化   2024-02-21 11:01   广西  

古人如何面对孤独

——经典诗歌给我们的启迪

芮 虎

翻开大唐诗章,美学感官沛然。有酒有茶,有壮游有饮宴,有名山大川,有壮怀激烈。令笔者特别感动的是三位大诗人的三首独坐诗。

古往今来,诗人们喜欢热闹,喜欢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其实,许多诗歌就是在狂欢中一挥而就的作品。然而,也有那么一些诗人,喜欢独处,无论是在辋川,还是在宣城,或者在永州,唐代的三位诗人都不约而同地写出了一首独坐之诗。它们就是王维的《竹里馆》、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和柳宗元的《江雪》。

这三首诗都是五绝,只有4行,每行5个字。都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独,一个是坐。独,是孤独,独自,无人在左右。坐是一种姿态,不动的姿态,不是在游走,也不是在摆动。对了,有人会问,在《竹里馆》里和《独坐敬亭山》里,有这两个关键词,可是,在《江雪》里只有一个“独”字呀。坐在何处?其实,这个坐是动作,是蓑笠翁的姿态。可以想象,蓑笠翁不会是站立的,应该是坐姿。钓鱼人钓鱼的时候常常是坐姿。

这三首诗作于1200多年前。这三位诗人都是唐代大诗人。当然,我们可以说,柳宗元的诗写得不多,但是,这首诗却是在历代诗歌选本榜上有名的作品。

之所以笔者要选这三首诗来谈诗人的品格,谈启迪,其实,安于独处,这不仅仅是一个诗人应该具有的品格,也是所有人应该具备的品格。这就是,耐得住寂寞。在寂寞中去寻找一种生命的真谛。

其实,安于寂寞,是年纪愈长的过程中,日积月累的积淀。看,这三首诗都是诗人们在晚年时写的。王维诗写在去世前9年,李白写在去世前1年,而柳宗元的这首独坐诗也是在他去世前9年在永州写下的。

王维之诗,情采焕然,意象丰富,竹林、古琴、歌咏、树林、明月,在诗行里陈列出的是大自然,是隐居者的生活环境。深谙禅宗的诗人日常写照。继续体味禅意,也并不孤独,有琴、有月、有歌。

李白之诗,写鸟,写云,写山,最后,与独坐者相对的只剩下了一座孤独的山头。对于此诗的评价,有人说,也太直白了吧(明代胡应麟《诗薮》)。而更多的读者却评价甚高。有人甚至将诗中的形象与世间之人一一对号入座,比如,鸟是那些追名逐利之徒,云乃世间高隐之辈(清代朱宝莹《诗式》)。此时,昔日的友人也尽皆远去,只留下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坐。似乎是这位曾经高歌“人生得意须尽欢”的诗仙,在一生漂泊之后的终结之笔。

柳宗元之诗,无鸟无别人,在茫茫雪景里只有一个孤零零的身披蓑衣的钓鱼人。似乎更多表达的是一种遗世独立之情。是诗人被贬永州之后的对庙堂之高的疏离。

笔者在这里谈唐代诗人的诗,其实也是浇自己的块垒,写自己的一种感受,这就是孤独。在北海度假两个月,没有朋友造访,独自饮酒。相看两不厌的只有阿玲。

在唐代诗人千年的经典中,感悟到了独处的滋味,也从他们的诗艺中学到了什么,戏成一首小诗:


沙 蟹

芮虎
 独坐银滩上,沙蟹穴中藏。

 心静不似水,海天空茫茫。

                      (2024年2月20日于北海.海玥湾)


附:唐诗三首

竹里馆

王维(694—761)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独坐敬亭山

李白(701-762)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江 雪

柳宗元(773-819)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摆渡者芮虎
中德文化交流以及德语翻译与文化研究,人智学暨华德福教育哲学理论研究,德语教学研究与德国留学咨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