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的凌晨十一点四十,正在用手机写公众号的我,突然收到李老师通过微信发来的稿费。一共1282元,这可是人生中第一笔超过千元的稿费呢!每字2毛钱,可以说是很高的了。当然,我们都知道这是因为出版社给李老师这样的专家签订的稿酬才这么高。如果单是我们这种籍籍无名之辈出书,那么自然就不可能有这么高了。
其实内心除了喜悦,更多的是感激,在很大程度上李老师坚定了我们写下自己教育人生中的故事的决心和信心。
可是比起这些来说,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写的过程中学会了看见——看见孩子的努力,看见自己的成长。坚持把那些细微的感动记录下来,也把那些令我痛苦的困惑记录下来,还把难题一点一滴突破的过程也写下来……我从读写的过程中,我逐渐不再焦虑,更找到了教育的乐趣和幸福。
教育不是一份苦哈哈的职业,它是凝聚着自己无数热情、智慧、汗水,甚至也有泪水的事业。它真的是需要用心去浇灌,而不能机械应对,因为面对的是每一个活泼泼的生命。所以,它是值得我用一生去探索的生命旅程。
此刻当我再看到“给你一点时间,等你长大”这个书名的时候,竟有些莫名的想要流泪。这里面是许多老师给孩子时间,等他们长大的故事。
当这些故事成为故事,并放进书里的时候,这些故事中的孩子可能都已经不是文字所描写的他们了。
文字定格了他们成长的某个瞬间,可是他们的成长在一直向前。
这一路,是蜿蜒的,曲折的,不能一眼望到头的风景。
我们要等一个孩子真正长大,其实可能不是一点时间就够了。我们还要耐心地等很多时间,一年,两年……可能是整个六年。
我甚至觉得小学老师真的很幸运,可以用六年去陪伴一群小朋友长大,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这六年单小朋友从身高、体形、体重的变化就非常明显,而那隐形的习惯、性格,以及认知的发展更是难以用某个仪器去测量。可是陪伴他们的老师自然晓得,他们自己也晓得,我们对彼此的意义。
就在今天早晨,我读到WW的日记时,我内心深处就涌出一种感动。我就想:真好啊,我耐心等待的这个小男孩,他能这样流畅地表达,有条理地描写,能自动熟练的写出一篇又一篇习作来。原本我以为这些都是他的妈妈在家一字一句说,他一字一句写出来的。可是那一天运动会结束,我要求限时30分钟完成一篇运动会场面描写现场习作。他竟然也自己完成了。我就知道他行了。
尽管可能他的理解还没有赶上其他孩子,可是他现在能把该写的字都写对,能在描述一件事时准确地使用自己识记的汉字,我就觉得他的进步和成长已经完全超出了我对他的期待。同时他也是我们所期待的样子。
我想小学六年啊,足够见证一个孩子创造一个奇迹了。毫无疑问,他一定是奇迹之一。这个奇迹最重要的是他的认真劲儿,但是也离不开他的母亲。她相信了我告诉她的默默守护和陪伴,等孩子一点一点连通,一定会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如今,我们看到的月光也可以耀眼温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