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一间午读教室,就如呵护沙漠里的一片绿洲

文摘   2024-11-06 23:34   四川  



吃过午饭从食堂回教室,看见体育馆门口的乒乓球台正有我们班的几个男生在打球。我一看手表,其实已经下午1:00整了。这个时间正是孩子们进教室练计算的时间,然而这学期午餐时间延后以来,1:00进教室已经不做要求了,只能说尽量这个点,赶不上也是能理解的。特别是每当我们班孩子已经在教室午读时,楼下其他班的孩子还在打羽毛球,乒乓球,玩得正嗨呢。这时候,我的心就会有点疼,运动多好啊。


可是午读和运动比起来,还是为孩子们选择了午间的课外阅读。一方面是刚吃了饭,并不适合剧烈运动;另一方面是如果不挤中午的时间读书,那便在这一天里挤不出时间看书了。特别是到了高段,各科作业一起就真是堆积如山,哪里还有这闲工夫呢!


然而守护一间午读的教室也是必要的。原本中午可以读三十五分钟,后来数学老师觉得孩子们计算差,回去又不练习,我便忍痛将这午读的时间分了十五到二十分钟给数学,用于练习计算。可是因为每个孩子能力不同,计算速度不同,错误率也有差异,每次到该看书的点儿时,总是还有些孩子写不完数学。其实语文听写也改不完。我也很想说:“语文听写订正完了的孩子才可以读书。”


然而,我克制了一下,强迫自己说:“午读时间到了,放下作业,请所有人把书拿出来读。”


于是孩子们才陆陆续续地将手里的习题放下,开始拿出中午要读的书来。我知道他们赶着做,老师赶着批,如果把这读书的时间给他们,就可以完成学习任务的。可是我真的不愿意了。


我时刻感受到这仅有的一点儿午读时间都如沙漠里的绿洲,在一点点地被“沙砾”(作业习题)吞没。而我是必须要坚定地守卫它的人,所以只要我没有开会,外出培训,即使不是我的午休,也是一直在教室陪着孩子们读。当然,我不在的时候他们也在读,只是有些孩子就容易溜号,把时间给浪费了。这部分孩子通常是没有阅读习惯,学习任务也是难完成的。


按理说这些字没有写,计算也不过关,也就是我们说的很恼火的学生是不是应该把任务完成了才阅读的?大多数人会这么觉得,可是苏霍姆林斯基不这么认为。他告诉我们越是成绩差的学生越是需要阅读。我也越来越觉得这些孩子如果能静心阅读,能海量阅读,哪怕不求甚解也可以,总之能多读,那就可以想到他未来是会很有希望的。


我们计划过最近读的这套《给孩子的名师作文课》,共十二本,一本书有三十篇短文,一周是七天,每天中午应该可读四到五篇,那么就可以一周把一本书读完。当然这只对于大多数孩子,也会有慢一点的,跟不上的,这都不要紧的。关键是要读起来。


恰如玉米老师那篇很火的文章——《我们的班规只有一条》,也是就是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我也这样认同,这样坚持。


这规矩真的很有用,但是也真的会“打架”,但是坚持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人的秩序感自然会越来越强,而班级治理也会逐渐走向自治,班主任也就慢慢解放出来了。像守护一间午读教室一样,也要努力守护好“该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规则。(困得不行了,只能写到这里,有机会再作补充修改。)

小鲈鱼说
写作是疗愈,是种下文字的精神花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