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你家故事真好听!法国:彼此彼此!

文化   历史   2024-07-04 21:01   北京  

《1039听天下》从2024年起改名为

《动听天下》
为防止您看不到我们的推送
可以在主页点击右上角的“…”
把“动听天下”设为星标

以下文字内容为音频的缩略版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点击音频收听!

播讲人:田洋
编辑:高婷婷 程涵
小剧场配音:郭炜等




《九三年》、《包法利夫人》、《红与黑》、《高老头》、《茶花女》、《三个火枪手》、《约翰·克利斯朵夫》……就在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将这些书的中国翻译本送给了法国总统马克龙。


这些曾经深深吸引、感动过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文字,在中法建交六十周年之际,又漂洋过海,回到了故乡,继续见证着中法两国的友谊。

其实,中法文学之间的故事,早在两国建交之前就已经开始了,这里面又有哪些值得说道的事呢?

法国文学照进现实 风靡全国


1898年,文学家林纾翻译了小仲马的《茶花女》,开启了中国翻译法国文学的热潮。


林纾翻译的《茶花女》可谓是翻译史上的一朵奇葩。首先,奇就奇在翻译的方式。要知道,林纾虽然是学养深厚的文学家,但他本人是不懂法文的。所以,当初这本书是他和好友王守昌合译的。王守昌是法国巴黎大学的法律系高材生,精通法语。所以,这本书是王守昌先直译一遍,再由林纾把译文美化成优美典雅的中国古文。

每当译到感人的段落时,两人常常不约而同地丢下笔,相对流泪。在林纾笔下,原著小说中那个为情人而落难牺牲的风尘女郎,化身为一个具有东方意趣的痴情佳人。

一时间,茶花女的故事风行南北,不胫而走,成为中国一部极具文学影响力的外国长篇小说。



其实,《茶花女》这部小说的翻译之所以能这么火,主要还是因为,当时的人们从至情至忠的茶花女身上联想到了晚清时的中国。

那时候,不少文人雅士都自比茶花女,用茶花女为情人的不悔牺牲来暗喻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可以说,林纾的翻译让中国的文学家们看到了文学的另一种可能性。


比如热切关注着法国文学的鲁迅,就曾经在1903年根据日本人的翻译,转译了法国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的《月界旅行》和《地心游记》。

除了鲁迅,还有近代翻译家伍光建,他把大仲马的《侠隐记》从英文转译成了中文,也就是咱现在读到的《三个火枪手》。不过,比起直接翻译,通过别的语言转译还是差点意思。


那最先把法国文学的翻译规范化的是谁呢?他就是近代小说家兼翻译家曾朴。曾朴在青年时期曾经在清政府开设的同文馆法文班学习,后来又接受了中国驻法国武官陈季同将军的辅导。他陆续翻译了雨果的《九三年》、《巴黎圣母院》和剧本《欧那尼》,还翻译了莫里哀等一系列法国文学家的作品。


曾朴


曾朴不仅法文功底了得,他的眼光也十分长远。早在清末,他就提出了翻译外国文学作品应当遵循的“六条标准”,力求整理翻译界毫无章法、各行其是的混乱局面,也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以说,由法国文学带来的冲击与启迪,在一代中国人的灵魂中沉淀并融入了血脉,等时机到来,就激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这些阅读着雨果、巴尔扎克、司汤达和大小仲马成长起来的一代新青年,纷纷在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中成为了中流砥柱。


哪怕是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个苏联文学大流行的时代,法国文学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么说吧,今天依然耳熟能详的司汤达的《红与黑》就是在这段时间翻译出来的。

解放前后,李健吾翻译了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因为文辞犀利,风趣幽默,契合原著的气韵,到今天它都是《包法利夫人》最重要的译本。

李健吾


除了小说,法国戏剧文学也是蓬勃发展。那时候,人们尤其喜爱莫里哀的戏剧,不仅给他撰写文艺评论,还在舞台上进行表演。《伪君子》和《悭吝人》都曾被搬上舞台。


解放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小说被翻译进中国,法国文学书成了中国青年们行李箱中不可或缺的藏品。书里那些跌宕起伏的故事和复杂的人性纠葛,如同丝丝泉流,浸润着国人的精神大地,也陪伴了无数人的青年岁月。


可以说,法国文学因为其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充满激情的理想主义气质,尤其为中国人所喜爱。而在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历程里,处处可见法国文学的影子。


法国文学之所以历久弥新而魅力不减的精神内核是——它永远指向最残酷的、真实的生活。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到巴尔扎克和他的《人间喜剧》了。他曾经说:“我所要描绘的永远是生活,而人间喜剧就是生活的真相。”

巴尔扎克


从来没有人试图像巴尔扎克一样去写出人性的全貌,以往的作家写的都是一类人或者某种命运,就像是一出舞台剧,即使再精彩,我们也只能看到有限的几个演员以及他们的命运和性格。但《人间喜剧》则是一部由小说组成的连续剧,它把整个社会当成了一个舞台。

在那里,有心怀梦想的年轻人,有热衷钻营的公务员,有古板刻薄的守财奴,有放浪形骸的交际花,还有聪慧狡诈的小报记者。你能够想到的所有职业,这里都能找到,你能想到的故事这里也都能找到。他们来自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性格,但是合起来,你就会惊奇的发现,人性中该有的美丑善恶,你一个也不会落下。他们一起组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宏大、最复杂的一出大戏。


之所以能写出这么复杂的人性,也是因为巴尔扎克的人生经历实在是过于曲折了。他写作的缘由特别简单——年轻,冲动,和家里闹掰了,没办法只能靠写小说谋生。

但他早期的创作全都失败了,不仅如此,他还因为一段失败的感情爱上了奢靡的生活,极度渴望发财。他试过经营出版业、铸造业,开办印刷厂,全都以失败告终。

在整个经商过程中,他遇到过冷酷狡诈的高利贷者,被同行阴险的暗算过,也见识过各种可能的商业欺诈手段,体验过被追债到走投无路的狼狈,所有这些都成为了他写作人间喜剧的生活基础。

巴尔扎克手稿


巴尔扎克经历了太多的炎凉世态,他比任何人都更了解社会的五脏六腑和人性的本质。他揭露社会,描绘人间,比任何作家都更冷、更狠、更毒。


相较于雨果和巴尔扎克,显然,罗曼·罗兰更容易成为中国青年的精神偶像。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不妨先来看看他的代表作《约翰克里斯朵夫》里面的片段——

天又黎明,看不见的太阳在金色的天空升起。快要倒下来的克里斯朵夫终于到了彼岸。于是他对孩子说:『咱们到了!唉,孩子,你究竟是谁呢?』

孩子回答说:『我是即将来到的日子。』


没错,罗曼罗兰的文字就是如此温暖而坚韧,让人读来充满希望。正如他笔下的克里斯朵夫,他反对艺术的商品化、市场化,以追求艺术的真诚;反对封建门第观念,以追求健全的文明……


如果您对这部小说不够熟悉,那您一定听过罗曼罗兰的那句名言:“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了生活的本质之后依旧热爱生活”。他显然做到了这一点。

罗曼·罗兰


这也是为什么,罗曼罗兰的作品能够引起法国文学家与中国文人志士跨越民族的灵魂共振,能让一大批文人学者把他的作品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世界反法西斯事业联系在一起。


赵氏孤儿传法国 两国文学共交流


要知道,中国文学与法国文学,从来都是双向奔赴的。从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的时代开始,中国文化就为法国启蒙思想家所推崇那么,在中国文学传入法国的过程中又发生了哪些故事呢?


如果您挑个法国人去问他,最有名的中国文学是什么,他八成会回答您,是《赵氏孤儿》。可以说,中国文学在法国的传播,是以元杂剧《赵氏孤儿》为起点的。


历史上,《赵氏孤儿》最早的译文是来自一位传教士,名叫马若瑟。马若瑟从小就经历了耶稣会严格的教育和选拔,被派往中国传教。


到中国之前,他从来没有接触过汉语,来了中国之后,他才开始一字一句地学习汉语。不过,当时中西交流规模非常有限,他的外语学习条件和现在相比,那绝对是简陋之极了,他甚至连本中法词典都没有。


他去的江西又属于方言区,语言难度又更进了一层。在马若瑟的自传里,他曾经写道:“既至中华,口吃目瞀,一字不识,一言不出。”意思就是说,刚到中国的时候,他和盲聋哑人没两样。


然而,凭着不懈的学习,马若瑟的汉语很快就到了极高的水平。他甚至还动手写了一篇专门供中国人看、鼓动中国人皈依天主教的文言短篇小说《梦美土记》,文笔流畅到让人根本看不出是个外国人。


而就在那时,马若瑟遇到了《赵氏孤儿》。



说到这儿,咱就不得不来感受一下马若瑟的译文了。


就拿戏曲第一折里的一幕来说吧。当时,公主的丈夫、驸马赵朔已经被赐死,自己怀上了“赵氏孤儿”,屠岸贾还却不肯放过她们母子,在要被赶尽杀绝的时候,公主念了一句诗:“天下人烦恼,都在我心头。犹如秋夜雨,一点一声愁。”


马若瑟的法文翻译过来是:“似乎所有人的痛苦都被藏在我心里”。“烦恼”两字被马若瑟转换为了“痛苦”。试想,公主的处境险象环生,赵家有灭门的危险,又岂止“烦恼”二字?中国戏曲语言含而不露的表现方式,决定了原作者不用“痛苦”这个词来直抒胸臆,但是翻译到法文,这种含蓄的字眼如果直译的话,产生的效果就未必尽如人意。马若瑟很准确地意识到了这点,也很快就把自己正确的理解反映到了译文之中。


至于后面那句,纪君祥把愁思比作雨丝绵绵,马若瑟很可能认为这样寓情寓景的话语,对于法国读者而言,无法帮助他们理解剧情,也没法在译文里翻译出来这种复杂的意象,就索性删去不译了。


马若瑟曾担心自己译文不当会遮蔽《赵氏孤儿》原文的光彩。在写给福尔蒙的信中他说道:希望我的翻译不会阻碍您感受到充满在这篇作品的中的美与伟大的情感。《赵氏孤儿》的翻译尽管也并不是无可挑剔,但他尝试翻译戏曲的精神却十分可贵,是翻译史上的一座丰碑,马若瑟也因而成为了中西戏剧交流史上最早的摆渡之人。后来,爱尔兰剧作家阿瑟·墨菲就被马若瑟翻译的《赵氏孤儿》所吸引,创作了他的戏剧作品《中国孤儿》。


马若瑟《赵氏孤儿》


伏尔泰还曾经高度赞扬《赵氏孤儿》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他曾写道:“《赵氏孤儿》是一部珍贵的大作,它使人了解中国精神,胜过人们已经做过的、以及将来要做的关于这个大帝国所有之陈述。”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中国近现代优秀文学作品也被翻译为法语,从鲁迅到莫言,法国书店处处可见中国文学的身影。两个民族间文化的友好往来,跨越文明与时空的界限,激荡出长久的精神共鸣。



编辑:亚特

素材来源:网络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稿酬支付需求,请与本公号后台联系。


注:本文及其音频版权归属北京广播电视台,未经授权不得挪作他用


动听天下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收听往期更多节目

请点击“阅读原文

动听天下
用现在讲述过去,用历史告诉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