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23年4月12日发布的一篇公众号文章,是当时原创300篇有感而发的。一年八个月不断写,不知不觉写了300篇,开通公众号三年四个月写了600篇。每两天就写一篇,这个更新频次算是高的了。只是最近半年我稍微慢了下了,不去卷更新速度,而是想从深度去写了。此外,除开一些学生作品,平均每篇2000字,也应该原创超百万字,还不包括写的未发布的参赛论文、期刊投稿、公开课教学设计等等。数字是最好的语言,它的力量也是直接的,不必多言就能支撑和说明问题的。
有人问我老师每天工作已经很忙很累了,还要写作不累吗?
我觉得不但不累,而且不写才真的累。换言之, 教育写作(记录)缓解了我的疲惫,治愈了我的焦虑。不写,我会觉得很空虚。
这样持续地用公众号进行教育写作,到底给我带来了什么呢?
越写越明白:坚持就是最强的力量
我自认为自己不是个有毅力的人,常常兴致勃勃,也常常无疾而终,比如想早起运动,比如晨读,比如练书法……都是开始了没多日,然后就不了了之了。其实,不管是谁,做事无法持之以恒,内心是非常有挫败感的。人反反复复否定自己,这对自己极不友好,也会因此缺乏幸福感。我知道自己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我还喜欢着教育生活,喜欢孩子,哪怕记录也不是因为写作意义本身,而是想用记录把喜欢的,思考过的,伤心的,幸福的都写下来而已。
从写下第1个字到1000000+字,如果你也写作,你会和我一样更理解“码字”的意思了。像砌墙的泥瓦工一样,方块字就是我们手中的砖块,写着写着就这样一块一块砌上去了。即使没有任何设计装饰,只是垒上去也是很高很高的墙。当然,我的目的不是砌高墙,而是想修筑属于自己的“花园”。
越写越明白:用作品说话才是硬道理
写作越来越让明我明白,人活在世是应该用作品说话的。
一个书法家最好的立身之本是书法作品,一个画家当然靠画作征服同行,一位老师该用什么来说明自己是个专业的老师呢?大多数老师都会相信用学生的成绩说话,学生未来考的大学,甚至未来的工作来说话。
可是我们知道一个孩子的学业成绩得来从不是某个老师可以居功自傲的。
我们太清楚一个孩子的成就也绝非某个老师可以领受的。它包含着基因遗传,家庭教育影响,学校教育,社会支持……而老师不过只是学校教育的其中一部分。
哪怕只是一个期末考试成绩,离开了家长的助力,孩子到底能考出什么样的成绩都还是个大大的问号。
更何况,我们实在是不能用学生证明自己是很厉害的老师。一旦有了这样的动机,那么就很容易把学生逼上痛苦的路。我只能用自己对教育思考的记录来表达我是一位老师。恰如那句“我思故我在”。
我在描述我的教育生活,我在写作中反思教育行为,我在领悟教育的真谛,我在感受教育的幸福,我很希望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教育人生作品。我知道我正在谱写的就是专属于自己的教育篇章。或许有点大言不惭,可是教育学生有理想有信念,我自己得有哇。
越写越明白:关注即信任,即影响
在2021年那个夏天我在绍兴的那个民宿里,窗外就是一条小河,偶有乌篷船经过。我就是在这个很美的地方开始公众号写作的。为什么会是鲁迅的故乡呢?这真像是一种命运的安排。
我不知道鲁迅第一次写文章,谁是第一个读者,谁又第一时间关注?他又是怎么越写越找到感觉的呢?有没有刻意吸引读者而写作呢?
我自己第一次开通公众号遇到很多问题,都是海美帮我一起解决,她是第一个关注的。从1个人关注到100个再到1000个,我觉得已经很多了,心里直说够了够了。可是看到朋友圈的写友们动不动就发一波关注人数达到两万,三万,四万……我心里也偶尔会自惭形秽。可是当有朋友好心让我与之结盟可以增加关注人数的时候,我都拒绝了。我觉得自己没有得到更多关注是因为还没有足够好的作品,没有足够好的内容而盲目地夸大自己去博人眼球我是万万做不到的。我只能一步一步地走,一个字一个字的敲,走属于我的节奏的步子。
可是在这样慢慢写出来的没有太多实际操作意义的文字里,竟然从关注人数也一千到两千,再到三千……一个一个增加到现在近七千人。和朋友圈的写作大咖们没法比,甚至和一起开号的学友们都没法比,可是就是这么个数字也足以令我感到沉甸甸的。以我自己而言现在值得关注应该关注到公众号太多了,不到真的需要,真的喜欢,我是真的没法去关注,即便关注了也没点开来细看的。所以有这样一群人一直关注,还有一些固定的读者朋友总是第一时间阅读,点赞,多次留言,且好多是我们素未谋面的朋友,于我又何德何能呢?
你们的信任和支持就是我写之动力的一部分。我希望读到我文字的人可以获得温暖,得到力量,相信善良,相信教育。我希望以我的视角发出教育的声音。特别是在这个世界都在责问教育的诸多问题时,我可以挺直腰板说我也是教育者,我可以是好的教育代表。
就算世界的很糟糕,只要你不糟糕,我不糟糕,我们的世界就不会太糟糕。坚持写,坚持传递正义与善良,责任与担当,爱与被爱的幸福。
越写越明白:奇迹就在写下去发生
写公众号可能都逃不掉一种希望被更多人阅读的心理吧。
我知道有很多技巧方法可以让文章阅读量飙升,可是我还是理智地认为内容为王,绝不做标题党。可是这样一来的确很多时候每篇文章也就几百人点击阅读。好在我觉得有人读可,没有人读依然不会成为我写作的拦路虎。正是这个心理,让写作不是负担,而是自在的事情。
可是微信推出“推荐阅读”功能以后,我的很多文章得以被推荐,于是就有了多篇文章上万阅读量,甚至其中两篇文章都达到了10万+的点击阅读。也正是这些文章给我带来了大量的新增关注。
这让我觉得写作很像垂钓,你先要准备好鱼饵,鱼竿,然后把鱼竿扔进水里去,接下来就是等待。这里面有很多不确定,不知道有没有鱼会上钩,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上钩,可是唯一确定的就是等待。只要耐心等待,大鱼没有,小小虾可能还是有机会的。即使无功而返,也享受了垂钓的乐趣,静静度过了一段时光啊。
公历2024年进入倒计时,还有几分钟日历就会进入2025年了。时间只会如奔腾的河流一路向前,我很幸运选择用文字来抵挡岁月的悄然离去。
我用写作的方式拾级而上,也用文字造出自己的“心灵花园”。我希望自己终于一天可以拥有自己满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