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面部痤疮
患者邓某,女,27岁。1995年9月6日初诊。
面部发生痤疮一月有余,外涂药膏,内服维生素等药,痤疮有增无减。因在某大公司任“公关”之职,外观不雅甚为痛苦。除小便色黄外,余无明显异常。问其饮食,言素日喜食辛辣与鱼虾之品。视其舌红,苔则薄黄,脉弦细略数。辨为肺胃蕴热,循经上蒸于面,伤及气血。故当清泄肺胃之热。
[处方]枇杷叶16克,连翘10克,栀子10克,板蓝根15克,桑皮10克,黄芩10克,玄参15克,丹皮10克。
医嘱:禁食荤腥,清淡为宜。
[二诊]连服上方七剂,一周内痤疮未见发出,但原有的痤疮无明显改变。诉其手足心经常灼热,上方再加紫花地丁10克,地骨皮10克,以增强清热解毒凉血之力。共服三十余剂,面部逐渐光亮,结痂消除。现症偶有睡眠多梦,左胁不舒,另以丹栀逍遥散清泄肝经郁热,巩固疗效。
[按语]“寒薄为皱,郁乃痤”,鼓(即粉刺)、痤之疾可由风寒郁而化热所发。风热外薄,每易犯肺。《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曰:“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本案患者素嗜辛辣鱼虾食品,经云:“鱼者使人热中”,故日久则热毒内生,蕴积阳明,阳明经行于面部,若积热循经上攻,则发为痤疮。总之,本证总为肺胃蕴热所致,治当清泄肺胃为法。刘老所用方药系《医宗金鉴》“枇杷清肺饮”(主治肺风粉刺) 加减而成。用枇杷叶、桑白皮、黄芩,清泄肺胃之火;连翘、板蓝根散经络之火毒;栀子通泄三焦,引火屈曲下行。因其舌红、脉细数,有热盛伤阴之象,故用丹皮、玄参以清热凉血,解毒养阴。
2.颈下痒疹
患者亚某,女,65岁。1993年9月19日就诊。
患者得一奇病,于颈下衬衣第一粒纽扣处(即天突穴)生一瘾疹,约钱币大,其色浅黄,边缘不清,时隐时现,奇痒无比,搔破则有津水渗出。遇冷则减,遇热加剧。每年发作数次,多方医治罔效。问其二便,日大便干结,舌红绛而裂,脉弦。此为风热挟湿浸于肌表,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毛腠理之间所致。治宜疏风利湿,养血清热,用消风散加减。
[处方]荆芥10克,防风10克,连翘10克,苦参10克,黄芩 10克,当归12克,生地10克,苍术10克,生石膏12克,牛蒡子6克,薄荷3克,羌独活各4克,白芍10克,蝉衣3克,木通10克,炒胡麻10克,大黄6克(后下),知母6克。
[医嘱]忌食辛辣油腻。
服药五剂,大便通利,则疹消痒止而病愈。
[按语]本案所见为《医宗金鉴》所载的“纽扣风”。此证生于颈下天突穴之间。因汗出之后,邪风袭于皮里,起如粟米,瘙痒无度,抓破津水,误用水洗,则浸淫成片。本案之“纽扣风”为汗出当风,风热挟湿浸淫血脉,郁于肌腠而发。治当以疏风为主,兼以清热利湿,惟“消风散”为合拍。《医宗金鉴》说:“消风散,治纽扣风,瘙痒无度,抓破津水,亦有津血者。”方中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衣疏散风邪,因其奇痒难忍,故加羌活、独活以助疏风止痒之力;以苍术苦温燥湿,苦参清热燥湿,木通渗利湿热;用石膏、知母以清热泻火。因热毒为甚,燥血伤阴而大便干结,故加连翘,黄芩、大黄以清热通幽;风热挟湿,浸淫血脉,易伤阴血,故配当归、生地、胡麻,并加白芍以养血活血,滋阴润燥,此亦“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学习和弘扬中医文化,不构成专业建议,患病请及时线下就医。盲目试药后果自负,本文作者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资料可能来源网络,受到版权保护,侵权即删。参考资料《 刘渡舟验案精选》陈明 刘燕华 李方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