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岗战斗新四军参战英雄寻踪

文摘   2025-01-02 22:02   江苏  


韦岗战斗是新四军挺进江南敌后的首战。1938年6月17日,新四军先遣支队在镇江西南15公里处的韦岗设伏,袭击日军运输车队,毙伤日军土井少佐以下20余人,击毁汽车4辆,缴获一批军用品。韦岗战斗的胜利,鼓舞了苏南军民的抗日斗志,扩大了新四军的影响。因此韦岗战斗虽然规模不大,但在抗战史上却有着重要地位。据最新考证,有22名韦岗战斗新四军参战人员的身份得到确认。

将星闪耀:粟裕大将领衔的4名将军

韦岗战斗新四军参战人员中,有4人成为将军,他们分别是大将粟裕、上将钟期光和少将张铚秀、童炎生。

1938年6月15日夜,新四军先遣支队司令员粟裕率部在句容下蜀展开铁道破袭。次日凌晨任务完成后,粟裕决心一鼓作气,打好挺进江南的第一个胜仗。他把目光投向了韦岗。这里岗峦起伏,树木茂密,山脚下就是日军车辆往来频繁的镇句公路,是打伏击的好战场。先遣支队政治部主任钟期光十分赞同粟裕的决定,协助粟裕对战斗进行筹划、组织和动员,选调精干人员组成伏击部队。

在先遣支队向句容下蜀出动前,陈毅见他们兵力单薄,从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第三营抽调人员临时组成一个连,配合先遣支队行动,归粟裕直接指挥。这个临时连连长由第三营第八连连长童炎生担任。根据粟裕的指示,童炎生从连里抽出了4个战斗班,由他亲自带领参加韦岗伏击。

6月17日凌晨2时,参战部队冒雨向韦岗开进,先遣支队侦察参谋张铚秀也在这支行军队伍中。张铚秀是一名参加过长征的红军干部,全面抗战开始后从延安调往新四军,任新四军第一支队侦察参谋,深受陈毅倚重。先遣支队组建时,他被陈毅点名派到了粟裕手下,粟裕感动地说:“陈毅同志把强兵能将都调来给我了。”

韦岗战斗胜利结束当晚,粟裕给新四军军部写了一份报告——《下蜀街铁道之破坏及卫(韦)岗之处女战》。报告中,粟裕汇报了奉命破坏京沪铁路和韦岗战斗的经过,强调了韦岗战斗的重大意义,总结分析了我军、日军在战斗中表现出的优点和弱点,为后来的对日作战提供了宝贵经验。粟裕并欣然赋诗《韦岗初胜》:“新编第四军,先遣出江南。韦岗斩土井,处女奏凯还。”

1984年初,童炎生受粟裕生前嘱咐和镇江市委的委托,重返韦岗,带病登上当年伏击日军车队的山头,现场选定了“韦岗战斗胜利纪念碑”的碑址。同年冬,病重的童炎生在从镇江到南京治疗的途中,路经韦岗,当他透过车窗看到远处山冈上已巍然耸立着一座即将落成的纪念碑时,百感交集,为完成了粟司令员的遗愿深感欣慰。

英才济济:13名大校和上校

韦岗战斗新四军参战人员中,有13人成为校官,其中大校8人,上校5人。他们是大校王培臣、朱传保、邹志诚、何凤山、宋生发、黄光裕、孔诚、李云诚,上校钟春山、徐文华、程祥元、董南才、张荣华。另外还有1名参战人员范钦洪,因转入地方工作,未参与授衔。

韦岗战斗中,先遣支队测绘参谋王培臣、见习参谋董南才、机要员何凤山都跟随在粟裕身边。王培臣和张铚秀一样,是从陈毅身边调来的得力干部,韦岗战斗成为他终生难忘的记忆,直到晚年还常常向儿女们提起。董南才当年只有16岁,而他年逾九旬时尚能清晰地回忆韦岗战斗,被誉为“见证韦岗战斗的老兵”。何凤山来自新四军军部,到先遣支队前,叶挺军长见何凤山随身没有武器,当即叫警卫员将他自己用的左轮手枪送给何凤山,并指示说:“任何时候,不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不能离开首长身边。”

当粟裕定下在韦岗伏击的决心后,为了确保首战必胜,决定专门派人再去韦岗一带侦察敌情。侦察员邹志诚自告奋勇站了出来。他利用身材矮小的特点,化装成一名放学回家的中学生,来到敌人汽车必经的路段,把所有情况摸得一清二楚。回来后,他向粟裕作了详细汇报,并提出了具体的作战建议,受到粟裕的表扬。

程祥元是与童炎生搭档的第二团第三营临时连的政治指导员。韦岗战斗前夜,程祥元、童炎生带领连队参战人员投入紧张的战前准备中,忙得不可开交。程祥元看着生龙活虎般的战士,对童炎生说:“下得山来,大家都有股饿虎扑羊的劲儿!”童炎生笑着答道:“你自己不也是这股劲吗?”

先遣支队第二连连长钟春山和政治指导员范钦洪也是一对军政搭档,带领部队参加了韦岗战斗。钟春山在伏击日军土井少佐乘坐的小汽车时,根据粟裕的旗语指挥,举起手中的驳壳枪打响了第一枪。范钦洪后来多次负伤,体质较弱,转入地方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福建省民政厅副厅长。

战士徐文华是从茅山地区入伍的新兵,参军还不到两个月。韦岗战斗中,他和其他几名新兵由两位干部带领,协助管理担架。初次参加战斗,徐文华等人不免有些紧张,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当过陈毅警卫员的连政治指导员宋生发见状,把他们紧紧拉到一起,低声鼓励说:“不要紧!我初次参加战斗时也是这样,浑身跟筛糠一样,几次仗打下来就好了。”

战士张荣华是韦岗战斗中唯一留下姓名的伤员。战斗结束后,张荣华等3名伤员,被辗转送到江宁附近的一个小山村隐蔽养伤。

新四军第四团第二营朱传保、第二团第三营第八连副连长黄光裕、第二团第一营第二连李云诚、第一团侦察连孔诚也都参加了韦岗战斗。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解放军报》以“抗日老英雄”为题刊登了孔诚的简要事迹,其中“在韦岗伏击战中,带领全班战士……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语句格外显眼。

青史英烈:4人没有见到新中国成立

韦岗战斗新四军参战人员中,有4名成为革命烈士,其中温国德、钟辉春2人在韦岗战斗中牺牲,王丰庆、林少克分别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

原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孙克骥是一名新四军老战士,1938年至1939年间,他在繁忙的战斗间隙写下10余篇短文,发表在《抗敌报》上,其中一篇即为纪念在韦岗战斗中牺牲的战友温国德。据孙克骥回忆,温国德是“红军老战士,曾在闽北参加三年游击战争。1938年2月随闽北红军游击队编入新四军,任第三支队第五团参谋。同年4月,率第三支队侦察连参加先遣支队,任连长”。

韦岗战斗中,温国德与日军少佐土井展开了英勇的搏斗。陈毅在《纪念我们的死者》中写道:“在先遣队第一次有名的战斗中,解决敌酋土井少佐,也是从马路纠缠,滚到水田内,夺过敌人手中的军刀,才将敌酋刺死,水田为赤。这是三支队的温参谋开辟了这个光荣的先例”。张铚秀、王培臣也目睹了这惊险的一幕,他们看到“两个人在水田里翻打着,后来掉进几米深的沟里”。

温国德最后的牺牲地点是在句容白兔。韦岗战斗结束当晚,新四军参战部队撤至白兔宿营。在战斗中负伤的温国德被抬到宿营地后,因伤势过重,长眠于此。

先遣支队第二连第一排第一班班长钟辉春也是韦岗战斗的牺牲者之一。当新四军伏击部队冲上公路时,日军大尉梅泽武四郎躲到被击毁的汽车下顽抗,愤怒的战士们群起向他射击,钟辉春就在此时被子弹打断了腿骨。战斗结束后,钟辉春被战友们抬上担架转移,但因流血不止,牺牲在了途中。

韦岗战斗胜利的消息传到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部驻地镇江宝堰,支队敌工科科长、著名作家丘东平为错过了这场战斗而懊恼不止——他原是先遣支队的一员,不久前刚被调到第一支队。此时,他恰巧碰见了刚刚参加韦岗战斗归来的支队民运科科长王丰庆,立即抓住王丰庆进行了采访,很快写出了以韦岗战斗为背景的报告文学《截击》。王丰庆也被丘东平写进了文章里,因战争年代保密需要,丘东平隐去了他的名字,称之为“民运科长王××同志”。

韦岗战斗后,王丰庆在镇江、句容、丹阳等地区参加建党、建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工作以及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40年11月10日,时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独立一团团长的王丰庆,在武进吊桥村为掩护苏皖区党委书记邓振询突围,率部死战,壮烈牺牲。2015年8月,王丰庆荣列全国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

时任新四军第四团第一营第三连连长的林少克也亲历了韦岗战斗。解放战争时期,林少克已成长为著名的“老虎团”——华中野战军第一师第三旅第七团团长。1946年9月6日,他率部参加苏中战役海安战斗,在靠前指挥时,被敌人的炮弹击中,壮烈牺牲。

英雄无名:大多数参战人员没有留下姓名

新四军参加韦岗战斗的部队,计有6个战斗班、1个机枪班和1个短枪班,人数在七八十名。以上所列22人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没有留下姓名的参战人员,绝大多数应该是牺牲在了争取民族独立自由和人民解放的战场上,随着岁月的流逝,已难以考证。

英雄无名,丰碑永存。韦岗战斗新四军参战勇士们的英名和勋功,早已融进了共和国鲜红的旗帜里,回响于神州大地壮美的山河间,镶刻在巍峨高耸的韦岗战斗纪念碑上,永远为人民所怀念。

本文刊于2025年1月3日《镇江日报.镇江周刊》“西津渡”版


喜欢今天的内容,请点亮在看,转发到朋友圈分享给更多人


本公众号是《镇江日报》副刊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在微信公众号平台,我们将精选新鲜出炉的佳作推送。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往期精彩回顾





镇江品读
打造最具影响力的镇江文化传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