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那么功利的时候,什么事情都会出境界

文摘   2024-11-14 15:57   日本  


文中未标注插图来自 Pexels。本文节选整理自《做大自然的“野”孩子》主题直播,整理人:张济坤、千寻。全文共 4693  字。



点击下方预约按钮,收看下一场直播~


01


快乐是一种能力


一诺

蔡皋老师的绘本、散文都非常美好。看您的书和采访,我有一个特别大的感触,您对生活有非常细小的、美的敏感度。


我觉得大部分年轻人或中年人是没有心境去感受的,或者说感受力下降甚至是缺失的。大家的生活压力很大,非常地忙碌。


但是您身上有一种源源不断的感受力,能够为各种不起眼的小事雀跃,您能把一地鸡毛的生活过成一团锦绣,能跟大家讲讲您是怎么做到的吗?


蔡皋

怎样去面对生活里的不愉快、挫折,这是一个不能回避的事。有些时候一个乐意后面总有一个不乐意在那里,是相对的。小时候读泰戈尔的诗,幸福的姊妹是不幸。就如一个钱币的两面,总有一面是你喜欢的,一面是不喜欢的。


当到了一定年纪的时候会知道,快乐就是你的念头,你瞬间就可以把它(不愉快)化解,每个人都有这种能力。我们的智慧是刻在生命 DNA 里面的,在我们的原始记忆里,需要我们去觉醒去召唤,最好的是你有能力唤醒生命那种奇妙的东西,去壮大它、呵护它、认可它,你会发现生活中真是喜悦连连。


生活的喜悦有些跟物质有关,有些根本就无关。我们这代人经历了很多苦日子,中国人说“知足者常乐”,不是让你平庸,我们误会了我们的传统。知足为什么可以常乐?知足是一种真正很深层的吸取之后精神的满足。那个满足感是物质不能代替的。


古代很多名人在流放期间创造出最华美的作品,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永州八记》、屈原的《离骚》等。通过他们的创作,我们从古人身上了解到读书之乐,了解到他们对明月、对人生、对万物的那种态度。


我的个人体验也告诉我,生活的满足和愉悦感,不一定是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的,而是跟我们去读书,我们的思想得到提升,我们有了感知快乐的能力有关。


快乐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从哪里来?就是深层吸收。我们有深厚的文学传统,读文学作品,读历史,都能受到鼓舞。发呆也是好事情,你发呆的时候,是自己沉浸在一种美感里。看上去是在发呆,其实是内在的很丰盈的状态,是进入到深度审美的状态。


如果你对生活中那些平常事情很淡然的话,你哪有能力去远方呢?你哪里能够悠然见南山,因为你的脚力不够。你的南山、你的种豆、你的采菊,你可能遇不到。你要在具体的俗事上做功,做事,才可以一挥手,发现那些美好,发现生活中带给你很多的小惊喜、小确幸。


我初中时有幸遇到最好的老师,他也吃不饱,但是他一进教室,就能完全入境,他自己就像文学、像诗,层层递进,理性而丰富地表达他的感知力,透过他的表达,把课堂变成了艺术。


艺术就是我们的创造,有创造的眼光和创造的能力的时候,我们营造带有创造力的艺术氛围。这个很重要,我们全体营造这个氛围很重要,学校很重要,家庭更重要!


一诺

特别感谢您刚才讲到,我们要去构建一个艺术空间。您的老师凭一己之力,通过他的精神世界给你们构建了一个艺术空间,是非常有能量的。


 蔡皋《桃花源的故事》插图


蔡皋

我喜欢田野,我对农耕文明生活之美想放肆地去表达。因为我喜欢野趣,野里面就有简朴、有朴素。我在乡村生活过、劳动过,在农村生活春耕秋收,我才能画出那样的甜。我很喜欢把自己融进去,我们的劳动比较多,很辛苦,很辛苦的时候也是收获的时候,是有美感的。


最好的农民是爱土地的农民,所以我不理解,如果不爱自己的专业,怎么能够投入到自己的专业?不爱田地的人怎么去种田?不爱花的人怎么能种花?它是情感,是双向的选择,它选择我,我选择它,万物有灵,可以交流,是非常奇妙的。


我外婆在做家务事的时候,难道没有跟她的坛坛罐罐有交流吗?如果没有的话,她做的腊八粥不会那么好吃,她做的胡椒怎么能够治病。


有一种人我很钦佩,就是那种吃苦能吃出甜味的人。我爸爸、我外婆、我奶奶都是一杯白水都能喝出甜味道。


不一定是到艺术馆才叫审美,生活到处都在审美,在你的饮食起居中,完全随你心,完全是你的选择。要多做有趣的选择,可以多去尝试,允许自己犯错误。


02


家庭教育难在“简单”上面


一诺

我们在教育里面往往丢了更深的、更宝贵的东西,就是智慧。智慧实际上是比知识要高级得多的东西,它跟知识无关。您在成长的过程中,家人对您最大的影响是什么?您对家长有什么建议?


蔡皋

给爸爸妈妈的建议是,人生任何一个阶段都可以看成是起点,不要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没有,你还在进行中,还是进行曲。


我是求新求变的,唯有变才好。我们每个家长都有一个期待,就是小孩变而你自己不变,那可不是聪明人。


我的审美和我的行为跟我的家人有关,是我外婆和家人在日常生活中教了我,他们并不是特意想去教的。


比方说我外婆那个年代,头发很长,盘成一个发髻,都是梳这样的头。我早晨起来,看她梳头:一头青丝,挽成一个,用她的簪子把它穿过,很好看。这是她的习惯,她喜欢清澈、干净。有茉莉花的时候,她会买茉莉花或者栀子花别在胸前。花有一种清香,头上也会簪几朵茉莉花。她的生活就教会了我这样的清澈、清秀。


我看她下厨,我也跟她下厨,我什么时候都跟着她。她会用手势教我们:包子这么大,卷这么长,荷叶这么宽。她说,看事容易做事难。这个动作看上去很容易,我琢磨了好久才协调。


小时候我不懂“看事容易做事难”这句话。成年以后才体会到,看人家做事很容易,但是你做起来不一定,有时候会很难。这个的过程是不容易的。但在这些日常里面,外婆就把最美的事情教给了我。


她的审美趣味在里面,她的故事、她的判断,她觉得美的事物都在里面了。她有这种审美,她要求自己这么做,她的家具擦得贼亮。书不能随便放,因为她对文字有敬畏。


只有爸爸像爸爸,妈妈像妈妈的时候,自然儿子就像儿子,女儿就像女儿,一家人都看得出来这么好是有根有源的。人跟种花是一样的。根、茎、叶、花、果实都有。它就是教育,你说影响,那就是不教而教,无声胜有声!



大人做事小孩看。你眼睛眨的时候眉毛都会配合,你的脸部肌肉也会配合,这是一种协调的能力。一个家庭运作的时候,这种协调能力就靠作为父母的你们了。如果家庭组织僵化,你能去怪小孩吗?怪不着,只能怪这个家庭结构。我们应该有设计,要根据家庭的情况设计好。


我们只是去做就是了,我们做出我们自己最喜欢的样子,那小孩就会跟你学。等 ta 长大了就会受你影响,甩不掉,习惯成了自然。不为别的,就是喜欢重复,就这么简单。


家庭教育说简单,它真的是简单,说难它也难,难在简单上面。你简单,你就自然做得好,如果是刻意去做就很累。


我们要孩子美,我们自己要先美。我们要轻松,我们得让自己轻松,我们轻松了,孩子就可以轻松;我们没早起,孩子就不会早起;我们有了好的胃口,孩子就会有好胃口。


你吃完饭把自己的碗筷收拾好,那跟你一起吃饭的小孩子也会这样子。这个习惯形成了,那做大厨的人就会轻松很多。你家庭厨房的清洁,碗是碗,筷子是筷子。家里习惯好,全家都好,每个人都好,你会很轻松,你也会喜欢,孩子也会喜欢。


外卖不能替代自己的劳作,你不能完全依赖外部,一个家庭要保持一个整体,你还得要有家庭生活。你说是不是?没有家庭生活,是你没有组织家庭生活。做父母的不能放弃了这一块。你没有组织一次春游,你没有组织一个秋游,你也没有组织一顿团圆饭或者一个周末的聚会。


现在是忙,再忙再累,你觉得为了一餐饭很难。其实就是一个菜,两个菜,两双筷子,你的饭放好,桌面清洁,也可以搞一点小浪漫,有一盆花放那里就可以了,也就是一种感觉。


所以我还是说大人先做起来,因为小孩还小。如果小孩已经大了,也还来得及。如果是年轻人,你也可以教自己的爸爸妈妈,你爸爸妈妈一定会受教,一定会受到影响,因为 ta 爱你,ta 会因你而改变。


一个人为家庭所爱的人做改变不难,会越变越好,创造一个比较有趣的家庭生活,毕竟我们很多时间都在家庭里,是以家庭为单位来做的。很多事情离不开你的房间,离不开你的小家庭。


不管是几口之家,至少还是一个家,还得有家庭的景象。不然的话,家就不像家了。家庭里不那么求利,但是也要求美好。


一诺

谢谢您,看上去是做最简单的事情,但实际上您是在讲一个生命和社会的内在秩序。其实生命本身是有内在秩序的,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的内在秩序都在的时候,这个家庭就有内在秩序。家庭内在秩序在的时候,这个社会就有内在秩序。


您讲的是一个很深刻的道理,底层是一种对自己生命的认知和智慧,对生活有智慧的态度。这种智慧每个人都可以带到自己的生活里,就从一个眼前的小空间开始。


 Photo from Pexels


03


流动性是一切的起点


一诺

再问您一个问题,您说到要整理。那我说,我哪有时间整理,白天要工作,晚上回来还要做这做那,我也想做饭,但是我没时间。这个问题,您怎么回应呢?


蔡皋

我觉得这个不是问题,问题是你根本不想改变。这是你自己的问题,你不思变,你没有觉得变化很奇妙、很兴奋,你要想得到更多,还需要突破局限。


鲁迅先生写《伤逝》里子君与涓生的故事。两个人成家,没有做到从一加一突破到二,结果分道扬镳。他在小说里写道:“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


生活也一定要更新,一定要有变化。你不能说我就这样,我就吃外卖了,我没办法,我忙。我小时候读书时学到一句话:时间是海绵里的水,要挤总是有的。


但是你要做到合理,不累,它不会成为你的负担。你打理一次书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不会那么乱,都很有序,这个世界就是因为有序才美丽的。


家庭本身也是一个世界。你心里有了这种要求,你就会有时间,你心里没要求,永远没有时间。就从你身边的一件小事开始,当这件小事弊多于利时,为什么不变呢?


你克制一下你的不适应,它有一个周期和限制点,你越过了这个点,它就舒服了。我们都有习惯,我们成就好习惯不好吗?从最容易的地方开始,很有意思的,像做游戏一样。


一诺

真好,您刚才讲生活就是游戏,我的新书《笑得出来的养育》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底层理念跟您讲得很像,就是生活本身就是一场游戏,我们不要把它过得苦大仇深。


您讲生命带有流动性,随时可以更新。而不是说,我就这么一块木头,我就在这,我就这样,我就不想改。


这个流动性我觉得是一切的起点,就是我们对待自己的流动性,对待生活的流动性,会延伸到对待我们做的事情,对待我们的孩子,对待我们的家人。


大家在讲借口的时候,每个人在内心都是知道这件事情是自己想做的,但是又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做,所以就会说没时间。其实是 ta 自己想做又不想做,ta 需要一个自我对话和越过某个障碍的过程。


所以遇到问这种问题,我会说:这事儿很难,那你就别做了。然后你会发现,ta 就会开始给自己想理由。我说,我不负责给你提供一个理由,你要给自己找到一个理由。





蔡皋

你就是始作俑者,你一辈子好像都在跟世界斡旋,你最大的对手其实是你自己!


生活本来就是流动的,你不能不走,时间是流动的,它不等你。你还得与时俱进,你还是觉得前进得好,因为流动的是生命。生命是水流的意向,流动的意向是百川归海,要走到入海的这个过程,你享受吗?你享受你的困难吗?你把困难也当成享受,你还有什么不能享受的?


变化来了,你应对了,生命的这一篇还是要你自己去写,人家把你逼到这个绝境,但是真的是绝境吗?不是还有柳暗花明吗?柳暗花明什么时候出现,就是你的念头一转。变过来的时候发现还挺好,你想象不到你还有这种能力。


我还想说说我的心里话,别把艺术概念看得太小。人生是最值得做的艺术品,你的人生、我们的人生都可以成为艺术品。


它可以是艺术的处理,这样的话你对艺术的看法就会很辽阔。只要你观念转变,你就是艺术家。你本人可以成为很艺术的生活。每一件物件在你的眼前都可以是艺术品,去创造属于我们的美丽生活和明天。这是定然有的,你要有这个信心。


获得知识或智慧在书本又不在书本,更在我们生活中间,深藏在各种物质中间,等你去发现。所以生活就是这样,你好好珍惜,珍惜你所遇见的。


一诺

说得特别对,当我们用这样的心态去看待我们的生活的时候,你会发现早起吃个饭,做个早餐,你跟别人的每一次对话,都是在创造你自己这个艺术品。


蔡皋

生活到处都有你的态度,到处都有你的手艺,你的手艺没有高下之分,没有好不好,你反正都在创造,何必浪费材料。


每个人都可以画画,在画中能看出你的个性、修养、性格。我们每个人都具备这种画画创作的能力,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的。


我画一朵花,我就对着实物来释放能量。你不用去上画画的学习班,也不用特别干什么,就用你的原始力、认识直觉能力来画,凭感觉的话,你会很放松、很解闷,而且能够重新发现自己。


人在表达的时候是很愉快的。我想你看到我在传递快乐、传递我的感受,我的感受你看见了,我的创作就是这么回事。


画画的时光是很幸福的。你太功利了,你想画成什么样的作品肯定画不好。完全是无心比较好,就是我说的天真比较好。


往期精选

一诺对话卡巴金:是的, 我们能做的还有许多

各位读者朋友,感谢关注。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记得点一下在看星标哦,期待与你的交集🌟


李一诺Yinuo
一些生活和思考的碎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