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新媒矩阵 马震洲(德国)
古往今来,“一将功成”的代价常常不只是“万骨枯”,所谓功成名就的声名赫赫也时常会伴随着公议和私下的讥嘲,倒更是催生出一些外号与诨名来。有的是一针见血,有的是阴差阳错,还有些别具匠心,更有些浑然天成。叫起来朗朗上口,听者是忍俊不禁。
德国陆军元帅的权杖
德国曾经是一个军事大国,直到1945年“第三帝国(德语:Drittes Reich)”覆灭,源自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一直是德国的核心构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的将帅也堪称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在尘埃落定但喧嚣又起的近八十年之后,不妨来看看当年那些德军将帅们的外号,从趣闻探秘辛,借八卦察十恶。
油画:被尊为军国主义代表人物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Friedrich II.,举旗者)在1758年的措恩多夫(Zorndorf)之战中
近年来在国内网上讨论中,军迷们倒是“私拟”了一系列外号:“古不帅”、“莫不攻”、“隆不在”、“曼不群”……言简意赅又妙趣横生。“古不帅”,并不是说海因茨·古德里安(Heinz Guderian)人长得不帅。他尽管是现代装甲战术的先驱,又战功彪炳,奈何时运不济,毕生止于大将(德语:Generaloberst),没能跨上最后一级台阶而获得元帅军衔,成为德军之内的“李广难封”。
海因茨·古德里安(Heinz Guderian)大将
“莫不攻”,其实是冤枉,瓦尔特·莫德尔(Walter Model)在“法兰西之战”后的1940年11月13日以中将军衔担任德军精锐的第3装甲师(德语:3. Panzer-Division)的师长,在苏德战场上也曾经长驱直入、攻势如潮。只不过,待他崭露头角、独当一面时,尽是苦苦支撑的守势。他也确实是在防御战中积累下功名,非为不攻,不得不守而已。他在德军内部就被称作“反抗的公牛(德语:Abwehrbulle)”、“小胡子的消防队员(德语:Hitlers Feuerwehrmann)”以及“东线的救命之锚(德语:Rettungsanker der Ostfront)”——如果德国人读过《西游记》就会知道,比“救命之锚”更为传神的肯定是“定海神针”啦。
左起:莫德尔、凯特尔、小胡子
“隆不在”,埃尔文·隆美尔(Erwin Rommel)更是有苦说不出。他的“不在”其实就是因为过度解读了天气预报,以为会平安无事,便趁机去给夫人祝寿,从而在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的关键时刻不在指挥岗位上。真正流传世间的绰号,则是他在北非从敌手那边赢得的“沙漠之狐(英语:Desert Fox;德语:Wüstenfuchs)”。其实,隆美尔还是整个二战期间德军中晋升最快的将领。小胡子在1940年2月14日把当时的德军大本营卫队长隆美尔上校提拔为少将,还特地在命令中补充,晋升命令的效力倒推到战争爆发前的1939年8月1日。短短三年不到,在1942年6月22日,隆美尔就因为在北非攻克英军要塞托布鲁克(Tobruk)的功绩而获得了元帅权杖。
隆美尔元帅(右)任B集团军群(德语:Heeresgruppe B)司令时,与西线德军总司令冯·伦德施泰特元帅
“曼不群”,无非是指埃里希·冯·曼斯坦因(Erich von Manstein)作为高级将领可谓是卓尔不群,同时又有些“孤高自许,目下无尘”。群不群的待商量,但他却绝对当得起一个“裙”字。冯·曼斯坦因的一位姑夫就是保罗·冯·兴登堡(Paul von Hindenburg)元帅。冯·兴登堡是德军在一战末期事实上的最高统帅,正是他在魏玛共和国总统的任上指定小胡子出任总理,就此打开了“魔瓶”。不过,冯·曼斯坦因被敌军和友军一致认为是德军中首屈一指的战术大师,所以他的“裙”也无损于他的“不群”。
左起:曼斯坦因元帅、小胡子、陆军总参谋长库尔特·蔡茨勒(Kurt Zeitzler)大将、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Ewald von Kleist)元帅,小胡子身后站着的是在战争末期晋升为元帅的费迪南·舍尔纳(Ferdinand Schörner)
只不过,以上的“不帅”、“不攻”、“不在”、“不群”都是中国军迷的趣说。德军将帅真实的外号则是另有一番旨趣。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在纳粹军人中,按等级和地位名列第一的赫尔曼·戈林(Hermann Göring)。在“第三帝国”肆虐的好几年间,戈林是被明确宣布为小胡子的接班人,而他作为空军总司令的军衔是独一无二的“帝国元帅(德语:Reichsmarschall)”,品秩上高于其他所有“元帅(德语:Generalfeldmarschall)”的头衔。也恰恰因为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定位,当戈林与同党最终猥集在纽伦堡(见前文:《纽伦堡的硬板凳》),戈林被认定为所有在押战犯中的首恶。
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的被告席,第一排左上往下依次是:戈林、小胡子的党务副手鲁道夫·赫斯(Rudolf Hess)、外长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Joachim von Ribbentrop)、国防军最高统帅部总长威廉·凯特尔(Wilhelm Keitel)元帅
当戈林还志得意满时,正是纳粹的武力好似“天下布武(日语:てんかふぶ)”却无敌手一般。德国民间对于戈林还只是在细枝末节上打趣:由于他酷爱打猎而被称为“帝国猎户总管(德语:Reichsjägermeister)”——其中的“Jägermeister”一词如今是作为“野格利口酒”更为出名;还由于戈林热衷于制服上累积各种各样的金光灿烂,经常花里胡哨的公众形象,于是乎被叫作“Lametta―Heini”。这就很难翻译了,“Heini”是他的前名“Hermann”的变异昵称,而Lametta是当年德国——尤其是穷人家庭——在圣诞期间替代圣诞树做装饰用的花花绿绿彩带,演变为品味恶俗的代名词。
小胡子与戈林在柏林威廉大街总理府的阳台上
哪怕是对于戈林那样的人物,生活方式和审美格调一类都还是事出小节、无伤大雅。但他的本职首先是军人,统管着领一时风气之先的纳粹空军。德语中的空军一词是Luftwaffe,就是将“空中、空气/Luft”和“武器/Waffe”两个词组合而成。一旦这一支武装力量不再是利器,甚而是不再能够保护本乡本土的安全,民间的反弹就会聚成怒涛。战争初期,习惯于信口开河的戈林曾在纳粹党徒大会上吹嘘,如果有一架敌方的飞机出现在德国的上空,他就改姓“迈耶/Meier”。之所以叫“Meier”,无非因为是德国第一大姓而已。只是戈林不曾想到,天道好还,不久之后他就在民间、甚而至于纳粹的政界和军界被私底下骂作“Meier”了。
漫画中的戈林
不同于戈林适合被丑化,而他自己也对如此丑化“厥功至伟”,身为德国国防军最高统帅部总长的威廉·凯特尔元帅总是身形挺拔、气宇轩昂,完全是一派普鲁士军人的典型代表。凯特尔在惯于剑走偏锋、几乎从不照常理出牌的最高统帅身边,从战前就成为他的大本营总管,而且在整个战争时期居然都能安然在位,实在是令人惊叹。在高奏凯歌时,沐浴光环总是有个他;当败绩频传时,背锅诿过都少不了他。不断地被质疑何德何能,但他却总能屹立于德军指挥序列中仅次于小胡子的名义上第二位而不倒,究其原因,凯特尔自己总结的、同僚鄙视的,而小胡子却找不到替代的就是他的听话盲从和无条件的拍马屁。
手持元帅权杖的威廉·凯特尔
久而久之,从德军上层传开了一个出处无从考的绰号:“Lakeitel”。表面看来,只是在凯特尔/Keitel的姓氏之前加上了法语中阴性的定冠词“la”,相比于凯特尔做事的婆婆妈妈,一介阴性定冠词似乎仅止于“就事论事”而已。但其中的杀伤力在于“谐音梗”:源自法语的laquais一词,在德语中是Lakai,意为随从、跟班,在“Lakeitel”这样的生造当中,却给凯特尔的角色和素来的品行做了完美的盖棺论定。小胡子不是不知道凯特尔的平庸,虽然身为独裁者,但其军事生涯止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奔走于战壕间的传令兵,常在小胡子身边,能够被他容得下的莫非也只能是这样的随从、跟班——相传在西方文献中被称为“Generalissimo(大元帅,应对于特级上将)”的“常凯申”,他有着“用饭桶,不用油桶”的用人心得,大抵是同一个思路的。
小胡子、戈林与二战中第一批被授予元帅军衔中的九名陆军将领合影,排名第一的就是凯特尔
从纯军事的角度看,德军在二战中的欧洲战场上,几乎以其单打独斗能有如此强悍的战斗力,当然是有赖于一众干将。从一个外号甚至可以一窥纳粹政权在养精蓄锐、处心积虑时期的“不拘一格降人才”。埃哈德·米尔希(Erhard Milch)是德军在二战期间第一批获得元帅军衔的将领之一,他与胡戈·施佩勒(Hugo Sperrle)、阿尔伯特·凯塞林(Albert Kesselring)同为空军元帅。但米尔希并非正牌军人出身,而且他在如此排斥、灭绝犹太族裔的“第三帝国”里,他的外号居然是“半个犹太人(德语:Halbjude)”。
小胡子、戈林与二战中第一批被授予元帅军衔中的三名空军将领合影,左一是米尔希
米尔希的父亲是皈依基督教的犹太裔,按照后来由戈林1935年领衔制订的“纽伦堡种族法令(Nürnberger Rassengesetze)”,米尔希就是地地道道的“半个犹太人”。这样的人会面临诸多的限制与迫害,有些甚至死于灭绝人性的集中营之内。而米尔希是在一战后加入新组建的汉莎航空公司(Lufthansa,就是之前已经知晓的“Luft”加上史上有名的“汉莎同盟”的“Hansa”),在那里因为出色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迅速窜升为技术总监、董事会成员。后来被戈林相中,在戈林主管的空军部内担任“国务秘书”,实际上就是戈林的“常务副部长”,替他打理一切繁琐的行政事务。也正是出于这种信任和不可或缺,戈林直接指令手下为米尔希篡改出生记录和证明。对于“半个犹太人”的外号,戈林大大咧咧地以他签署“纽伦堡种族法令”的老资格直接放话:“谁是犹太人,由我来指定。(德语原文:Wer Jude ist,bestimme ich.)”在整个战争中米尔希并没有尺寸军功,但如果没有他在军事工业、后勤领域的统筹管理,德国势必会垮得更早。
德国战时经济的两大巨头:军工部长阿尔伯特·施佩尔(Albert Sperr,前左)、空军元帅米尔希(后右)
世人对于德军在二战中的表现基本是都是主要关注陆军,相应的,对于陆军将领们更为耳熟能详。而在合成作战、联合指挥日益重要的现代条件下,很值得对于二战德军中的一位将领给予更多的关注——阿尔伯特·凯塞林(Albert Kesselring),因为性格随和、容易相处,人称“微笑的阿尔伯特(Smiling Albert)”。作为二战初期德国空军最重要的前线司令官,凯塞林是空军中最早晋升元帅的三个人之一。侵苏的“巴巴罗萨行动(德语:Unternehmen Barbarossa)”开始后未及半年,他就被调往意大利,担任德军的南线总司令。
人称“微笑的阿尔伯特”的凯塞林空军元帅
虽然是名头大得吓人,其实统辖的是一支偏师,属下的主力是素来自说自话的隆美尔和他的非洲军团(德语:Afrikakorps)。除此之外就是需要协调意大利“盟军”的行动。对于二战中的意大利军队,还是隆美尔说的最尖刻,大意是:“如果它是敌人,我们只需要10个师就可以摧毁它!如果它是中立的,我们需要20个师来监视它;如果我们与它结盟,那么我们将不得不使用50个师替它擦屁股!”就是在这样凶险的战略环境、杂乱的战场形势和局促的指挥条件下,凯塞林不愧是“空”军元帅,在手下常常并不直接掌握一兵一卒的局面中居然有模有样、一板一眼地苦苦支撑了下来。后来,当战火延烧到亚平宁半岛上,而意大利改换门庭之际,凯塞林实际上改行担纲陆军统帅。即便是势不可挡地节节后退,也是以远为弱势的兵力、兵器成功顶住了盟军的攻势,并没有出现丘吉尔所想象的德军在“欧洲的软腹部(英语:Europe's soft underbelly)”的崩溃。
隆美尔(左)与凯塞林(中)
说起帅才,无论是“微笑的阿尔伯特”还是“古不帅”、“莫不攻”、“隆不在”、“曼不群”……自然都不应该“超越”他们宣誓效忠过的那位最高统帅——小胡子,至少在外号中还真是能找到相应证据。说起小胡子的外号,首推德军当时资历最为深厚的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Gerd von Rundstedt,旧译:伦斯德)元帅私下偷偷嘟囔的“波希米亚列兵(德语:Böhmischer Gefreiter)”。但这只是在极小的范围内发发牢骚,在战后的清算中才爆得大名,而当年小胡子作为“统帅”的外号是出自正儿八经的奉承。话说1940年以闪电战痛快淋漓地击败法国之后,小胡子简直被纳粹宣传机器捧上了天,最夸张的名号是“der größte Feldherr aller Zeit”。前半段的“der größte Feldherr”好理解,是指“最伟大的统帅”,而后面以德语中第二格作修饰的“aller Zeit”,只能用《庄子》中:“旁日月,挟宇宙,为其吻合……”中的“宙”字来注解,是指“一切的时间”。
战胜法国后,小胡子给一批将领授予大将军衔,照片中至少有3人后来还晋升为元帅
好嘛,小胡子这个“最伟大的统帅”之“伟大”,不仅仅是越剧《红楼梦》中贾宝玉以为讨得了林妹妹而欢呼的“从古到今,天上人间”,更是要借用如来佛祖头衔中的“过去、现在、将来”的“一切时间”才能罢休。即便在当时德国的战争狂热中,还是有足够多的老百姓以此为荒唐,于是借力打力地把“一切时间最伟大的统帅/der größte Feldherr aller Zeit”缩写成为“GröFaZ”,就是因为这个缩写的发音(有点近似“蝈、驴、发、痴”)显得特别可笑,适合大家暗地里偷偷地会心一笑、发泄一把。
左起:国防军最高统帅部总长凯特尔元帅、副官、陆军总司令瓦尔特·冯·勃劳希契(Walther von Brauchitsch)元帅、小胡子、陆军总参谋长弗朗茨·哈尔德(Franz Halder)大将
马上又临近9月1日,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战场全面爆发的纪念日。时间过去85年,今天的当世人不同于往日的当事人,现在的欧洲已经有太多的人早就把历史教训抛掷践踏得稀松零碎了。如今在欧洲各国掌握权柄的都是不曾经历过战争痛苦的,还有不少因为“不知兵”而好战轻狂的眼高手低“蹦蹦跳”之徒!更何况,眼下大行其道的是另一种“GröFaZ”,“F”是fakenews的F!
又逢9月1日,有关“人类两度经历惨不堪言之战祸”,就是应该一代又一代地反复讲、持续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