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未标注插图来自 Pexels、Pixabay。本文节选整理自《如何寻回笑得出来的力量》主题直播,整理人:嘎嘎、千寻。全文共 5049 字。
点击下方预约按钮,收看下一场直播~
养孩子就是自我成长的最佳路径
张静初
我跟很多朋友推荐了《笑得出来的养育》这本书,连我一个没娃的人,看完以后也跃跃欲试。这本书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里面写的和孩子玩游戏的方法,当我把自己放到孩子的角度时,我在想如果一个大人是这样跟我交流的,我立马就觉得好开心!
我想先问一个可能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你是怎么做到照顾三个孩子的时候还能自我成长,我觉得这个真的是很难啊!
一诺
我最近跟卡巴金聊天,他是美国做正念推广最早的一个人,今年 80 岁了,也有三个孩子,四个孙辈,他说养孩子就是自我成长的最佳路径。
其实养孩子跟自我成长不是两条路,是同一条路,而这条路可能是最充满艰难险阻的!如果你这条路走通了,那其他的都是免费的赠品。
张静初
书里有很多具体的妙招是可以学的。像你自己三个娃,你说老三最吃香,因为那时候你已经练出来了,要不你跟我们分享一下早期是如何抓狂的,后来又怎么绝处逢生找到了方法?
一诺
比方说生老二的时候,老大是两岁半,差不多就得去幼儿园了,孩子不喜欢上,然后就得天天想各种办法带他去,比如跟他说出去玩,或者绕路去学校。当时做得真的特别糟糕,现在想想可心疼了。
我们大人会觉得不就上个幼儿园吗?我自己是 3 岁上长托的。但是如果你新入职了一个工作,在某个大厦里面,条件也很好,人看上去也都光鲜亮丽,你作为一个成年人,已经熟悉社会规则了,去适应新环境内心都会紧张,何况一个两岁多的孩子?
张静初
那换做现在的话,你会怎么做?
一诺
第一个可能我不会有那么大的执念,两岁半不去,三岁半去也可以。那时候我会有焦虑,所谓的“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如果别人 3 岁开始学英语,我就两岁半开始学,甚至在肚子里就开始英语胎教。因为孩子在三岁前大脑发育是指数级的,每过一两个月,各个方面的发育发展是远远高于之前的。
第二个就是会有更好的处理分离焦虑的方法,让孩子慢慢地知道离开是暂时的,妈妈永远爱你。一般孩子会需要一个寄托物,比如一个毛绒玩具作为心理上的安慰,让 ta 知道妈妈还是会回去的。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更关注幼儿园对孩子做什么。实际上不同的幼儿园可能对待新来小朋友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哪怕老师说一句话,或者只是带着 ta 去探索一下这个空间,孩子的体验会有巨大的不同。“教育中最重要的东西,都是看不见的”,我那时候完全没有这样的认知。
▲ Photo from Pexels
2016 年我们要马上离开美国了,还没有带孩子去看各大博物馆,就做了各种各样的攻略,从西海岸飞去纽约,三个大人带着三个小孩,还带着个婴儿车,老三那时候两岁,还要喝奶、睡午觉,每天还要想办法怎样去不同的博物馆,真是太折腾了。
费这么多劲带孩子们到纽约的博物馆,结果一回头,哇,仨人都躺地下打滚!因为那是个比较开阔的区域,也有别的小孩子躺在那。我当时想,哎呀,太丢人了!
其实孩子跟世界交互的媒介,既不是通过视觉为主,也不是通过语言为主,是通过触觉为主的。但我那时候不知道,带他们看一圈之后,发现他们认为最好玩的不是任何一个展厅的画,而是地上有大理石的格子,觉得跳来跳去特别高兴。我觉得真是双重羞辱,不好好看艺术,花这么多钱带到这,跳这个不值钱的破格子,还好意思又吵又笑,觉得太失败了。
后来才理解孩子在地上滚来滚去高兴,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我的问题是自己内心的愿望没有满足,跟孩子没有任何关系。是自己的妄念和执念,预期和执行之间巨大的差距带来的失望,或者羞愧感,这是痛苦的来源,这个过程也是真正的自我成长。
那时我看见一个对我特别有教育意义的妈妈,她孩子也是躺在地上,然后她就顺势也躺那,我当时想,还可以这样?这个妈妈就问孩子,你看到了什么啊?按照大人的标准,那肯定是没看到什么。但是她特别配合,小孩子在那指,她就跟着回应,孩子觉得特别棒。
我脑海里那个画面一直特别深刻,就觉得真是有智慧的妈妈,孩子也没有哭闹,而且人家也没有觉得这件事情有什么值得羞愧的。
▲ Photo from Pexels
好的教育是怎样的?
张静初
你觉得父母培养孩子的什么能力是比较成功的,比如我以前就不会做家务,我很喜欢你在书里讲的要培养孩子的一些基本能力,要不然跟我们分享一下?
一诺
我要先插播一个静初的小细节,我们俩第一次见面是她从波特兰到我家,晚上下了飞机,打了个车过来,带了个箱子,那时候疫情没结束还戴着口罩,搞得像个装甲战士一样。
从门口楼梯要进屋里时,静初同学不知道从哪就“噌”地拿出来一块小抹布,把行李箱四个轮子“咔啦咔啦”擦得干干净净,然后再拉进家里。我妈看到震惊坏了,说:“哇,静初这个孩子怎么这么贴心!”因为美国家里面都是铺地毯的,我后来回想自己回家都不会这样。
实际上说到底做家务的能力是两个,第一就是照顾自己的能力,不管用什么方式,能把自己照顾好就可以了。第二就是跟周围的人打交道,别人会喜欢你,而且这个喜欢不是基于利益交换,能让别人看到你这份心意就好。
培养孩子,身体健康首先是必要条件,在这之上说到底是一种自信,但是我们的教育里面能够培养出这种能力是不容易的,我们的教育,特别对女生,基本上就是以打击为主的。
张静初
对,我就是从小到大自卑感很重,会有很强的不配得感,自信是怎么培养呢?
一诺
至少可以从说正确的话开始。反正别人看不见,肉麻无底线。比如每天说 10 次 “我爱你”,出门的时候说,孩子回来干了点什么小事,你都跟 ta 说,就经常挂在嘴上。
而且说的时候可以用各种各样的变体,比如可以说我怎么那么幸运有你来做我的孩子呢,你那时候在天上怎么就选了我做你的妈妈呢?
第二,多看到孩子的好处和长处,看到 ta 的努力,在这个基础上再提友好友善的、有帮助的建议。我们东亚父母很习惯挑毛病。比方说孩子去刷碗了,但是刷得不好。我们可能很少会看到,孩子主动去刷碗这件事情,我们看到的是怎么还有油。
当一个人是被看到的、被爱的,ta 的自我价值是生长出来的。当你对 ta 的感受是我爱你,我经常看到你的长处,我看到了你的努力,ta 的自我就在生长。自信就是自我的内在特质的一部分,不需要单独去培养,所谓的智慧就是看到真相。
其实我觉得好的教育有三个方面,第一是理解规律。比方说孩子各种各样看上去非常原始的情绪、语言,都是进化过程中的一部分,就好像如果把几个星期的胚胎拿出来,ta 是带着尾巴的,不能说这个尾巴不对要拿掉,那这个人也变不成了。
孩子没有办法用语言表达之前,就是通过你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这些很细微的东西来感知你对 ta 的感受是怎么样的。你特别讨厌这个孩子,再装 ta 也能看出来的。像青春期为什么最难搞,因为青春期看上去个子很大,但 ta 只有 14 岁,所以说出来的话就让你哭笑不得,你得知道有这些规律。
第二,尊重常识。如果知道孩子是这样的,那我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对待他,这就是常识。
第三就是看到看不到的部分,可能是跟第一二点都有关。比方说我们现在很多学校里的怪象,孩子大课间不让出去跑,大家都知道这么多教育理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为了安全,为了不追责,这是我们能看到的,但是看不到的实际上是孩子需要跑动、发育,这还只是跑,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比如心智的发育、思维能力的发展、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的精神、自信(的建立)……
把自己当孩子再养一遍
张静初
在教育里你认为孩子应该学会的,或者在跟孩子“战斗”的过程中,大人也应该学会的能力是什么?
一诺
说到底最重要的一个能力是面对无常的能力,我们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总是希望抓住某种确定的东西。在养孩子的过程中,就是生活不断地有波浪,你可能一开始是我讨厌这个浪,我不玩了,但你会发现也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是想办法跟着浪走。我们具象生活里面追求的工作、职业、家庭等,其实都是一种无常的外相。如果你看到这一点,养育的过程就是锻炼应对无常能力的最高级场域。
职场有即时反馈,有培训,有一些共同的体验,这些东西在家里都没有。但同时家里面对的困难又是比大量工作层面的困难要大得多的,孩子生病,老人生病,特别是中年人面对的生活境遇,真的是走投无路的。一方面你面对更大的困难,一方面培训和支持又是最小的,有时候不仅没有正反馈,还成天有负面反馈。
上野千鹤子老师有一本书叫《无薪主妇》,说道:
这个世界上存在一种特殊的劳动,维持着人类社会的正常运转,劳动者却在市场上被视作“无业”,且不被回报、不被评价、不被感谢,这项工作被人们称为“家务劳动”,从事者大多数是家庭中的女性。
是什么在推动着我做这一切呢?我想应该是愤怒。
为何人类孕育生命和为其送终的劳动被置于其他一切劳动的低位?这是一个根源性的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女性主义的课题将永无终结之日。
社会学家非常了不起,把女性共同的困境用非常精准的语言和社会学的架构说出来。这是一种劳动,这种劳动不仅是体力劳动,而且是巨大的情绪劳动。孩子在地上打滚,你要去看到 ta 的情绪,认可ta 的情绪,对劳动者有很高要求的。
书里很大篇幅就在说这件事情不容易,它对女性的要求其实是不公平的。如果你是家庭主妇,还被看作所谓的消费者和累赘,好像不是创造价值的人,是消费价值的人。
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保持愤怒,但是又不能让愤怒伤到自己。一方面要对这个体系和结构认清,有对不公平的愤怒,但另一方面怎么又能在面对孩子的时候,给孩子提供一个场域,给自己提供一个场域,不至于成为愤怒的受害者。所以作为女性和作为母亲是超级难的一个课题。
张静初
那你是怎么调整你自己呢?
一诺
一方面我们去认清社会结构性的问题,另一方面,最终不管社会有多糟糕,让它变好的前提是我得自己先好,我要对我的生活质量负责。自私地说,如果我自己都过不下去了,那社会好不好跟我也没有关系了。
虽然结构性的问题非常多,但是在关起门来有限的空间里面,我还是能做非常多不同的选择,从而对另外一个生命带来巨大区别。从过好我自己开始,从能让我的孩子笑得出来,让我自己笑得出来开始。
个体的生活选择是可以反推社会变化的,社会是由每一个人组成的,是每一个人的内心选择组成的,当更多的人有不同的心智状态,更觉醒状态的时候,社会也就在变了。
张静初
“笑得出来”是需要学习的。我们人都有动物性,长期在丛林里面战斗,总是看到危险、看到匮乏、看到不足,这是我们的天性,所以笑不出来才是自然,不安全感就是我们的本能,再加上女性又会有荷尔蒙、激素的变化,我们要从根上去多理解一些原理,这些原理其实就让我们知道都在发生什么,就不会无意识地被本能带跑。
一诺
我觉得其实中国人都生活在一种集体恐惧里——一种追求安全的本能反应。
张静初
养娃是世界上最困难的一个场景,因为它持续的时间实在太长了,而且你必须学会孩子的语言,要不然你是没有别的办法的,就只能是痛苦。
女性在家里面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旦你改变了,会影响到你的孩子、你的父母。像我以前也不太会跟我妈妈表达爱,后来我会主动地跟妈妈讲我是很爱她的。
以前我催她去看病,她都在抵触,我对她有点像她小时候对我的感觉,没有真正看到她。后来我慢慢地学会了尊重她的选择。告诉她,如果你不去看病的话,会发生什么?然后我就发现,我们俩之间的爱开始流动,我也学会放手,把自主权交给她。
你的书其实讲的是一个人的生命状态,我们应该怎么样去生活,对我真的非常有启发。我看那些方法的时候,就觉得我也可以这样哄我自己,把自己当孩子再养一遍。
▲ 图片来自新浪微博@张静初
为什么我刚才说没有孩子的人其实从中都可以学习到很多,因为很多时候比较好的亲密关系就是一方会把另外一方变成小孩子,让 ta 回到那个最有安全感、最可爱天真、最犯傻的状态。
一诺
我们首先要对自己好,先把自己养一遍,你会发现爱孩子就是顺手的事情。你自己状态好了,跟孩子开个玩笑,对你来讲没有任何成本。
我们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实际上是很苦很板结的。有一次我录了个小视频,讲我跟老三一迪玩的一个游戏,底下就有评论说,都 10 岁了还玩这个呀?起床还需要跟她玩游戏吗?我觉得这是非常普遍的一种国人心态,就是我们对孩子都挺狠,恨不得赶快变成童工有点产出。
原因就是我们对自己也是很苛刻的,我们文化里面对人是一种非常工具化的文化,有很多把人工具化的语言,最可怕的是语言体系里的受害者也在用这个语言,就是很多女性也在用。
如果我们能够把自己内心的土松一松,自己给自己浇灌,你就会发现首先自己会更舒服一点,我可以给出更多的爱。只不过我们必须得有一个抓手,如果没有孩子,对妈妈、对自己其实是一样的。
更重要的就是我们如何在这个过程中照顾好自己,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觉得我这一辈子没白活,我觉得这是所有人都在追求的。
推荐阅读
我为什么建议员工少花点时间在工作上
各位读者朋友,感谢关注。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记得点一下在看和星标哦,期待与你的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