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壮派还是“小鲜肉”——从法国新总理说开去

文摘   历史   2024-01-13 20:30   德国  

2024年伊始,随着马克龙总统任命一位新总理,法国政坛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首先,这是法国自拿破仑以来最年轻的政府首脑。加布里埃尔·阿塔尔(Gabriel Attal)生于1989316日,还不满35(!)岁。而且与这位新星年轻帅气的形象共同赢得公众关注的,则是有关他私生活的花絮。虽然法国人的浪漫、风雅和诸多不羁早已在外人眼中成了他们的“标签”,但法国毕竟是——或者至少勉强还是——一个天主教占主流的社会群体。法国人固然见惯了各种宫闱情变、“庭院深深深几许”的绯闻,倒是从来还没有领教过一位早就公开自己同性恋取向的政客入主马提翁府(Hôtel Matignon,法国总理府所在地),堪称是“首演”。

法国总理府马提翁府(Hôtel Matignon),就在荣军院和罗丹博物馆附近

在国际艺术界,“首演”这个词就是取自法语的premiere。似乎是与阿塔尔的“首演/premiere”相呼应,他的正式头衔是“Premier ministre de la République française/法兰西共和国总理”。其中的共同的关键词在于premier,这是法语中的序数词“第一”。“总理”的译法是汉化了的转译,原意其实就是排名第一的部长/大臣。当年哪怕再勤政的君主也有不胜其忙的时候,更何况更多的国王总有各式各样声色犬马的偏好,所以自然而然在辅政大臣之中产生出位列领班、赞襄枢机的那一位。在英语系国家之中,他们的首相/总理是Prime Minister,从premierprime,那简直是照顾到睁眼瞎的“亲缘关系”。在法国,此公、此位在君主政体下是“首相”。把国王夫妇都砍了“脑阔”之后,共和体制下几经周折,此号不变,只是中文的译法改成了“总理”而已。

法国新、老两任总理在交接仪式上

法国总理在国家行政权力的序列中仅次于总统,似乎是坐二望一。更兼新总理阿塔尔超乎寻常的年轻自然被瞩目为前程远大——现任法国总统和总理两个人的年纪加起来,才刚刚赶上美国目前的总统!加上他形象、风格和个人履历中与现任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Emmanuel Macron)有诸多神似,于是乎,“小马克龙”的外号不胫而走。这在诸多观察家那里马上唤起各种猜想,纷纷推断,已经在第二届任期、无法再寻求连任的马克龙试图安插合适的人选,准备有序交班,避免自己告别政坛后的人亡政息。

法国总统马克龙与法国总理阿塔尔

其实,这样的臆测未免都有些操之过急。回看一下从戴高乐将军1958年改制以来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史,在迄今为止25位(包括阿塔尔)担任过总理一职的法国政客之中,只有一位是最终当选为总统的,但没有一个法国总理能够直接从马提翁府搬进爱丽舍宫(Palais de l'Élysée,法国总统府所在地)。这将将4%的成功率对于任何一个雄心勃勃、首先关注“职场前景”的“新科”法国总理而言,恐怕绝不会是激动人心的。更不用说,这位最终得圆总统梦的人物还是这25位之中唯一一位两度出任过总理的呢——这简直是把“升职”的门槛越抬越高!而那位迄今为止唯一成功的实力派政治家,当年出道时也曾是少壮得志,他就是曾在1995年到2007年间担任法国总统的雅克·希拉克(Jacques Chirac)。

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的布局图

19321129日出生的希拉克也曾是法国政坛上闪亮登场、迅速崛起的新秀。当年,在人称“戴高乐主义者”的保守派阵营中,他早就被党外对手、党内竞争者和传媒视为明日之星。在法国保守派的灵魂人物戴高乐将军辞职、去世后才及五年,继任的乔治·蓬皮杜(Georges Pompidou)总统病重不治。在1974年大选中,希拉克审时度势地大力支持了自由派的瓦莱里·吉斯卡尔·德斯坦(Valéry Giscard d'Estaing),德斯坦当选后投桃报李地任命希拉克为总理。1974527日上任的希拉克还不满42周岁,在当时创下了法国在这一公职上的最年轻纪录。

七十年代中期,时任法国总统的德斯坦(左)与总理希拉克(右)

只是,希拉克第一任总理的任期只持续了两年多一点,他就不得不黯然挂冠而去。究其原因,无非是法国的总理相对于总统,在宪政地位上完全处于从属和依附的态势,这恰恰是第五共和国的始作俑者刻意为之。所谓“第五共和国”是相应先行的“第一”到“第四”共和国,是指法国大革命之后开启的时断时续的共和国政体:第一共和国,从1792年处决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到1804年拿破仑称帝;第二共和国,1848年“七月王朝”倒台到1852年拿破仑三世称帝:第三共和国,从1870年“临时政府”到1940年二战中投降;第四共和国,从二战后的1946年直到1958年戴高乐主导的改宪。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迄今为止的8位总统

戴高乐于1958年被众望所归地召唤出山收拾乱局之后,在他主导下,将议会制的法国改造成了半总统制、半议会制的“第五共和国”(见前文:《戴高乐将军高在哪里》。从此,法国总统不再是虚位元首,而是在内政、外交的重大事务上有着实质性权威,总统居重驭轻的大位自然而然地超拔于政客群体之上。不同于以往几度共和国的议会制,第五共和国的总理不再是最高政治权力的执掌者,甚至没有明确的任期。反而是法国总统依据宪法,在任命总理时有着充分的裁量权,并有足够多或明或暗的空间来直接干预总理的施政。所以,当法国的总理与总统在相处中如果出现磕磕碰碰的话,甚至哪怕只是引发某种猜忌的话,马提翁府(法国总理府)从来不是爱丽舍宫(法国总统府)的对手。

从三位法国总统的正式肖像一窥60多年来的风格演变

也正是基于此背景,希拉克在19768辞去总理一职时,他考虑的是以退为进。然而人间世事难料、政坛风云诡谲,这一等就是差不多十年,等他再度拜相已经是19863月了。而伴随着希拉克归来的,将是法国政治史上的又一次破天荒。

第五共和国的半总统制、半议会制也同样意味着,总统并不能无视国民议会(法语:National Assembly)席位中的党派多数。而且直到在希拉克当政时修改宪法相关规定之前,法国总统的任期长达七年,其与每一届国民议会的议事期并不同步。第五共和国宪法的设计者们并没有顾及到,如果在一位总统的任期内,与之敌对的党派在议会选举中赢得了多数,会有什么样的政治后果?

从巴黎市中心的协和广场过了塞纳河就是国民议会所在地波旁宫(Palais Bourbon

希拉克42当上法国总理的年龄记录,在阿塔尔之前就已经有人刷新了。那是密特朗总统在19847月任命的总理洛朗·法比尤斯(Laurent Fabius),时年才37岁。作为密特朗总统的亲信和着力栽培的“好学生”,政治行情却高开低走。虽然几度参选,却始终未成正果。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姓氏法比尤斯(Fabius)最早可以上溯到古罗马的一支显贵世系,旧译为“费边”。其中最有名者当属昆图斯·费边·马克西姆斯(Quintus Fabius Maximus),外号“拖延者”(Cunctator),他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采用看似消极的避战、消耗策略,把一代战神汉尼拔(Hannibal)活生生拖垮。以至于上世纪中期,推崇社会渐进改良的思潮把“费边”的大名奉为旗号,在“费边社(Fabian Society)”大旗下集合了萧伯纳、艾德礼(在1945年的大选中击败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这样的人物。

法国社会党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核心人物:密特朗总统(左)和先后担任过总理的若斯潘(中)、法比尤斯(右)

而被打破年龄纪录后不到两年,希拉克就达成了阶段性的“报复”——“前度刘郎今又来”。希拉克担任主席的右翼“保卫共和联盟(法语Rassemblement pour la RépubliqueRPR”在1986年初的议会选举中大获全胜,来自左翼社会党(法語:Parti socialiste,缩写为PS)的密特朗总统万般无奈地授权希拉克组阁,形成了第一次“左右共治”的局面——若不是慈禧太后在辛酉政变后改了原拟的“祺祥”年号,未尝不可以译成“同治”的。最妙的是,“左右共治”又是因意而转译,其实法语中词是“cohabitation”,原意就是“同居”,原来如此!不得不说,有时候,围绕着形象的“偏见”还真是基于经验之谈的。

“左右共治”时期法国总统密特朗(右)和总理希拉克(左)

这段各怀“鬼胎”、相与周旋的“左右共治”加斗智并没有让希拉克从中受益,在两年后(1988)的总统大选中,他在第二轮的对决中没有能够阻止密特朗的连任。而且随着社会党的重新壮大,希拉克不得不在19885月结束他二度担任总理的经历。五年以后重新风水轮流转,在密特朗总统的第二届任期的后半段再一次出现了“左右共治”的局面。吸取了教训的希拉克这回推出了同党的爱德华·巴拉迪尔(Édouard Balladur)做总理,而自己则甘居幕后运作。虽然希拉克在1995年最终赢得了总统大选,然而这回构成最大阻碍的居然是本以为“老实巴交”的巴拉迪尔。原来正是权力的诱惑,巴拉迪尔在总理的位置上“吃着、吃着”,不由得胃口更大起来……

第二次“左右共治”时期法国总统密特朗(右)和总理巴拉迪尔(中)和希拉克(左)

待到希拉克了却心愿地成为了爱丽舍宫的主人,却还是与“左右共治”有着不解之缘。他是第五共和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既在总理职位上、又在总统任内经历过“左右共治”的政治家。希拉克在其第一任期中,差不多整整五年时间,他不得不面对着来自社会党的利昂内尔·若斯潘(Lionel Jospin)总理。只不过在2002年,也就是任期改为年后的第一次总统大选中,若斯潘在第一轮的选举中就意外出局。

法国总统大选的规则是,在第一轮投票中得票超过50%者自动当选。如果无人过半,则由得票最多的前两位候选人,在两个星期后的第二轮投票中对决。不像当下台湾省的选举模式,仅仅一轮,得票最多者也能当选,哪怕才30%出头——完全是“你等会”/李登辉之流为帮扶(不)民主(不)进步之党候选人的程序伎俩。

第五共和国历史上的三次“左右共治”

竞选中最无助益的就是奥林匹克精神,从来是看最终结果,而不是重在参与。从希拉克42岁第一次出任总理,到他在63岁时才如愿当选总统,其间还两度在台前、一次在幕后主演“左右共治”,前后的历程漫漫而艰辛。由此观之,今年34岁、人称“小马克龙”的阿塔尔总理是否能在2027年真的顺利接替马克龙,一切都还在未定之天。至少,从大数据统计中所传达出的信息未必乐观。

中国和法国都是以美食出名的国家,在结合美食提炼治国心得方面也是“心有戚戚焉”。老子的名言是:“治大国如烹小鲜。”后人注解:“煎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是呀,忌折腾!第五共和国首任总统戴高乐总统则是半开玩笑、半是无奈地说过:“你怎么能治理一个有258种奶酪的国家呀?!(法语:Comment voulez vous gouverner un pays où il existe 258 variétés de fromage?!)”如今几十年后,法国奶酪的种类只会更多,绝不会少——麻烦和困难也一样。后来的统治者和立志或迫切想成为统治者的一干人,尤应引为深思。

法国最出名的几种奶酪

毕竟是德、法两国间几百年来的相爱想杀、哀怨情仇,德国作家库尔特·图霍尔斯基(Kurt Tucholsky对于两国人有个无比灵妙的总结:“要理解德国人,才能爱上他;要爱上法国人,才能理解他。Den Deutschen muss man verstehenum ihn zu lieben. Den Franzosen muss man liebenum ihn zu verstehen.


不立德不立功
身在德国,论古今英雄;心怀天下,看东西纵横。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