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毛主席根据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发出了“三线建设要抓紧”、“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号召,三线建设于1964年下半年正式开始。1964年12月,北京市三线建设领导小组成立,北京的小三线建设主要集中在昌平、房山、门头沟、河北赤城、蔚县、山西管岑山区等地。
赤城县位于河北西北部山区,与北京市延庆县接壤,地处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大马群山与燕山余脉交错相衔,盘亘全境,境内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就有10座,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成为三线建设理想之地,北京市的后方小三线在赤城布局有第一农具厂和第二农具厂,分别生产56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和步枪子弹。
1964年12月,北京市机械局决定将北京市第三机床厂的部分设备和职工迁到河北山区,包建北京第一农具厂,生产56式半自动步枪,设计年产15000支步枪。经过多地勘测,最终选址在赤城县后城公社(今后城镇)的嵯头山脚下,军工代号960。厂区的整体规划由北京建筑设计院、北京设计院负责,基础施工由北京二建负责。
1965年3月,北京第一农具厂破土动工,厂区占地面积109亩,表面看这是一家生产农具的工厂,实际却是一家生产56半的军工单位,之所以取名农具厂,主要为了保密和迷惑敌人。
由于当时国际形势极其复杂,北京第一农具厂为了提高工程进度,本着边设计、边建设,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由于地处大山深处,运输不便,加上当时物质比较匮乏,职工们吃着窝头、喝着山泉水,发扬不怕苦、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优良作风,日夜奋战在建设一线,用了短短半年时间就完成了两个核心车间及配套厂房的建设,具备生产能力。
1965年10月,北京第三机床厂的200多名技术骨干、干部分批来到赤城,另外来自重庆建设机床厂(296厂)的技术团队也陆续赶到。
最初第一农具厂没有职工宿舍,很多职工住在附近村民的家中,或者住在牛棚、马圈中,后来才盖起了男女职工单身宿舍。1965年12月,第一批17枝样枪试制成功,1966年通过相关部门验收,随后进行批量生产。
56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具有重量轻、射击精度高、可靠性强的特点,我国军队以及民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曾大量列装,该枪成为我军第一款制式步枪。
北京第一农具厂的职工大多是北京人,厂区距离北京城区130多公里,由于当时交通不便,回家单程也需要四五个小时,即使交通便利的今天,驾车也需要两个多小时。每逢回家的时候,首汽会派过来很多辆进口斯柯达客车送职工回城,回家成为职工们最快乐的时光。
长期的大山生活也有厌倦的时候,职工们每天听着广播上下班,三点一线的工作还是很枯燥的。为了改善职工的业余生活,厂工会每周都会播放电影,另外经常与山的另一侧北京第二农具厂进行联谊。
虽然地处深山,北京第一农具厂的生活区建设还是很完善的,设有职工宿舍、食堂、大礼堂、幼儿园等。北湾还设有一厂、二厂共用的医院,职工们称为北湾医院,很多医生来自宣武医院,因此医术高超,很多赤城县城的人都慕名前来看病。
北京第一农具厂订单非常多,任务紧张的时候,三班生产,后来从当地招收60多名青年职工。厂区规模不断壮大,增建了机加车间、工具车间、热处理车间、总装车间等,产量也逐年增多,从1975年开始,每年可以完成3万支步枪的产量。
1980年,三线建设结束,大多三线军工企业开启了军转民的道路。北京第一农具厂依托多年的军工生产优势,以德国维赫劳斯气枪为基础,成功研制出“狮牌”气枪,当时推出两款产品,一款为4.5毫米P45-3气枪,另外一款为5.5毫米高压气枪。
当时我国还没有实行禁枪。“狮牌”气枪一经推出,迅速得到市场的好评。还曾出口到中东多个国家,仅1981年就出口5万把,给我国创造大量外汇。
1985年4月,北京第一农具厂的气枪生产线停产,与北京粉末冶金一厂合并,重新组建为粉末冶金厂,原来的车间均被改造成冶金车间,1988年10月,最后一批960职工离开赤城,回到原单位或者分流,其中有40多名河北籍职工被安置分流到北京市自来水厂。自此960在历史的舞台上画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