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先识览•察微篇》记载了子贡赎人、子路受牛的故事:“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初读此文,看到孔子对子贡的批评和对子路的赞赏,有点不理解。子贡在国外(诸侯国)赎了一个鲁国人,尽管法定赎金由国家支付,可他回来后拒绝领取,孔子不但不赞扬,反而批评他做错了,说从今以后,鲁国人将不会从别国赎回奴隶了。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给他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不但不批评他,反而十分赞赏,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
掩卷深思孔子的话,觉得孔子真是“见之以细,观化远也。”孔圣人通过两个学生的行为说清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公德与私德的问题。
子贡赎人不领国家的赎金,从私德上说,可谓高风亮节。孔子可不这么看。他看到了子贡的个人行为对整个社会造成的影响:“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因为子贡的私德冲击了整个社会赎人的公德。鲁国赎奴金出于府,就是希望整个社会关爱鲁人,集聚春秋时期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子贡是卫国富家子弟,本身是儒商传奇的代表人物,赎个人出点钱,举手之劳。而鲁国没有多少人像子贡这样富有。普通百姓赎人,掏不起赎金,到国家领赎金,社会又会用子贡的行为对比,导致众多想赎人的百姓,有心无力。由此,子贡赎得一人,众多的奴隶却因赎金问题无人敢赎了。涉及整个大众的利益是公益,做公益的事,是公德。而子贡的私德影响了公德。明代思想家袁了凡在其《积善之方》中分析此事后说:“乃知人之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现行虽善,其流足以害人,则似善而实非也;现行虽不善,而其流足以济人,则非善而实是也。”子贡此举“似善”而因“其流足以害人”“实非也”。
其实,私德与公德不是对立的,私德是公德的社会基础。孔子批评子贡,不是否定他的私德,而是希望他的赎人善举能被社会推崇,他的私德能推动“鲁国之法”的普及。子路受牛反而受到孔子的赞赏,就是因为子路的私德与公德相融互促。为什么孔子会说“鲁人必拯溺者矣”?就是因为子路的行为会引导整个社会的仿效。公德是需要一个个个人的私德积累养成的。子路受人之牛,在春秋时期有利于形成社会公德。我们大都认为子路拯溺者而不受人之牛更好,这是因为长期以来我们会自觉不自觉地拔高道德的标准,似乎利人就不该利己。梁启超在三十年代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曾专门撰文分析阐述这个问题:近世哲学家谓人类皆有两种爱己心:一本来之爱己心,二变相之爱己心。变相之爱己心者,即爱他心是也。凡人不能以一身而独立于世界也,于是乎有群;其处于一群之中,而与俦侣共营生存也,势不能独享利益,而不顾俦侣之有害与否,苟或尔尔,则己之利未见而害先睹也。故善能利己者,必先利其群,而后己之利亦从而进焉”(《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利人也利己,社会上公德与私德会更加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普通民众才不会闻德不企而离德而去,道德才不会出现尴尬的状况。
本文刊于2025年1月3日《镇江日报.镇江周刊》“西津渡”版
喜欢今天的内容,请点亮【在看】,转发到朋友圈【分享】给更多人
本公众号是《镇江日报》副刊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在微信公众号平台,我们将精选新鲜出炉的佳作推送。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