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交给自然带一带

文摘   2024-12-02 23:08   四川  


白岩寺的九子银杏树叶黄了,我们也该出发去看看了。自从昨年去了一次 ,就暗暗下决心争取每年都要去。不仅是看黄叶,也是为了徒步山林,把孩子交给自然。


这次我们又三五成群来到白岩寺,只是相对上次拥堵了不少,且喧嚣不绝于耳。


午饭后,大家开始往山上进发。


说实话,锻炼少了,才走几步就感觉腿迈不动。平时如果跑步,跳操也不会觉得这样累,为什么爬一会儿山就累得直喘气?孩子们呢?显然很兴奋,自顾自地就往上爬去了。


还好步行几百米便可到达九子银杏树下。不管你是谁,只要一见到它们就会觉得不虚此行。这一次相对去年见到的黄叶就是更适宜的观叶季节。向阳的那一面是灿烂的泛着金光的,而背阴面则还有一点点层次的绿中透着点儿黄,整棵树的叶子是有由绿,黄绿,金黄,再到光橙黄,没有哪位画家可以有这样好的画技把这种色彩调配得出来。


站在树下,仰望这一树的辉煌,竟看见风过时,漫天黄叶翩翩而飞。看见黄叶在风中片片飘落,是那样自由,洒脱,竟没有一丝凋零的伤感。我想人也应该是如此,存在的时候就好好地沐浴雨露阳光,该离去的时候也不悲悲戚戚,难分难舍。


黄叶纷飞的画面很动人,而站在此情此景之下的人们,却只能词穷地“哇哇”乱叫。还有人感叹:太美了,可惜拍不出它此刻的美来!


是啊,这自然的风,要怎样才能拍得出来?这自然的凋零,这一刻的浪漫,又如何拍得出来呢?所以去亲历这一季的灿烂,淋一场欢快的黄叶雨,刻在了心上,不必描绘,也无需多言。



站在这九子银杏之下,感受它1200年世代延续,吸收着日月精华,是风是雪,是这雨露阳光滋养了它。为了向上生长,它经历雷暴电闪,被灼烧撕裂,即使冠冕与筋骨都惨烈地死去,可根的坚韧和深潜在泥土之下,它得以死而复生。于是继续生发,子嗣绵延,抱团护心,这一刻给1200年后的路人的机会,可一睹它们的斑驳色彩与伟岸身姿。


当然,此行看老树朋友只是一个内容,最主要的是可以徒步山间小道,大约2~3小时的时间,路程距离不算远,既安全又宁静,非常适合带娃进行有氧运动和感受山野之趣。


可是昨天人流量太大,连网络信号都被挤掉了。前后的人都联系不上,我只能独自往上爬。


不管是上山还是下山,一路上孩子们都如脱缰的野马,不见了踪影。哪怕是还没有满五岁的娃,在陡峭的山路上也还不惧怕。或许,这对他们而言就是探险,就是一路向未知进发。


如果不从狭窄的格子间里走出来,走进山中,来到树下,便不可以领略这番景致,也不会有这样的振奋和愉悦。而孩子们呢?走进大自然,就像鱼儿回到了水里一般自在。全程19000步,竟然没有娃喊累,不愿意走了。


我想把孩子交给大自然带一带,或许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毕竟——



树,会教会孩子树


走进山林,最多的是树。各种各样的树,高的树,矮的树,粗壮的大树,纤细的小树。有的叶子在初冬已经泛黄,也有的变成了红色,但是更多的树其实叶子是绿色的。有的树,叶子细细的,有的则是宽大的,有的叶子薄薄的一层很细腻,有的则厚厚的很粗糙。在同样的季节,同样的树,只是因为所处的海拔不同,树叶掉落的时间也不同,多少也不同。他们会看见树的果实,比如板栗在毛刺球里,再从裂缝里蹦出来,也发现榛果和板栗很像却和陀螺外形相似……总而言之,要认识树,就去树林里,去山上,去看真正的树,你甚至都不需要告诉孩子们这些知识,他们自然就会明白这树的奥秘。

石头,教会孩子石头


山上最不缺的还有石头,各种各样的石头。大的,小的,平滑的,坑洼的,有的在山坡上,有的在小溪边,累了可以坐在石头上休憩,也可以在小溪边淘洗石子儿,一颗一颗的在山涧溪水里清洗干净的小石子,成了他们心中的宝石,被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里。这时候不必要谁去告诉孩子要爱护大自然啊,他们不正是珍视着自然的宝贝了吗?



路,会教会孩子路


山间小道,蜿蜒而上,从山崖峭壁之下,到悬崖峭壁边,沿着着前人走出的道,便可以登上山顶。即使路很难走,可是只要往上走,便可以向目标一步一步靠近。走得很累很想放弃的时候,想到自己没有退路便只有埋头向前,一步一个脚印,最终都是可以站在峰巅。是的,小小的崎岖的路,也可以把人送到制高点,而那宽敞平坦的大道却未必可以。只要去走过这样的小路就会明白爬山很累,却相对安全,而下山看起来轻松却要更危险。一不留神就滑下去,甚至掉下山崖。所以,走下山的路要更谨慎,更小心才行。人生是否也如此?向上,是走向静谧;向下,则是滑进喧嚣。他们现在不一定懂,但是他们会有体验。


……


山野于儿童来说就是天然的乐园,他们在这里会自然且自如;山川田野也是一间无限大的教室,在这里能收获许多许多知识。


周末,把孩子交给大自然带一带,去接地气,去感受山野的灵趣,或许我们的孩子会更聪明,也可能更快乐,还可能更宽容更有韧性。所以,把孩子还给天空,交给大地,等山野的风,坡上的草,草地里开满的小花……天地万象来浸润他们的童年吧。



小鲈鱼说
写作是疗愈,是种下文字的精神花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