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老师沉得住气,学生才静得下心

文摘   2024-12-21 08:56   四川  


放学路上,跟在两个母亲身后,他们身边分别是自己的孩子,年龄并不大。


一个妈妈问:“你儿子考了多少分?”


“八十几分”那位妈妈沮丧地说。


这位妈妈立刻转头问自己的孩子:“你呢?”


“九十六”孩子很自豪地回答。


这位妈妈说:“那怎么每天你都被留下来呢!”说完一阵笑。大概觉得平日里总被留下,还考这么好,而对方应该成绩好,却不如自己儿子。


那位考八十几孩子的妈妈立刻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看看人家,考得那么好,你呢?”


那孩子只默默地低下头跟着。


我深深地同情那个小朋友,八十几可能他自己也不满意,也知道妈妈不满意,可是被拿来和别人家孩子比,心里得多难过呀。


我自己的孩子也在每天汇报:“哎呀,我今天又没有考好,才考八十九分”“我今天考得太不理想了,才84,怎么办啊?”“今天中午老师大发雷霆,我们都没有睡觉”“今天我基础题做错了,结果被……”为了得到老师的加分,那个自觉在灯下写了近200字的看图写话的女儿;那个听老师的话主动让我给她买卷子来练的女儿……我真的很为她自豪了。然而,她没有考上90,对自己却不满意,我很心疼。


其实,作为老师和家长,我知道期末将至,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又到了最紧张的时候了。


紧张的源头无非就是考试分数。


一般来说,家长希望学校拿成绩证明这是教学质量杠杠的学校,学校希望老师拿成绩证明自己的教学能力,老师就只好逼学生拿成绩证明自己优秀,学生又拿什么说话?没有好成绩,两头受罪,什么话都说不出来,没处说,也每人听,就只能埋头刷题。


期末的复习生活,每天都是考考考,语、数、英轮番上阵,每个科目学生认认真真做,至少每科一个小时。最后的分数可能就八十几,老师不满意,家长不满意,自己也没有资格满意。带着这种不满意煎熬着,一直要熬到考完试的那一天可能才暂时能放松一点儿。


老师有了压力,情绪会非常不稳定,面对学生做过又错,讲过又错的情况,可能会非常不能接受。于是教室里老师小蜜蜂扩音出来的话不好听,戒尺在桌上啪啪敲出的声音很惊心。坐在教室里的几十个孩子,还有一位老师都不好过。


可是我们真的要反复提醒自己,学生只是做错了题,不是做错了人,我们能不能对学生宽容一点儿。老师可能会说,对学生宽容,谁对我们宽容呢?我们自己要对自己宽容。


我们问自己,这学期该教的内容,我们都教完了吗?我们每一节都认真备课,认真上课了吗?学生平时的作业我们及时批改了吗?我们关注学得慢,学得不扎实的学生了吗?我们对突出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总结了吗?诸如这些工作,我们都做了,怎么能不宽容自己呢?不仅宽容,还应该表扬自己。


我们为什么要对学生宽容?因为我们是和孩子在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而不是对手。我们要共同面对期末题目的检验,需要更多的默契,关系更和谐,更团结才能积极面对挑战,而我们是成年人,情绪调节能力要强得多,所以我们要理解他们。


辛苦一学期的孩子,特别是到了这寒冬腊月,天还没亮就上学了。从早上八点坐到下午五点二十,正常是九个半小时,不包括早到校,被留下来补任务的六点过才离开的孩子。他们坐在那冰冷的板凳上,用冻得通红的小手写字答题。付出了这么多时间和精神,难道不希望自己考个好成绩吗?不希望让爸爸妈妈和老师满意和夸奖吗?要知道没有一个孩子不是这么想的。可是每个孩子天生智力有差异,每个孩子处的环境是如此不同,他们怎么可能都考出一样高的成绩?


我们作为成年人,尤其是经过专业训练的老师,更要沉得住气——


要知道孩子会写的肯定不会瞎写,能得分的不可能不想得分。总是写错,就说明没有理解,没有理解不可能记住。所以反复抄写效果也不理想,骂孩子笨,打孩子懒则更没有道理。不妨问问他们为什么会写错,可不可以想到办法记牢,然后才对症用方法,帮助孩子记住易错字。


要知道孩子粗心大意读漏题,读错题,并非故意,也不是粗心大意。一方面是年段特点决定了小学生,特别是低段孩子注意力无法持久关注,也无法全面关注,需要反复训练,才能真正学会审题。一方面就是考试时限制时间,担心时间不够,担心做不完,担心太多,无法平静下来慢慢读题思考再答题。这种情况就要教会孩子使用时间,让孩子大概把握住时间而不是担心而慌张,无法集中注意力。


要知道孩子也希望自己是每次都能有点进步的。不是为了在一次又一次的测试里不断自我否定,最后干脆破罐子破摔了。怎么办呢?引导孩子看见问题而不是只看见分数,找孩子的进步,肯定进步,肯定孩子的付出,只有这样孩子才可能不那么厌烦复习生活。否则对抗是无疑的了。


要知道每一次没有侧重点的刷题都是低效的。数学讲究对经典题型的练习,其实语文每个年段都是有训练重点的。哪怕是听写,也不可能是全面撒网。把学生平时易错字词收集起来,着重听写,对不同学生掌握的情况,分段听写,根据老师描述意思听写……总而言之,就是老师辛苦一点,主动作为,让学生可以免去一些机械重复的练习,以免早早就打击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要知道小学的成绩,孩子与孩子之间差的那几分,班级与班级之间差的两三分,根本不能说明问题。家长、老师特别喜欢孩子考的满分,觉得至少也应该是九十分以上,八十几分是低分。可是大人应该知道国家制定了60为合格,85分以上就为优,为什么要订这个标准?这就是知识掌握的百分比情况,过关率60%为合格,掌握85%以上则是优秀,为什么要追求满分,为什么要人人上九十才算好?就为了说出去倍儿有面子?


我想:期末不是终点,孩子学习的路还很长的。恰如我们一个孩子写到:大学都只是学习的一个站点,而不是终点。我们大人为什么要把一个期末考试作为一个终点呢?


我想:期末就是查漏补缺,做错了是好事,还可以赶紧改正,即使没有改正,未来也还有很多机会。哪怕是我,有一些错别字都是到了当老师才改正的。在错误中成长是必然的经历。


我想:期末就是师生共同努力,各自尽力,家长助力,给孩子打气。每个孩子考个符合自己能力的成绩,不和别人比,只和昨天的自己比,追求的不是第一名,也不是满分,更不是超过谁,而是追求每天进步一点点。


亲爱的老师,你要不断告诉自己:孩子只是做错了题,不是做错了人。不要恶语相向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更不要把那戒尺打在孩子手心,冬天露在外面写那么多字已经冷得发痛了,戒尺打在手心上得多痛啊!


期末了,老师你要沉住气,孩子才能静得下心。你沉住气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孩子。孩子静下心才能不带着恐惧,焦虑去面对难题。寒冬里,彼此温暖和鼓励吧。


梅花不是香自苦寒来,而是顺应自然,在自己的时节开自己的花罢了。

小鲈鱼说
写作是疗愈,是种下文字的精神花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