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哥说|(五) 连锁透析要像“消费医疗”一样“卷”运营吗?

文摘   2024-08-27 22:31   江西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话说强哥的“业务支持中心”成立近20天了,正好也从新部门、新角度思考了下:要做的和需要做的。最终都指向一个问题:作为“严肃医疗”的连锁透析运营需要或者说值得做的像“消费医疗”那样细致吗?那么“卷”吗?


01

彼时回归的初衷

2022年初,“禁业监”期满,因为去苏州喝了一顿酒,结果被防疫抓取关了7天,相当于闭关,还是下决心从口腔回归透析。

要说初衷,一是执念(不好),二是在口腔行业“被教育”,打开了另一扇窗,觉得应该能对透析连锁运营升级。所以,当时到处介绍的“口腔的运营模式”+“维小美系统”(美维口腔自研的医疗+运营管理系统)。

如果吸收融合好,可能产生“代差性”的运营优势。

然而,后来还去管中心运营,而且越管越多。重回行业2年又3个月后,才在公司的要求下接过了“运营支持体系”这个活,又回归了初衷,真是有趣的安排。

02

“严肃医疗”和“消费医疗”究竟差别在哪里?

“严肃医疗”这里特指:连锁透析服务,“消费医疗”这里特指:连锁口腔服务。如果只能说出“1个”两个行业的根本性差别,应该是什么?

 这是个想了许久的问题,因为这还涉及到口腔的运营能否“吸收”到透析运营的问题,否则就是生搬硬套。

 如果只能说1个差别,那两行业的差别在“确定性”上,换言之:透析服务的业务是“确定的”而口腔服务的业务是“不确定的”。我们从口腔的运营逻辑来分析差别:

  1.“获客”:

透析客户是确定的广义说:根据人口数发病率的患者数是“固定的”,狭义说:区域内若干医疗机构中的在透患者都是“确定的客户”;

口腔客户是“不确定的”,可以说满大街人都有口腔问题,都是你的“潜在客户”,但你无法锁定客户的数量、群体;

2. “成交”:

透析的成交≈“结婚”,即当患者定点转入机构,原则上会长期、固定在机构治疗;

口腔的成交≈“一夜情”,有没有“下次”,看“缘份”。

3. “复购”:

透析的“复购”是刚需(跟疾病本身特点有关),确定的、可计划、可预见的;

口腔的“复购”是看心情、看感觉、看性价比,靠“经营”甚至“引诱”的;

总结下:

1.透析=刚需=确定性;

2.口腔=部分刚需=不确定性;

医美和口腔有很大相似之处,或者说口腔是借鉴了医美的运营理念和模式。眼科和口腔也有相似之处;

3.口腔运营难度>透析运营,同理,口腔的运营水平>透析运营;


03

现在是不是时候?值不值得?

那透析服务是不是需要向口腔看齐,做:精细化运营、数字化运营、“消费型”运营?

1. 现状

“散户”:其实开1-2家透析中心,每家患者过百,只要控制好成本,是很舒服的“活儿”,没必要搞什么运营

“小型连锁”:指自营患者1000人左右,10家机构左右的透析服务机构,其实也不需要,这规模采购成本有“一定优势”,如果不是跨区域(地级市、省),有3-4个人盯一盯就行了;

“全国连锁”指自营患者5000人以上,50家机构左右的透析服务机构,且通常是跨区域,原则上也没有必要,除非想要机构过100家、患者以万为单位,并且想要尝试下“行业第一”的,那就必须有“核心竞争力”了,就必须向口腔这样的运营看齐。

2. 挑战

“挑战一”:这个事情本身很难,从“靠人”到“靠体系”、“靠系统”、“靠数据”这种精细化管理本来就很是反人性的;

“挑战二”:这个事情要“花钱”、“费人”,而且还要持续,而且还有“失败风险”

“挑战三”随着集采深入、公立医疗强基层,“精细化”管理需求越来越紧迫,而且不论大小、多少的机构;

“挑战四”:从当前透析行业的规模、合作精神看都不可能有“共创”模式来摊薄成本,行业内也不一定有“领健”(一家为4万家口腔机构提供数字管理服务的企业)这样的公司愿意为行业开发系统;

也没有类似“益涯医疗”(口腔运营大V朱可希老师创办的口腔运营培训企业)这样的公司为行业提供系统培训服务;

封闭、小众的行业容易“零和博弈”,所以好像只有自己研发、自己干这一条路!

3. 所以、但是

所以,这注定是“少数人”要走的路;

所以,这是个投入时间、人力、财力的“苦差事”,必须和运营实际紧密结合;

所以,这是个没人干过的事情,失败机率不小;

但是,从目前梳理和调研:运营体系提炼+培训+核心运营管理系统,这套组合来看,基本可以解决行业当下面临的大多数共性问题,大概率会“颠覆”行业运营模式;

所以,至少需要2年时间,所以很“费人”

但是,试一下吧!


点个 在看 你最好看


强说办医
1.张永强个人公众号,仅代表个人;2.关注社会办医的共性问题,热点、难点;3.以中国社会办透析服务行业为切入点和例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