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南川:国营红山铸造厂(5007)

文摘   历史   2025-01-02 07:05   内蒙古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各种势力暗潮涌动,我国同时面对苏联、美国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种种迹象表明,大战不可避免,危急时刻,1964年,毛主席作出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重庆是三线建设的重点区域,它成为三线时期全国最大的中心城市,1964年-1980年,通过新建、改扩建的兵工企业就有100多个。

1965年,五机部根据战略布局,决定在重庆建立一座火炮配套生产厂,生产火炮零部件毛坯件。1965年夏,五机部勘测公司等单位进行勘测采点,经过对多地的评估,最终将厂定在四川省涪陵地区南川西南方向的南平公社向家沟(今重庆市南川区南平镇红山村向家沟),取厂名为国营红山铸造厂,军工代号5007,通讯地址为6846信箱。

国营红山铸造厂的厂区建在今红山村以北的一条狭长的长沟中,这条山沟名为向家沟,大体呈南北走向,沟的西侧是龙岩顶,东侧是牛角尖,两侧的大山形成天然的屏障,符合“靠山、隐蔽、分散”的三线建设要求。厂区距离南川县城25公里,距离南坪约9公里。

1966年11月16日,国营红山铸造厂破土动工,当日下午2点整,举行盛大的开工仪式。五机部及各级政府负责人,以及红山厂首任书记王洪昌、副书记车喜庆、指挥长孙德胜代表红山参加。另外还有来自南川、酉阳的援建民工参加,大约有1600人参加庆典活动。

国营红山铸造厂建设得到五机部及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三通一平作业中,酉阳动员苍岭、丁市、宜居、毛坝等公社800余人民兵和社员支援红山建设,另外南川从南平、大观征调200多人参与红山建设。各路大军齐聚向家沟。各地的民兵组成民兵连,与基建工程兵205四中队、八中队一道完成了厂区供电线路的建设任务。

建设期间,只有少部分建设者住在红山村,大部分工人则住在工地附近的席棚子里,在所有建设者不懈的努力,熔模精密铸造车间、铝合金铸造车间、铜合金硬模铸造车间、工具车间等核心车间拔地而起,1970年7月1日,国营红山铸造厂建成。

1970年底,完成第一批火炮部件的生产任务,主要提供给双溪147厂等火炮总装厂。国营红山铸造厂从建成投产后,生产任务就非常繁忙,因为当时59式100毫米高射炮是抗美援越战场最主要防空武器,需求量很大,当时为了完成生产任务,工厂每天三班倒,这样的全负荷生产一直持续到到1973年。

红山铸造厂的生活配套设施非常完善建有办公楼、职工宿舍、招待所、职工俱乐部、幼儿园、子弟学校等。职工们的待遇也是非常好,职工子弟当时的衣着打扮也是时髦,他们穿着背带裤、白衬衫,背的书包也好看,是周围孩子羡慕的对象。

1979年7月5日,国营红山铸造厂厂区所在地区发生特大洪水,使红山厂受到一定的损失。1980年,三线建设结束,红山铸造厂凭借多年的军工生产经验,开始生产摩托车压铸件。由于厂区偏远,交通不便,加上经常发生自然灾害,1997年,整体搬迁,2002年与其他几个三线迁出厂合并重组。

红山铸造厂在南平期间,改变了这个偏远的小镇,红山铸造厂辉煌时有数千名职工和家属,因为职工很多来自大城市,他们也把当时最先进的文化带了过来,同时也带动了周边的经济。

如今,红山铸造厂老厂区的子弟学校和幼儿园,被改造为景区游客接待中心,其他的厂房、宿舍、招待中心等都留存了下来,它们静静的矗立于绿水青山间,一栋栋青砖灰瓦的厂房车间,非常富有年代感。墙上依稀可见的大字标语,仿佛把我们带回了那个激情燃烧、热情似火的年代。

破败沧桑的厂房尽管蒙尘于岁月,但它却从来没有被遗忘,2016年老厂区的部分建筑成为重庆市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录。三线有过辉煌和沉浮,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扎根在每个三线人心中,三线精神和三线军工人在共和国的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历史搬运工
“三线建设”不朽的传奇;中国百年工业发展历程,是几代人的奋斗史。【作者:高明野 历史搬运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