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国际形势异常严峻,我国同时面对苏联、美国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1964年,毛主席作出三线建设的决策,以应对随时可能爆发的战争。当时大批东北的战略工厂整体搬迁或分迁到三线地区,在三线地区建立起稳固的战略大后方。
1969年8月,国家决定在鄂西山区建立一个海防导弹的研发和生产基地,代号066,地点位于宜昌市远安县。
066基地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有多个厂组成,包括国营红阳厂、红林、红峰、江北、险峰、万里、万峰、万山、江河厂和设计所组成,各个厂区分布在沮河周边几十公里的范围内,每个厂都有对应的包建、援建单位,例如总装红阳厂就是由沈阳139厂负责包建的。
066基地各厂几乎同一时间开工建设,几乎一夜之间,远安县汇集了几万人,来自五湖四海的各路精英齐聚这个原本宁静的小山区,他们怀揣着报国的信念,毅然决然的告别家乡,离开亲人和朋友,来到这里进行艰苦创业,为的就是国家早日研究出大国重器。
建设期间,各个工地都非常艰苦,一部分职工住在附近村民家中,大部分职工住在工地附近的芦席棚中,一个工棚住20几个人,每天太阳还没出来,职工们就简单的吃完早餐来到工地。
1974年,066基地已经初具雏形,总装厂、发动机厂、雷达厂、指挥仪厂主体部分基本建成。然而就在这一年,由于国家战略调整,066基地建设被要求缓建,各个施工队伍就地解散,包建、援建的单位也陆续返回原厂。
1974年9月,066基地下属的红阳、红峰、险峰厂没有因为缓建而放弃,他们做到了缓而不散,所有包建厂职工都留了下来,决定在尚未完工的厂房里继续工作,决定为国家研制一款最需要的地对地导弹,因为当时只有美国、苏联等少数几个国家拥有,很多人都质疑066基地,认为“山沟里飞不出金凤凰”。
066基地的职工在没有更多的参考资料、科研基础的境况下,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接连的失败也没有动摇066基地人的决心,他们艰苦攻关,全身心的投身于导弹的研发,在一次次失败中也找到和解决了一个个难题,终于在1992年设计定型,1999年首次公布于世。066基地人用自己坚韧的努力,硬是在山沟里让“金凤凰”腾飞。
八十年代开始,066基地的一些工厂响应三线军工企业军转民的号召,开始生产民用产品,其中国营万山厂开始生产“万山牌”旅行汽车,国营江北厂开始生产“江北牌”客货两用汽车。90年代,066基地走出大山,实现了异地整体搬迁,除了继续保持国防生产外,民品公司与法国雷诺合作生产各类乘用车,这一决策还是非常成功的。
066基地那些厂房如今大部分荒废在沮河两岸,为了加强宣传国防教育和三线军工文化推广,基地机关办公大楼如今被改造成066基地历史博物馆,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气壮山河的军工历史,三线并没有远去,因为三线的精神是不朽的,老一代三线人的坚守和奉献是值得歌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