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我代表语文组上第二轮公开课。
以前一般语文公开课都在上午,精力就容易集中得多。这次在下午,等在学校忙了一上午,再赶到上课学校的时候,其实已经很筋疲力竭了。比如今天上午上了两节课,再加两节课的教研,结束后上楼准备收拾东西出发时又临时处理一起学生羽毛球损坏的纠纷。在办公室跟家长沟通了二十分钟,才算放下心来,赶紧回去拿东西去上课学校。到达时时间很紧了,学生都已经到达。实际上,我脑子里还是被课以外的杂事萦绕着,尽管非常理性地去控制自己不要分心,可发现还是很难。
潘校长已经等待多时,李校和范范老师帮我把书和学习单分发完成,文龙老师也帮我把课件调试好,一切就准备就绪。
终于,一节课在大家的帮助下结束了。回过头去看这节课,比起之前也有进步,不过我还是有很多新的思考的。
开课前就要充分了解学情
孩子们已经到座位静息好,我用课前聊天的方式跟他们聊了聊绘本,发现孩子们并不太了解绘本,第一个孩子起来就说是《稻草人》,在之前的学校上课时他们的回答也是《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之类的,大概他们正在读童话单元,也似乎不太了解绘本是什么,这是我没有料到的。然而,这就是学情,然而我没有提前了解。否则,我可以先准备一些有趣的绘本,给孩子们亲眼看一看。
课前就要充分地激活学生
很明显今天开课,孩子们就很拘谨。可能是被要求要很乖,而且又见到那么多听课的老师,当然会很紧张。
如果我想到了带着孩子们做一些动作,表情,声音等来模仿动物让孩子们猜一猜,也请孩子们来做和再猜,那么气氛肯定不一样,还能很好地过渡到要学习的课堂教学内容——“比喻”。只需要问我发出的声音(做的动作)像什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那就能很好地引入这本书,以及“比喻”。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在绘写的时候,安妮老师把我叫过去。她给我看了她本子上的图,我一下震惊到了。她用十二个小方块表示十二个组,再用小✗表示学生。她在记录我请到了哪些方块里的人数,告诉我最后几个小组是没有关照的。
我会意之后就赶紧到教室后面的位置去看孩子们的情况。的确有的孩子还难开头,但是提醒之后就好了。还有的孩子比较害羞,不好意思大方写下来。
其实我当然知道要关注到每一个孩子,可是上公开课有个很要命的问题,就是递话筒。从讲台到把话筒递到最后,感觉会花很多时间。所以为了节省时间,就比较倾向于请离自己近的学生。
此外,还有课件问题。日常课堂,我一般很少用课件,也不要小蜜蜂,更别说话筒了。可是到了公开课,话筒、PPT翻译笔、粉笔等各种辅助设备都得灵活使用,特别是课件已经制作了,有不用就可惜了的感觉。
更重要的是,课件没有按教学进度播放就会觉得心里非常的慌,很容易把课堂的节奏也搞乱了。主要是学生的注意力一下被分散了。这就会出现为了将就课件的顺序而不能自如地在课堂上即兴生成,很容易错失教育契机,也容易让课走流程浮于表面,而没有深入下去。
说白了,还是没有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而只是以自己的教学设计为中心,为了照顾听课老师的观课感受罢了。如果想要一切都行云流水,那么就需要反复操练。可是我们的公开课和家常课也真的很不一样,特别是从只面向学生到要面向学生以外的评委,听课老师,的确是很难。
老师少说才能让学习真正发生
我上的这节是读写绘融合的活动课,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读起来,讨论起来,写绘起来,评比出来。总体来说,我觉得学生还是做到了静心阅读图书,也静心写绘了自己的故事,可是讨论没有完全展开。为什么会这这样呢?肯定是我引导不够,指令也不清晰,最重要的是我说得太多了。在巡视学习情况的时候,单独指导没有做到小声不打扰。这一点也是我要反思的。这不是公开课才表现的问题,肯定是在平时的课堂里就如此。
关于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学习“比喻”,通过绘本去感知比喻,再用自己的话把感知的说出来,模仿着表达。我发现一些孩子不会的时候,心里就会有些急。其实李栋老师说得对,应该让同学教同学,说不定就比我们大人的语言还要好。同龄小伙伴也能听得懂。
李栋老师说画外有话,画是为了表现语言的,如果语言越丰富,那么画也不会单调。这种画面感应该是语言变化带来的。这就是一节课有宽度深度的表现。我是非常认同的,想想也是能够落地的。
其实我们都知道要落实新课标,就像我们知道去首都的路有多远,有哪些路,可以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而为什么要选择这些交通工具,是由于自己的需要和能力范围决定的。有时候在一切准备就绪都上路的时候,还是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状况,如何应对,又是需要教育机智了。
我们也都知道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我们就是不放心,就是觉得难放手。最后学生也干脆懒得思考,反正有人牵着,跌倒了也有人扶。
要想真正摆脱语文的低效(少、慢、差),那必须要教会学生自己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公开课虽然折磨人,但是在这种特定情境里上课就是逼着自己要去上出目标清晰 ,环节清晰,任务逻辑链很清晰,极其落地有用,也极其深入且宽阔的课。虽是理想之课很远,但心向往之。
今天虽累,但是被安妮老师的赞美治愈了一切疲惫。她说跟我学比喻,她也要用比喻来描述我。她说这个季节芬兰很冷,天黑得很早,可是我就像丹麦冬日里橙色的太阳给人温暖和光明的感觉。我可太爱这个比喻了。
正好又在今天带去的笔记本上翻到泰戈尔的诗: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
天才泰戈尔,怎么可以写出这么好的诗句?最奇妙的是又和安妮的这句话相遇,刚好到达我的心。真是被温暖和照亮的一天啊。
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如果是被锤打击才能完美,我宁愿不要,可是有水的载歌载舞,我倒愿意试试。对孩子而言,更是如此吧!2297
书架上的文心兰,真是太可爱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