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贸易趋势中,美国对华贸易正在发生显著变化。特别是自2018年特朗普政府实施关税以来,中国在美国进口中的份额持续下降。2018年,中国占美国进口的22%,但到了2023年,这一比例降至不到14%。这一变化使得中国不再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取而代之的是其他亚洲经济体、欧盟、墨西哥以及加拿大。
中国进口份额的下降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但近年来,这一地位被其他国家和地区取代。尤其是其他亚洲经济体,其在美国进口中的份额自2018年以来增加了4个百分点。这些国家包括越南、台湾地区、韩国等。此外,墨西哥和加拿大在美国市场份额中也表现不俗。
图:中国在美国进口中的份额继续下降(红色为中国)
具体来说,越南在电子产品、服装和纺织品方面的出口显著增加,而墨西哥则在汽车零部件、玻璃、铁和钢等领域获得了更大的市场份额。这表明,贸易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这个重组过程。
虽然美国与中国的直接贸易正在减少,但通过其他国家的间接贸易却在增加。例如,自2017年至2023年,在美国市场份额增加的国家中,中国在这些国家进口中的份额有所上升,特别是在越南。这意味着,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减少可能被间接贸易所抵消,从而夸大了所谓的“脱钩”程度。
图:2017-2023年间,美国进口份额的变化显示,美国对中国的间接暴露可能在上升
全球贸易重组中的脱钩现象
从出口数据来看,2021至2023年,中国在韩国和日本的出口份额下降到2017-2018年的水平以下。德国的情况也类似,但变化幅度较小。这显示出这些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商品的依赖有所减少。
在进口方面,过去两年中,中国在英国和德国的进口份额也有所下降。尽管这部分可能是疫情期间高水平进口的正常化结果,但也反映出这些国家在减少对中国商品的依赖。在日本,2023年中国进口份额略低于2017-2018年的水平。
图:中国在贸易中的份额显示,其他经济体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在降低
电子产品领域的脱钩
在电子产品领域,贸易脱钩尤为明显。自2017年以来,美国减少了从中国进口的电子产品,总量减少约15%。2023年,日本、欧盟和台湾地区的中国电子产品进口也有所下降,但这是否与疫情相关的贸易模式变化有关尚不确定。然而,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的出口变化更加明显。受美国贸易限制和盟友措施影响,2021至2023年间,美国对中国的半导体和集成电路出口大幅下降50%。欧盟和台湾地区也出现了类似趋势,对中国的出口大幅减少。
图:对华贸易中电子产品的份额变化显示,对华电子贸易正在承压
外商直接投资(FDI)减少
2023年,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大幅减少,仅为33亿美元,不到美国FDI流入的十分之一。这一变化不仅仅是美国FDI的减少,欧盟对中国的FDI也大幅下降。例如,德国对华FDI集中在少数大企业,2023年德国对华净FDI主要以再投资利润形式出现,而股权和其他FDI元素实际上为负值。
图:中国的FDI暴跌而美国的FDI增长
半导体行业的FDI变化差异明显
在半导体行业,2018年中国的FDI为131亿美元,占全球主要经济体总量的三分之一。而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降至5亿美元,而美国为340亿美元,印度为260亿美元。这显示出美国在该领域的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
图:对华半导体FDI已几乎消失(蓝色部分)
外企对华投资计划的降温
对在华外企的调查显示,过去几年它们在中国扩展投资的意愿下降。例如,只有一半的美德企业计划在未来一两年内增加在华投资,而几年前这一比例约为70%。英国企业计划增加投资的比例从2019年的60%降至2023年的35%。尽管2023年外国投资者对中国投资的情绪有所上升,但这主要是由于疫情限制的解除。
图:各国计划对华投资比例显示,外企对华扩展投资降温
日本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兴趣降温最为明显。最新JETRO调查显示,只有28%的在华日本企业计划在未来一两年内扩展业务,这是历史新低,相比2018年的接近50%。报告计划减少业务或完全退出中国市场的企业数量也有所增加。
图:日企投资计划调查显示,日企对华扩张兴趣减弱,对印度投资兴趣增强
全球贸易脱钩:逐步而零散的过程
调查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考虑将部分业务从中国迁移出去,但很少有企业计划完全退出中国市场。例如,只有0.2%的德国企业和0.7%的日本企业表示有完全退出的意图。相对而言,美国企业更倾向于迁移部分业务,2023年约有五分之一的美国企业表示已经开始或计划迁移部分活动。这一比例略低于2022年,反映了对中国投资环境的略微改善。
图:美企和德企提到的可能迁移目的地调查显示,将希望留在中国以外的亚洲区域
很多企业选择将部分采购或生产环节转移到其他国家,而不是完全撤出中国市场。这种做法既能分散风险,又能保持一定的供应链稳定性。由于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完全脱离中国对很多企业来说既困难又昂贵。
一些在华外资企业通过本地化供应链来降低风险,而中国企业也在积极推进供应链本地化。数据显示,自2007年以来,中国GDP中的贸易占比大约减半,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后向参与度从23%下降到16%。这表明,中国在确保供应链安全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贸易脱钩的影响
总体来看,中国与美国及其盟友的贸易和投资关系可能会进一步松动,但这个过程是缓慢的,并且常常通过第三国来实现。例如,一些亚洲国家从中受益,成为美国企业的新选择。虽然美国在减少对中国进口依赖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这远未完成。对于外国直接投资(FDI),美国投资者更多地将活动逐渐转移到其他地方,而不是大规模撤资。
随着脱钩过程的推进,中美双边贸易关系将继续存在,但会面临新的摩擦,例如贸易壁垒和其他限制措施。这些变化将给全球经济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Ref: China decoupling – how far, how fast? by Oxford Economics