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寒潮来袭,看着周围的人们都穿起了各种厚实保暖的鞋子,就不由得想起四五十年前童年的冬天,在我老家镇江句容城乡有不少人穿着“芦花靴”的情景。
所谓“芦花靴”,就是用芦苇的花絮和稻草绳一起编织而成的一种大头鞋,当地也有人称之为“毛靴子”或者“毛窝儿”。印象中过去的冬天比现在更冷,家宅旁边的小沟小塘里都结着厚厚的冰层,人们在上面行走根本不会破裂。而那时候一般居民家庭中的棉布与棉絮都很有限,根本不够用来做棉鞋,加上有的家庭没有钱或舍不得花钱去买各种材质的棉鞋,于是人们自然想到用“芦花靴”来暖脚与御寒。
制作“芦花靴”并不难,当时乡间不少心灵手巧的人都会制作,先把芦花剪下来,晒干后再把芦花絮从花穗上撕扯下来,并把芦花絮搓成大拇指般粗的绳条。接下来用稻草绳编织成一双双厚实的草鞋底,然后用细麻绳将芦花絮绳连接在草鞋底上,并一圈一圈地往上缝制成靴帮,最后在靴帮的上沿用稻草编成一圈结实而紧密的靴帮边,这样一双“芦花靴”就制作成了。
“芦花靴”虽是粗陋之物,但也有大小宽瘦多种“型号”,以便适合大人小孩以及各种脚型的人穿着。当时也有一些农村老人在寒冬前专门赶制一些“芦花靴”当商品,然后拿到集市上出售。记得那时候一到冬天,在我老家小镇的集市上以及街头路口,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老农肩头背着用绳子连成一长串的各式“芦花靴”叫卖,其价格却十分便宜,一般只是几毛钱一双。即使在那“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里,老百姓买卖别的东西都有人来管,唯独卖“芦花靴”却无人干涉。大概那些“执法”者也知道,没了“芦花靴”,很多人的双脚就无法抵御冬天的严寒。
其实“芦花靴”制作或买回后还不能马上穿,先要在其粗硬毛糙的靴口沿上缝包一层厚厚的棉布,这样靴口沿就变得柔软了,人穿在脚上也不会被刺疼。讲究一点的人还在靴底里垫上厚厚一层布絮鞋垫,这样脚穿进去就更舒服。人们穿上“芦花靴”,远远看去,毛茸茸的,像踩在两只长毛兔上。穿着它哪怕是滴水成冰的天气,双脚也很暖和,感觉不到一丝寒意。它既保暖又透气,很受人们的欢迎。即使有脚汗的人,穿上后也很少感觉到靴内有湿气。
那时冬天,在乡间穿“芦花靴”的人特别多,连一些刚学会走路的幼儿,脚上也套着一双嵌有花花绿绿布条的小“芦花靴”,看上去特别有趣也格外可爱。记得我上初中时,由于在上学路上行走不便穿“芦花靴”,家人为了让我在上课时双脚不受冻,就专门买了一双“芦花靴”让我带到学校,平时放在课桌抽屉里,到上课时就换上这双“芦花靴”。当时一些“坐办公室的公家人”冬天也会在自己办公室里放上一双“芦花靴”,坐着办公时穿。
“芦花靴”虽然是抵御严寒的好物品,但也有一些弊端,比如,只限于人们在休闲或静坐时穿着,因为其毕竟难登“大雅之堂”;又如,穿上“芦花靴”就走不快路,而且这鞋很容易坏,尤其不能浸水,浸了水即使晒干后其保暖性能就大大下降。当时也有一些精明的农户,为了防止草绳靴底被水浸或靴子不耐磨,还想出了令人叫绝的办法,把鞋底放在溶化的柏油中浸蘸一下,从而能有效提高其防水与抗磨损性能。冬天一过,人们便把它晒干并包裹好,存放在家中的干燥处,以备来年冬天再穿。
后来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各种材质的鞋子增多,加上各地芦苇不断减少,制作“芦花靴”的人越来越少,所以“芦花靴”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如今即使在农村,也难得看到“芦花靴”了,不过它带给我的温暖,却一直留在我心里。
本文刊于2025年1月3日《镇江日报.镇江周刊》“西津渡”版
喜欢今天的内容,请点亮【在看】,转发到朋友圈【分享】给更多人
本公众号是《镇江日报》副刊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在微信公众号平台,我们将精选新鲜出炉的佳作推送。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