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备课思考(二):循序渐进,用方法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文摘   2025-01-25 20:54   西藏  

五下一单元的第一条语文要素即: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个要素是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高阶要求,或许很多人终其一生也很难真正体会到所读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干老师指导我们备课的过程中,梳理了小学语文教材对于这个语文要素的要求,可以看出来教材从小学中段开始就在循序渐进渗透这个要素,但每个年段所给的材料和所要求使用的方法是不同的。具体如图(1)所示。



四下第一单元: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给的支架是抓关键词
抓关键词,这个方法看起来很好用,但是真的不简单,尤其是对于中段的孩子而言。

怎么判断关键词很关键?

如果我们跟孩子说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就是抓关键词。其实学生不太能理解什么叫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到底藏在哪里。可以先从文章的几个方面去找。

从文章题目着眼

有些关键词就在题目中,可谓文心或文眼,这是对应情感表达比较直白的课文。如:《慈母情深》的“慈”和“情”,《父爱之舟》的“爱”,《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爱”……

从关键句入手

每篇文章都有表达情感的关键句,而关键词就嵌在其间,有的直抒胸臆,如《三月桃花水》,有的委婉含蓄隐藏其间,如《天窗》,不管怎样得有耐心地读关键句一般在文首或者文末,亦或者就在表达中自然流露。可惜的是现在很多孩子都没有时间或者没有耐心地去读文章。要说明的一点是没有读懂文意,便不可能真的读出文章要表达的情感。

这里有个很要命的问题,找关键词相当于数学找解题的关键信息,还要理清关键词与关键词的关系,再作判断,拿出解题方案。会的人觉得容易,即使题目里不出现的,根据已知推算未知也不难,可是不会的人就像置身沙漠或丛林,哪里都一样,根本辨不清方向。

关键词背后隐藏着的课文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到底是什么,每个人读的时候很难理解到一种程度。到底要怎样才能一眼抓住关键词,然后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不是四下就能学会的本领,得从这个年段开始反复练习用这个方法才行。还是靠大量阅读,建立语感才行。

五上第一单元: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借物抒情

郭沫若写白鹭并非只为写白鹭,而是表达对寻常事物中蕴含的内在美的赞扬,以及对自由、纯洁和生命之美的感悟。‌‌学生最多能读懂他对白鹭的喜爱与赞美,爱白鹭什么,赞美什么却并不能理解。

《落花生》不仅是借物抒情,还以物喻人,对学生来说难度也不小,具体到用就很生硬。

《桂花雨》是睹物思人思乡,大抵要得有过离开故土经历的人才会有的感情,小朋友不容易真正领悟。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对于这个学段而言就是入门——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把握度,结合前面提到的抓关键词的方法,要更容易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不能只给个答案背下来就完事儿。


五上第四单元: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也是非常常见的文字背后的人物,故事背景等来帮助理解文章。

这个单元的文章可以说是历史的产物,如果没有那段历史,作者便不会有这样的情感。如果读者不借助资料是不可能理解写这样的文章到底表达什么样的思想和感情。这里就涉及到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的工具和方法。

如果把这个要求放到全国各地的五年级小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达成的。给老师带来的教学难度也是巨大的。这样的任务很有可能都需要借助家长的力量,殊不知带来学校的资料都是泛泛而查,并没有聚焦。所以老师要设计围绕体会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任务单进行资料的查阅。结合资料的理解课文内容和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未来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这个方法,尤其是自主学习,离开学校的学习更甚。

   

五上第六单元:注意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从这个单元的单元页,课文安排和交流平台的部分可以看出对于理解作者写文到底表达什么思想感情从场景和细节入手。古人作文章都以含蓄为美,现当代作品也是如此。所以好文章里的情感如盐溶于水,藏在描写的场景里,也潜入字里行间,需要细细品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怎么体会感情比体会课文本身表达的感情要重要。最重要的还需要在课堂内外完成迁移,否则就没有学会。下次再读到类似的文章时,还是不会从场景和细节里体会情感的。

五下第一单元: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到了五下第一单元时,就没有具体指出用什么样的方法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交流平台中给出了一些建议,如:抓关键字句,从描写事物,设身处地,入情入境朗读……这时候让学生来交流他们可能还会说得出结合资料,从细节和场景描写中品味等。

所以可以带学生复习以往学过的方法,再来用方法自主学,小组讨论 ,全班分享 ,学到可提出疑问,老师再答疑解惑,最后再来自我评价,哪些方法用得上你,也好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如何判断和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去理解课文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其实,到了初中,高中仍然要对这一语文要素进行反复地练习。小学阶段重点任务是要学生知道,了解,再继续学习体会这些方法的用法,到了中学老师会给出更细致和聚焦的指导,指向中考高考的要求。

方法的教育学都是要循序渐进的,希望考试评价对此也是相行并进的,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

小鲈鱼说
写作是疗愈,是种下文字的精神花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