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和兴,乃是中文辞章中的常用手法。当然,外国文字也不例外。对比(Comparison),类比(Analogy),比喻(Metaphor),都是比。所谓的缘起(Initiation),联想(Association),框定(Framing),与界定(Contextualization),都是兴。比与兴齐飞,想与感共鸣。
虽然关于比较的一般性和中性的描述都叫Comparison,但Comparison主要是寻找相似之处,而Contrast主要是聚焦于可比事务之间的反差与不同。而类比(Analogy)主要是看两个不同事物之间在某些维度或者功能之间的的相似之处。比如,舞台小天地,人生大舞台。
比喻(Metaphor),一般而言,乃是一个总括的概念,一个东西“像”(Like)其它东西。但具体而言,明喻(Similie) 通常就事儿说事儿,一目了然。晚霞红似烈火。隐喻或曰暗喻(Metaphor),需要些微遐想,比如,毯子里的猪(Pig in Blanket),两片煎饼裹着一片火腿。
当然,还有所谓的转喻(Metonymy)抑或提喻(Synecdoche)。比如,笔杆子,代表的是那些弄文案的。皇冠(The Crown)或者玉玺(King‘s Seal),代表王权王位。华府,特指美国首都抑或美国当局。
比喻,一般特指的是事务之间的相关和相似之处。而转喻或提喻所挑明的,是事务之间既有的本能和天然的联系(Linkage)。
兴,则是先言它物,从而引出欲言之物。孟德诗云: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诗经更早: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意在Contexulization。整景造势,烘托气氛。Visually and Spiritually。
再比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看看当年刘改鱼演唱的山西民歌,比兴之法用到极致:
桃花来你就红来
杏花来你就白
爬山越岭寻你来呀
啊格呀呀呔
榆树来你就开花
圪枝来你就多
你的心眼比俺多呀
啊格呀呀呔
你的心眼比俺多呀
啊格呀呀呔
锅儿来你就开花
下不上你就米
不想旁人光想你呀
啊格呀呀呔
不想旁人光想你呀啊格呀呀呔
殷秀梅-戴玉强
正可谓:直白朴素的盎然闷骚!
当然,除了个人层面的情感宣泄,比喻也可以非常家常抑或敞亮地应用于大众空间,烘托、渲染、激发、鼓动。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啊竖起来”。
“烽烟滚滚唱英雄,四壁青山侧耳听”。
“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另外,还有一种比兴,是跨界的,不用文字,而用音乐。此时有声胜无声。AH当年就用瓦格纳鼓造集体的崇高感。
Wagner Rienzi Overture. Tennstedt and LPO. Suntory Hall, Tokyo, Oct 18, 1988.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T4y1T7h4?spm_id_from=333.788.videopod.episodes&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