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三线厂:国营洪源机械厂(343)

文摘   2025-01-09 08:25   内蒙古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国际局势异常严峻,面对苏联、美国对我们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1964年,毛主席作出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以应对随时可能爆发的战争。湖南是全国重要的三线建设区域,其主要建设集中在怀化、邵阳、张家界、常德和益阳等地,共涉及43个县。

涟源位于湖南中部,衡邵盆地北缘,涟水、孙水上游,湘黔铁路中段,境内分布有龙山山脉、雪峰山余脉、雷峰山脉,南、北、西三面环山,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成为理想的三线建设区域,当时在涟源布局的三线工厂有:国营湘中机械厂、国营湘峰机械厂、国营洪源机械厂、湖南省锻造厂、湖南省煤矿机械厂。

1965年初,五机部决定在湖南建立一座高射炮弹厂,经过多地勘测采点,选址于涟源县七星街镇,取厂名为国营洪源机械厂,军工代号343,设计生产能力为250万发/年,主要产品为37毫米高射炮榴弹,由齐齐哈尔建华厂负责援建。

1965年6月,国营洪源机械厂破土动工,根据规划,厂区分为生产区和生活区。本着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厂房车间建设优先。建设者们住的是席棚子大通铺,吃的是粗茶淡饭,在缺少人员和建材、机械设备的情况下,依然满怀热情的工作。1969年10月,在建设者们不懈的努力下,洪源机械厂基本建成,下设10个分厂,分厂之间有水泥道相连。

国营洪源机械厂有两大产品,一个是37毫米高射炮炮弹,另一个是反坦克穿甲弹,厂区不远的一处山坳里设有靶场,每个批次的产品都会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抽检试射。

70年代因国内备战和对外军援,我国的军工市场非常火爆,洪源厂的生产任务非常繁忙,紧急的时候工厂实行三班制,人停机器不停。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洪源机械厂成为定点生产单位,生产的产品源源不断的运到前线。

1977年4月27日,这一天洪源人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火工装配车间三班发生爆燃事故,有14名职工不幸遇难。

七十年代末的洪源机械厂生活福利区已经非常完善,先后建成了职工家属楼、干部楼、母子楼、中干楼、男女单身宿舍、职工食堂、职工俱乐部、电影院、幼儿园、职工医院,还设有商店、邮局、澡堂等。其中干部楼设有独立卫生间。



国营洪源机械厂有很多东北职工,东北人的受教育程度比较高,因此职工素质也是一流,衣着打扮很时髦,洪源机械厂本地职工家的孩子因为天天和东北小孩接触,说一口夹杂东北口音的湖南话。厂区附近有条小河,这里是孩子们童年的天堂,暑假时孩子们喜欢在这里游泳、摸鱼。

1980年,国际形势好转,三线建设结束。国营洪源机械厂保留一个战备车间继续生产军品。在完成军工任务的同时,洪源利用自身优势引进自行车生产线,红极一时的“奔月”牌自行车就是洪源机械厂出品。

奔月自行车的车把、车架、前叉等所有的13种管材都是选用低碳薄壁无缝钢管,经过冷拉变形强化,具有结构紧凑、轻便、安全可靠的特点,奔月在湖南市场占有率很高。

90年代初,在岳阳建立分厂,主要生产摩托车配件,但后来因为经营问题而倒闭。进入新世纪,受市场经济影响,洪源机械厂的经营每况愈下,2005年洪源机械厂政策性破产后改制更名。

洪源机械厂的生活区还生活着很多老职工,生产区的大部分厂房都在,厂房被改造成民营小厂。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颇具历史气息的建筑略显破败和沧桑,三线建设的号角虽已成为历史,但留下宝贵的三线精神却是一笔财富历久弥新。

历史搬运工
“三线建设”不朽的传奇;中国百年工业发展历程,是几代人的奋斗史。【作者:高明野 历史搬运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