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到过北海吗?(摆渡者芮虎168)

文摘   文化   2024-02-08 09:20   广西  


“悬知合浦人,长诵东坡诗”

——在北海合浦与东坡相遇

芮 虎

在北海合浦幸会苏东坡,不少人都认为这是虚构,苏东坡怎么去了北海呢?前一段时间在央视节目上,苏东坡不是从儋州直接回常州了吗?

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两千年前,北海已是大汉王朝的一个郡,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传说禅宗鼻祖达摩即由此登上神州大地。人世沧桑,千年漫漶,至今依然留在这里的一座座汉代的古墓里。

当时的北海市中心,是现在的北海合浦县廉州镇。今天,人们可以在这里看到古代的海船,在汉墓博物馆里观摩遥远的历史。

听过“合浦还珠”的故事吗?在汉代,这里的珍珠已驰名中外,被称为“南珠”,即南方的珍珠,产自这里海域所特有的珠母贝,其价值超过北珠,即东北的淡水珍珠。“合浦还珠”的故事说的是,在东汉时期,有地方官吏在合浦为非作歹,鱼肉百姓,让采珠人生活艰难,只能移民邻近的交趾国,即今天的越南,致使南珠几乎在中国境内绝迹。后来,有位叫孟尝的太守上任,整顿歪风,让百姓安居乐业,于是,养珠者纷纷归来。南珠又在北海熠熠发光。

苏东坡当然早就知道这里,无奈经年被皇帝老儿调来调去,不能到此一游。

公元1010年夏天,北宋王朝末代皇帝宋徽宗登基,大赦天下。当是时,苏东坡被贬流放到海南蛮荒之地已有数年。对于66岁的东坡,还能生还大陆,是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他在《移廉州谢上表》里写道:

“烟瘴五年,赖喘息之犹在。怜之者谓之已甚,嫉之者恨其太轻。考图经止曰海隅,其风土疑非人世。食有并日,衣无御冬。凄凉百端,颠踬万状。恍若醉梦,已无意于生还。”

在这封写给皇帝的信里,东坡对自己在海南儋州的流放岁月做了回顾,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在东坡眼里,仿佛如饮醉之后的梦。并表示本来就没有想到能活着离开蛮荒之地,为即将回归文明之地,虽然感到庆幸,却又不在乎皇帝的恩赐。

这样,东坡才得以从海南来到北海。

千年后,当笔者与阿玲步入位于合浦师范学校内的东坡亭遗址时,仿佛与老诗人步履蹒跚地走进了当年的画面。

在东坡井前,透过井口的铁栅栏,往下望去,井底深邃,水清可鉴。这不正是东坡的诗文与精神的象征吗?千百年来,是东坡的文化瑰宝,精神遗产,哺育了一代代文人志士,鼓励了许许多多身处困境,依然奋发向上的人们。

在微信里朋友圈里,笔者发出东坡井的照片,写道“我来东坡井,汨汨寻清泉。”不仅是要体会东坡的随遇而安、自强不息的精神,更多的是要汲取东坡留下的如汨汨清泉的精神以自励。

离开水井,向东坡亭走去,映入眼帘的是东坡塑像,坐姿,手握书卷,目光炯炯,仿佛是在迎接我们的到来。他身后是古朴的东坡亭。想象中是一座小小的亭子,耸立在笔者眼前的却是一座气派的庙堂建筑,古色古香,宽敞恢弘,后面是湖泊,周围是古树环绕,白鹭纷飞。

在东坡亭里,笔者读到了东坡在这里留下的诗文,了解到东坡从海南儋州抵达这里的一路艰辛以及在这里受到太守与当地俊杰们的热情接待之境况。

那年夏天,苏东坡从儋州到海口,等候过海。千年前,海上交通受天气左右。过琼州海峡,得等候一个好天气,还得有一条好船。他的学生秦观在海峡这边等候他。苏东坡给秦观写信说:

因为天气难以预测,海船也还没有着落,故不知过海峡的具体时间。“若得及见少游,即大幸也。”

6月17日,终于天晴,海峡平静。苏轼带着28岁的儿子苏过及仆人,告别“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的海南,乘船过了海峡。

过海途中,苏东坡写下了“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胜平生”的诗句,表现了诗人对在海南的艰难而又奇异之经历的珍惜。他对自己在儋州之经历的高度评价,在诗人一年后的绝笔里也有所概括: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过了雷州海峡,抵达海康(今雷州),在这里,东坡与秦观相聚。这也是师徒二人的最后一面。当时,秦观写了一首词,记录了这次会面。

词中写两人喝酒聊天,谈天说地,见当年的青少年,如今皆白发苍苍,颇多感慨。最后写道:

“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果然是一首凄婉的诀别之词。

别了秦观,东坡一行还得遵旨继续赶路,奔赴廉州,即今天的北海合浦。下一站是雷州兴廉港(即现在的乐民港),遭遇台风,投宿于兴廉村的私塾净行院。

在此,他与书院主人陈梦英相见,一见如故,结为道义之交,因风雨阻行,在这里停留了数十日。

苏东坡在兴廉村的30多日里,常常到学塾讲学,还留下了多首诗篇,如《自雷适廉宿于兴廉村净行院》《雨夜宿净行院》等。里面有“芒鞋不踏名利场,一叶扁舟寄渺茫”等诗句,再次表现了诗人看破功名利禄的立场。

苏东坡临走前赠送主人三大宝:一是为陈梦英择定现在双村这一狮子宝地为陈氏开基之所。二是倾其仅有,置良田七亩送陈梦英作“助贤田”,助其培养奖励后学。三是赠陈梦英一方汉代石渠阁瓦砚。

传说,苏东坡去后一个月,净行院门前便长出了一株灵芝草。陈梦英便于次年发动儒生、乡绅集资,在兴廉村建起一座书院,取名文明书院,至今犹存。

皇帝下诏,催促东坡一行继续前行,时值暴雨天气,天空阴晦,狂风肆虐,雷雨倾盆、洪水涌涨,陆路的桥梁坍塌,只能从海上乘蛋家的渔船去廉州。

关于这次历险,东坡到廉州后写了《书合浦舟行》追记这趟艰辛路途:

一叶渔船,在茫茫的大海上飘摇,“天水相接,星河满天,起坐四顾太息:“吾何数乘此险也!已济徐闻,复厄于此乎?”说想与儿子苏过分享担忧,苏过却在旁边酣睡,呼叫他也不回应。

东坡在海南所撰的关于《尚书》、《易经》和《论语》的阅读心得带在身边,还没有出版发行。东坡抚摸自己多年的心血,祝佑道:“上天不会让这些著作就这样丢失的,我们一定会到达!”

终于,有惊无险,东坡一行平安抵达合浦。

苏轼在廉州,受到太守张左藏及士人邓拟、刘几仲等热情接待。风景如画的邓拟园林长春亭,便是他当时驻足之处。长春亭在城内东北碧波湖的小洲之上,四周垂柳成荫,百鸟啭鸣。湖上菱荷亭亭玉立。

东道主张左藏、刘几仲、邓拟常在长春亭宴请苏东坡,宾主相得甚欢。苏东坡看到合浦山辉川媚,确是一个富庶之地,总算了却了游览珍珠之乡的夙愿。

在一次宴席间,忽闻远处传来笙萧之声,袅袅动人,坐客惊叹。这笙萧之声,似白云间传来,抑扬回旋,甚中音律,谛听之,知是缾笙(以缾煎茶,水将沸,发出笙箫之声),东坡于是即席作《缾笙诗》:

“东坡醉熟呼不醒,但云作劳吾耳鸣。”

哎,诗人确实老了。
在合浦期间,他听说东山寺住持合浦愈上人以做诗闻名,就前去拜访,但那时住持已离寺外出,走之前在寺院的墙壁上留下了“闲伴孤云自在飞”的诗句。东坡起初颇为惆怅,看到住持的诗句,便“戏和其韵”:

“孤云出岫岂求伴,锡杖凌空自要飞。为问庭松尚西指,不知老奘几时归。”

他在合浦还幸遇老友,即梅尧臣的弟子、石康县令欧阳晦夫,两人相见痛哭流涕,在东坡的诗中写道 “挽须握手俱汍澜”。

欧阳夫人送他一条头巾,其子也赠他一只琴枕。对琴枕他爱不释手,反复把玩,最后将之制作了一只短笛。还为此写了《欧阳晦夫遗接䍦琴枕,戏作此诗谢之》《欧阳晦夫惠琴枕》等诗。

欧阳晦夫请人为自己作了一幅画,给苏东坡观赏。画面上,一间空荡荡的茅草房,欧阳晦夫在草房里,一张琴搁在琴床上。正是百姓口碑里的欧阳晦夫清官形象:“清廉尚俭约,居无完壁,诛茅为舍,乐以琴、书伴度。”

画中有曹子方题诗。苏东坡看后,和曹子方韵《赠欧阳晦夫》诗一首:

“寂寞王子猷,回船剡溪路。迢遥戴安道,雪夕谁与度。倒披王恭氅,半掩袁安户。应调折弦琴,自和捻须句。”

都是超凡脱俗,格调高远之人啊!
在合浦,苏东坡还留下了赞美当地南珠、龙眼和月饼的诗歌: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累累似桃李,一一流膏乳。”
真不愧为食神之名!
不久,朝廷下旨,任命东坡为舒州团练副使,临行前夕,东坡写下《留别廉州张左藏》,其中说到:
“悬知合浦人,长诵东坡诗。

可见当时的合浦文化人,对于这位被朝廷贬谪之人的爱戴。至今,在合浦,处处可以看到东坡先生留下的遗迹。著名的古桥“遗爱桥”也表现了北海人对东坡的思念。

庚辰8月29日,东坡离开合浦那天,张左藏和刘几仲等人,在滔滔南去的南流江畔送别东坡,真是“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东坡在廉州(合浦)居住了两个月左右,写下了十多首诗文,这对千百年来合浦文化艺术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后人为纪念苏东坡和这段历史,便在清乐轩的故址上,修建了 “东坡亭”与“扁舟亭”。

亭东约30米是东坡井,传闻为苏东坡看到当地百姓饮水困难,号召缙绅筹款所挖掘。

这些故事,在笔者来北海之前也全然不知。

笔者18岁时,曾站在乐山大佛寺山顶,面对汹涌的三江汇流,吟诵东坡的《念奴娇·大江东去》,仿佛站在黄州城外的长江边,借诗人之笔,抒年少豪情。

如今,年近古稀,听到东坡之音,依然热血沸腾。

这次来到北海合浦,瞻仰东坡千年前在这里留下的遗迹,在东坡亭里沉思,在扁舟亭前驻足,在碧波湖边抚摸古树,在心里对东坡先生说:

“东坡先生,我来了,在这里我与你相遇。我曾在嘉州、眉山、黄州与你相遇。有生之年,惠州儋州,你走过的地方我都要去看看。”

凝视深不可测的井水

青苔密布

蕨叶横陈

活水汨汨

湖面的青萍

参天古树

曾听过你的笛声

与友人饮宴的欢笑

大师千年的影子

在世间永恒

(2024年2月7日于北海海玥湾)

相关阅读:

摆渡者【第123期】|| 苏东坡诗德译三首

欢欢喜喜过大年,祝众生平安幸福!

——“摆渡者芮虎”



摆渡者芮虎
中德文化交流以及德语翻译与文化研究,人智学暨华德福教育哲学理论研究,德语教学研究与德国留学咨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