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为了应对美国和苏联对我们的军事威胁,毛主席作出了三线建设的伟大决策,在西南、西北、豫西、湘西、鄂西等十三个省市和地区建立起稳固的大后方,也就是“大三线”,另外根据当时复杂的国际局势,加强战时的战略纵深,每个省也将建立自己的小三线,毛主席多次指示:“要准备打仗”,“沿海各省市都要搞点小三线,属于地方军工厂”。上海的后方基地在安徽省南部和浙江省西部的山区。
1965年,上海在皖南、浙西的小三线建设启动,由上海工业、物资、建材、交运、卫生、电力等14个局所属65家单位包建,主要建设区域为宣城、徽州、安庆和浙江的临安县。主要建成12条军品生产线,另外建设一大批民品工厂,包括钢材、水泥、汽车、电器、轻工机械、煤矿机械等13大类,红光材料厂就是上海众多小三线中的一个。
1965年,上海市决定将上海市化学工业局一研究所迁至皖南山区,建立一座化学试剂厂(后转产)。1965年夏,开始选址,经过多地的采点勘测,最终选址于今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西南的云村,取厂名为红光材料厂,军工代号:9391,通讯地址为:徽州104信箱。
1966年5月,经过半年多的准备,红光材料厂破土动工,厂区分为生产区和生活区。土木工程施工方为上海市建工局第三建筑公司,另外徽州地区动员大量民兵参与建设。
云村原本非常荒凉,没有几户人家,随着各路建设大军的聚集,这里变得热闹起来,来自上海、江苏、合肥等地的援建者在这个荒凉的地方搭建起茅草屋、简易的石头房,开始了艰苦的创业。
安徽当时的三线建设项目众多,建筑建材极其紧缺,建设者们发扬勤俭节约的革命传统,就地取材,没有砖就用石头代替,为此早期的很多厂房和职工住房都是用石头砌筑的。建设者们在山上用撬棍采石,再用独轮车运到工地,非常艰辛和危险。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建设大型的工程是相当不易的,用现在人的眼光看,红光人创造了一个个不可能。在所有建设者的努力下,一排排车间拔地而起,随后来自上海的大批援建职工陆续来到云村进行设备安装和生产。
70年代初,随着国际局势的持续紧张,上海后方基地的子弹生产能力不足,1974年8月11日,五机部、上海市国防工办决定红光材料厂由生产化学试剂转产子弹,设计年生产能力为1000万发,后来根据军工需求,还曾生产过40火的压电晶体。
70年代,红光厂的生产订单不断,产品质量可靠,多次受到嘉奖。生活区建有职工家属楼、单身宿舍楼、职工食堂、职工医院、招待所、电影院等附属设施,职工们的待遇和生活条件还是非常优越的。职工们每年都有年假,这些来自上海的职工们从上海回到厂里都会带回很多新鲜货,他们的穿着打扮非常时髦,一度引领当地的时尚潮流。
1980年,三线建设结束,红光厂的大部分职工陆续返回上海分流到各个单位,为了适应新的时代发展,解决厂里职工的吃饭问题,红光厂开启了二次创业,生产自行车链条等民用产品。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充满了挑战和无奈,红光厂最终还是没能在市场的浪潮中发展下去。
红光材料厂在三线军工时期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也曾有过辉煌,为国家的国防建设奉献过自己的力量,老一代军工人艰苦创业的精神是留给后人最宝贵的财富。2018年,当地政府对9391进行修缮和改造,利用原有的厂房和车间打造成文旅园,这对老建筑是一种保护,也是对三线文化的一种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