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再忙,也要好好吃顿晚餐
文摘
2024-10-21 22:00
四川
下午,即使我以最快的速度放学并回家,其实也超过六点了。学校原本提供一日三餐,还可以住宿,不仅很多单身老师选择住在学校,连拖家带口的也为了方便住在学校里,这样吃住省了不少事,连送孩子在路上奔波的事情也一并省了,自然就可以多睡会儿。其实,我也非常喜欢住校,从初中开始我就一直住校,在结婚前两年也还在住校。我小时候当老师的理由之一就是可以住在学校,上班不用走远路,孩子也不用像我一样每天在路上饿的饥肠咕噜还要赶路。等到二宝也读小学,我们就开始斥资购买各种住校用品,前前后后投入了几大千元人民币,想着住学校多方便——早起跑个步,然后就去食堂吃热气腾腾的早餐——面条、包子、饺子、鸡蛋……还不用催娃早起,给娃做饭……为此,我还专门添置了一双跑步鞋。可是住了一学期,孩子们就开始不愿意住校,主要还是不想一天三顿吃食堂。怎么办呢?为了他们过得舒服一点,我只好选择带他们回家,自己下厨给他们做饭吃。可能有人会问工作了一天,累得都不想说话了,还回去做饭,怎么受得了?说实话,我觉得做饭是一件很治愈的事情。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做饭是很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先淘米煮饭,然后再洗菜、切菜、配菜,最后再炒菜,最后饭熟菜好,前后不会超过一个小时。这个过程,我可能听音乐,可能看纪录片(当然不能细看),或者听书,感觉时间就属于自己了。其次,做饭是很能带来成就感的。把生的食材搭配烹饪,最后成为美味佳肴的时候,本身就给人带来享受。更别提孩子们吃得非常满足的样子,我就觉得能把两个孩子喂养得很好,自己是特别棒。作为母亲,这是顶有存在感的一面。不断肯定自己,不断给自己情绪价值,自己就会更好!最后,一个家需要厨房散发出的烟火气。当一个家庭的女主人在厨房里忙碌的时候,当饭菜的香味从厨房里散发出来的时候,生活在这个屋子里的每个人都会由衷地感受的家的味道。一切都是那么活色生香,有滋有味了。没错,家的味道首先就是饭菜的香味,这是孩子长大了以后,无论走到哪里都想念的味道。譬如,我想妈妈,可能最想的还不是她的怀抱,毕竟小时候没记忆,大了又没有拥抱过。可是吃了她做的一顿又一顿饭菜,此刻脑海里都是小时候我坐在灶台下,她站在灶台后炒菜的样子。亦或者是她切肉,我在旁边冷不丁地偷走一块喷香的腊肉的时候,她故作生气的样子。她很会做鱼,所以我把同学啊,同事带来家里吃她做的鱼,她被夸得干劲十足的样子……是的,她在的时候,厨房是没我什么事,现在她早已不在,我只好接过这锅碗瓢盆,做一个母亲应该做的事。其实,孩子在学校上了一天的学很累,所以享用一顿家常味的晚餐是不过分的吧。即使我上了一天班的确很累了,为孩子们做一顿晚餐,就如我们小时候,父母干活累了一天还要为我们做饭一样。有时候的晚餐做得简单——一顿面条、一碗炒饭,他们也吃得满足,有时候时间充裕是就可以做两菜一汤,再边吃边看个纪录片,或者是“星球研究所”这样的视频号,放松下来,先聊着,吃着,时间终于可以慢下来,不以分秒记录了。这些食材都是周末在市场购买的,周末炖鸡汤或者排骨,再买一块上好的里脊肉,辣椒、韭菜花,当然鸡蛋、咸鸭蛋、皮蛋这些都是常备食材,在时间不充裕的时候,这些都可以再十分钟以内做出一道菜来。我们偶尔也会去点棒棒鸡啦,翘脚牛肉啦,泡鸡爪……让晚餐可以丰富一点。总之,就是这样,一天一天,一周一周,一个人带两个娃,也可以把他们的饮食起居照顾得还算不错。我也非常喜欢逛市场,那些新鲜的色彩缤纷的蔬菜,看着就叫人赏心悦目。在城市有时候会忘记时令,可是在菜市场就不会,这个季节看到萝卜,油麦菜,蜜桔,再过段时间可能就有豌豆苗,红油菜……季节就在这些时蔬里变化,时光在这些色彩间流转。这学期以来,的确忙了很多,忙到自己饮食开始不规律,比如今天早上孩子们在家吃了鸡蛋,喝了牛奶,7:30出门,我把这些都带上,结果一上午没有喝一口水,也没顾得上把早餐吃了,当然也半天没有上过洗手间。每个周五中午上了第四节课12:30把学生带到食堂已经12:40,只有十分钟吃午饭的时间,然后就赶去开会。和有些同事比,我这种时间的紧迫也小巫见大巫了。正因为如此,所以对待晚餐更是作为对自己的犒劳,一定会认真对待。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太快了,以至于很多人没有时间吃饭,更别提为自己和家人做顿饭了。可是中国人从古至今都讲究吃,迎来送往吃,婚丧嫁娶吃……所有的奔波劳累,不就是为口吃的吗?如果我们为了挣更多的钱,当更大的官或者获得更高的评价,却连最基本的吃都不能把自己照顾自己,那岂不是本末倒置了?所以,日子再忙,也要好好吃顿晚餐。如果有孩子,工作再忙,也要尽量给孩子做顿晚餐,一起好好吃晚饭,让日子在热气腾腾的饭菜里还有所期待。周末15块钱买的石斛,配上小蒋的花瓶,是不是很美呀!放在教室的阅读角 这就是我的美育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