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记录详细,本文篇幅较长,前半段介绍岳美中先生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愈小女孩小朱顽固性癫痫的案例;后半段介绍岳美中先生以炙甘草汤治王某脉弱无力,两腿酸软,心动悸的案例。
1.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顽固性癫痫
患者小朱,女,11周岁。出生时难产使用产钳助生,出生以后,后脑顶巅左侧隆起一个疙瘩,常常哭闹呕吐。两岁后,时常坐着两腿并紧,两手插在腿间,脸通红,发呆,叫不答,呼不应,发病之前烦躁,过后一切正常。4岁多被诊断为非典型性癫痫。服用咖啡因及鲁米那,6岁不再发病,8岁又发,不自主口作吸吮,眼角眉毛上吊,睡前腿和手并紧伸直,继续服鲁米那,还是经常发作。1969年6月除了用鲁米那外,接受多穴位针刺治疗,发生精神异常,抽搐舞蹈,停止针灸。8月在家吃民间偏方一个月,偶尔请医生诊治均不见效,每天抽搐10~20有余。9月6日到北京某院,在急诊室当场发作两次,被诊断为癫痫运动性发作。开药:鲁米那和苯妥英钠,仍不见效。12日又去急诊,眼颤,停用苯妥英钠,改用鲁米那和米苏林。每天犯病10次左右,22日送入精神病院。住院期间使用大量苯妥英钠和鲁米那等,抽搐暂时得到控制,10月13日出院,出院时腿脚颠跛不能行走和吃喝。16日又去北京某院,诊断为苯妥英钠中毒,两天后好转出院,后犯病次数增加,加重药量,1970年2月2日停止发作。2月底上学后又复发,3月1日住院5天,以大量鲁米那控制,出院后神智不清,不思食,不会穿衣吃饭走路。1970年5月17日,前来就诊。其病程和治疗经过都很详细,可供参考。
《素问·奇病论》云:痫风“得之在母腹中,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巅疾也”。又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孙思邈《千金方》“其一月四十日己上至期岁而痫者……病先身热,掣疭惊啼叫唤而后发痫。脉浮者为阳痫”。明·鲁伯嗣《婴童百问》:“发痫者,小儿之恶病也。幼小血脉不敛,骨气不聚,为风邪所伤,惊怪所触,乳哺失节,停滞经络而得之。其候神气怫郁,瞪眼直视,面目牵引,口噤涎流,腹肚膨紧,手足搐掣”。患儿难产出生,哭闹呕吐,是初生已有痫风之兆,到两三岁时,腿臂直紧,脸涨红,神发呆,是婴稚已露痫风之端倪。四岁就医,断为癫痫,药投镇静,暂得平安。八岁又经常发作。明·王纶《明医杂著》有云:“小儿惊药,皆些小丸散,多峻厉,取其易于成功,以之治肝、心有余之证,对病则可,中病宜即止,不可以为常也”。癫痫病为肝所致,肝性刚,最忌刚药压制。患儿犯病种种症状表明是肝阳横逆,上扰清窍,蒙蔽灵明,切其脉浮弦而滑,证属阳痫,不可强制,宜和解协调,兼以摄纳之品,育阴潜阳,柔以制刚。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九克,黄芩4.5克,桂枝九克,半夏九克,党参九克,生龙骨24克,生牡蛎24克,茯苓九克,生川军九克,生姜六克,大枣(擘)三枚,20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取小柴胡汤去甘草,调和肝胆,加桂枝抑上冲之气,龙、牡摄纳浮阳,且龙、牡得半夏与茯苓,能豁肝胆之惊痰,导以大黄,使痰滞下行。去铅丹,是怕久服中铅毒。总的方义,是和解肝胆,协调上下,潜阳熄风,因势利导,使窒滞得畅,横恣得柔,从而定癫平痫。6月17日二诊,服前药后,痫发每日减至6~7次,时间缩短。就原方加紫贝齿15 克,增益龙、牡收摄浮阳之力,大便稍溏薄,以熟军3克易生军。7月1日三诊,前药服至6剂,犯病次数减至5次,逐日递减,到6月30日,停止发作。原方加珍珠母15克,以安顿精神。8月10日四诊,脉弦象已去,舌白腻已除,病情已控制,削减全药之量约剩四分之一,服以观察。6剂时,又性情急躁,两眼直视、上吊,嘴微颤动。改投第3方,3剂后,又复平静。8月26日第五诊,病势既稳定,因投予安神之剂以巩固之而善其后。
[处方]整小麦30克,甘草9克,大枣6枚(擘),知母6克,生地黄9克,百合9克,酸枣仁9克,茯神9克,合欢皮6克,夏枯草9克,生龙骨18克,生牡蛎18克,珍珠母18克。甘麦大枣汤缓解精神急迫,百合地黄汤以清热养血,夏枯草能清肝火,抑肝阳,茯神、枣仁能宁心益智,合欢皮安五脏;龙、牡、蚌母均为治小儿惊痫之要药,服后再未犯病。9月底停药观察,1个月以后,早晨醒时又发昏迷,不自主吸吮,又用第二、三方各服4~5剂,10多天后正常。
[处方]半夏90克,南星45克,朱砂15克,琥珀、枯矾各9克,珍珠母30克。姜汁糊丸,朱砂为衣,每次服3克,姜汤送服,一日2次,常服。舌苔时常白腻,此化痰安神丸剂作善后。3年后随访,精神正常。
2.炙甘草汤治心动悸
患者王某,男性,患心动悸症,脉细弱无力,两腿酸软,予以炙甘草汤。[处方]炙甘草12克,桂枝九克,生姜九克,麦门冬18克,酸枣仁九克,人参六克,阿胶六克,生地黄48克,大枣十枚(擘)。以水四盅,酒三盅,先煮八味,取两盅,去渣,纳阿胶化开,分2次温服。4剂而两腿觉有力,再4剂而心动悸基本消失。
1945年,曾治愈一心动悸脉结代患者。当时同学王继述在侧,曾讨论过用此方治此病之究竟,他有整理笔记,现节录在下面:患者刘某,男性,患脉结代心动悸症。初就诊于某医,服药3剂未效,来师处求治。师索观某医之方,是仲景炙甘草汤。诊其脉,结代,问其自觉症,心动悸,的确是炙甘草汤证,因何不效?见师凝视细审前方,递给于我说:“你来看,此方证既对,因何不效?”我看了许久,不知所对,请示于师。师曰:“此所用方虽完全取于仲景,但还有一间未达,关键在于用量上。仲景方药不传之秘,在于用量,随处可以体会得到,而此方尤显。”今先究其脉结代心动悸之病机。炙甘草汤在仲景《伤寒论》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脉何以结代?血气衰微,血液不能充盈脉管,更有病邪续行阻滞,同时心脏又无力激动血脉,则其搏动不能依次而前,所以现结代之脉。心何以动悸?悸则心动,即虚里部位跳动不安,营血既亏,心无所养,真气以馁,则心惊,脏神不宁,所以现心动悸之证。结代为炙甘草汤之脉候,心动悸为炙甘草汤之腹候,所以谓前医投方无误。再论炙甘草汤之方义及用量。仲景炙甘草汤以炙甘草为名,显然是以甘草为君,乃后世各注家都不深究仲景制方之旨,竟退甘草于附庸地位,即明如柯韵伯,精如尤在泾,也只认甘草留中不使速下,或囫囵言之,漫不经意。不知甘草具“通经脉,利血气”之功能,载在陶弘景《名医别录》,而各注家只依从甘草和中之说法,抛弃古说不讲。顾甘草命方,冠诸篇首,日人丹波元坚还知注意。若方中大枣,无论中外医家,则多忽而不谈。不知此方用大枣至30枚之多,绝非偶然,在《伤寒》、《金匮》诸方中,大枣用量居多者,惟此方为最。而本方中药味用量之中堪与比肩者,惟生地黄为500克。考大枣,《神农本草经》主“补少气,少津液”;可互证此义者,在仲景十枣汤用10枚煎送甘遂等峻药,皂荚散、葶苈大枣泻肺汤,也用枣膏,大枣量很重,都是恐怕峻药伤津,为保摄津液而设。生地黄《神农本草经》主“伤中,逐血痹”;《名医别录》主“通血脉,利气力”。则大枣、地黄为辅助甘草“通经脉利血气”之辅药无疑。柯氏只认大枣与生姜相配,佐甘草以和营,直看作如卒徒之侣,不知仲景在大枣生姜相配之方,从未有如此方为30枚者。此方生姜是合人参、桂枝,酒以益卫气,各有专职,非寻常姜枣配伍之例。前医把炙甘草汤各味药量平列起来,而欲取复脉之效,何怪其无验。问曰:“此方以胶、麦、麻、地、草、枣为补益营血、以参、姜、桂、酒为补益卫气,使阳行阴中,脉得以复,则已有领会。唯用阴药则大其量,而阳药用量反不及其半,还不能理解?”所问正是关键处。阴药非重量,则仓卒间无能生血补血,但阴本主静,无力自动,必凭借阳药主动者以推之挽之而激促之,才能上入于辑 心,催动血行,使结代之脉去,动悸之证止。假令阴阳
之药平衡,则濡润不足而燥烈有余,如久旱之禾苗,仅得点滴之雨露,立见晞干,又怎能润枯泽槁呢?此方煮服法中以水酒浓煎,取汁多气少,其用意也是可以理解到的。用量的多寡,在一个方剂里的配伍上极关重要,因它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作用,需要后学细心体会,才能得到。例如仲景用黄连健胃则仅用30克(合现在一次服用量3克),如半夏泻心、生姜泻心汤是;下利便脓血则用至180克,如葛根黄芩黄连汤、白头翁汤是。这是普遍规律。又如石膏,配知母治阳明大热症,则用量为500克,知母量为180克,名白虎汤,成三与二之比;配麻黄治手太阴咳喘症,则用量为250克(如鸡子大也等于250克),麻黄量往往为120克,成二与一之比。后人对于配伍用量不知讲求,石膏一味,也名白虎,配伍麻黄,量亦相平,大枣动则4枚,甘草只缀于方尾,统轻微其量,无怪古方虽对,其责。而效验难期,反谓古方不适用于今人,古人实不负用此方曾治友人徐某之姊咳喘,涎唾多,心中泛泛恶恶者,服3 剂即愈。叶天士常用此方治荣卫亏损之全半身麻感症,效果颇著。近年许多临床医生用治于一些心脏病脉结代,也收到一定的疗效。适应症:心悸亢进(或有脉结代者),皮肤枯燥,容易疲劳,手足烦热,口干,大便秘结等。
郑重声明:本文旨在学习和弘扬中医文化,不构成专业建议,患病请及时正规就医。盲目试药后果自负,本文作者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资料可能来源网络,受到版权保护,侵权即删。参考资料:《岳美中医案》中国中医研究院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