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曾经推出Jeff Orlowski的纪录片The Social Dilemma,历数社交媒体的种种问题。某个晚上,半睡半醒间过了一遍。问题皆是切中要害,观察甚为发人深省。腔调偏于悲切,视角相对单一。
社交媒体不仅是使人们焦虑的源头、内容、渠道、平台和直接手段,而且是生活的一个直接构成部分,甚至比生活本身还要更加直接,抑或真实。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种客观描述。
早在录像机时代,很多人去旅游,手上永远是拿着摄像机,一路拍下来。整个行程,这个人与景点和人物的接触都是通过其摄像机屏幕而进行的。对于景点和人物基本上没有这个人本身的接触和体验以用自己的眼睛所直接抓取的记忆。
如今,移动智能装置时代,手机代替了摄像机。全方位的代替。吃了一顿饭,能记得住的就是拍照,每一道菜拍照。仪式感和记录感或许比享用美食本身更有记录价值和体验价值。
推而广之,事情本身不再那么重要。关键是记录和传播。要发出去。等待点赞。验证存在。廉价快感。
每天睡醒,你是先上洗手间还是先看手机,还是边解决问题边看手机?
我在最近一本书中曾经引用过硅谷的一句名言。如果你不对产品或服务付费,那么你不是顾客,你是产品。
谁是顾客?做广告的公司们才是谷歌们的顾客。他们为谷歌们付费。作为用户,你只是用你的数据换取了免费使用谷歌的服务而已。
你的行为模式、价值偏好和消费习惯与倾向,这些才是谷歌们的产品。所谓的共同创造价值(Co-Creation),就是用户把自己的数据留在了别人monetization的过程中。
有个被采访的哥们说得很直接。世界上只有两种职业把顾客叫做用户(Users):非法毒品和软件。
某个头发染成蓝色的姐们,非常辛辣:Algorithm is opinion embedded in codes。算法不过是隐匿于代码中的某种意见。
过去新闻界老将David Brinkley有句名言Everyone is entitled to their own opinions。言下之意,Facts和Opinions是不同的。新闻是关于Facts的,不是关于Opinion的。
现如今的状态是,Everyone is entitled to their own facts!每个人自己认为的事实才是事实。
你每天读到的被推送的内容都是你熟悉的、喜欢的、认同的。
你感觉到全世界的人都认同你的观点。因为,你的全世界,就是社交媒体上由大公司根据你的各类倾向性为你单独量身定制的全世界。
他们比你更熟悉你自己。或者说,他们用其掌握的关于你的数据勾勒出来的你,也许比你自己在某一刻的行为更趋近于你的中心趋势。
这些受访者最大的担忧,就是这些社交媒体公司可以左右人们对“事实”和“真实”的理解。给定足够的商业利益,它们可以在你指定的群体和社区给你制造足够的意见分歧和利益冲突,随时随地煽动初各种骚乱或者分裂行径。
HBS荣休教授Shoshana Zuboff在2019年出了本书《Surveillance Capitalism》。她说,就像五花肉或者石油有期货市场一样,社交媒体就是“人类未来”的期货市场。Markets that trade in “human futures”。基于用户数据,大公司其实是在期货市场上买卖对未来人类行为的预期。
数据>准确的预测>有效的广告>商业利益
整个纪录片中被采访的对象都是与社交媒体相关的各类大公司的前员工,前高管。Apple,Facebook,Google,Pinterest,Twitter,Youtube。
一个明显特点:这些人绝顶聪明,而又通常极具个性。
他们离职的原因多少都跟Ethical Concern相关 。
当然,你没有参加过某个运动,你大概没有资格反对。大家会说你不懂。参加过的,尤其是身居高位的,说话可能更具有说服力。可以引起大家反思。
数据的风险。行为的操纵。商业的吞噬。人类的未来。
问题是,反思,能否阻碍运动?或者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改变运动的航向或者方式,使之更富于人性化?
为什么没有现任员工被采访?怕丢饭碗。不便发言。不愿自己揭短。
也许有些人是愿意发言的,只是编剧和导演不愿意让他们参与。比如,Peter Thiel,硅谷罕见的conservative libertarian。
一个片子有立场,是没有问题的。只要其它立场的片子也能同事面世。大家同场亮相竞技。
片中有一个细节,是可以引发多个层面的思辨和探讨的:数据就像工业时代的石油,对其使用是否要征税?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直接检验一个人的三观。
我是从2014年开始用手机的。也不是刻意诚心抵制,只是觉得没有必要。我的生活很简单(至少曾经如此),每天基本不移动,自然不需要移动电话。
移动电话,大多说时候是给别人方便的。别人要找你给你送钱的时候,是没那么急迫地非要立刻找到你的。如果真的是急迫,人家也一定通过其它渠道找到你的。
2014年初,我父亲来北京住院,需要由我出面协调各方关系。我必须备上手机。否则,别人没工夫搭理你。你求别人,你随时待命。
在此之前,真的会有这种场景,一桌人吃饭,每个人都拿着手机侃天说事儿,物理性地存在于饭桌上,虚拟性地社交于移动天地,跟饭桌以外的远方人士交谈。就我一个没有手机的人单独应对一大桌子的热炒冷拼。真实不虚。
其它的手机我没用过,也不会用。就是苹果爱疯死开始。我觉得跟听音乐时用的iPod Touch没啥大区别,就是多了个电话功能而已。iPod各种型号的我曾经买过不下二十个。
苹果,咱熟悉。我1992年买的第一台电脑,就是Mac,8个RAM。我的博士论文就是在那上面敲出来的。
我从来没有用过DOS。不会任何计算机语言。我也从来没有用过苹果之外的任何手机。不知道如何操作手机的按钮们。我只会用iPhone。DOS和功能机时代的手机都是机器。需要manual。我虽然工学院出身,看见manual就头晕。
我也不看朋友圈。除了家人联络和银行、订票、外卖等必备功能,我还是不太需要移动功能。我每天10个小时以上面对的是PC。不移动。不社交。单调至极。基本不接受任何推送。需要什么,主动搜寻和抓取。焦虑也有。不多。
我的世界很小。只是我的屏幕比较大点儿而已。42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