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线:青海光明化工厂

文摘   2025-01-07 07:05   内蒙古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周边形势非常复杂,为了应对美、苏对我们的军事威胁,1964年,毛主席作出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三线建设时期,我国在大后方共建成2000多个工厂,30多个新兴工业城市平地而起。三线建设改变了我国的工业布局,加快了西部地区的工业发展。

青海省是最重要的三线建设省份,大通县是青海三线建设的桥头堡,当时在大通县布局有黎明化工厂(704)、光明化工厂(705)、青海重型机床厂(706)、化工联合医院(707)。

1964年底,国家决定将吉林化学工业公司717的全套人马和设备整体搬迁到青海,组建一座大型重水工厂。由于生产的特殊属性,对厂址要求极为严格,兰化公司设计研究院勘察队经过几个月的勘测采点,最终将厂址定在西宁市大通县桥头镇下吉洼村。取厂名青海光明化工厂,代号705,通讯地址:西宁市南郊705信箱。

1965年,青海光明化工厂破土动工。青海光明化工厂占地500余亩,厂区被白旗山、牦牛山、老爷山所环绕,符合“靠山、隐蔽、分散”的三线建设要求。

青海光明化工厂的施工单位是化工六建,建设初期非常艰苦,本着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以厂房、车间优先。建设者们夏天住在席棚子、帐篷,冬天挪到干打垒、地窝棚中。冬天,职工们劳动一天棉袄都被汗水浸透,他们需要用火炉将其烤干,不然第二天早上棉袄会结冰。

重水的生产需要大量的水,所以在厂区打了很多井,建了很多泵站,然后在泵站和厂区之间用管道相连,这些管道直径近1米,当时缺少吊装设备,职工们就用倒链装卸,然后靠人拉肩扛到管道沟中,管道与管道的接口采用铅封。

因战备需要,青海光明化工厂的核心车间有些建在山体里,其中有一个车间建在山洞里,几乎将牦牛山山体挖空。山体里面设有生产区和生活区,战争状态下,青海光明化工厂可以搬到山洞中生产生活。


1968年底,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努力,青海光明化工厂基本完成建设,随即进行生产,当年就试制成功第一批重水。重水作为核工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核电站的核反应堆为了控制核裂变的正常进行,需要用重水作为中子的减速剂,另外电解重水可以得到重氢,重氢是制造氢弹的原料。

大通当地的环境非常适合重水的生产,因此光明厂生产的重水纯度非常高,每天可以生产几十公斤,为我国核工业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七十年代,光明化工厂发展非常迅猛,80年代达到最鼎盛时期,最多时厂里有在册职工2000人,加上家属有近5000人生活在生活区。厂里的配套设施堪称豪华,很多人搬出了“老八栋”,住进了高标准的家属楼、干部楼、单身宿舍,厂里还建有职工食堂、工人俱乐部、子弟学校、灯光球场、澡堂、商店、邮局等,一应俱全。

光明厂家属楼在整个青海省也是数一数二的,当时的生活区分为上坡和下坡两个区域,由于生产的特殊性,家属区距离厂区有几公里,中间有水泥路相连,每天职工们上下班骑自行车,浩浩荡荡的自行车大军非常壮观。

青海光明化工厂连续7年成为青海省经济效益较突出的企业,为了回馈地方,帮助当地修建了桥头电厂、第二中学、老爷山电视塔,大通的几座桥也是光明化工厂出资修建的。

七十年代,大通县非常辉煌,当时拥有八大厂,701、704、705、706、707等厂,来自五湖四海的精英齐聚这里,能够在这些厂工作非常令人羡慕。当时大通百货大楼的商品非常丰富,很多西宁没有的商品这里都有。

1980年,三线建设结束,1983年,光明化工厂成立青海光明啤酒厂,引进日本生产线,生产的雁鸣牌啤酒有过短暂的高光时刻,骑着自行车,拎着暖瓶去啤酒厂打酒是一代人美好的回忆。

1996年因技术革新,光明化工厂的重水生产线停产,失去了支柱产业的同时,青海光明啤酒厂项目也没做起来,2000年宣布破产。

青海光明化工厂曾经是那么辉煌,然而却沉浮于转型,如今的厂区很多建筑已经被拆除,有的厂房被民营小厂利用,还有几十户老职工居住于此,对于他们来讲,这里是他们曾经奋斗过的地方,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在这里艰苦创业,他们把整个青春年华都贡献给了这片土地,这里是他们的一切。

我们不应该忘记老一辈三线军工人,没有他们的贡献和付出就不会有如今的安宁,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学习他们不畏艰难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这是他们留给后人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历史搬运工
“三线建设”不朽的传奇;中国百年工业发展历程,是几代人的奋斗史。【作者:高明野 历史搬运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