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榆次:晋华纺织厂

文摘   2024-12-12 14:41   内蒙古  

晋商纵横商界500年,晋中是晋商故里,在明、清时期商业已经非常发达,民国时期也诞生一大批著名企业,榆次晋华纺织厂就是其中的一个。

1919年,榆次商人贾俊臣、徐秉臣、郝星三、徐一清(阎锡山的叔丈人)、崔文征、乡绅赵鹤年共同出资150万两银元创办晋华纺织,厂址位于榆次老城北门附近。


1923年底,晋华纺织基本完成建设,其主体建筑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中间是办公区域,东侧是库房,西侧是车间,布局非常清晰合理。建筑风格具有浓浓的中西合璧的民国风,厂门非常气派,为欧式风格,罗马柱上的雕刻颇具匠心,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办公楼面宽5间、进深3间,南北各有一座角楼。


1924年,晋华纺织股份公司建成投产,同年更名为榆次晋华纺织厂,机器设备基本大部从日本进口,当时拥有工人500余名,是山西省创办时间最早、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近代纺织企业。投产后工厂效益非常好,成为榆次地区工商业的佼佼者,当时厂里很多工人都是从上海、天津等地请来的高级技工。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10月底榆次沦陷。日军侵占了正处于快速发展中的晋华纺织厂,生产战争物资,如:军服、军被、棉毯、纱布、粗布等。

日占时期,晋华工人每天被迫从事超负荷的工作,每个生产工段有朝籍日本兵监视,稍有不慎就会遭到棍棒毒打。日本人不光压榨工人,对生产设备也是只使用不维修,纯粹的掠夺式生产。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为了满足战争消耗,日军将晋华的机器拆除,改为“参战工厂”,负责修理军械。

1948年7月,晋中战役中,阎锡山看大势已去,将晋华的一部分机器设备拆除运到太原。7月18日,榆次二次解放,晋华厂回到人民手中,很快就进行恢复建设,用了三个月时间,修复了大部分纱锭和布机,1948年10月,晋华纺织厂恢复生产。

1959年1月,晋华纺织厂与正在兴建的榆次纺织厂合并,此时职工人数7000余人。六十年代中期,因一些情况影响,无法正常生产,很多车间处于停工状态,这个阶段晋华的发展不进反退。

改革开放以后,晋华迎来新的历史契机,对陈旧的设备进行更换,同时引进新技术技术和优秀人才,增加了涤纶半下线、涤纶细布、涤棉纱卡等6个产品。

1983年,晋华纺织厂从德国引进一条针刺地毯生产线,建立地毯分厂。成为能够生产纯棉、涤棉、腈纶、涤麻、化纤丙纶针刺地毯等多种产品的大厂,晋华的纱布毯非常畅销,是当时的高端产品。

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期,是晋华纺织厂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职工人数达到1万人左右,拥有各种纺织机器2000余台,纱锭12万余枚,下设2个分厂和1个地毯厂和1个印染厂。当时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纺织企业,同时也是榆次工业的一面旗帜。

辉煌时期的晋华纺织厂拥有自己的幼儿园、子弟学校、职工医院、电视台,自己还创办有厂刊。职工的待遇水平在榆次四大厂中也是靠前的,能够成为晋华厂的职工是令人羡慕的,多少年轻人把到晋华厂上班当成理想目标。

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晋华纺织厂一半以上产品用于出口。进入新世纪,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企业开始走下坡路,无奈于2006年宣告破产。轰鸣近百年的机器归于沉寂,结束了87年跌宕起伏且不平凡的历史。

2011年11月,晋华纺织厂现存的老建筑群被评为近现代工业遗产,当地政府对晋华厂旧址进行修缮和开发,建成1919晋华纺织厂博物馆,百年老厂重新焕发了活力。晋华是榆次近现代工业历史的标志,它的诞生就与这座城紧密相连。

历史搬运工
“三线建设”不朽的传奇;中国百年工业发展历程,是几代人的奋斗史。【作者:高明野 历史搬运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